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读书识字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杨大郎去了杨大柱夫妇面前、自然是再唠叨了一遍大道理,杨大柱也认为鱼儿先学女红比较好,而刘氏则压根就不想逼鱼儿这么早学这些物事,再说这农家小户的小娘子也实在没饱读诗书的必要……所以最终杨大柱夫妇二人都没有多说,十分随意的应了杨大郎请求不要让鱼儿本末倒置的提议。
鱼儿知道了后自然是小小的郁闷了一把,也知道以其去改变杨大柱夫妇那“农家小户的小娘子没饱读诗书的必要”的观念,还不如去改变杨大郎的观念,毕竟杨大郎还是赞成鱼儿读书识字的,只是不愿她本末倒置先读书识字而已。
所以鱼儿很快就重新燃起了“斗志”———鱼儿不信自己真不能把杨大郎给说服!若是连这么一个小事,鱼儿都说服不了杨大郎,那还提什么时时提点、潜移默化的改变杨大郎迂腐的性子?
于是鱼儿开始耍起了小心思,每每杨大郎放学归来鱼儿边紧紧的跟在他屁股后面,杨大郎复习功课,鱼儿便趴在一旁、撑着小脑袋瓜全神贯注的看他复习,且鱼儿还打定主意只看不说、一点吵杨大郎的意思都没有。
也正是鱼儿只乖乖的呆在一旁看,让杨大郎不好把她赶走,只能在鱼儿的注视下、浑身不舒服的做自己的事儿……可鱼儿这样眼巴巴的看着杨大郎,他怎么能专心致志的复习功课呢?
于是几天后,杨大郎终于“缴械投降”了,当某一天鱼儿依旧趴在桌上、全神贯注的看着他写字时,他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阿妹,你天天跟在大哥身边也不去别处玩,难道你就真的这么想读书识字?”
杨大郎一问、鱼儿立马使劲的点头,并带着崇拜的神情、拿好听哄杨大郎开心:“鱼儿觉得大哥的字写得好漂亮,鱼儿也想写,大哥你就教鱼儿好不好?”
鱼儿的要求让杨大郎十分为难,摇头说道:“阿妹你怎就不听大哥的话呢?你若真想学,就跟着阿母学针线活去吧!等你再大些,大哥再教你写自个儿的名字……这样可好?”
“不嘛!鱼儿现在就想学,鱼儿知道大哥最疼鱼儿了,您就答应了鱼儿嘛!”
鱼儿先是使出浑身解数冲着杨大郎撒了一番娇,随后不等他再推脱就振振有词的说道:“大哥不让鱼儿读书识字,乃是怕鱼儿耽误了学女红的功夫,可若是鱼儿不能先把耐性磨练好,那只会花更多、更长的功夫去学女红……”
“指不定到最后还学不好呢!倒不如在跟着阿母学女红前,先认几个字儿、再写写大字,把性子练稳了今后才能仔细的把阿母教的活计记在心里,这样一来不就能事半功倍了吗?指不定到头来还能学得比较快呢!”
鱼儿一张小嘴儿、就伶俐的说了一大堆话儿,这些话儿很快就把杨大郎忽悠得晕头转向,下意识的说了句:“阿妹这话说得好像也有点道理,有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意思……”
鱼儿一见杨大郎被自己忽悠过去了,立马一脸狡黠的接了句:“大哥说的后半句话儿鱼儿听不懂,不过前半句鱼儿却是明白了———大哥这前半句的意思就是答应鱼儿了,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识字?大哥先从一些简单的字儿开始教鱼儿好不好?”
“这……”
杨大郎才说了个“这”字,鱼儿就扑到他怀里,可怜兮兮的摇着他的胳膊撒娇道:“好不好嘛?大哥你就教教鱼儿嘛!鱼儿真的很想学……”
杨大郎最受不得鱼儿冲他撒娇,加上鱼儿刚刚那番话已微微打动了他,所以他最终也就一脸无奈的答应了鱼儿所求之事。
这杨大郎虽然性子古板,不过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子,让他成为一个一旦承诺了、就会一心一意的履行的老实人,决定杨大郎当下就做出了决定———以后每天从学堂回来后,都抽出半个时辰来教鱼儿识字,等鱼儿识得字了再教她写字。于是鱼儿就这样正式开始了读书识字之路。
不过杨大郎虽然答应鱼儿,但却还是不忘唠叨了几句、让鱼儿练一段时间大字后,就得跟着刘氏学针线活,边练边学才不会把小娘子该学的物事落下,鱼儿自然是一脸乖巧的统统应下了,还在杨大郎面前表演了一会“穿针”,表示自己还是有跟着刘氏学了一些的……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杨大郎一下学归来、鱼儿就挂着甜甜的笑容迎了上去,而杨大郎放下书笼、喝了口茶水后,就会抱着小鱼儿下船坐在沙滩上,伴着夕阳和海风,翻着一本《三字经》教鱼儿识字。待鱼儿识上一小段时日的字后,杨大郎就开始教鱼儿把这些字儿串起来,一小段、一小段的念。
这鱼儿刚刚开始自然要装得笨拙一些了,那才是小孩子初学识字该有的样子。鱼儿以前看穿越小说,里头的主角大多一穿越、很快就能适应那个时代的繁体字,似乎一点阅读障碍都没有……
直到鱼儿亲身体会了一把,才发现写习惯、看习惯简体字的现代人,初始看古繁体字有时候真的要认上大半天,转几个弯弯才能认出那字来,还会遇到一些和现代简体字完全不同写法的繁体字,所以鱼儿倒不用怎么刻意装笨也学得很慢。
但当鱼儿适应了北宋的古繁体字后,很快就把字都看懂了,于是慢慢的、杨大郎不教她也能把一整本《三字经》都看下来了。看懂后鱼儿再用心的跟着杨大郎读了几遍,也就习惯了古人咬文嚼字、摇头晃脑的发音,慢慢的自个儿一人便可把一本《三字经》从头到尾念下来。
这杨大郎也没让鱼儿把整本《三字经》背下来,这一点让鱼儿感到十分庆幸,在她看来能够看得懂、理解书上的意思就行,整篇背下来只会让鱼儿觉得那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况且古文鱼儿还真是背得不利索……
杨大郎带着鱼儿通读了一遍《三字经》后,便捡了两根树枝、和鱼儿一人一枝,就这样一笔一划的在沙滩上教鱼儿写字。这沙滩有着整整一大片,鱼儿想把字写多大就写多大、写错了还能抹掉重写,倒也让她能够大胆的练习写那些笔画繁复的繁体字……
杨家的几兄弟最初开始认字时,也是以这样的法子来节省笔墨纸,可以说穷人家自有穷人家省纸省墨的法子。
和杨大郎无拘无束的坐在沙滩上读书识字的时光过得很快,转眼鱼儿就能歪歪扭扭的写出好多字了,最初接触的那本《三字经》鱼儿眼下不但能读会写、还能把书里的意思说个八九不离十。
这样出色的成果让杨大郎忍不住逢人就夸鱼儿是个小神童,引得一村子里好多人一到傍晚就都围到沙滩边,欲一睹小神童鱼儿是如何读书识字的,惹得鱼儿有好几天都羞得不敢出门、拉着杨大郎在船上教她。
这鱼儿没穿越前,其实并没有细细的读过《三字经》,完全是杨大郎教她后,她凭着自己前世积累下来的知识自行理解,而有了前世的知识做基础、鱼儿理解起来自然也就快了一些,不过鱼儿之所以没有故意放慢速度、乃是因为杨家有一个真正的神童挡在她前头!
这杨家真真正正的神童便是杨四郎,这杨四郎也不知道是遗传了哪位先祖的优良基因,不但自小就十分聪颖、什么事儿一点就通,随着年岁增长跟着兄长们到书塾里读书后,更是被挖掘出拥有过目不忘的惊人本事,书塾里的先生更是对他青睐有加、赞赏不已。
所以杨四郎几乎都没怎么用功,书就读得和杨大郎差不多,可杨大郎却比他早进书塾几年、也比他刻苦勤奋啊!这杨四郎才上书塾读了几年,风头就越来越劲,每次功课考校成绩、整个泉州府同龄的学子当中无人能及。
所以别说是书塾里的同窗嫉妒杨四郎了,连鱼儿这个穿越人士都十分嫉妒他……哎,鱼儿只能说天赋这种东西真是羡煞旁人!
而有了杨四郎这个神童挡在前头、众人的目光也都聚集在他身上去了,谁会在意只是聪明一点点的小鱼儿?想当初杨四郎可是只读了一遍、再听先生讲解了一遍,就能把一整本《三字经》全背下来了,所以鱼儿的聪颖和他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有了杨四郎这个挡箭牌后,鱼儿也就不用费太多心思、来刻意放慢学习的脚步了,她只要稍微装一装就能蒙混过关。鱼儿的那点小聪明一点都没招杨家人怀疑,杨家人更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被他们捧着手掌心的小宝贝,就是比杨四郎这个神童还聪明也没什么奇怪的……
于是鱼儿也就安安心心的跟着杨大郎,不必害怕因自己太出风头、而发生类似当年差一点被王道婆识破身份的危险事儿。
日落月升、时光飞逝,转眼便过了三个月。
鱼儿跟着杨大郎学了三个月后,已不再在沙滩上用树枝儿练字了,而是轮流借几位哥哥的毛笔,沾了清水写在家里最大的那张矮桌子上,以这样的方法来感受用毛笔写字的感觉,这样也比再沙滩上练字更能练手腕的力道和平稳。
鱼儿前世学画国画前,先学过一阵子毛笔字打基础,所以在沙滩上练习了一阵、找回当年的感觉后,真正握了笔在桌上写、倒也能写几个像模像样的毛笔字来了,而坚持握笔沾清水在桌上练习了一段时间后,鱼儿的字可就越写越漂亮了。
鱼儿在矮桌上练了大半年的字后,终于忍不住在纸上写了一回,看着自己写得足以和古人媲美的毛笔字,鱼儿忍不住暗暗的得意了一把,同时也让她写上了瘾、就此喜欢上在纸上写大字。
只是鱼儿一业余练着玩的兴趣,让她实在不好意思开口同刘氏要笔墨纸,所以鱼儿只能暗暗的压住自己的瘾,一心想着找点什么事儿来赚赚外快,好自己能有私房钱买些纸笔来练字。
有了这个想法后,当那些走街串巷的货郎再到小岞村叫卖时,鱼儿便会多留个心眼儿、仔细的瞧一瞧他们带了哪些物事来叫卖,只是一连来了几个货郎、鱼儿都没从他们挑的物事上找到可以赚钱的点子,于是鱼儿便只能暂且耐住性子再等下去。
这一日,鱼儿正在自家搭在岸边的厨房里给刘氏打下手,便听见村口那边忽远忽近的传来了一阵小鼓声,那鼓声让鱼儿立马竖起耳朵、默默的听着这鼓声的节奏,待听清楚这鼓声乃是“咚咚,咚咚,咚咚咚……”后,鱼儿便知道村里又来了新的货郎了。
这鱼儿一发觉有货郎到村里来叫卖,眼神就忍不住往村口那儿飘去、心儿更是随着那鼓声飞到了货郎身边。这些走街串巷的货郎总是会挑着许多稀奇古怪、新鲜有趣的物事四处叫卖,这些物事除了村里人常用的外,还有许多乃是专门讨小孩子欢喜的玩具、吃食等……
所以村里的孩童每每见货郎前来叫卖,都会一路围着他,又是好奇又是艳羡的看他挑着的各种小玩意儿,这孩子们见过的世面少、见到货郎带的物事就感到十分好奇,这点大人们也都能理解。
所以刘氏一见鱼儿的心已经飞得远远的,便知道鱼儿也想去村里瞧热闹了,于是便冲着鱼儿挥了挥手,道:“阿妹若是想去村口瞧热闹,就只管去吧,阿母这儿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少了你打下手也不碍事。”
刘氏眼下还未开始做饭,只在厨房里做一些淘米洗菜的杂事儿,鱼儿呆在那儿倒也帮不上什么忙,只是鱼儿虽然知道自己很闲、却也不好意思主动开口说要去瞧热闹,眼下见刘氏看穿了自个儿的心思、主动放自己去玩,鱼儿马上欢呼雀跃的亲了刘氏一口,随即便蹦蹦跳跳的往外跑去。
刘氏见状无奈的伸手一把将鱼儿拽住、捞回身边,嗔道:“哎哟,我的好闺女!你也不必急得跟猴子似的吧?阿母话都还没说完呢!”
鱼儿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收住脚步,乖乖的转身面向刘氏,问道:“阿母可是要阿妹向货郎买些什么物事回来?”
刘氏摇头不语,只从裤腰带上的夹层里掏了几个铜板儿塞到鱼儿手里,一脸溺爱的说道:“这几个铜板儿阿妹拿去买几个糖吃吧!那些货郎卖的麦芽糖都挺好吃的,阿母怎么也得让我们阿妹解解馋不是?”
要是换做往常鱼儿一定会懂事的把钱还给刘氏,但眼下鱼儿心里正藏着一个小九九,于是她甜甜的同刘氏道了声谢后、就把那几个铜板子袖了,高高兴兴的奔向村口。
鱼儿才跑了几步,远远的便再听到了一阵欢快的鼓声,这一次的鼓声和先前那一次不一样,听在鱼儿耳里是“嘿得隆咚、嘿得隆咚”的响,比鱼儿先前在厨房里远远听到的要欢快多了!
鱼儿听到这鼓声心里越发的兴奋、小腿儿也迈得更快,一心想要去瞧一瞧今儿来的货郎究竟带了什么好物事,竟引了那么多人去瞧看!这鱼儿之所以越跑越兴奋、还猜测今儿去围货郎的人一定很多,其实是从那变换了的鼓声中觉察出来的……
鱼儿原先也不知道这货郎摇的鼓声有什么特别之处,是跟着隔壁船的李二妞去瞧了几回热闹后,经李二妞八卦的小嘴儿、鱼儿才得知了这鼓声的特别之处———原来在北宋,货郎肩挑货担走乡串户必要摇鼓叫卖、借鼓声来吸引主顾。
而这货郎摇鼓其实还另有名堂、十分讲究,比如货郎刚刚挑着担子进村时,摇的鼓点是“咚咚,咚咚,咚咚咚……”,这个鼓点货郎们将它翻译成“出动,出动,出出动”,以这样的节奏和谐音来唤人们出来购货。
而人们被鼓点吸引出来、并纷纷围住货郎挑选物事时,算是货郎生意最兴隆的时候,于是这时候货郎就会边麻利的做着买卖,边高兴的改把鼓声摇成“咚咚,咚咚,咚咚咚……”,以此来表示货郎因生意兴隆而心情十分愉悦。
也正是如此,鱼儿才会一听到那代表货郎心情愉悦的鼓声,就加快脚步的往村里赶,这货郎的生意越兴隆、就代表喜欢他卖的物事的人多,也就是说这个货郎这一次挑来的物事、定是比别的货郎多了些特别之处,才能吸引那么多人前去掏钱买下……
既然如此,鱼儿自然要赶紧赶过去了,否则待她赶到时好物事都被人给挑光了,她还能瞧到什么新鲜物事?瞧不到新鲜物事,那鱼儿心里的小九九也就全盘落空了!
一想到这儿,鱼儿下意识的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儿就钻到了村子里,一进村鱼儿远远的就看到一群人围成一个圈,正吵吵嚷嚷的挤在一起挑物事,鱼儿一眼便瞧到隔壁船的李二妞也挤在人群里瞧热闹,于是连忙过去同她打招呼。(未完待续)
这杨大郎去了杨大柱夫妇面前、自然是再唠叨了一遍大道理,杨大柱也认为鱼儿先学女红比较好,而刘氏则压根就不想逼鱼儿这么早学这些物事,再说这农家小户的小娘子也实在没饱读诗书的必要……所以最终杨大柱夫妇二人都没有多说,十分随意的应了杨大郎请求不要让鱼儿本末倒置的提议。
鱼儿知道了后自然是小小的郁闷了一把,也知道以其去改变杨大柱夫妇那“农家小户的小娘子没饱读诗书的必要”的观念,还不如去改变杨大郎的观念,毕竟杨大郎还是赞成鱼儿读书识字的,只是不愿她本末倒置先读书识字而已。
所以鱼儿很快就重新燃起了“斗志”———鱼儿不信自己真不能把杨大郎给说服!若是连这么一个小事,鱼儿都说服不了杨大郎,那还提什么时时提点、潜移默化的改变杨大郎迂腐的性子?
于是鱼儿开始耍起了小心思,每每杨大郎放学归来鱼儿边紧紧的跟在他屁股后面,杨大郎复习功课,鱼儿便趴在一旁、撑着小脑袋瓜全神贯注的看他复习,且鱼儿还打定主意只看不说、一点吵杨大郎的意思都没有。
也正是鱼儿只乖乖的呆在一旁看,让杨大郎不好把她赶走,只能在鱼儿的注视下、浑身不舒服的做自己的事儿……可鱼儿这样眼巴巴的看着杨大郎,他怎么能专心致志的复习功课呢?
于是几天后,杨大郎终于“缴械投降”了,当某一天鱼儿依旧趴在桌上、全神贯注的看着他写字时,他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阿妹,你天天跟在大哥身边也不去别处玩,难道你就真的这么想读书识字?”
杨大郎一问、鱼儿立马使劲的点头,并带着崇拜的神情、拿好听哄杨大郎开心:“鱼儿觉得大哥的字写得好漂亮,鱼儿也想写,大哥你就教鱼儿好不好?”
鱼儿的要求让杨大郎十分为难,摇头说道:“阿妹你怎就不听大哥的话呢?你若真想学,就跟着阿母学针线活去吧!等你再大些,大哥再教你写自个儿的名字……这样可好?”
“不嘛!鱼儿现在就想学,鱼儿知道大哥最疼鱼儿了,您就答应了鱼儿嘛!”
鱼儿先是使出浑身解数冲着杨大郎撒了一番娇,随后不等他再推脱就振振有词的说道:“大哥不让鱼儿读书识字,乃是怕鱼儿耽误了学女红的功夫,可若是鱼儿不能先把耐性磨练好,那只会花更多、更长的功夫去学女红……”
“指不定到最后还学不好呢!倒不如在跟着阿母学女红前,先认几个字儿、再写写大字,把性子练稳了今后才能仔细的把阿母教的活计记在心里,这样一来不就能事半功倍了吗?指不定到头来还能学得比较快呢!”
鱼儿一张小嘴儿、就伶俐的说了一大堆话儿,这些话儿很快就把杨大郎忽悠得晕头转向,下意识的说了句:“阿妹这话说得好像也有点道理,有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意思……”
鱼儿一见杨大郎被自己忽悠过去了,立马一脸狡黠的接了句:“大哥说的后半句话儿鱼儿听不懂,不过前半句鱼儿却是明白了———大哥这前半句的意思就是答应鱼儿了,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识字?大哥先从一些简单的字儿开始教鱼儿好不好?”
“这……”
杨大郎才说了个“这”字,鱼儿就扑到他怀里,可怜兮兮的摇着他的胳膊撒娇道:“好不好嘛?大哥你就教教鱼儿嘛!鱼儿真的很想学……”
杨大郎最受不得鱼儿冲他撒娇,加上鱼儿刚刚那番话已微微打动了他,所以他最终也就一脸无奈的答应了鱼儿所求之事。
这杨大郎虽然性子古板,不过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子,让他成为一个一旦承诺了、就会一心一意的履行的老实人,决定杨大郎当下就做出了决定———以后每天从学堂回来后,都抽出半个时辰来教鱼儿识字,等鱼儿识得字了再教她写字。于是鱼儿就这样正式开始了读书识字之路。
不过杨大郎虽然答应鱼儿,但却还是不忘唠叨了几句、让鱼儿练一段时间大字后,就得跟着刘氏学针线活,边练边学才不会把小娘子该学的物事落下,鱼儿自然是一脸乖巧的统统应下了,还在杨大郎面前表演了一会“穿针”,表示自己还是有跟着刘氏学了一些的……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杨大郎一下学归来、鱼儿就挂着甜甜的笑容迎了上去,而杨大郎放下书笼、喝了口茶水后,就会抱着小鱼儿下船坐在沙滩上,伴着夕阳和海风,翻着一本《三字经》教鱼儿识字。待鱼儿识上一小段时日的字后,杨大郎就开始教鱼儿把这些字儿串起来,一小段、一小段的念。
这鱼儿刚刚开始自然要装得笨拙一些了,那才是小孩子初学识字该有的样子。鱼儿以前看穿越小说,里头的主角大多一穿越、很快就能适应那个时代的繁体字,似乎一点阅读障碍都没有……
直到鱼儿亲身体会了一把,才发现写习惯、看习惯简体字的现代人,初始看古繁体字有时候真的要认上大半天,转几个弯弯才能认出那字来,还会遇到一些和现代简体字完全不同写法的繁体字,所以鱼儿倒不用怎么刻意装笨也学得很慢。
但当鱼儿适应了北宋的古繁体字后,很快就把字都看懂了,于是慢慢的、杨大郎不教她也能把一整本《三字经》都看下来了。看懂后鱼儿再用心的跟着杨大郎读了几遍,也就习惯了古人咬文嚼字、摇头晃脑的发音,慢慢的自个儿一人便可把一本《三字经》从头到尾念下来。
这杨大郎也没让鱼儿把整本《三字经》背下来,这一点让鱼儿感到十分庆幸,在她看来能够看得懂、理解书上的意思就行,整篇背下来只会让鱼儿觉得那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况且古文鱼儿还真是背得不利索……
杨大郎带着鱼儿通读了一遍《三字经》后,便捡了两根树枝、和鱼儿一人一枝,就这样一笔一划的在沙滩上教鱼儿写字。这沙滩有着整整一大片,鱼儿想把字写多大就写多大、写错了还能抹掉重写,倒也让她能够大胆的练习写那些笔画繁复的繁体字……
杨家的几兄弟最初开始认字时,也是以这样的法子来节省笔墨纸,可以说穷人家自有穷人家省纸省墨的法子。
和杨大郎无拘无束的坐在沙滩上读书识字的时光过得很快,转眼鱼儿就能歪歪扭扭的写出好多字了,最初接触的那本《三字经》鱼儿眼下不但能读会写、还能把书里的意思说个八九不离十。
这样出色的成果让杨大郎忍不住逢人就夸鱼儿是个小神童,引得一村子里好多人一到傍晚就都围到沙滩边,欲一睹小神童鱼儿是如何读书识字的,惹得鱼儿有好几天都羞得不敢出门、拉着杨大郎在船上教她。
这鱼儿没穿越前,其实并没有细细的读过《三字经》,完全是杨大郎教她后,她凭着自己前世积累下来的知识自行理解,而有了前世的知识做基础、鱼儿理解起来自然也就快了一些,不过鱼儿之所以没有故意放慢速度、乃是因为杨家有一个真正的神童挡在她前头!
这杨家真真正正的神童便是杨四郎,这杨四郎也不知道是遗传了哪位先祖的优良基因,不但自小就十分聪颖、什么事儿一点就通,随着年岁增长跟着兄长们到书塾里读书后,更是被挖掘出拥有过目不忘的惊人本事,书塾里的先生更是对他青睐有加、赞赏不已。
所以杨四郎几乎都没怎么用功,书就读得和杨大郎差不多,可杨大郎却比他早进书塾几年、也比他刻苦勤奋啊!这杨四郎才上书塾读了几年,风头就越来越劲,每次功课考校成绩、整个泉州府同龄的学子当中无人能及。
所以别说是书塾里的同窗嫉妒杨四郎了,连鱼儿这个穿越人士都十分嫉妒他……哎,鱼儿只能说天赋这种东西真是羡煞旁人!
而有了杨四郎这个神童挡在前头、众人的目光也都聚集在他身上去了,谁会在意只是聪明一点点的小鱼儿?想当初杨四郎可是只读了一遍、再听先生讲解了一遍,就能把一整本《三字经》全背下来了,所以鱼儿的聪颖和他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有了杨四郎这个挡箭牌后,鱼儿也就不用费太多心思、来刻意放慢学习的脚步了,她只要稍微装一装就能蒙混过关。鱼儿的那点小聪明一点都没招杨家人怀疑,杨家人更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被他们捧着手掌心的小宝贝,就是比杨四郎这个神童还聪明也没什么奇怪的……
于是鱼儿也就安安心心的跟着杨大郎,不必害怕因自己太出风头、而发生类似当年差一点被王道婆识破身份的危险事儿。
日落月升、时光飞逝,转眼便过了三个月。
鱼儿跟着杨大郎学了三个月后,已不再在沙滩上用树枝儿练字了,而是轮流借几位哥哥的毛笔,沾了清水写在家里最大的那张矮桌子上,以这样的方法来感受用毛笔写字的感觉,这样也比再沙滩上练字更能练手腕的力道和平稳。
鱼儿前世学画国画前,先学过一阵子毛笔字打基础,所以在沙滩上练习了一阵、找回当年的感觉后,真正握了笔在桌上写、倒也能写几个像模像样的毛笔字来了,而坚持握笔沾清水在桌上练习了一段时间后,鱼儿的字可就越写越漂亮了。
鱼儿在矮桌上练了大半年的字后,终于忍不住在纸上写了一回,看着自己写得足以和古人媲美的毛笔字,鱼儿忍不住暗暗的得意了一把,同时也让她写上了瘾、就此喜欢上在纸上写大字。
只是鱼儿一业余练着玩的兴趣,让她实在不好意思开口同刘氏要笔墨纸,所以鱼儿只能暗暗的压住自己的瘾,一心想着找点什么事儿来赚赚外快,好自己能有私房钱买些纸笔来练字。
有了这个想法后,当那些走街串巷的货郎再到小岞村叫卖时,鱼儿便会多留个心眼儿、仔细的瞧一瞧他们带了哪些物事来叫卖,只是一连来了几个货郎、鱼儿都没从他们挑的物事上找到可以赚钱的点子,于是鱼儿便只能暂且耐住性子再等下去。
这一日,鱼儿正在自家搭在岸边的厨房里给刘氏打下手,便听见村口那边忽远忽近的传来了一阵小鼓声,那鼓声让鱼儿立马竖起耳朵、默默的听着这鼓声的节奏,待听清楚这鼓声乃是“咚咚,咚咚,咚咚咚……”后,鱼儿便知道村里又来了新的货郎了。
这鱼儿一发觉有货郎到村里来叫卖,眼神就忍不住往村口那儿飘去、心儿更是随着那鼓声飞到了货郎身边。这些走街串巷的货郎总是会挑着许多稀奇古怪、新鲜有趣的物事四处叫卖,这些物事除了村里人常用的外,还有许多乃是专门讨小孩子欢喜的玩具、吃食等……
所以村里的孩童每每见货郎前来叫卖,都会一路围着他,又是好奇又是艳羡的看他挑着的各种小玩意儿,这孩子们见过的世面少、见到货郎带的物事就感到十分好奇,这点大人们也都能理解。
所以刘氏一见鱼儿的心已经飞得远远的,便知道鱼儿也想去村里瞧热闹了,于是便冲着鱼儿挥了挥手,道:“阿妹若是想去村口瞧热闹,就只管去吧,阿母这儿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少了你打下手也不碍事。”
刘氏眼下还未开始做饭,只在厨房里做一些淘米洗菜的杂事儿,鱼儿呆在那儿倒也帮不上什么忙,只是鱼儿虽然知道自己很闲、却也不好意思主动开口说要去瞧热闹,眼下见刘氏看穿了自个儿的心思、主动放自己去玩,鱼儿马上欢呼雀跃的亲了刘氏一口,随即便蹦蹦跳跳的往外跑去。
刘氏见状无奈的伸手一把将鱼儿拽住、捞回身边,嗔道:“哎哟,我的好闺女!你也不必急得跟猴子似的吧?阿母话都还没说完呢!”
鱼儿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收住脚步,乖乖的转身面向刘氏,问道:“阿母可是要阿妹向货郎买些什么物事回来?”
刘氏摇头不语,只从裤腰带上的夹层里掏了几个铜板儿塞到鱼儿手里,一脸溺爱的说道:“这几个铜板儿阿妹拿去买几个糖吃吧!那些货郎卖的麦芽糖都挺好吃的,阿母怎么也得让我们阿妹解解馋不是?”
要是换做往常鱼儿一定会懂事的把钱还给刘氏,但眼下鱼儿心里正藏着一个小九九,于是她甜甜的同刘氏道了声谢后、就把那几个铜板子袖了,高高兴兴的奔向村口。
鱼儿才跑了几步,远远的便再听到了一阵欢快的鼓声,这一次的鼓声和先前那一次不一样,听在鱼儿耳里是“嘿得隆咚、嘿得隆咚”的响,比鱼儿先前在厨房里远远听到的要欢快多了!
鱼儿听到这鼓声心里越发的兴奋、小腿儿也迈得更快,一心想要去瞧一瞧今儿来的货郎究竟带了什么好物事,竟引了那么多人去瞧看!这鱼儿之所以越跑越兴奋、还猜测今儿去围货郎的人一定很多,其实是从那变换了的鼓声中觉察出来的……
鱼儿原先也不知道这货郎摇的鼓声有什么特别之处,是跟着隔壁船的李二妞去瞧了几回热闹后,经李二妞八卦的小嘴儿、鱼儿才得知了这鼓声的特别之处———原来在北宋,货郎肩挑货担走乡串户必要摇鼓叫卖、借鼓声来吸引主顾。
而这货郎摇鼓其实还另有名堂、十分讲究,比如货郎刚刚挑着担子进村时,摇的鼓点是“咚咚,咚咚,咚咚咚……”,这个鼓点货郎们将它翻译成“出动,出动,出出动”,以这样的节奏和谐音来唤人们出来购货。
而人们被鼓点吸引出来、并纷纷围住货郎挑选物事时,算是货郎生意最兴隆的时候,于是这时候货郎就会边麻利的做着买卖,边高兴的改把鼓声摇成“咚咚,咚咚,咚咚咚……”,以此来表示货郎因生意兴隆而心情十分愉悦。
也正是如此,鱼儿才会一听到那代表货郎心情愉悦的鼓声,就加快脚步的往村里赶,这货郎的生意越兴隆、就代表喜欢他卖的物事的人多,也就是说这个货郎这一次挑来的物事、定是比别的货郎多了些特别之处,才能吸引那么多人前去掏钱买下……
既然如此,鱼儿自然要赶紧赶过去了,否则待她赶到时好物事都被人给挑光了,她还能瞧到什么新鲜物事?瞧不到新鲜物事,那鱼儿心里的小九九也就全盘落空了!
一想到这儿,鱼儿下意识的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儿就钻到了村子里,一进村鱼儿远远的就看到一群人围成一个圈,正吵吵嚷嚷的挤在一起挑物事,鱼儿一眼便瞧到隔壁船的李二妞也挤在人群里瞧热闹,于是连忙过去同她打招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