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飞舞三国 > 第14章 决裂

第14章 决裂

作者:大侠风清扬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袁绍得知何进听从了太后的劝告,再次放过了见十常侍,实在是失望至极。袁绍实在不明白,为何作恶多端,恶贯满盈的十常侍竟然能一次又一次的逃脱,而且再次获得了何太后及新皇的信任。袁绍也有点茫然,实在不明白何太后和皇帝怎么想的,难道桓灵两朝的悲剧还要再次在自己面前上演?“不,决不能如此。”袁绍在心里暗暗发誓。

    如果知道袁绍现在心里所想,张飞一定会笑掉大牙:“十常侍虽然见风使舵的本领高超,但是比起逃命来,还的看未来皇叔的。比起十常侍,刘皇叔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猪脚光环一次次上演,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从寒冷的幽州一直跑到温暖的天府之国,最后自立为王,这才是猪脚应该有的宿命。”

    可惜张飞不是袁绍肚子里的蛔虫,不知道袁绍现在也很茫然。看到袁绍抓住宦官不放,着实急坏了曹操和张飞,实在不明白袁绍和宦官哪来的这么大仇恨。而且通过曹操的口中,张飞还知道了一些历史的秘辛

    袁家虽然四世三公,是士林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但是袁家也出过太监,这个人就是袁绍的叔父袁赦。这个人在历史上声名不显,但是正是因为袁家宫里有人,所以才能在桓灵两朝屹立不倒,这和曹家倒有点类似。

    张飞很想知道袁绍是不是也是宦官之后,跟曹操一样,因为张飞依稀记得袁绍也是过继的。(当然张飞明智的没有提到曹操的出身,揭老大的疮疤可不好玩)结果让张飞有些失望,袁绍不是袁赦的后人,但是却是庶出的,也就是小妾所生,过继给袁成,才取得了宗法意义上的嫡子身份。所以在袁氏家族内部,袁绍并不被袁氏的嫡亲看得起,加上袁绍十分出色,很多袁氏的嫡亲对袁绍甚至有点嫉妒,其中就包括现在同在何进帐下效力的袁术,和袁绍最不对付。

    袁绍和袁术是亲兄弟,一个生父,也就是前司空袁逢的儿子,但是袁术虽然年幼,却是嫡子,所以取得了袁逢一支的继承权,袁绍也很出色,但是得不到传统宗法的认可,只能送给自己的兄弟袁成,袁成正好无后,就让袁绍继承了自己一支。

    袁术、袁绍两个人为了争夺袁氏家族的族长权利,两个人可谓是明争暗斗,勾心斗角,谁也看不上谁,但是就曹操来看,袁术虽然有个好父亲,但是本人的才能实在差袁绍太多,最后很可能还是袁绍夺得族长大权。

    这个看法得到了张飞的认同,袁术明显不是袁绍的对手,如果说袁绍有点像光头兄,政治高明军事草包,那袁术就是两样都草包,有点大汉奸汪精卫的赶脚,只生得一副好皮囊。

    曹操和张飞分析了半天,没有发现袁绍和宦官有私仇的迹象,只能得出袁绍一心想除掉宦官只是为了公愤,这就不好办了,没办法劝阻,否则还会惹上一身骚,得不偿失。

    但是曹操和张飞万万没想到,袁绍之所以抓住宦官不放,最初的起因只是因为曹操除掉了蹇硕的叔叔,才扬名天下。袁绍一心想压过这个发小一头,所以才会把宦官作为自己扬名的第一战,如果两人得知了真相,只怕会气得吐血三升而亡。

    袁绍发现现在挡在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除了十常侍,竟然还有何太后这座大山,顿时感觉亚历山大。如果自己再出手,相当于动摇何氏家族的根基了,一旦引起何进的反弹,那自己就彻底没有除掉十常侍的希望了。

    好在袁绍发现,何进虽然放过了十常侍,但是对他们并没有完全释怀,这就还有机会,这次一定要一举成功,再也不能出什么意外了。

    袁绍为了想出一举除掉十常侍的办法,可谓绞尽了脑汁,还真的让他找到一个办法,并且决定立即付诸行动。这个办法说来也简单,就是逼宫。既然现在何进也不太靠得住了,袁绍就必须找到可以制约何进手中军事力量的另一股力量,以防在关键时刻何进反水,突然把自己出卖了,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放眼大汉,现在可以明显压过何进的中央军一头的军事力量存在只有一个,那就是常年在西凉和叛军作战的董卓。于是袁绍决定调董卓入京,逼宫何太后,一举除掉十常侍。张飞最担心的事情发上了。宫斗的戏码终于开始失控,开始向地方蔓延,这是中央政府对政局失去掌控的预兆。

    董卓在汉灵帝去世之前,已经被汉灵帝敏锐的发掘到他的政治野心,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董卓坚决不放弃军权,这引起了汉灵帝的强烈不安,所以汉灵帝最后一道诏书就是命令董卓把军队交给皇甫嵩,前去并州担任并州牧,离开凉州前线。

    但是董卓果断上书拒绝了汉灵帝的命令,董卓是这样回复汉灵帝的:“臣误蒙天恩,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其中的野心蓬勃的展现出来。汉灵帝那时已经病入膏肓了,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袁绍想要召集董卓进京,必须要通过何进,于是袁绍决定再次向何进进言,但是袁绍还是很有策略的,知道一开始就提出调边兵进京,肯定会引起何进的强烈反弹,所以必须先旁敲侧击,让何进向自己询问对策,自己再提出就名正言顺了。

    一次何进大宴众将,喝酒正酣,袁绍突然重重叹了口气。当时曹操在侧,顿时感觉有点不妙:“袁绍这是又要出幺蛾子啊!”

    果然,袁绍的叹气引起了何进的主意。于是何进开口问道:“本初何故叹息?莫非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袁绍见何进中计,心中大喜,脸上却装作十分沉重,低声道:“回禀大将军,绍没什么不开心的事。只是突然想起了十常侍,他们日夜侍奉在至尊之侧,早有不臣之心,倘若万一有一日再起反心,挟制宫中,何以为制?”

    袁绍的话引起了群将的强烈共鸣,何进一想,觉得袁绍说的确实在理,于是又问道:“那本初可有应对之策。”

    袁绍道:“不若陈兵宫外,一举擒下十常侍,清君侧,锄奸佞。”

    何进见又是老生常谈,不由得有点失望,道:“吾已早有此意,奈何太后不允,如之奈何?”

    袁绍按捺不住,终于图穷匕首见,开口道:“不若请四方豪杰之士,勒兵京外,以为声援?”

    曹操闻言大吃一惊,不等何进开口,就猛地站起来大声道:“万万不可,本初此计大缪。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

    袁绍见又是自己的老对头曹操反对,而且竟然说自己“大缪”,简直不可原谅,不由得怒道:“孟德莫非有私心乎?”这话就有点过分了,相当于直接说曹操是宦官之后,有二心,靠不住了,这等于当面揭曹操的疮疤。

    曹操不由得勃然大怒,没想到自己的好朋友为了十常侍,竟然连这么多年的交情都不顾了,曹操回身对何进道:“操心如日月,一片忠心可鉴,愿大将军明察。”

    曹操还是不愿意和好朋友袁绍直接闹翻的,希望何进出手调节,压下袁绍。谁知何进一开口就让曹操大失所望,只见何进缓缓道:“本初此计大善。”何进的发言在众人看来就是支持袁绍,批评曹操僭越了,而且对曹操的忠心有所怀疑。曹操不由得心中一痛,站起来道:“操偶感不适,不能再饮酒,希望大将军允许操暂且退席。”说完不等何进允许,直接起身,大步流星离开了宴席。

    何进虽然对曹操的冒犯有点不满,但是曹操就这样离开,何进又觉得有些对不住曹操,想要开口挽留,却见曹操已经转身离开了,心中不由得又有点恼怒,想要挽留的话又吞了回去,冷哼了一声,脸上一脸不快。

    好好的宴席闹得不欢而散,众人一时间有点冷场。袁绍见今日又压过了曹操,大局已定,大喜过望,开口暖场道:“孟德既然不适,退席也是应该的。我等继续。”

    但是袁绍料错了形势,反对袁绍意见的不是只有曹操,只是曹操第一个站了出来罢了。袁绍话音刚落,就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却是主薄陈琳。陈琳是大才子,也是后来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说话那是文采斐然,有理有据,旁征博引,令人赞叹。

    只见陈琳道:“《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夫违经合道,无人所顺,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为乱阶。”

    陈琳虽然说得比较文雅,但是表达的意思却相当不客气,直接指出袁绍的计策就是掩耳盗铃之举,毫无意义,而且等于拱手把剑柄送给别人,和自杀有什么区别?

    袁绍听了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毫无疑问,如果是辩论会的话,陈琳就是专业选手,袁绍只是业余爱好,那里是陈琳的对手,顿时在陈琳的陈述下哑口无言。

    虽然陈琳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何进仍然觉得袁绍计策可行。第二天就在朝堂正式提出来,向董卓发出召令。何进刚把袁绍的计策讲出来,就引起下面一片反对。

    侍御史郑泰进谏道:“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宜在速决。”这等于告诉何进:董卓的为人靠不住,何大将军你可千万不要自误。另外一位威望卓著的重臣尚书卢植也劝何进不宜召董卓。

    这时何进大权在握,志满意骄,哪里肯听得进去这些逆耳忠言,反而觉得自己的权威再次受到了挑战,于是一意孤行的通过了此议。郑泰见如此,直接弃官而去,并且对荀攸道:“何公未易辅也。”

    何进的一意孤行,导致手下很多智谋之士纷纷离开,大多甚至直接离开了洛阳,显然觉得洛阳也不安全,“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眼看洛阳就要陷入一片腥风血雨,也不知道我们的主人公张飞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乾坤,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