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二房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二房的宅子与三房紧邻,只隔着一条夹巷,从谢谨之所住的梧桐院侧门出来,再穿过青云巷里的侧门,没几步路就到了。
文氏命丫头提了灯在前头领路,自己走在后面,跟两个孩子说话,又向女儿介绍二房这座宅子的格局。
二老太太宋氏娘家祖上其实是北方人,当初新建宅子时,就把这座宅院建成了五进四合院的形式,与其他族人家大不相同。文氏觉得女儿没见过这样的房子,可能会惊讶,所以特地提醒她一声。
谢慕林心想,她对北方四合院的熟悉程度,可能还超过江南建筑呢。不但高中她在乡下爷爷奶奶家时,住的是北方农村的四合院,还曾经去过北京旅游,住在老式四合院改建的酒店里。至于什么北方各地名胜古迹里的皇宫大宅,那就更不必提了。
谢慕林走进二房的宅子,虽然是从侧门进入,但只要进了院子,就能清楚地看到建筑内部格局了,果然是正房三间两耳,东西二厢,倒座四间,抄手游廊,至于垂花门、照影壁,就更是必不可少的。
只不过走近了细看,就会发现这些建筑仍旧是江南风格的青瓦白墙漏窗,而不是她所知道的红柱绿窗,青绿彩画。也许是因为本地匠人不懂北方建筑的装饰风格,也许是四合院建筑本身就还没发展到她所熟悉的阶段,反正这座宅子对她来说,就象是江南宅院多了东西厢房罢了。
二房宅子前后五进,第一进是前院、外院,正房供奉着先人牌位,还有二老太爷谢泽川生前考取二甲传胪时的各种文书、凭证,以及他在翰林院时接过的两份先帝圣旨。
他当初是真的挺得先帝青眼的,若不是奉岳父之命回乡办学,兴许早成重臣了——当然,也有可能成了先帝末年夺嫡之争的炮灰。
除此之外,他还有当今皇帝刚刚登基不久时,听闻他在家乡办学,颇为成功,特地为他题的一幅字,夸他教书育人,功德无量。因为有这幅御笔,谢泽川一辈子在家乡教书,再也没起过复出做官的想法。但同时,也没什么不长眼的人敢上门来欺负他。这幅字如今供奉在竹山书院,并不在二房宅中。
第一进院子的东西厢房都是外书房,收藏有上万册书籍,都是谢泽川夫妇多年来收罗的,也有宋氏陪嫁的古籍抄本。这些书开放给谢氏子弟抄录、翻阅,谁来都行,只需要让看门的老仆登记清楚名字就可以了,根本不必惊动后宅的女眷。因谢家藏书声名日隆,除了谢氏族人,渐渐的也有亲友家的子弟或是湖阴县中的读书人慕名而来,每日都有人上门求抄书。宋氏在湖阴县上下,名声、地位也越发超然,本地士林中人,都对她敬重有加。
第一进的院子,白天里十分热闹,天黑后闭门谢客,方才恢复了平静。
第二进院子才算是二房正式待客用的地方,有客厅、花厅,有议事理家之处,有姑爷杨意全偶然过来时暂住之处。
第三进院子则是宋氏起居之所。
第四进院子是杨淳、杨沅兄妹俩住的地方,不过眼下基本只有后者居住。杨意全本家在湖阴县城,但他自己的小家安在竹山书院,一般是夫妻二人住在那里。两个孩子小时候跟着外祖母宋氏生活,等长子杨淳大了,再搬去书院随父母读书,而女儿杨沅,则大部分时间仍旧是住在宋氏这里。
第五进院子是一长排的后座房,除了厨房、库房之外,就是家中男女仆妇的住所了。
五进院子,层层分明,门户严谨。谢慕林一路听着文氏的介绍,心里已经大概了解到了嗣祖母宋氏的处事风格了。
到了正院,宋氏一家也刚刚用过晚饭,正在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说话。见文氏带着儿女过来请安,谢梅珺立刻微笑着起身,迎出门来。杨淳、杨沅兄妹也跟随在母亲身后,来向文氏请安,与谢谨之、谢慕林兄妹相见。
此外,便是谢梅珺的丈夫杨意全,他今日也来了。前些日子,他去了外地访友,昨日才回归,听说文氏母子一行回乡,就特地送妻儿回娘家来相见。
众人互相见过礼,寒暄过后,各自落座说话。
谢慕林悄悄打量了姑父杨意全几眼。那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中等身材,五官端正,留着小胡须,穿戴并不华丽,看起来就象是家境殷实的一般读书人打扮,气质很是温文尔雅,不过存在感不是很高,有些沉默寡言。
谢慕林记得文氏提过,他好象是个举人,但一次会试落榜后,已经好几年没再考了,目前在竹山书院教书,也帮着主持庶务。身为创办人谢泽川的女婿,他基本上已经预定了下一任山长的职位。
至于他的长子杨淳,则是个十三四岁的温厚少年,生得不如谢家兄弟几个俊秀,但也五官端正,颇象他父亲,嘴唇有点厚,一看就给人以敦厚感。不过这孩子目前可能正处于变声期,偶尔说句话,声音都不大好听,所以很少主动开口,有些腼腆地坐在一旁听别人说话,或是冲着谢谨之,友好地笑一笑。
谢谨之主动地坐到他身边,与他攀谈,没过多久,已经约定好了,要一起看书温习功课了。
谢慕林则被杨沅缠上了。杨沅问她:“映芬说姐姐这里有许多点心的方子,是我从前没见过的。不知姐姐能不能借给我瞧瞧?虽说我和映芬的生日是在八月里,但时间也不算很长,要办好一个点心宴,叫受邀而来的宾客人人交口称赞,少不得要提前好生筹备一番。”
谢慕林笑道:“这有何难?只不过眼下我的行李还在整理当中,起码要到明天,才能把抄的食谱找出来呢。到时候我会把相关的书与笔记先过目一次,筛选出材料易得、做法也相对简单的点心,再拿给杨表姐你和四妹妹看。你们俩自己挑喜欢的,再叫厨子帮着采买材料试做,如何?”
杨沅拍掌笑道:“那就再好不过了!谢谢姐姐!”
谢慕林微笑,上座的宋氏转头看了过来,问:“你们说什么呢?沅儿这般高兴?”
杨沅忙跑过去抱着她的手臂撒娇,把情况说了。
宋氏用手指戳了杨沅的脑门一记,嗔道:“你表姐他们有正事要忙呢,你还要给她添乱。现如今离你过生日还有将近三个月,有什么可着急的?你表姐的糕点方子就放在那里,早晚都能看见,何必催促?”
说完了,她又回过头去,继续与文氏交谈。谢慕林这才留意到,她们在讨论祭拜三房老太爷谢泽湖的事。
文氏已经命人准备好祭品和香烛了,而且,按照她的计划,主持祭礼的人,应该是三房长孙谢显之,而不是她这个媳妇。因为她与谢谨之、谢慕林母子三人,礼法上都归属于二房,不是谢泽湖的正经子孙,在祭祀时,只能作为随祭人员,以侄媳、侄孙、侄孙女的身份,跟在三房几个孩子身后上香叩拜。
这件事谢慕林完全没想到,之前也没听文氏提过,心中不禁有些惊喜。
二房的宅子与三房紧邻,只隔着一条夹巷,从谢谨之所住的梧桐院侧门出来,再穿过青云巷里的侧门,没几步路就到了。
文氏命丫头提了灯在前头领路,自己走在后面,跟两个孩子说话,又向女儿介绍二房这座宅子的格局。
二老太太宋氏娘家祖上其实是北方人,当初新建宅子时,就把这座宅院建成了五进四合院的形式,与其他族人家大不相同。文氏觉得女儿没见过这样的房子,可能会惊讶,所以特地提醒她一声。
谢慕林心想,她对北方四合院的熟悉程度,可能还超过江南建筑呢。不但高中她在乡下爷爷奶奶家时,住的是北方农村的四合院,还曾经去过北京旅游,住在老式四合院改建的酒店里。至于什么北方各地名胜古迹里的皇宫大宅,那就更不必提了。
谢慕林走进二房的宅子,虽然是从侧门进入,但只要进了院子,就能清楚地看到建筑内部格局了,果然是正房三间两耳,东西二厢,倒座四间,抄手游廊,至于垂花门、照影壁,就更是必不可少的。
只不过走近了细看,就会发现这些建筑仍旧是江南风格的青瓦白墙漏窗,而不是她所知道的红柱绿窗,青绿彩画。也许是因为本地匠人不懂北方建筑的装饰风格,也许是四合院建筑本身就还没发展到她所熟悉的阶段,反正这座宅子对她来说,就象是江南宅院多了东西厢房罢了。
二房宅子前后五进,第一进是前院、外院,正房供奉着先人牌位,还有二老太爷谢泽川生前考取二甲传胪时的各种文书、凭证,以及他在翰林院时接过的两份先帝圣旨。
他当初是真的挺得先帝青眼的,若不是奉岳父之命回乡办学,兴许早成重臣了——当然,也有可能成了先帝末年夺嫡之争的炮灰。
除此之外,他还有当今皇帝刚刚登基不久时,听闻他在家乡办学,颇为成功,特地为他题的一幅字,夸他教书育人,功德无量。因为有这幅御笔,谢泽川一辈子在家乡教书,再也没起过复出做官的想法。但同时,也没什么不长眼的人敢上门来欺负他。这幅字如今供奉在竹山书院,并不在二房宅中。
第一进院子的东西厢房都是外书房,收藏有上万册书籍,都是谢泽川夫妇多年来收罗的,也有宋氏陪嫁的古籍抄本。这些书开放给谢氏子弟抄录、翻阅,谁来都行,只需要让看门的老仆登记清楚名字就可以了,根本不必惊动后宅的女眷。因谢家藏书声名日隆,除了谢氏族人,渐渐的也有亲友家的子弟或是湖阴县中的读书人慕名而来,每日都有人上门求抄书。宋氏在湖阴县上下,名声、地位也越发超然,本地士林中人,都对她敬重有加。
第一进的院子,白天里十分热闹,天黑后闭门谢客,方才恢复了平静。
第二进院子才算是二房正式待客用的地方,有客厅、花厅,有议事理家之处,有姑爷杨意全偶然过来时暂住之处。
第三进院子则是宋氏起居之所。
第四进院子是杨淳、杨沅兄妹俩住的地方,不过眼下基本只有后者居住。杨意全本家在湖阴县城,但他自己的小家安在竹山书院,一般是夫妻二人住在那里。两个孩子小时候跟着外祖母宋氏生活,等长子杨淳大了,再搬去书院随父母读书,而女儿杨沅,则大部分时间仍旧是住在宋氏这里。
第五进院子是一长排的后座房,除了厨房、库房之外,就是家中男女仆妇的住所了。
五进院子,层层分明,门户严谨。谢慕林一路听着文氏的介绍,心里已经大概了解到了嗣祖母宋氏的处事风格了。
到了正院,宋氏一家也刚刚用过晚饭,正在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说话。见文氏带着儿女过来请安,谢梅珺立刻微笑着起身,迎出门来。杨淳、杨沅兄妹也跟随在母亲身后,来向文氏请安,与谢谨之、谢慕林兄妹相见。
此外,便是谢梅珺的丈夫杨意全,他今日也来了。前些日子,他去了外地访友,昨日才回归,听说文氏母子一行回乡,就特地送妻儿回娘家来相见。
众人互相见过礼,寒暄过后,各自落座说话。
谢慕林悄悄打量了姑父杨意全几眼。那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中等身材,五官端正,留着小胡须,穿戴并不华丽,看起来就象是家境殷实的一般读书人打扮,气质很是温文尔雅,不过存在感不是很高,有些沉默寡言。
谢慕林记得文氏提过,他好象是个举人,但一次会试落榜后,已经好几年没再考了,目前在竹山书院教书,也帮着主持庶务。身为创办人谢泽川的女婿,他基本上已经预定了下一任山长的职位。
至于他的长子杨淳,则是个十三四岁的温厚少年,生得不如谢家兄弟几个俊秀,但也五官端正,颇象他父亲,嘴唇有点厚,一看就给人以敦厚感。不过这孩子目前可能正处于变声期,偶尔说句话,声音都不大好听,所以很少主动开口,有些腼腆地坐在一旁听别人说话,或是冲着谢谨之,友好地笑一笑。
谢谨之主动地坐到他身边,与他攀谈,没过多久,已经约定好了,要一起看书温习功课了。
谢慕林则被杨沅缠上了。杨沅问她:“映芬说姐姐这里有许多点心的方子,是我从前没见过的。不知姐姐能不能借给我瞧瞧?虽说我和映芬的生日是在八月里,但时间也不算很长,要办好一个点心宴,叫受邀而来的宾客人人交口称赞,少不得要提前好生筹备一番。”
谢慕林笑道:“这有何难?只不过眼下我的行李还在整理当中,起码要到明天,才能把抄的食谱找出来呢。到时候我会把相关的书与笔记先过目一次,筛选出材料易得、做法也相对简单的点心,再拿给杨表姐你和四妹妹看。你们俩自己挑喜欢的,再叫厨子帮着采买材料试做,如何?”
杨沅拍掌笑道:“那就再好不过了!谢谢姐姐!”
谢慕林微笑,上座的宋氏转头看了过来,问:“你们说什么呢?沅儿这般高兴?”
杨沅忙跑过去抱着她的手臂撒娇,把情况说了。
宋氏用手指戳了杨沅的脑门一记,嗔道:“你表姐他们有正事要忙呢,你还要给她添乱。现如今离你过生日还有将近三个月,有什么可着急的?你表姐的糕点方子就放在那里,早晚都能看见,何必催促?”
说完了,她又回过头去,继续与文氏交谈。谢慕林这才留意到,她们在讨论祭拜三房老太爷谢泽湖的事。
文氏已经命人准备好祭品和香烛了,而且,按照她的计划,主持祭礼的人,应该是三房长孙谢显之,而不是她这个媳妇。因为她与谢谨之、谢慕林母子三人,礼法上都归属于二房,不是谢泽湖的正经子孙,在祭祀时,只能作为随祭人员,以侄媳、侄孙、侄孙女的身份,跟在三房几个孩子身后上香叩拜。
这件事谢慕林完全没想到,之前也没听文氏提过,心中不禁有些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