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125章 武举改革,将材武科

第125章 武举改革,将材武科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崇祯强势的一句话,群臣脸色再次一变。

    孙传庭立刻道:“陛下,臣以为四种途径,武举占四成,基层选拔占三成、世袭占两成、蒙荫占一成。”

    “不可!”

    武将中一人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武举、基层、世袭各占三成,蒙荫占一成”

    “不妥,臣以为四种途径各占两成半的好!”

    ……

    群臣争吵着,都在为自己的利益集团争取利益,文官想要将蒙荫提高,因为这他们后代唯一能成为武将的一条捷径。

    勋贵们则是想要世袭的比例高一些,而部分武将则是想要基层提拔高一些。

    但无论是哪一种,大家都很默契没有的动武举的份额。

    皇帝摆明了是让武举有更好的去处,这会儿动武举份额不是想不好过吗?

    对于这种争论,崇祯是喜闻乐见的。

    过了好一会儿,王承恩在崇祯的示下开口了,群臣慢慢的停止了争论。

    “就按孙传庭所说,武举四成、基层选拔三成,世袭两成、蒙荫一成。”

    不待群臣回应,崇祯看着文臣:“自太祖起,截止到今年,文科考了八十余次,录取进士大约是两万两千人左右,这算下来一场是两百七十人左右,

    而武科从成化开始,至今三十六场,一共才录取了三千两百余人,则算每场八十八人,你们还要抢武举的位置吗?”

    崇祯说完,又看向勋贵:“你们都是世袭公侯伯爵位,都是勋贵名门,名额都给你们了,百姓们还要不要出头了,大明是你们的,还是百姓的?”

    “诸位,其实不管是蒙荫也好,世袭也罢,朕都不反对,

    但朕想问问,他们懂兵法吗?懂怎么练兵吗?懂怎么行军打仗吗?朕将几千人交给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这是带兵还是送死?”

    “以后凡部推武将,除基层选拔,其它三种都必须去最前线的军中历练半年以上,由兵部、军纪监察部和所在军中联合评估,达到标准再由兵部调配。”

    群臣脸色微变,最前线,那就代表着最危险,文官的子孙可不一定会武,去了军中基本都是九死一生。

    群臣对崇祯的说法没有争辩,军人不懂带兵打仗,上阵杀敌,还算是军人吗?

    这一刻,群臣忽然松了口气。

    以前的蒙荫、世袭是一种荣誉、捷径,现在基本就是送死了,这种封赏不要也罢。

    看着沉默的群臣,崇祯忽然有些遗憾,他是多么想有人站出来反对,他的大刀已经饥饿难耐了。

    “既然诸位没有意见,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吏部和兵部做好计划呈给朕。”

    “臣等领旨!”

    等群臣回应后,崇祯看着孙传庭,眼中满是赞许。

    “孙爱卿,既然你提出了五条建议,那最后一条的「武举改革,推用质量,贤进庸退」,你可以想法?”

    崇祯就这么随口一问,哪知孙传庭却是立刻出班了。

    “陛下,您可听说过「将材武科」?”

    “将材武科?”

    崇祯轻声重复了一句,随后摇了摇头。

    群臣眉头轻皱,面带思索之色,部分似乎想起了什么,眼中满是惊讶之色。

    看着群臣的表情,崇祯就猜到这个「将材武科」可能在历史上出现过,而且很有名,但他的确没有丝毫的印象。

    “孙爱卿,你详细说说!”

    “陛下,将材武科是万历末年有大臣提出对武科的改革,意在重视武科,疏通武举仕途停滞之弊端,将考试内容分为了三场,

    初场考武艺,科目为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

    二场考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

    三场考兵法、天文、地理等;”

    听着孙传庭的回应,崇祯眼中满是惊讶之色。

    他虽然不知道这三场考试的考核标准是什么,但这三场考试确实很全面了。

    很少有人精通这三场考试,有人精通其中一项,也有两项的,但就看怎么用了。

    初场武艺高强之人可放进基层带兵,一位武艺高强的人对基层是一种鼓舞,属于实干型人才。

    二场的地雷、火药都是技术性的活,如果精通可以放入火器营中,属于技术人才。

    三场的兵法、地理等,可以带兵,也可以做个副手,出谋划策等等,属于指挥型人才。

    如此有前瞻性的建议,朝廷竟然没有重视,当真是可惜了。

    从另一角度来看,皇帝是真的不重视武举。

    “陛下,武举的考核方式可以这么做,但武举三甲录取武进士人数以及授予的官职还没有定下来,这些也需要确定下来,”

    崇祯听完面带思索之色。

    大明至今两百多年,每场文科差不多录取两百到三百人,这是因为用人的地方多,但武举肯定不能录取这么多。

    一来参加的人数不是太多,二来是录取多了,空缺少,待推的又多了,弊端还是革除不掉。

    现在有两百八十万军队,按照他的设想,以后军人走职业化路线。

    不再有军户、军屯了,军人就是军人,负责打仗,百姓就好好种地,各不相干。

    现在的这种战时为军,和时为民,简直就是有些不伦不类。

    看似没有消耗百姓和朝廷的粮食,实际上军田都被各级将领给私吞了。

    等平了建奴后,大明王朝的军队除了镇守九边的军队,以及禁军和京营外,两京十三省,每省各有三到五万军队就足够了。

    算下来,大明职业总军数控制在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万是最好的,再弄30万的预备役就足够了。

    如果各省是五万人,就是十个卫所,指挥使、指挥同知在三十人左右,两京十三省合计需要四百五十人,千户更是七百五十人。

    ……

    崇祯慢慢的算着账,群臣也看着沉思的崇祯,武举录取人数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利益。

    好一会儿后崇祯才出声,群臣精神一震。

    “自此以后,武举每科录取科人数为八十八人,设一甲三名、二甲十七人名、三甲六十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