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战机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山西被清军破了关隘、城池、堡垒二十几座,不是每一次攻防战都打得惨烈。
真正如雁门关攻防战那样跟清军激战到最后一刻的大明城池少之甚少。
因此逃跑的明军多不胜数,被清兵俘获的明军也不少,死在战场上的明军占比反而不是很多。
明末的明军早就做不到骑兵三步兵七的标配,原因当然是骑兵太贵,养一个骑兵就必须最少配套一匹下等战马,费用足够养三四个长枪手了。
能够逃跑的明军中骑兵占比当然很高,毕竟四条腿的战马跟步兵比逃跑速度肯定能够完爆。
来投奔“红旗军”之时,许多明军都不愿意谈论以前的驻防地,他们担心会因为不战而逃被征虏大将军问罪。
介于这种情况在山西被打散的明军中极为普遍,黄汉下达命令既往不咎,所有的明军都从被“红旗军”收留的那一刻起记录功于过。
这个命令真是及时雨,几万怀着忐忑心情的明军顿时安心了。
他们其实也是牢骚满腹,纷纷告诉“红旗军”镇抚官,哪里是他们这些人惜命,而是长官率先带着家丁跑得无影无踪。
如果仅存的明军自觉自愿组织守城,不仅仅会面临没有人指挥的窘境,还得不到粮食和补给,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会犯傻?
还有许多明军亲眼瞧见了“红旗军”的伙食、衣着、铠甲和手中的武器,渴望成为这样的人,当场赌咒发誓,征虏大将军如此恩厚将士们,他们一旦成为“红旗军”一定以死报之!
“红旗军”镇抚官纷纷表态,嘴上说的那是虚的,接下来看大家的行动,只要战斗技能和思想意识都过关,“红旗军”欢迎大家成为一分子。
在少年亲兵帮扶下,在刘在旗的宣传队不间断谈心下,在“红旗军”正能量感召下,原明军的老兵油子也渐渐地脱掉了匪气,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眼珠子不敢乱转。
“红旗军”已经形成了体系,完全能够把新人同化,因此黄汉根本不担心麾下反被兵油子坏了根本。
以后需要面对的大明军人几十上百万,改造旧军队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现在就在山西着手吸纳所有主动加入的明军壮大自己何乐不为?
进入山西才打了不足一个月,“红旗军”人马居然倍增了,这是好事,但是也有负面影响,那就是粮食问题成为了大问题。
黄汉不能只留下能够出力的民壮,也得管这些人一家子的死活,虽然只配给两顿稀的外加一个杂粮饼,也得确保这些人能够六七成饱,不至于让他们饿得连路都走不动。
旱灾、虫灾后又是兵灾,崇祯九年的山西严重缺粮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夺取朔州城缴获建奴囤积在那里的粮食也不够安置难民。
春节前的粮食配给应该不成问题,最难捱的应该是春末和夏天,虽然那时候秋收在望,但升斗小民应该是山穷水尽了。
张凤翼这个督师位置摆得正,如同郑之惠和成全、方竟成等等监军太监一样,他不指手画脚选择无条件服从征虏大将军的命令。
张凤翼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巡视所有依旧坚守的大明城池,统计人口和存粮,及时估算出保证军民最起码的生存需要还缺多少粮食。
打仗或许张凤翼不行,做这样的事情可谓得心应手,他为官几十年何尝不知缺粮的后果就是遍地烽火,见征虏大将军已经在考虑战后安置难民事宜佩服得五体投地。
张凤翼热情高涨,立刻开始工作,他终于用不着揣摩圣意、用不着跟朝臣尔虞我诈,可以做些实事为百万饥民谋生路。
心急如焚的满清崇德皇帝率领人马踏过冰封的黄河再次进入山西,八天时间赶了一千七百里绕过太原坚城来到宁武关下。
卢象升不是泛泛之辈,时时刻刻想着杀奴报皇恩,麾下大将虎大威、李重镇、雷时声、刘光祚等等也不是白给的。
皇帝下达圣旨明确了各地守军的任务,不支持离开城池发动攻击,但是卢象升部做了变通。
自从建奴越过洛阳去围攻开封后,卢象升跟虎大威等等将领经常率领骑兵出城寻战机打击清军,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以把总骑兵为单位出城,以探报周边的名义进行小规模战斗。
袭扰战打了不少,互有胜负,斩首数也有一百余,有三百余明军骑兵阵亡。
发现清军又从城外过,人马无边无岸,坚守洛阳大城的卢象升敏锐的发现了战机,为了查实情况,他亲自带领一个把总骑兵出城探查。
与此同时虎大威、李重镇、雷时声也各领一个把总骑兵探查四方,刘光祚得到的任务是去开封联络河南巡抚陈必谦进一步摸清建奴去向。
经过情报汇总,卢象升获悉东奴意图从河南撤退,侦查出建奴主力由于赶时间先行一步,把押运劫掠的人口、牲口、物资、粮食的后队甩在身后少说三百里。
卢象升立刻传达准备出城攻击清军的命令,虎大威、李重镇等等洛阳守将都纷纷响应积极备战。
皇帝有圣旨命令严防死守,为此卢象升火速写奏疏呈奏皇帝请求率领主力出战,并且主动去了公函联络兵部尚书刘之伦。
卢象升阐明了河南的建奴主力应该是急急忙忙赶去山西跟征虏大将军决战,留下的兵马不多,但是掳掠的人口、牲口和粮食、物资很多。
刘之伦和方正化被皇帝管着一直没有渡过黄河,现在确认奴酋率领主力人马从陕州北渡黄河已经往山西去了。
他们二人对卢象升的情报尤其感兴趣,方正化几个跟着黄汉一起打仗每一次都能够得到不少缴获,早就习惯了打仗之时占便宜。
如今眼看着建奴后队押着汉民运着缴获一天走五十里都勉强,都动了心。
刘之伦和方正化领兵根本不敢擅自行动,为了得到皇帝首肯,方正化连夜亲自疾驰京师面奏皇帝。
他当然是准备阐述此时攻击清军风险小收获大,请求天子下旨让他和刘之伦汇合卢象升部攻击缓缓撤退的清军。
山西被清军破了关隘、城池、堡垒二十几座,不是每一次攻防战都打得惨烈。
真正如雁门关攻防战那样跟清军激战到最后一刻的大明城池少之甚少。
因此逃跑的明军多不胜数,被清兵俘获的明军也不少,死在战场上的明军占比反而不是很多。
明末的明军早就做不到骑兵三步兵七的标配,原因当然是骑兵太贵,养一个骑兵就必须最少配套一匹下等战马,费用足够养三四个长枪手了。
能够逃跑的明军中骑兵占比当然很高,毕竟四条腿的战马跟步兵比逃跑速度肯定能够完爆。
来投奔“红旗军”之时,许多明军都不愿意谈论以前的驻防地,他们担心会因为不战而逃被征虏大将军问罪。
介于这种情况在山西被打散的明军中极为普遍,黄汉下达命令既往不咎,所有的明军都从被“红旗军”收留的那一刻起记录功于过。
这个命令真是及时雨,几万怀着忐忑心情的明军顿时安心了。
他们其实也是牢骚满腹,纷纷告诉“红旗军”镇抚官,哪里是他们这些人惜命,而是长官率先带着家丁跑得无影无踪。
如果仅存的明军自觉自愿组织守城,不仅仅会面临没有人指挥的窘境,还得不到粮食和补给,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会犯傻?
还有许多明军亲眼瞧见了“红旗军”的伙食、衣着、铠甲和手中的武器,渴望成为这样的人,当场赌咒发誓,征虏大将军如此恩厚将士们,他们一旦成为“红旗军”一定以死报之!
“红旗军”镇抚官纷纷表态,嘴上说的那是虚的,接下来看大家的行动,只要战斗技能和思想意识都过关,“红旗军”欢迎大家成为一分子。
在少年亲兵帮扶下,在刘在旗的宣传队不间断谈心下,在“红旗军”正能量感召下,原明军的老兵油子也渐渐地脱掉了匪气,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眼珠子不敢乱转。
“红旗军”已经形成了体系,完全能够把新人同化,因此黄汉根本不担心麾下反被兵油子坏了根本。
以后需要面对的大明军人几十上百万,改造旧军队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现在就在山西着手吸纳所有主动加入的明军壮大自己何乐不为?
进入山西才打了不足一个月,“红旗军”人马居然倍增了,这是好事,但是也有负面影响,那就是粮食问题成为了大问题。
黄汉不能只留下能够出力的民壮,也得管这些人一家子的死活,虽然只配给两顿稀的外加一个杂粮饼,也得确保这些人能够六七成饱,不至于让他们饿得连路都走不动。
旱灾、虫灾后又是兵灾,崇祯九年的山西严重缺粮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夺取朔州城缴获建奴囤积在那里的粮食也不够安置难民。
春节前的粮食配给应该不成问题,最难捱的应该是春末和夏天,虽然那时候秋收在望,但升斗小民应该是山穷水尽了。
张凤翼这个督师位置摆得正,如同郑之惠和成全、方竟成等等监军太监一样,他不指手画脚选择无条件服从征虏大将军的命令。
张凤翼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巡视所有依旧坚守的大明城池,统计人口和存粮,及时估算出保证军民最起码的生存需要还缺多少粮食。
打仗或许张凤翼不行,做这样的事情可谓得心应手,他为官几十年何尝不知缺粮的后果就是遍地烽火,见征虏大将军已经在考虑战后安置难民事宜佩服得五体投地。
张凤翼热情高涨,立刻开始工作,他终于用不着揣摩圣意、用不着跟朝臣尔虞我诈,可以做些实事为百万饥民谋生路。
心急如焚的满清崇德皇帝率领人马踏过冰封的黄河再次进入山西,八天时间赶了一千七百里绕过太原坚城来到宁武关下。
卢象升不是泛泛之辈,时时刻刻想着杀奴报皇恩,麾下大将虎大威、李重镇、雷时声、刘光祚等等也不是白给的。
皇帝下达圣旨明确了各地守军的任务,不支持离开城池发动攻击,但是卢象升部做了变通。
自从建奴越过洛阳去围攻开封后,卢象升跟虎大威等等将领经常率领骑兵出城寻战机打击清军,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以把总骑兵为单位出城,以探报周边的名义进行小规模战斗。
袭扰战打了不少,互有胜负,斩首数也有一百余,有三百余明军骑兵阵亡。
发现清军又从城外过,人马无边无岸,坚守洛阳大城的卢象升敏锐的发现了战机,为了查实情况,他亲自带领一个把总骑兵出城探查。
与此同时虎大威、李重镇、雷时声也各领一个把总骑兵探查四方,刘光祚得到的任务是去开封联络河南巡抚陈必谦进一步摸清建奴去向。
经过情报汇总,卢象升获悉东奴意图从河南撤退,侦查出建奴主力由于赶时间先行一步,把押运劫掠的人口、牲口、物资、粮食的后队甩在身后少说三百里。
卢象升立刻传达准备出城攻击清军的命令,虎大威、李重镇等等洛阳守将都纷纷响应积极备战。
皇帝有圣旨命令严防死守,为此卢象升火速写奏疏呈奏皇帝请求率领主力出战,并且主动去了公函联络兵部尚书刘之伦。
卢象升阐明了河南的建奴主力应该是急急忙忙赶去山西跟征虏大将军决战,留下的兵马不多,但是掳掠的人口、牲口和粮食、物资很多。
刘之伦和方正化被皇帝管着一直没有渡过黄河,现在确认奴酋率领主力人马从陕州北渡黄河已经往山西去了。
他们二人对卢象升的情报尤其感兴趣,方正化几个跟着黄汉一起打仗每一次都能够得到不少缴获,早就习惯了打仗之时占便宜。
如今眼看着建奴后队押着汉民运着缴获一天走五十里都勉强,都动了心。
刘之伦和方正化领兵根本不敢擅自行动,为了得到皇帝首肯,方正化连夜亲自疾驰京师面奏皇帝。
他当然是准备阐述此时攻击清军风险小收获大,请求天子下旨让他和刘之伦汇合卢象升部攻击缓缓撤退的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