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曹操版五虎上将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到了陈留圉县,曹操等人松了一口气,决定不继续往东了,就在这里竖起讨董的大旗,毕竟将来还要打回去,向西打到洛阳,跑得太远也是浪费时间。陈留郡已经属于兖州范围内了,逃出了中央直辖的司州,刚好陈留圉县也是蔡邕的老家,蔡邕在陈留郡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方便曹操等人招兵买马。
要想反董,曹操的影响力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曹操等人现在是白身,官职都被董卓免了,曹操于是把张飞等人召集起来,商议具体的策略。
张飞最先发言:“将军,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做的事传檄天下,先竖起讨董的大旗,占据道义的制高点,所为师出有名,一旦打开了名声,就会有志同道合的志士前来投靠,我们的势力就会慢慢壮大。”张飞的主意还是从后世得到的灵感。民国时各路诸侯想要起事,首先就是发个通告,告诉天下老子要怎样怎样,这招放在这里正好合适。
曹操点点头,道:“益德说得很好,不错,我们先要举起大旗,号召天下人都来讨伐董卓,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
夏侯惇说:“兄长,这两天安顿了下来,士兵们没有粮草,我们从洛阳带的盘缠一路上也花的差不多了,接下来还要招兵买马,钱财从哪里来?”
曹操皱皱眉头,显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这时蔡邕突然插嘴道:“这个交给我吧。本地的孝廉卫兹(注1)是我的故识,家里边钱财颇丰,而且这个人一向忠义,应该会支持我们起兵反董。”
曹操听了大喜,道:“那就有劳伯喈了。”
蔡邕道:“都是应该的!老夫世受皇恩,现在也算是报效朝廷的时候了。”
有了名,有了钱,现在缺的就是一个地盘,也就是根据地了,但是这个急不来,如果曹操跟袁绍等一样,在地方当一郡之守就好了,可惜曹操不是。
曹操很快拟定好了讨董檄文,只见上面写道:“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注)
张飞读了,觉得虽然基本意思都表达到了,但是也太短了,比起历史上袁绍和曹操官渡之战陈琳写的讨操檄文可差远了。但是张飞的古文水平显然不足以写出一篇上乘的檄文,但是就这样发出去又有些不甘心,于是请教自己的妻子蔡琰,寻求帮助。
蔡琰对张飞不学无术的表现已经无力吐槽了,但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张飞这个杀猪的,只能自己努力当好贤内助了。
蔡琰不愧是鼎鼎大名的才女,很快完成了一篇檄文,张飞读了,即便不怎么懂古文,也感觉比曹操写的强了N倍,戳中了自己的G点,于是傲娇的拿给曹操看。曹操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董卓地兼形胜,手握兵钤,颠而不扶,祸则先唱。兴晋阳之甲,君侧未除;入洛阳之宫,臣节如扫。至乃发掘园寝,逼辱妃嫔。太后之崩,岂称天命?宏农之废,孰谓人心?敢讽朝廷,以自尊贵;大肆剽虏,以极诛求。焚烧都邑,驰突放横。衣冠冻馁,倚死墙壁之间;兆庶困穷,生涂草莽之上。於是天地愤怒,鬼神号哭。
惜义士曹操,激于义愤,舍身刺董,未能如愿,于是逃离虎穴,落难陈留。今操奉天子密诏,谨以大义布告天下: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董贼。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如律令!
曹操读了,大声道:“善,甚善,昭姬不愧才女之名,吾不如也。”于是命张飞把这篇檄文传抄多份,传檄天下,以正视听。
檄文到处,激起了广大士人的强烈共鸣,连张飞这个半宅男都觉得慷慨激昂,更何况他人?于是各地士人纷纷起事,竖起讨董的大旗,共有十三路诸侯起兵。
这十三路诸侯分别是: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一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二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最后一路,当然是我们主人公张飞跟随的老大曹**。(注)
由于其他十二路诸侯都是有官职在身的,我们的曹老大列身其中,觉得很没有面子,于是自己给自己安了一个名号:奋吴将军。这是典型的杂号将军,不在大汉的正式编制之内。
曹操第一个号召讨董的好处很快显现出来,不仅卫兹捐献了大笔钱粮,帮助曹操招兵买马,而且当地很多义士也纷纷来投,很快拉起了五千多的人马,但是张飞很不满意。
张飞不是觉得人太少了,而是觉得人太多了,导致后勤压力增大,这么多人光每天消耗的粮草都让曹操等人头疼不已,卫兹是捐献了大笔钱粮,但是时间长了,仍然会入不敷出。
另外一个张飞不满意的原因,就是这些人鱼龙混杂,大多都是一些流民,拖家带口,战斗力和黄巾军差不多。当年张飞可是参加过平定黄巾起义的,几万的黄巾军在几千训练一般的官军围剿下都纷纷土崩瓦解了,依靠这些人去和常年在西北边疆和羌人作战的西凉精锐作战,粗俗点说就是肉包子打狗,文雅一点儿就是羊入虎口,总之一个意思,死定了。
张飞连训练他们的心情都没有了,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投入将来的战斗,张飞不得不向曹操建议,尽早开始军队的正规化建设。
简单来说,就是要精简军队,把一些身体比较弱的淘汰掉,老弱妇孺就更不用说了。挑选的标准只有两个,一个是力气大,另一个是体力好。
力气大的,能举起三百二十斤(注4)重的石头,这个标准不算太高,但是也淘汰了将近一半的人数。
另一个是体力好,必须能扛着二十公斤的重物跑十里(注5)。这个标准淘汰的就更多了,可谓是十不存一,士兵们怨声载道,但是张飞坚持自己的标准,最后勉强挑选出来五百士兵。
当然,淘汰下来的张飞也不可能把他们赶走,虽然这些人达不到标准,但是只是营养和训练跟不上罢了,经过长时间的锻炼,还是可以成为合格的士兵的,曹操和张飞也不可能就靠几百人打败董卓。这些人统一被张飞编为预备役,当然他们日常的任务不是训练,张飞还没有那么浪费,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屯田。
不错,张飞提前把屯田(注6)这件三国的大杀器拿了出来。还是老规矩,十人一小队,设什长一人;一百人一大队,设百夫长一人;一千人一校,设千夫长一人,至于一万人一军,设万夫长一人的编制,现在还达不到那样的规模。
曹操现在手下有五校,也就是五千人屯田。这些人由曹操统一提供粮食,种子,耕作工具等,等到了明年春天,就可以开始屯田了。因为现在是冬天,农闲时节,即便是下地也难以开垦。
但是张飞显然不能让这些人闲呆着,虽然不如挑选出来的士兵,但是也必须完成一定的军事训练。之所以不提高强度,不是担心这些人受不了,而是钱粮不足,难以支撑高强度的训练。
而对挑选出来的精壮,训练就要严苛多了。数九寒冬,正是磨练人意志的大好时机。现在夏侯渊和曹仁两兄弟也从谯县赶来了,并且带来了一千多人,但是也被张飞筛掉了大部分,虽然两个人很不服气,但是张飞得到了曹操的鼎力支持,他们的反对自然无效。
当然张飞并不是一味蛮干,而是用事实告诉他们,这样训练出来的军队,比一群乌合之众要强得多。
因为夏侯渊和曹仁加入的比较迟,那时候张飞和夏侯惇、曹洪已经简单训练出一支精壮,为了让事实证明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张飞选出一百人,和夏侯渊、曹仁带来的一千多人来了次大混战,结果张飞三人训练的精装轻松战胜了夏侯渊和曹仁带来的士兵,这才让两人心服口服。
有了四个人帮忙,张飞的训练任务大大减轻,虽然还是总教头,但是只负责方向,具体事务还是交给夏侯两兄弟和二曹四个人负责。这时候,张飞不得不感叹:“难怪曹老大最后统一北方,光凭老大手下的人才,尤其是武将,可谓是层出不穷。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上有曹老大这等雄才大略的老大,下有自己和夏侯二曹四兄弟五个青史留名的猛将,张飞现在是豪气冲天,就等来年天暖,开春了和董卓决一死战。虽然历史上曹操失败了,现在相信有了自己一番谋划,结局应该大大不同吧?!
后世史书记载:“中平六年,十一月,操刺董未遂,遂与邕、飞、惇、洪亡于陈留圉县。十二月,传檄天下,起兵讨董。得孝廉卫兹相助,募兵五千余人,择其精壮五百为兵,余则屯田。后操从弟渊、仁来投。操以飞、惇、渊、仁、洪五人为将,征南逐北,遂有天下,操誉为五虎上将。”
注1:《三国演义》中资助曹操起兵的叫卫弘,应该是错误的。这个人第一次跟曹操上战场就被干掉了,后来他的儿子卫臻官至三公,这笔投资还是相当划算的,比起资助刘备起兵的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结果来说,曹操还是很厚道的。
注:见《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注:《三国演义》里边的十八路诸侯讨董虽然脍炙人口,而且引出了之后的三英战吕布等精彩桥段,但是很可惜,我们的刘皇叔还在自己的师兄公孙瓒名下,跟着公孙瓒忙于平定乌桓等边乱呢,没来得及赶上这场大战。类似的还有徐州刺史陶谦、北海相孔融、西凉太守马腾、上党太守张扬,具体情况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自己百度“诸侯讨董”四个字。
注4:汉斤,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六十多斤,八十多公斤。作者出身农村,自己也做过一些体力活,这个标准真的不算太高,正常成年男子一般都可以做到。
注5:汉里,据历史学家考证,汉代规定一步六尺,三百步为一里,汉尺相当于现在的厘米多一点,一里约合现在的415米多,相当于现在的六分之五里。
注6:屯田对于三国时期恢复人口和生产来说,是再怎么褒奖也不过分的,但是屯田并不是三国时期才出现的。
屯田最早出现应该在秦始皇时期,就是蒙恬北却匈奴之后,为了维持边关士兵的补给需要,在边关实行屯田。汉武帝时期也在和匈奴接壤的边关实行过屯田。
屯田,简单来说,相当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社。当然很多人就会站出来反驳说建国初施行的农业合作社是公有制,而古代的屯田是私有制,一个是为了集体,一个是为了剥削,,这样说也没错,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其实就是五十步笑百步。所以,我从来不认为有什么制度是现代才发明出来的,其实老祖宗早就都实行过了,包括户籍制度,国有企业,公有制,等等等等。
屯田的前提条件有几个:一个是大量闲置土地,二是大量闲置人口,三是耕作收获器具有限,这三个条件是实行屯田的必要条件,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力和土地、种子、劳动工具等生产资料是分离的。当然,大量的闲置土地来源可能是不同的,古代主要是开垦,建国初主要是从地主、富农手中赎买,道理是一样的。
屯田的最主要原因是资源有限,而且这些资源不在个人手中。要知道农业是非常讲究农时的,过了合适的播种时间,说什么也晚了。无论是在现代机械化的农场,还是古代的小农经济,农业器具都是非常宝贵的,可以大量的节省时间,比如说畜力,再比如说木犁等。种子也一样,这些屯田的人是什么都没有的,只有自己的体力可以出卖。而国家或者说政府可以提供这样的资源,来帮助这些一无所有的人生产。
当然,在古代,屯田的大部分收获都归政府所有了,这些屯户只能保留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原因自然是连年的战争要消耗大量的钱粮。如果是在和平时期,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样子?
事实上,到了西晋统一,这样残酷的剥削已经难以维持下去了,屯田制就逐渐消亡了。但是如果统治者能够及时改变了分配的比例,减少剥削,会不会发展出另外一种景象,我们自然不得而知了,但是值得我们思考。
现在对比屯田和建国初的农业合作社,是不是非常相似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几句话就讲明白了。
一个家庭如果一开始很穷,是不是会一家人共用很多生活用品?一定是这样的!而随着一家人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生活条件会慢慢变好,私有的东西越来越多,共有的东西越来越少,直到分家,乃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用品。
说到这里,再次啰嗦两句。
无论怎么发展,一定会有一部分东西是一家人一起使用的,这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有关,除非人们变成独立的个体,但是即便这样,总还是要成家吧?总不能不繁衍后代了。
这就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顺便吐槽一句,马恩的历史发展观点在我个人看来,简直就是臆想,狗屁科学)
所以说,无论发展到什么时期,公有制总是有的,私有制也总是有的,这是历史的必然。无论再怎么平分,共有,发展下去,还是会分化,还是会产生很多矛盾,而这些矛盾,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了这些矛盾,人类只能自取灭亡。
当然,这些矛盾可能来自于内部,也可能来自与外部,无论来自于哪里,关键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谩骂,刀兵相向。但是人类总是善忘的,谁有能真正的超脱呢?
我们大多数的矛盾都是从“分”这个观念产生出来的,这也是整个西方现代发展带给世界最糟糕的思想,也是我们和国际格格不入的最主要的原因,毕竟我们的思想核心是“一”,或者说是“和”。
什么都要分,“主义”要分,“意识形态”要分,“经济制度”要分,“政治体制”要分,“政党”也要分(否则就是专制),最后“国家”都要分(所谓民主独立),这些狗屁倒灶的观念搞得大多数现代人思想都是不完善不完整的。我在这里只想吐槽一句,分你妹啊分!
所以说,就我个人看来,我们现在的很多国际主流观念都是颠倒的,错乱的。当然,我绝对没有抨击时政的意思,事实上,我是非常赞成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搞社会主义的,因为这是唯一的出路。
我甚至可以很确定的说,除了少数小国家(比如说日(本)、韩(国)、新(加坡)沙特、阿联酋)可以凭借独特的历史机遇和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可以走上富强(“强”要打个引号)的道路,其他的后发国家,除了中国模式,没有一条路是活路。
可惜的是,按照美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尿性,殖民主义的思想总是根深蒂固。如果全世界都向中国学习,这些老牌帝国就真的可以进坟墓了。所以他们绝对不会同意中国模式统治世界。
呵呵,不知道我们是该自豪,还是该悲哀。我想,至少我自己是自豪的,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人民。(未完待续)
到了陈留圉县,曹操等人松了一口气,决定不继续往东了,就在这里竖起讨董的大旗,毕竟将来还要打回去,向西打到洛阳,跑得太远也是浪费时间。陈留郡已经属于兖州范围内了,逃出了中央直辖的司州,刚好陈留圉县也是蔡邕的老家,蔡邕在陈留郡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方便曹操等人招兵买马。
要想反董,曹操的影响力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曹操等人现在是白身,官职都被董卓免了,曹操于是把张飞等人召集起来,商议具体的策略。
张飞最先发言:“将军,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做的事传檄天下,先竖起讨董的大旗,占据道义的制高点,所为师出有名,一旦打开了名声,就会有志同道合的志士前来投靠,我们的势力就会慢慢壮大。”张飞的主意还是从后世得到的灵感。民国时各路诸侯想要起事,首先就是发个通告,告诉天下老子要怎样怎样,这招放在这里正好合适。
曹操点点头,道:“益德说得很好,不错,我们先要举起大旗,号召天下人都来讨伐董卓,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
夏侯惇说:“兄长,这两天安顿了下来,士兵们没有粮草,我们从洛阳带的盘缠一路上也花的差不多了,接下来还要招兵买马,钱财从哪里来?”
曹操皱皱眉头,显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这时蔡邕突然插嘴道:“这个交给我吧。本地的孝廉卫兹(注1)是我的故识,家里边钱财颇丰,而且这个人一向忠义,应该会支持我们起兵反董。”
曹操听了大喜,道:“那就有劳伯喈了。”
蔡邕道:“都是应该的!老夫世受皇恩,现在也算是报效朝廷的时候了。”
有了名,有了钱,现在缺的就是一个地盘,也就是根据地了,但是这个急不来,如果曹操跟袁绍等一样,在地方当一郡之守就好了,可惜曹操不是。
曹操很快拟定好了讨董檄文,只见上面写道:“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注)
张飞读了,觉得虽然基本意思都表达到了,但是也太短了,比起历史上袁绍和曹操官渡之战陈琳写的讨操檄文可差远了。但是张飞的古文水平显然不足以写出一篇上乘的檄文,但是就这样发出去又有些不甘心,于是请教自己的妻子蔡琰,寻求帮助。
蔡琰对张飞不学无术的表现已经无力吐槽了,但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张飞这个杀猪的,只能自己努力当好贤内助了。
蔡琰不愧是鼎鼎大名的才女,很快完成了一篇檄文,张飞读了,即便不怎么懂古文,也感觉比曹操写的强了N倍,戳中了自己的G点,于是傲娇的拿给曹操看。曹操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董卓地兼形胜,手握兵钤,颠而不扶,祸则先唱。兴晋阳之甲,君侧未除;入洛阳之宫,臣节如扫。至乃发掘园寝,逼辱妃嫔。太后之崩,岂称天命?宏农之废,孰谓人心?敢讽朝廷,以自尊贵;大肆剽虏,以极诛求。焚烧都邑,驰突放横。衣冠冻馁,倚死墙壁之间;兆庶困穷,生涂草莽之上。於是天地愤怒,鬼神号哭。
惜义士曹操,激于义愤,舍身刺董,未能如愿,于是逃离虎穴,落难陈留。今操奉天子密诏,谨以大义布告天下: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董贼。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如律令!
曹操读了,大声道:“善,甚善,昭姬不愧才女之名,吾不如也。”于是命张飞把这篇檄文传抄多份,传檄天下,以正视听。
檄文到处,激起了广大士人的强烈共鸣,连张飞这个半宅男都觉得慷慨激昂,更何况他人?于是各地士人纷纷起事,竖起讨董的大旗,共有十三路诸侯起兵。
这十三路诸侯分别是: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一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二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最后一路,当然是我们主人公张飞跟随的老大曹**。(注)
由于其他十二路诸侯都是有官职在身的,我们的曹老大列身其中,觉得很没有面子,于是自己给自己安了一个名号:奋吴将军。这是典型的杂号将军,不在大汉的正式编制之内。
曹操第一个号召讨董的好处很快显现出来,不仅卫兹捐献了大笔钱粮,帮助曹操招兵买马,而且当地很多义士也纷纷来投,很快拉起了五千多的人马,但是张飞很不满意。
张飞不是觉得人太少了,而是觉得人太多了,导致后勤压力增大,这么多人光每天消耗的粮草都让曹操等人头疼不已,卫兹是捐献了大笔钱粮,但是时间长了,仍然会入不敷出。
另外一个张飞不满意的原因,就是这些人鱼龙混杂,大多都是一些流民,拖家带口,战斗力和黄巾军差不多。当年张飞可是参加过平定黄巾起义的,几万的黄巾军在几千训练一般的官军围剿下都纷纷土崩瓦解了,依靠这些人去和常年在西北边疆和羌人作战的西凉精锐作战,粗俗点说就是肉包子打狗,文雅一点儿就是羊入虎口,总之一个意思,死定了。
张飞连训练他们的心情都没有了,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投入将来的战斗,张飞不得不向曹操建议,尽早开始军队的正规化建设。
简单来说,就是要精简军队,把一些身体比较弱的淘汰掉,老弱妇孺就更不用说了。挑选的标准只有两个,一个是力气大,另一个是体力好。
力气大的,能举起三百二十斤(注4)重的石头,这个标准不算太高,但是也淘汰了将近一半的人数。
另一个是体力好,必须能扛着二十公斤的重物跑十里(注5)。这个标准淘汰的就更多了,可谓是十不存一,士兵们怨声载道,但是张飞坚持自己的标准,最后勉强挑选出来五百士兵。
当然,淘汰下来的张飞也不可能把他们赶走,虽然这些人达不到标准,但是只是营养和训练跟不上罢了,经过长时间的锻炼,还是可以成为合格的士兵的,曹操和张飞也不可能就靠几百人打败董卓。这些人统一被张飞编为预备役,当然他们日常的任务不是训练,张飞还没有那么浪费,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屯田。
不错,张飞提前把屯田(注6)这件三国的大杀器拿了出来。还是老规矩,十人一小队,设什长一人;一百人一大队,设百夫长一人;一千人一校,设千夫长一人,至于一万人一军,设万夫长一人的编制,现在还达不到那样的规模。
曹操现在手下有五校,也就是五千人屯田。这些人由曹操统一提供粮食,种子,耕作工具等,等到了明年春天,就可以开始屯田了。因为现在是冬天,农闲时节,即便是下地也难以开垦。
但是张飞显然不能让这些人闲呆着,虽然不如挑选出来的士兵,但是也必须完成一定的军事训练。之所以不提高强度,不是担心这些人受不了,而是钱粮不足,难以支撑高强度的训练。
而对挑选出来的精壮,训练就要严苛多了。数九寒冬,正是磨练人意志的大好时机。现在夏侯渊和曹仁两兄弟也从谯县赶来了,并且带来了一千多人,但是也被张飞筛掉了大部分,虽然两个人很不服气,但是张飞得到了曹操的鼎力支持,他们的反对自然无效。
当然张飞并不是一味蛮干,而是用事实告诉他们,这样训练出来的军队,比一群乌合之众要强得多。
因为夏侯渊和曹仁加入的比较迟,那时候张飞和夏侯惇、曹洪已经简单训练出一支精壮,为了让事实证明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张飞选出一百人,和夏侯渊、曹仁带来的一千多人来了次大混战,结果张飞三人训练的精装轻松战胜了夏侯渊和曹仁带来的士兵,这才让两人心服口服。
有了四个人帮忙,张飞的训练任务大大减轻,虽然还是总教头,但是只负责方向,具体事务还是交给夏侯两兄弟和二曹四个人负责。这时候,张飞不得不感叹:“难怪曹老大最后统一北方,光凭老大手下的人才,尤其是武将,可谓是层出不穷。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上有曹老大这等雄才大略的老大,下有自己和夏侯二曹四兄弟五个青史留名的猛将,张飞现在是豪气冲天,就等来年天暖,开春了和董卓决一死战。虽然历史上曹操失败了,现在相信有了自己一番谋划,结局应该大大不同吧?!
后世史书记载:“中平六年,十一月,操刺董未遂,遂与邕、飞、惇、洪亡于陈留圉县。十二月,传檄天下,起兵讨董。得孝廉卫兹相助,募兵五千余人,择其精壮五百为兵,余则屯田。后操从弟渊、仁来投。操以飞、惇、渊、仁、洪五人为将,征南逐北,遂有天下,操誉为五虎上将。”
注1:《三国演义》中资助曹操起兵的叫卫弘,应该是错误的。这个人第一次跟曹操上战场就被干掉了,后来他的儿子卫臻官至三公,这笔投资还是相当划算的,比起资助刘备起兵的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结果来说,曹操还是很厚道的。
注:见《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注:《三国演义》里边的十八路诸侯讨董虽然脍炙人口,而且引出了之后的三英战吕布等精彩桥段,但是很可惜,我们的刘皇叔还在自己的师兄公孙瓒名下,跟着公孙瓒忙于平定乌桓等边乱呢,没来得及赶上这场大战。类似的还有徐州刺史陶谦、北海相孔融、西凉太守马腾、上党太守张扬,具体情况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自己百度“诸侯讨董”四个字。
注4:汉斤,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六十多斤,八十多公斤。作者出身农村,自己也做过一些体力活,这个标准真的不算太高,正常成年男子一般都可以做到。
注5:汉里,据历史学家考证,汉代规定一步六尺,三百步为一里,汉尺相当于现在的厘米多一点,一里约合现在的415米多,相当于现在的六分之五里。
注6:屯田对于三国时期恢复人口和生产来说,是再怎么褒奖也不过分的,但是屯田并不是三国时期才出现的。
屯田最早出现应该在秦始皇时期,就是蒙恬北却匈奴之后,为了维持边关士兵的补给需要,在边关实行屯田。汉武帝时期也在和匈奴接壤的边关实行过屯田。
屯田,简单来说,相当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社。当然很多人就会站出来反驳说建国初施行的农业合作社是公有制,而古代的屯田是私有制,一个是为了集体,一个是为了剥削,,这样说也没错,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其实就是五十步笑百步。所以,我从来不认为有什么制度是现代才发明出来的,其实老祖宗早就都实行过了,包括户籍制度,国有企业,公有制,等等等等。
屯田的前提条件有几个:一个是大量闲置土地,二是大量闲置人口,三是耕作收获器具有限,这三个条件是实行屯田的必要条件,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力和土地、种子、劳动工具等生产资料是分离的。当然,大量的闲置土地来源可能是不同的,古代主要是开垦,建国初主要是从地主、富农手中赎买,道理是一样的。
屯田的最主要原因是资源有限,而且这些资源不在个人手中。要知道农业是非常讲究农时的,过了合适的播种时间,说什么也晚了。无论是在现代机械化的农场,还是古代的小农经济,农业器具都是非常宝贵的,可以大量的节省时间,比如说畜力,再比如说木犁等。种子也一样,这些屯田的人是什么都没有的,只有自己的体力可以出卖。而国家或者说政府可以提供这样的资源,来帮助这些一无所有的人生产。
当然,在古代,屯田的大部分收获都归政府所有了,这些屯户只能保留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原因自然是连年的战争要消耗大量的钱粮。如果是在和平时期,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样子?
事实上,到了西晋统一,这样残酷的剥削已经难以维持下去了,屯田制就逐渐消亡了。但是如果统治者能够及时改变了分配的比例,减少剥削,会不会发展出另外一种景象,我们自然不得而知了,但是值得我们思考。
现在对比屯田和建国初的农业合作社,是不是非常相似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几句话就讲明白了。
一个家庭如果一开始很穷,是不是会一家人共用很多生活用品?一定是这样的!而随着一家人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生活条件会慢慢变好,私有的东西越来越多,共有的东西越来越少,直到分家,乃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用品。
说到这里,再次啰嗦两句。
无论怎么发展,一定会有一部分东西是一家人一起使用的,这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有关,除非人们变成独立的个体,但是即便这样,总还是要成家吧?总不能不繁衍后代了。
这就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顺便吐槽一句,马恩的历史发展观点在我个人看来,简直就是臆想,狗屁科学)
所以说,无论发展到什么时期,公有制总是有的,私有制也总是有的,这是历史的必然。无论再怎么平分,共有,发展下去,还是会分化,还是会产生很多矛盾,而这些矛盾,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了这些矛盾,人类只能自取灭亡。
当然,这些矛盾可能来自于内部,也可能来自与外部,无论来自于哪里,关键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谩骂,刀兵相向。但是人类总是善忘的,谁有能真正的超脱呢?
我们大多数的矛盾都是从“分”这个观念产生出来的,这也是整个西方现代发展带给世界最糟糕的思想,也是我们和国际格格不入的最主要的原因,毕竟我们的思想核心是“一”,或者说是“和”。
什么都要分,“主义”要分,“意识形态”要分,“经济制度”要分,“政治体制”要分,“政党”也要分(否则就是专制),最后“国家”都要分(所谓民主独立),这些狗屁倒灶的观念搞得大多数现代人思想都是不完善不完整的。我在这里只想吐槽一句,分你妹啊分!
所以说,就我个人看来,我们现在的很多国际主流观念都是颠倒的,错乱的。当然,我绝对没有抨击时政的意思,事实上,我是非常赞成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搞社会主义的,因为这是唯一的出路。
我甚至可以很确定的说,除了少数小国家(比如说日(本)、韩(国)、新(加坡)沙特、阿联酋)可以凭借独特的历史机遇和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可以走上富强(“强”要打个引号)的道路,其他的后发国家,除了中国模式,没有一条路是活路。
可惜的是,按照美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尿性,殖民主义的思想总是根深蒂固。如果全世界都向中国学习,这些老牌帝国就真的可以进坟墓了。所以他们绝对不会同意中国模式统治世界。
呵呵,不知道我们是该自豪,还是该悲哀。我想,至少我自己是自豪的,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人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