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招阴人 > 第二百八十三章 河图洛书

第二百八十三章 河图洛书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其实当爷爷把这事情告诉我时,还是相当惊讶的,他告诉我想要战胜三大妖怪,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找到轩辕剑。传说中,此剑是由众神采首山之铜所铸,黄金色的千年古剑。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传说由天界诸神赐于轩辕黄帝击败蚩尤的旷世神剑,其内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为斩妖除魔的神剑。此剑后传与夏禹,大禹治水时立下汗马功劳,夏朝凭此立国。几百年后,夏朝国君无道,此剑辗转被商汤所得,商汤持此剑取天下,再次建立新的王国——商朝。最后,商朝后期也开始动乱,这把圣道神剑也不知所踪。

    商朝距离我们已经相当久远了,这把剑谁知道在哪里,不过那信上还写了另外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显然更加靠谱,那就是寻找黄帝陵,找到黄帝的尸骨,然后炼成第二把神剑。

    这个计划显然比寻找失落在历史里的轩辕剑更加好,黄帝生而冲灵,弱而能言,幼丽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部落领袖,37岁成为中原部落联盟的首领。

    轩辕黄帝一生历经52战,降服炎帝,诛杀蚩尤,结束了远古战争。由于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后世都尊称轩辕黄帝为“文明之祖”、“人文初祖”。黄帝死后,人们选择了“桥山之巅“,将他深深埋进黄土里,希望“黄帝灵魂升天精神永远常在”。这就是今天海内外中华儿女拜谒的中华第一陵——黄帝陵。

    黄帝崩,葬桥山。“自秦统一六国后,历朝历代每岁祭奠黄帝陵持续不断,因此黄陵县境内的黄帝陵已经有很多各代遗迹。陵冢在桥山之巅。桥山有沮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山顶立一石碑,名为下马石,上有“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字样。

    古代凡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黄帝陵冢在山顶平台的中央,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四周古柏成林,幽静深邃。历代政府对保护黄陵古柏都很重视,宋、元、明、清都有保护黄陵的指示或通令。

    世界上有许多的黄帝的陵墓,可谁也不知道那个是真的,可作为黄帝的遗族,只有我们才知道黄帝最终的埋骨地。而且离我们相当的近,就在新疆省,据说当年之所以将这墓地选在新疆,是为了掩人耳目,那时的新疆还是一片荒凉,并没有人去过那里,也没有人去盗取陵墓里的陪葬品,据说黄帝陵里有江山社稷图,那是黄帝之所以能够夺取江山的关键。

    在封神榜里,曾经出现过一次,话说杨戬上了梅山,四面观望一遍,忽听得崖下一声响,窜出千百小猴。都手执棍棒,齐来乱打杨戬。杨戬见众小猢猴,左右乱打,情知不能取胜,不若脱身下山,杨戬化道金光去了?方才转过一坡,只听一派仙乐之音,满地祥云缭绕,又见女娲娘娘驾临。杨戬俯伏山下,叩首曰:“弟子杨戬,不知降伏此怪。”

    娘娘曰:“吾将此宝授你,可以收伏此恶怪也。”

    杨戬叩首拜谢,女娲娘娘自回宫去了。杨戬将此宝展开看时,心中甚是欢喜,此宝乃山河社稷图。杨戬一一依法行之,悬於一大树。杨戬复上梅山,依旧找寻原路。话说袁洪见杨戬复上梅山,乃大呼曰:“杨戬你此来,是自送死也!”

    杨戬大笑曰:“你今日谅无生理?”

    使开刀直取袁洪。袁洪也使开棍迎面交还,二人大战一曾,杨戬转身就走,袁洪随后赶来。杨戬下了梅山,往前又走,忽见前面一座高山。杨戬迳上了山,袁洪随赶上山来。不知此山,乃女娲娘娘赐的山河社稷图变化的,袁洪赶上山来,即入於圈套,再不能下山。杨戬将身一纵,下了山河社稷图,只见袁洪在山上左跑右跳。不知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话说袁洪上了山河社稷图,如四象变化,有无穷之妙。思山即山,思水即水,想前即前,想后即后。袁洪不觉现了原形身,忽然一阵香风扑鼻,异样甜美;这猴儿抓上树去,一望,见一颗桃树,绿叶森森,下坠一枝红滴滴仙桃,颜色鲜润,娇嫩可爱。白猿不觉欣羡,遂攀枝穿叶,摘取仙桃下来,闲一闻扑鼻馨香,心中大喜,一口吞而食之方才倚松靠石而坐。

    未及片时,忽然见杨戬仗剑而来,白猿正欲待起身,竟不能起;不知食了此桃,将腰坠下,早被杨戬一把抓住头皮,用缚妖的索捆住,收了山河社稷图,望正南谢了女娲娘娘,将白猿擒着,迳回周营而来。有诗单赞女娲娘娘授杨戬秘法,伏梅山七怪。有诗为证:“悟道投师在玉泉,秘投九转妙玄中;离龙坎虎分南北,地户大门列后先。变化无端还变化,乾坤颠倒合乾坤;女娲秘授真奇异,任你精灵骨已穿。”

    历史上的两大神书,一个是江山社稷图,另外一个就是河图洛书。千百年来,人们在论及中华文化的起源和代表性文化符号时,总是离不开河图洛书。然而,河图洛书的原始形态是怎样的,经历了哪些演变与改造,为什么发生这些变化,却是众说纷纭,扑朔迷离。河图洛书的源流与嬗变,遂成为中国文化和思想史上讼而不决的一桩公案。概而言之,先秦时代的“河图洛书”,原是一种应帝王受命的祥瑞和神物。至两汉以迄宋元,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需要下,人们对其作了种种推演、改造,“河图洛书”遂演变成“龙马负图,神龟贡书”的神话般的传说故事及图谶之说,并日益图式化和玄理化。河图洛书的嬗变不仅对于古代易学、儒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而且对政局兴衰、朝代更替和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产生了诸多影响。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quot宇宙魔方quot。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quot河图quot,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quot洛书quot,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所以易经里面说:quot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quot,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周易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约6500多年。墓中用贝壳摆绘的青龙、白虎图像栩栩如生,与近代几无差别。河图四象、28宿俱全。其布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且埋葬时已知必被发掘。同年出土的安徽含山龟腹玉片,则为洛书图像,距今约5000多年。可知那时人们已精通天地物理,河图、洛书之数了。据专家考证,形意墓中之星象图可上合二万五千年前。这说明邵庸等先哲认为quot河图、洛书乃上古星图quot,其言不虚。

    相传很久以前,洛阳北黄河边上的孟津,有一年从黄河里爬出了个大怪物。这个怪物异常庞大,一张嘴就吞下个活人,一打滚地里的庄稼全都遭秧。从此这里田地渐渐荒芜,百姓也吃尽苦头,无以谋生。

    怪物闹的大家没有活路,只好找来了伏羲。伏羲听了大家的诉说后,忙带上宝剑,来到河边。那怪物原来是黄河中的龙马,看到羲皇挥舞宝剑站在面前,知道逃脱不掉,忙伏地告饶,乞求羲皇放它条生路,并承诺:“若放了我,定从黄河里拿件宝贝给您”羲皇听到说:“我不要什么宝贝,只要你答应不再祸害百姓,我就放你。”

    龙马答应潜入河中。几天后,它果然背负着一块玉版献给羲皇。伏羲一时也琢磨不出玉版上黑色小点和那些图案,只知它是黄河中的宝贝,便唤这块玉版为“河图”。

    此后,羲皇同龙马结下深厚友情,伏羲经常去看龙马。一天,伏羲细看龙马身上的花纹,再琢磨河图上的图案,一下悟出了八卦图。据说,伏羲还曾将他的八卦知识写了本书叫易经,后经商周末年周文王的完善,变成了今日的周易,一直广为流传。

    至于洛书,需从大禹治水说起。有年夏天,大禹凿开了龙门,伊河在龙门南形成的湖水流入了洛河待湖水渐渐流浅时候,从湖底浮出一个足有磨盘大的乌龟。大禹的手下人见了,忙挥剑去砍,被大禹拦住了,大禹看这只龟对百姓也从没做过坏事,便把它放入洛河。过了不久,有天,整个洛阳城都被大雾笼罩,大禹率领手下到洛河岸边察看水情。忽然,在大雾茫茫的洛河里升起了一束五彩宝光,随之,罩在空中的大雾也烟消云散。大禹仔细一看,那宝光升起的地方,浮出一只乌龟,那宝光也正是从乌龟背上的一块玉版放出来的。原来,当日的乌龟为抱答大禹,特将此玉版献上,并称这块玉版为洛书。

    在洛书上有65个红字,大禹一个也不认识。后来经过反复揣摸,整理出九个方面的内容,有历法、种植谷物,制定法令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