我的父亲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诊断结果出来了,胃癌。父亲得的是胃癌,且已是晚期。这一结论,犹如晴天霹雳在我们全家每个人的头顶轰然炸响。我们都傻了,蒙了,禁不住泪眼朦胧,痛而又痛
父亲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五日生于吉林省镇赉县,家境贫苦,自小给地主扛活,二十一岁参军,参加过抗美援朝,上过军校。因土改时家中被错划成地主成分而受株连,一九五七年被迫转业到科尔沁草原上的一个偏僻农牧场——吉林省镇赉县镇南种羊场,当了一名农工。就在这号称“八百里翰海”的土地上,我们兄妹八人相继出生。当时全家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日子自然过得捉襟见肘,拮据异常。
如今,我们相继如小鸟出飞一样,都有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蓝天。现在,也该是儿女回报养育之恩,让父亲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却得了不治之症。同时,也把我们推向了凄风苦雨的境地。可现实毕竟是现实,现实是残酷的,谁也违背不了。
在父亲手术住院期间,我们有意地和父亲谈一些家史问题。人老了都喜欢怀旧,父亲也不例外。在保证父亲充分休息的前提下,我们和父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有滋有味的交谈。由此,幕幕往事,便在我的眼前聚焦成像逐渐清晰起来。
一
父亲是个吃苦耐劳的人。父亲身上,用现在的话说有一种敬业精神,不管是集体出工,还是给别人干活,从不藏奸耍滑,消极怠工,而是倾其所长,尽其所能,把活干得又快又好,有声有色。一九六五年,镇赉县组织两千民工兴修洮儿河拦河大堤,父亲以军人姿态,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凭一把铁锹,一条扁担,一副土篮,坚持苦战六个月。六个月动用土方总量达二百三十多立方米,并创造出日土方量十五立方米的最高纪录,平均一天一个人干了三个人干的活。工程竣工之后,场子破例为父亲连长了两级工资,这不但是对父亲的一种物质奖励,更是对父亲老黄牛精神的高度肯定。
自我记事起,父亲也的确象老黄牛一样,整天耕耘着,忙碌着。父亲天不亮就起来扫院子,扫完院子就去拣猪粪,拣完猪粪,回来就帮母亲做早饭。家里的活、外面的活,没听到父亲说过苦、叫过累。那一大片自留地,那一个小园子,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劳做的身影。
我家那时人口多、口粮少,不够吃,面对我们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父亲的心是沉重的。为了增加家庭收入,父亲极力倡导养猪、养鸡、养鸭、养鹅。不但养,还要多养。父亲利用午休和晚上下班时间,顶着烈日,迎着夕阳,拔野菜,撸草籽。出屯来回往返十来里地,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靠的是肩挑背扛,拼的是意志体力,每次硬是把能烀几大锅、够一帮畜禽吃两天的东西弄回家。在我的记忆中,每次父亲回来,常常是吃完饭,躺在炕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鼾声。就是这样,积年累月,父亲为我们构筑和编织了整个家庭赖以生存的“小银行”与“菜蓝子”那时,每逢过年吃猪肉的时候,觉得猪肉是那么的香美呵!每逢过生日吃煮鸡蛋的时候,觉得鸡蛋又是那么的有味呵!现在想来,那是猪肉吗?那是鸡蛋吗?那纯粹是父亲用辛苦凝成的血汗哪。
二
父亲是一个敬老爱幼的人。父亲兄妹五人,父亲居大,在养老这件事上从不含糊,不攀不比,无怨无悔,单独挑起了赡养爷爷奶奶的家中大梁。那时,虽然家庭生活困难,但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长期以来,家中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大伙吃不饱的情况下,先可老人吃饱;大伙吃饱的情况下,先可老人吃好。七九年以前,全家一年能供应二十多斤细粮(系面粉),除过年全家吃顿饺子外,其余全部做为爷爷奶奶的储备食品,没有极特殊的事情,不能随便动用。以后条件好点以后,爷爷奶奶几乎顿顿吃小灶,父亲、母亲变着法做,不管多累,从不怠慢。
爷爷是传统的旧式老人,脾气暴躁,性格倔强,稍不如意便大发雷霆之怒。父亲呢,从来是和颜悦色,耐心对待。父亲说,小小孩,老小孩,你爷爷都那么大岁数了,耍点脾气也正常。你爷爷在旧社会挨打受骂,能活到今天很不容易,家里一定要让他晚年过得舒适一些,开心一些。正是在父亲的细心照料下,奶奶活到七十三岁,爷爷活到八十九岁,均寿终正寝。
做为人子、人父,在爷爷奶奶身上,父亲完美地体现了一个人子的大孝之心;那么,在儿女身上呢,父亲也同样完美地体现了一个人父的舔犊之情。
父亲最大的愿望,是让我们兄弟姐妹每个人都成人、成家、成才。我们的每一点进步也的确浸透着父亲无所不在的滴滴心血。在我们小的时候,父亲常说,别看咱家穷,只要你们好好学习,我就是累折腰筋骨也要供你们上学。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二哥业已做农工工作五年了,可是二哥并不服输,认准一条路,一定要考上大学。参加高考首先得进校复习功课,复习期间的费用,对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这笔开支会给本来就十分困难的家庭生活雪上加霜。对此,父亲的态度毅然决然,全力支持二哥的选择。二哥求学期间,学费经常是父亲几分、几角、几块钱,口挪肚攒或是求亲告友凑齐的。父亲怕二哥因挨饿受冻,影响学习,偌大年纪,好几次都是换两次车,再走十里路,把小米和衣服直接送到县城里的学校。也有好几次,二哥感动得、心疼得直掉眼泪。做为穷苦出身的庄稼院孩子,回报父母的方式也是非常纯朴的,那就是奋发图强!经过二年拼搏,二哥终于考取了一所全国重点大学
现在,父亲已是七十五岁高龄的老人了,还把儿女的事时常挂在心上,照以前不但没有丝毫减弱,而且与日俱增。哪个小家的日子过好了,父亲会无比高兴,说还需锦上添花;哪个小家的日子遇到了难处,父亲会更加着急,要亲自雪中送碳。这种舔犊之情太浓了、太深了、太重了,儿女何时能回报万一呢!
三
父亲是个坚强乐观的人。父亲一生爱学习,喜欢看书、读报,会写毛笔字、打算盘。这在过去那个年代,父亲也算是“秀才”了。可因为那莫名其妙的“地主”二字,耽误和摧毁了父亲的前程,并在“文革”中受尽了屈辱和磨难。父亲认准一个道理,办错了的事情就要改过来,不改也得改。为此,父亲几百次到县里、省里找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要求澄清历史事实,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造反派说父亲翻案想变天,亲友也笑话父亲不自量力。但,父亲没有低头,没有眼泪,以一种勃发的精气神继续上访,历时九年,终于把“案”“翻”了过来。
“地主”的帽子摘掉了。父亲松了一口气。可困扰多年的贫困帽子好象生了根一样,依然戴在我家头上。此间,父亲又开始了新的“要劲儿”
一九八五年春天,父亲下狠心在原有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又额外增包了五垧开荒地,土地面积共达九响之多。父亲带领我们兄妹四人一副犁、一挂车、五把锄头开始了南泥湾式的垦荒运动。然而,土里刨食谈何容易,下种之时,就赶上春旱,我们从河沟里拎水,用马车拉水,一个坑、一个坑地坐水,才没误了农时,抓住了苗情。当看到那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小苗破土而出,我们都欣慰地笑了,但好景不长,夏天一场罕见的暴雨,把我们的承包地变成了养鱼塘,希望真如肥皂泡一样转瞬之间就破灭了。
当时,我们兄妹几人的情绪都达到了冰点以下,但父亲不这样想:这不还有几块岗地吗?也够今年的口粮了,这比五八年不还是强多了,只要有吃的我们就不怕。庄稼不收年年种,不能总这样,看明年的,明年的年头指定能好,今年咱们做好充分准备,过年打个翻身仗。
听着父亲带有安慰性的话语,我们倍受感染。是呵,父亲难道就不难受吗?做为一家之主,父亲承受的打击比我们全部加起来承受的还要多很多、很多。但,父亲的血始终是热的,父亲的骨头始终是硬的。人活着就要与逆境不断抗争啊
往事悠悠,岁月如歌。虽然父亲奋斗几十年没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父亲送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任何物质财富所无法比拟的做人法宝。这一法宝,教我们直面人生、直立人世、直到永远。
父亲,愿您保重!
附记:写上文时,我父亲正在病重期间,他在与病魔顽强地搏斗了大半年之后,怀着对世界的千般不舍之意,对亲人的万般眷恋之情,走向了漫漫的天国之路。这对于我和我的兄弟姐妹,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逝者已矣,生者何堪,好长的一段时间里,致使我没有找到“家”的感觉。
在梦里,父亲会时常来看我,我也在梦里一次又一次领略到父亲的音容笑貌:在屯边的田野里,父亲手拄锄杠,抹一把脸上的汗水,一曲解放军之歌正嘹亮蓝天白云;在老家的土炕上,一大家子环坐在老人身边,一壶红茶湿润了恒久的谈兴然梦醒之分,最是疼痛之时。星夜徘徊,遥望北天,此情此景,归于何处?
时至今日,父亲已去逝三年有余了,三年多来,我时时愧在心中,一愧父亲有生之年,我没有尽到孝道之举,此生无法弥补;二愧父亲有生之年,未能看到我家庭与事业闪光之处,最后叹息而走。两愧归总,愧上加愧,愧何以终?思来想去,唯一可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的是,向着人生的高标准、高层次、高境界,我正在努力着、攀登着、进取着。如此,既为了父亲精神的再现,也为了全新生活的开始。父亲,您能否安息呢?
二00四年七月二十六日
诊断结果出来了,胃癌。父亲得的是胃癌,且已是晚期。这一结论,犹如晴天霹雳在我们全家每个人的头顶轰然炸响。我们都傻了,蒙了,禁不住泪眼朦胧,痛而又痛
父亲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五日生于吉林省镇赉县,家境贫苦,自小给地主扛活,二十一岁参军,参加过抗美援朝,上过军校。因土改时家中被错划成地主成分而受株连,一九五七年被迫转业到科尔沁草原上的一个偏僻农牧场——吉林省镇赉县镇南种羊场,当了一名农工。就在这号称“八百里翰海”的土地上,我们兄妹八人相继出生。当时全家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日子自然过得捉襟见肘,拮据异常。
如今,我们相继如小鸟出飞一样,都有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蓝天。现在,也该是儿女回报养育之恩,让父亲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却得了不治之症。同时,也把我们推向了凄风苦雨的境地。可现实毕竟是现实,现实是残酷的,谁也违背不了。
在父亲手术住院期间,我们有意地和父亲谈一些家史问题。人老了都喜欢怀旧,父亲也不例外。在保证父亲充分休息的前提下,我们和父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有滋有味的交谈。由此,幕幕往事,便在我的眼前聚焦成像逐渐清晰起来。
一
父亲是个吃苦耐劳的人。父亲身上,用现在的话说有一种敬业精神,不管是集体出工,还是给别人干活,从不藏奸耍滑,消极怠工,而是倾其所长,尽其所能,把活干得又快又好,有声有色。一九六五年,镇赉县组织两千民工兴修洮儿河拦河大堤,父亲以军人姿态,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凭一把铁锹,一条扁担,一副土篮,坚持苦战六个月。六个月动用土方总量达二百三十多立方米,并创造出日土方量十五立方米的最高纪录,平均一天一个人干了三个人干的活。工程竣工之后,场子破例为父亲连长了两级工资,这不但是对父亲的一种物质奖励,更是对父亲老黄牛精神的高度肯定。
自我记事起,父亲也的确象老黄牛一样,整天耕耘着,忙碌着。父亲天不亮就起来扫院子,扫完院子就去拣猪粪,拣完猪粪,回来就帮母亲做早饭。家里的活、外面的活,没听到父亲说过苦、叫过累。那一大片自留地,那一个小园子,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劳做的身影。
我家那时人口多、口粮少,不够吃,面对我们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父亲的心是沉重的。为了增加家庭收入,父亲极力倡导养猪、养鸡、养鸭、养鹅。不但养,还要多养。父亲利用午休和晚上下班时间,顶着烈日,迎着夕阳,拔野菜,撸草籽。出屯来回往返十来里地,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靠的是肩挑背扛,拼的是意志体力,每次硬是把能烀几大锅、够一帮畜禽吃两天的东西弄回家。在我的记忆中,每次父亲回来,常常是吃完饭,躺在炕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鼾声。就是这样,积年累月,父亲为我们构筑和编织了整个家庭赖以生存的“小银行”与“菜蓝子”那时,每逢过年吃猪肉的时候,觉得猪肉是那么的香美呵!每逢过生日吃煮鸡蛋的时候,觉得鸡蛋又是那么的有味呵!现在想来,那是猪肉吗?那是鸡蛋吗?那纯粹是父亲用辛苦凝成的血汗哪。
二
父亲是一个敬老爱幼的人。父亲兄妹五人,父亲居大,在养老这件事上从不含糊,不攀不比,无怨无悔,单独挑起了赡养爷爷奶奶的家中大梁。那时,虽然家庭生活困难,但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长期以来,家中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大伙吃不饱的情况下,先可老人吃饱;大伙吃饱的情况下,先可老人吃好。七九年以前,全家一年能供应二十多斤细粮(系面粉),除过年全家吃顿饺子外,其余全部做为爷爷奶奶的储备食品,没有极特殊的事情,不能随便动用。以后条件好点以后,爷爷奶奶几乎顿顿吃小灶,父亲、母亲变着法做,不管多累,从不怠慢。
爷爷是传统的旧式老人,脾气暴躁,性格倔强,稍不如意便大发雷霆之怒。父亲呢,从来是和颜悦色,耐心对待。父亲说,小小孩,老小孩,你爷爷都那么大岁数了,耍点脾气也正常。你爷爷在旧社会挨打受骂,能活到今天很不容易,家里一定要让他晚年过得舒适一些,开心一些。正是在父亲的细心照料下,奶奶活到七十三岁,爷爷活到八十九岁,均寿终正寝。
做为人子、人父,在爷爷奶奶身上,父亲完美地体现了一个人子的大孝之心;那么,在儿女身上呢,父亲也同样完美地体现了一个人父的舔犊之情。
父亲最大的愿望,是让我们兄弟姐妹每个人都成人、成家、成才。我们的每一点进步也的确浸透着父亲无所不在的滴滴心血。在我们小的时候,父亲常说,别看咱家穷,只要你们好好学习,我就是累折腰筋骨也要供你们上学。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二哥业已做农工工作五年了,可是二哥并不服输,认准一条路,一定要考上大学。参加高考首先得进校复习功课,复习期间的费用,对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这笔开支会给本来就十分困难的家庭生活雪上加霜。对此,父亲的态度毅然决然,全力支持二哥的选择。二哥求学期间,学费经常是父亲几分、几角、几块钱,口挪肚攒或是求亲告友凑齐的。父亲怕二哥因挨饿受冻,影响学习,偌大年纪,好几次都是换两次车,再走十里路,把小米和衣服直接送到县城里的学校。也有好几次,二哥感动得、心疼得直掉眼泪。做为穷苦出身的庄稼院孩子,回报父母的方式也是非常纯朴的,那就是奋发图强!经过二年拼搏,二哥终于考取了一所全国重点大学
现在,父亲已是七十五岁高龄的老人了,还把儿女的事时常挂在心上,照以前不但没有丝毫减弱,而且与日俱增。哪个小家的日子过好了,父亲会无比高兴,说还需锦上添花;哪个小家的日子遇到了难处,父亲会更加着急,要亲自雪中送碳。这种舔犊之情太浓了、太深了、太重了,儿女何时能回报万一呢!
三
父亲是个坚强乐观的人。父亲一生爱学习,喜欢看书、读报,会写毛笔字、打算盘。这在过去那个年代,父亲也算是“秀才”了。可因为那莫名其妙的“地主”二字,耽误和摧毁了父亲的前程,并在“文革”中受尽了屈辱和磨难。父亲认准一个道理,办错了的事情就要改过来,不改也得改。为此,父亲几百次到县里、省里找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要求澄清历史事实,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造反派说父亲翻案想变天,亲友也笑话父亲不自量力。但,父亲没有低头,没有眼泪,以一种勃发的精气神继续上访,历时九年,终于把“案”“翻”了过来。
“地主”的帽子摘掉了。父亲松了一口气。可困扰多年的贫困帽子好象生了根一样,依然戴在我家头上。此间,父亲又开始了新的“要劲儿”
一九八五年春天,父亲下狠心在原有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又额外增包了五垧开荒地,土地面积共达九响之多。父亲带领我们兄妹四人一副犁、一挂车、五把锄头开始了南泥湾式的垦荒运动。然而,土里刨食谈何容易,下种之时,就赶上春旱,我们从河沟里拎水,用马车拉水,一个坑、一个坑地坐水,才没误了农时,抓住了苗情。当看到那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小苗破土而出,我们都欣慰地笑了,但好景不长,夏天一场罕见的暴雨,把我们的承包地变成了养鱼塘,希望真如肥皂泡一样转瞬之间就破灭了。
当时,我们兄妹几人的情绪都达到了冰点以下,但父亲不这样想:这不还有几块岗地吗?也够今年的口粮了,这比五八年不还是强多了,只要有吃的我们就不怕。庄稼不收年年种,不能总这样,看明年的,明年的年头指定能好,今年咱们做好充分准备,过年打个翻身仗。
听着父亲带有安慰性的话语,我们倍受感染。是呵,父亲难道就不难受吗?做为一家之主,父亲承受的打击比我们全部加起来承受的还要多很多、很多。但,父亲的血始终是热的,父亲的骨头始终是硬的。人活着就要与逆境不断抗争啊
往事悠悠,岁月如歌。虽然父亲奋斗几十年没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父亲送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任何物质财富所无法比拟的做人法宝。这一法宝,教我们直面人生、直立人世、直到永远。
父亲,愿您保重!
附记:写上文时,我父亲正在病重期间,他在与病魔顽强地搏斗了大半年之后,怀着对世界的千般不舍之意,对亲人的万般眷恋之情,走向了漫漫的天国之路。这对于我和我的兄弟姐妹,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逝者已矣,生者何堪,好长的一段时间里,致使我没有找到“家”的感觉。
在梦里,父亲会时常来看我,我也在梦里一次又一次领略到父亲的音容笑貌:在屯边的田野里,父亲手拄锄杠,抹一把脸上的汗水,一曲解放军之歌正嘹亮蓝天白云;在老家的土炕上,一大家子环坐在老人身边,一壶红茶湿润了恒久的谈兴然梦醒之分,最是疼痛之时。星夜徘徊,遥望北天,此情此景,归于何处?
时至今日,父亲已去逝三年有余了,三年多来,我时时愧在心中,一愧父亲有生之年,我没有尽到孝道之举,此生无法弥补;二愧父亲有生之年,未能看到我家庭与事业闪光之处,最后叹息而走。两愧归总,愧上加愧,愧何以终?思来想去,唯一可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的是,向着人生的高标准、高层次、高境界,我正在努力着、攀登着、进取着。如此,既为了父亲精神的再现,也为了全新生活的开始。父亲,您能否安息呢?
二00四年七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