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轧钢厂的问题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6章 轧钢厂的问题
第二天,多学习了一阵的姜辰紧赶慢赶,总算踩点进入办公室。
办公室里除了第一次来见过的人之外,多了两个年轻人和一个胖子。
这三人,在昨天巡视车间的时候姜辰见过,梁越和宋元。
梁越是刚刚投入工作的大学生,起步就是14级助理技术员,和姜辰一样。
宋元也是中专生,不过还没有过实习期,目前还是16级助理技术人员。
还有一个胖子,目测重两百五,能在这个年代长这么胖,也是难得。
他就是曹俊说的走几步路都喘气的赵东升,37岁,13级技术员,三钢厂的三个老员工之一。
刘援建见姜辰进来:“对厂子了解得如何啦?”
姜辰点点头。递过去一只烟:“差不多了,该了解的都基本了解了。”
刘援建伸手结果:“既然如此,那就开始正式投入工作吧。”
然后放低了声音:“小姜啊,开始工作之后,你可不能像之前那么随意,要把厂子当成家。”
“所有一线生产部门,都看着咱工程科,我们还是要更加敬业一点。”
姜辰这两天踩点上班,到点下班,刘援建是有意见的。
我这个当领导的都没走,你自己先下班了,有你这么干的吗?
虽然轧钢厂现在新招的工人还没有形成战斗力,工程科事情不算多,但不管伱有没有事情做,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尤其是全国人民全力抓生产,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更要注意影响。
不过看着手中的华子,觉得姜辰还是会做人的,所以说话并不重。
姜辰道:“这个我知道,我之所以下班就回家,是想回家,在安静的环境中思考一下,怎么才能让新工人快速上岗,以及提升产能。”
“因为这两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刘援建心里对此嗤之以鼻。
提高产能这种事情,岂是他们工程科能够帮上忙的。
不过嘴上却说着:“哦?有什么收获吗?”
他也就随便问问,对于结果根本没有报任何希望。
姜辰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问道:“刘主任,你觉得我们三钢厂想要提高产能,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刘援建沉默片刻,开口道:“要说起原因,这就多了,那总的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
“这第一个,是缺少生产工具,三钢厂成为重点示范企业之后,机床倒是不缺了,但最近招了很多人,其他的工具却是有些不足了。”
“这第二个,是老工人的问题,他们有手艺,但是没有动力,好些人从上班开始等午饭,吃了午饭等下班,磨洋工。”
“第三个,就是新工人上手的问题。现在虽然招了很多工人,但想要形成生产力,按照以往经验,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轧钢厂和炼钢厂不同,炼钢有力气就能干,但搞加工生产是需要技术的,这技术他们只能在师傅那里去学。”
“如果师傅没有尽心的教,或者在教的时候有所保留的话,这个时间还要大幅度延长。”
刘援建说的问题,差不多也是全国轧钢厂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生产工具不足,是全国轧钢厂都面临的问题之一。 三钢厂还好点,至少机床是够的,其他很多轧钢厂,连机床都无法保证,提高产能根本无法做起。
毕竟这玩意,老大哥给的有限,三钢厂作为工业部制定的示范企业,优先满足。
但新进来几千个工人,就需要几千套生产工具,一时半会是凑不齐的。
至于老工人的主动性问题,因人而异。
少部分觉悟高的,还是比较努力的。
但绝大部分工人的想法是:横竖拿那么多工资,干嘛那么拼。
并且他们还会影响到那些比较努力的工人,最后就导致摸鱼的工人越来越多。
至于新工人上手慢,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那么多工序,那么多技术,掌握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忘掉却是很简单。
但凡自己工种所需工艺又一道没有掌握,都无法上岗。
至于学习技术,如果徒弟懂事,烟散得勤,嘴甜,还稍微好点。
如果不那么懂事,想要学到东西,那可就难了。
再加上徒弟有不是同时进来的,教了什么,学了什么,大家都乱。
就算学了,没有工具马上进行实践练习,学过就忘的概率很大。
姜辰点点头:“嗯,和蜀川轧钢厂差不多,就是人和工具的问题。”
刘援建点点头:“也可以说,但这两个问题,没有一个是我们工程科能够解决的。”
“所以我们只能干着急,爱莫能助。”
姜辰点点头:“实际上从我进入蜀川轧钢厂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后来,我终于想到了合适的办法,能够让新工人在一个月内上岗,并且达到3-4级工人的水准,同时生产效率更高。”
刘援建一怔:“你?一个月?3-4级工人?你是在和我开玩笑吧?”
坐得最近的张山,内心和刘援建一样的想法,你在开玩笑吧#
随即心里笃定,这个小年轻在哗众取宠,吹牛。
姜辰认认真真的点点头:“我是很认真的在说这个事情。”
半晌之后,刘援建缓缓开口道:“那说说你的想法。”
姜辰道:“其实方法很简单,组建专门的培训部门,对新员工进行统一的、系统的、全面的培训和考核。”
刘援建一愣:“就这?”
姜辰点点头:“就这!现在师傅带徒弟,没有方法,没有规划,做到哪教到哪,教和学都很乱。”
“而组建培训部门,有规划、有方法的传授统一的手法,新工人能够更轻松更快速的掌握生产技术,投入生产。”
(本章完)
第16章 轧钢厂的问题
第二天,多学习了一阵的姜辰紧赶慢赶,总算踩点进入办公室。
办公室里除了第一次来见过的人之外,多了两个年轻人和一个胖子。
这三人,在昨天巡视车间的时候姜辰见过,梁越和宋元。
梁越是刚刚投入工作的大学生,起步就是14级助理技术员,和姜辰一样。
宋元也是中专生,不过还没有过实习期,目前还是16级助理技术人员。
还有一个胖子,目测重两百五,能在这个年代长这么胖,也是难得。
他就是曹俊说的走几步路都喘气的赵东升,37岁,13级技术员,三钢厂的三个老员工之一。
刘援建见姜辰进来:“对厂子了解得如何啦?”
姜辰点点头。递过去一只烟:“差不多了,该了解的都基本了解了。”
刘援建伸手结果:“既然如此,那就开始正式投入工作吧。”
然后放低了声音:“小姜啊,开始工作之后,你可不能像之前那么随意,要把厂子当成家。”
“所有一线生产部门,都看着咱工程科,我们还是要更加敬业一点。”
姜辰这两天踩点上班,到点下班,刘援建是有意见的。
我这个当领导的都没走,你自己先下班了,有你这么干的吗?
虽然轧钢厂现在新招的工人还没有形成战斗力,工程科事情不算多,但不管伱有没有事情做,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尤其是全国人民全力抓生产,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更要注意影响。
不过看着手中的华子,觉得姜辰还是会做人的,所以说话并不重。
姜辰道:“这个我知道,我之所以下班就回家,是想回家,在安静的环境中思考一下,怎么才能让新工人快速上岗,以及提升产能。”
“因为这两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刘援建心里对此嗤之以鼻。
提高产能这种事情,岂是他们工程科能够帮上忙的。
不过嘴上却说着:“哦?有什么收获吗?”
他也就随便问问,对于结果根本没有报任何希望。
姜辰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问道:“刘主任,你觉得我们三钢厂想要提高产能,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刘援建沉默片刻,开口道:“要说起原因,这就多了,那总的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
“这第一个,是缺少生产工具,三钢厂成为重点示范企业之后,机床倒是不缺了,但最近招了很多人,其他的工具却是有些不足了。”
“这第二个,是老工人的问题,他们有手艺,但是没有动力,好些人从上班开始等午饭,吃了午饭等下班,磨洋工。”
“第三个,就是新工人上手的问题。现在虽然招了很多工人,但想要形成生产力,按照以往经验,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轧钢厂和炼钢厂不同,炼钢有力气就能干,但搞加工生产是需要技术的,这技术他们只能在师傅那里去学。”
“如果师傅没有尽心的教,或者在教的时候有所保留的话,这个时间还要大幅度延长。”
刘援建说的问题,差不多也是全国轧钢厂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生产工具不足,是全国轧钢厂都面临的问题之一。 三钢厂还好点,至少机床是够的,其他很多轧钢厂,连机床都无法保证,提高产能根本无法做起。
毕竟这玩意,老大哥给的有限,三钢厂作为工业部制定的示范企业,优先满足。
但新进来几千个工人,就需要几千套生产工具,一时半会是凑不齐的。
至于老工人的主动性问题,因人而异。
少部分觉悟高的,还是比较努力的。
但绝大部分工人的想法是:横竖拿那么多工资,干嘛那么拼。
并且他们还会影响到那些比较努力的工人,最后就导致摸鱼的工人越来越多。
至于新工人上手慢,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那么多工序,那么多技术,掌握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忘掉却是很简单。
但凡自己工种所需工艺又一道没有掌握,都无法上岗。
至于学习技术,如果徒弟懂事,烟散得勤,嘴甜,还稍微好点。
如果不那么懂事,想要学到东西,那可就难了。
再加上徒弟有不是同时进来的,教了什么,学了什么,大家都乱。
就算学了,没有工具马上进行实践练习,学过就忘的概率很大。
姜辰点点头:“嗯,和蜀川轧钢厂差不多,就是人和工具的问题。”
刘援建点点头:“也可以说,但这两个问题,没有一个是我们工程科能够解决的。”
“所以我们只能干着急,爱莫能助。”
姜辰点点头:“实际上从我进入蜀川轧钢厂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后来,我终于想到了合适的办法,能够让新工人在一个月内上岗,并且达到3-4级工人的水准,同时生产效率更高。”
刘援建一怔:“你?一个月?3-4级工人?你是在和我开玩笑吧?”
坐得最近的张山,内心和刘援建一样的想法,你在开玩笑吧#
随即心里笃定,这个小年轻在哗众取宠,吹牛。
姜辰认认真真的点点头:“我是很认真的在说这个事情。”
半晌之后,刘援建缓缓开口道:“那说说你的想法。”
姜辰道:“其实方法很简单,组建专门的培训部门,对新员工进行统一的、系统的、全面的培训和考核。”
刘援建一愣:“就这?”
姜辰点点头:“就这!现在师傅带徒弟,没有方法,没有规划,做到哪教到哪,教和学都很乱。”
“而组建培训部门,有规划、有方法的传授统一的手法,新工人能够更轻松更快速的掌握生产技术,投入生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