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利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光凭南诏一个蛮荒小国,虽然国力日渐强盛,可又如何敢就这么去大周地盘上拔虎须?
除了那邪道神宫在背后为其谋算外,它的底气更多的是来自站在一旁的西蕃。
西蕃与南诏相邻,又地接大周。
因着近年来对外族部落不断地扩张,兵力强悍,气焰也日渐嚣张起来,多次侵扰大周西部边境不说,更是屡屡燃起战火。
大周立国以来,几次大的对外战事,约有一半以上都是对西蕃的。
此番说是南诏突袭姚州,可背后却未尝没有西蕃的影子。
西蕃与大周边境的局势日紧,因而西南之地的多数兵力,都驻扎在那一带。
除却安南都护府,因着要统御安南一带的蛮人,兵力较足之外,其余城池,驻兵皆是勉强算够,一旦爆发战事,还需相邻州郡派兵支援。
而南诏就趁机,扑到姚州勐咬一口。
若是成了,两相得益。
若是不成,大周怒而反攻,它也不怕。
一旦大周将士深入南诏腹地,对付的可未必只是小小的南诏国了,而是极有可能是南诏与西蕃结成的“蕃诏联军”。
若是大周这处长驱直入,而南诏王庭却向西蕃求援,西蕃派兵进入南诏,两处一道夹击大周将士,倒是进退失据,才是糟糕。
韩正毕竟是做了几十年的老将,又在这处镇守了十余载,对边境的局势,也算透彻于心。
若不是此次有那神宫暗中使了手段,姚州也不会差点孤立无援,险些难保。
贺令姜静静看着他在桌上写下的“和”字,沉默良久才重又开口:“这想必也是都督的意思吧?”
“贺七娘子猜的没错,我亦认为不宜再战。”
韩正颔首,沉声叹息:“姚城县被屠杀将士百姓们何其无辜啊……若按着将士们的想法,自然是当提刀杀过去,恨不得将南诏撮尔小国立时覆灭,为此役无辜丧命之人复仇。”
“可这却并非一场战役那般简单……”他语气渐渐带了几分凝沉,“战与和背后,也不得不反复权衡取舍……”
戎州支援来得虽晚了些,可也算起了大用,在南诏将退之时,与姚州将士联合将余下南诏士兵绞杀大半,余下的都尽数被俘。
便是统领此战的南诏二王子逻炎,也被俘虏押解回营。
如此一来,也算勉强慰藉了因着此战而亡的大周军民的在天之灵。
“都督说的,我自然明白。”想到那些无辜丧命之人,贺令姜心中沉沉。
谋和之举,是局势所需,亦是无奈之下的最为明智之举。
大周自然不怕南诏一个小国,可一旁有西蕃虎视眈眈,北狄也不甚安稳,内里还有神宫欲要兴风作浪。
一战起,容易。
可要因此掀起血雨腥风,甚而动了大周气脉,那便得不偿失了。
如今,南诏一方已然奉上求和书。
连韩正这等驻守姚州多年的老将,都心中属意谋和了,朝廷自然会多加考量。
若无意外,此战最终走向,也就是如此了。
只是,大周也没有将此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道理。
恶犬咬了人,若不狠打一顿,让它长长记性,岂非以后张口就敢再乱来?
贺令姜瞧向韩正,好奇问道:“对于此次南诏求和一事,都督觉着朝廷会如何去做?”
他们如今有逻炎以及数千俘兵在手,便有极大的筹码,交易起来,也便占尽优势。
南诏背后即便有西蕃做靠山,可此战之后,也再无力肆无忌惮。
“依着我瞧……”韩正虎目半眯,“朝廷十之八九,会让南诏拿出大量珍宝来赎回逻炎。每年向大周上缴的贡赋,怕是要往上再提个两成。”
南诏之地,便是让它割地求和,大周也不甚乐意。
此处山多林密,瘴气又重,加之南蛮难驯,便是大周接手过来,治理上要花不少精力不说,还极有可能吃力不讨好。
瞧瞧那安南都护府一带,大周为了统御那处,可是耗了不少财力兵力进去。
朝廷没落着什么好处,反而叫那崔氏愈发昌盛了。
对于南诏这等蛮荒之国,即便它如今叛周,除非大周下定决心,一举将其覆灭,否则还真没什么好法子。
贺令姜沉沉地叹了一口气:“都督可知,南诏境内诸多部落,都对大周沉重贡赋颇多不满,甚而屡生劫掠大周商人之事?”
以加重贡赋为议和条件,虽是能充盈大周国库,可却也让南诏各部落对大周更加怨恨。
否则,此战也不会南诏王庭振臂一呼,银生城主便率兵而上了。
除了南诏王庭许以利益外,各部对大周早就心怀怨恨不满,亦是其因。
一味加赋,并非最适宜之策。
先前,南诏作为大周属国,能转而背周,冲上来咬了大周一口。
如今,又能因战事不利,转而再降周。
这以后,未必又不会再行叛周之事。
“对于这等无义之国,得它一时之利,却要日日防备着,它同外人勾结,随时再反过来咬你一口。”贺令姜摇摇头,“不是长久之计。”
韩正长叹一声:“是呀,我亦如此认为。只是两国之交,本就是权衡反复。有利可图,则因而取之。无利可谋,则反而背之。”
“南诏这等撮尔小国,又怎会讲什么大义呢?”他无奈摇头,“有西蕃盘踞在旁,就注定了南诏此国,会在大周和西蕃间反复横跳。”
贺令姜将桌上空盏移到自己这处,两只杯盏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既然如此,趁它降周之际,不如挟着它一致对外。用其作矛,也可为大周谋得几分利益。”
说着,她手上一推,两只杯盏已然陈兵于韩正附近,一左一右,剑拔弩张。
韩正心中豁然开朗:“贺七娘子是想着,让南诏反过来对付吐蕃?”
贺令姜笑着点头。
韩正思虑一番后,不禁击掌称赞:“此计若成,可谓是一石二鸟。”
南诏既然可为吐蕃所诱,背义叛周去谋取利益,如今又为何不能因局势所迫,为大周所用,转而对付西蕃呢?
光凭南诏一个蛮荒小国,虽然国力日渐强盛,可又如何敢就这么去大周地盘上拔虎须?
除了那邪道神宫在背后为其谋算外,它的底气更多的是来自站在一旁的西蕃。
西蕃与南诏相邻,又地接大周。
因着近年来对外族部落不断地扩张,兵力强悍,气焰也日渐嚣张起来,多次侵扰大周西部边境不说,更是屡屡燃起战火。
大周立国以来,几次大的对外战事,约有一半以上都是对西蕃的。
此番说是南诏突袭姚州,可背后却未尝没有西蕃的影子。
西蕃与大周边境的局势日紧,因而西南之地的多数兵力,都驻扎在那一带。
除却安南都护府,因着要统御安南一带的蛮人,兵力较足之外,其余城池,驻兵皆是勉强算够,一旦爆发战事,还需相邻州郡派兵支援。
而南诏就趁机,扑到姚州勐咬一口。
若是成了,两相得益。
若是不成,大周怒而反攻,它也不怕。
一旦大周将士深入南诏腹地,对付的可未必只是小小的南诏国了,而是极有可能是南诏与西蕃结成的“蕃诏联军”。
若是大周这处长驱直入,而南诏王庭却向西蕃求援,西蕃派兵进入南诏,两处一道夹击大周将士,倒是进退失据,才是糟糕。
韩正毕竟是做了几十年的老将,又在这处镇守了十余载,对边境的局势,也算透彻于心。
若不是此次有那神宫暗中使了手段,姚州也不会差点孤立无援,险些难保。
贺令姜静静看着他在桌上写下的“和”字,沉默良久才重又开口:“这想必也是都督的意思吧?”
“贺七娘子猜的没错,我亦认为不宜再战。”
韩正颔首,沉声叹息:“姚城县被屠杀将士百姓们何其无辜啊……若按着将士们的想法,自然是当提刀杀过去,恨不得将南诏撮尔小国立时覆灭,为此役无辜丧命之人复仇。”
“可这却并非一场战役那般简单……”他语气渐渐带了几分凝沉,“战与和背后,也不得不反复权衡取舍……”
戎州支援来得虽晚了些,可也算起了大用,在南诏将退之时,与姚州将士联合将余下南诏士兵绞杀大半,余下的都尽数被俘。
便是统领此战的南诏二王子逻炎,也被俘虏押解回营。
如此一来,也算勉强慰藉了因着此战而亡的大周军民的在天之灵。
“都督说的,我自然明白。”想到那些无辜丧命之人,贺令姜心中沉沉。
谋和之举,是局势所需,亦是无奈之下的最为明智之举。
大周自然不怕南诏一个小国,可一旁有西蕃虎视眈眈,北狄也不甚安稳,内里还有神宫欲要兴风作浪。
一战起,容易。
可要因此掀起血雨腥风,甚而动了大周气脉,那便得不偿失了。
如今,南诏一方已然奉上求和书。
连韩正这等驻守姚州多年的老将,都心中属意谋和了,朝廷自然会多加考量。
若无意外,此战最终走向,也就是如此了。
只是,大周也没有将此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道理。
恶犬咬了人,若不狠打一顿,让它长长记性,岂非以后张口就敢再乱来?
贺令姜瞧向韩正,好奇问道:“对于此次南诏求和一事,都督觉着朝廷会如何去做?”
他们如今有逻炎以及数千俘兵在手,便有极大的筹码,交易起来,也便占尽优势。
南诏背后即便有西蕃做靠山,可此战之后,也再无力肆无忌惮。
“依着我瞧……”韩正虎目半眯,“朝廷十之八九,会让南诏拿出大量珍宝来赎回逻炎。每年向大周上缴的贡赋,怕是要往上再提个两成。”
南诏之地,便是让它割地求和,大周也不甚乐意。
此处山多林密,瘴气又重,加之南蛮难驯,便是大周接手过来,治理上要花不少精力不说,还极有可能吃力不讨好。
瞧瞧那安南都护府一带,大周为了统御那处,可是耗了不少财力兵力进去。
朝廷没落着什么好处,反而叫那崔氏愈发昌盛了。
对于南诏这等蛮荒之国,即便它如今叛周,除非大周下定决心,一举将其覆灭,否则还真没什么好法子。
贺令姜沉沉地叹了一口气:“都督可知,南诏境内诸多部落,都对大周沉重贡赋颇多不满,甚而屡生劫掠大周商人之事?”
以加重贡赋为议和条件,虽是能充盈大周国库,可却也让南诏各部落对大周更加怨恨。
否则,此战也不会南诏王庭振臂一呼,银生城主便率兵而上了。
除了南诏王庭许以利益外,各部对大周早就心怀怨恨不满,亦是其因。
一味加赋,并非最适宜之策。
先前,南诏作为大周属国,能转而背周,冲上来咬了大周一口。
如今,又能因战事不利,转而再降周。
这以后,未必又不会再行叛周之事。
“对于这等无义之国,得它一时之利,却要日日防备着,它同外人勾结,随时再反过来咬你一口。”贺令姜摇摇头,“不是长久之计。”
韩正长叹一声:“是呀,我亦如此认为。只是两国之交,本就是权衡反复。有利可图,则因而取之。无利可谋,则反而背之。”
“南诏这等撮尔小国,又怎会讲什么大义呢?”他无奈摇头,“有西蕃盘踞在旁,就注定了南诏此国,会在大周和西蕃间反复横跳。”
贺令姜将桌上空盏移到自己这处,两只杯盏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既然如此,趁它降周之际,不如挟着它一致对外。用其作矛,也可为大周谋得几分利益。”
说着,她手上一推,两只杯盏已然陈兵于韩正附近,一左一右,剑拔弩张。
韩正心中豁然开朗:“贺七娘子是想着,让南诏反过来对付吐蕃?”
贺令姜笑着点头。
韩正思虑一番后,不禁击掌称赞:“此计若成,可谓是一石二鸟。”
南诏既然可为吐蕃所诱,背义叛周去谋取利益,如今又为何不能因局势所迫,为大周所用,转而对付西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