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飞舞三国 > 第13章 再添猛将

第13章 再添猛将

作者:大侠风清扬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袁绍派去请韩馥的使者回去后把韩馥自杀的消息禀报给袁绍后,袁绍只能无奈的接受了现实,背上了逼死韩馥的黑锅。

    很快耿武和关纯也得到了韩馥“自杀”的消息,这彻底断绝了他们依靠韩馥复起的后路。两人不相信这是韩馥真的自杀了,以为是袁绍的阴谋,斩草除根,即便韩馥已经逃离了冀州,袁绍也不放过韩馥,于是两人决定为自己的恩主报仇雪恨,刺杀袁绍。

    于是两人假装投靠袁绍,在袁绍召见他们的时候拔刀而起,冲着袁绍就扑了上去。

    还好袁绍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虽然紧张之下没有反击,但是下意识的用手挡了一下,躲过了要害,只是被斩伤了胳膊。

    袁绍的贴身保镖颜良、文丑这时反应过来,又惊又怒,立马冲上去,三下五除二把耿武和关纯打倒在地,两人见事不可成,不由得破口大骂袁绍狼心狗肺,恩将仇报,袁绍生气之下直接命颜良、文丑把两人结果了,于是颜良立斩耿武,文丑砍死关纯。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袁绍心中更加郁闷,但是不得不对原来冀州的官员提防一二,尤其是一开始没有投靠自己的,能替换的替换,不能替换的也慢慢冷落不用。

    这就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冀州官员的离心,其中就包括后来离开袁绍投靠曹操的的荀彧、郭嘉、张郃、高览等人,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袁绍离开了河内,对曹操倒是一件好事,因为没有了袁绍的压制,王匡那里是从曹操等人的对手,曹操借着王匡的窝,孵起了自己的蛋,军队开始扩张。

    现在离董卓西迁长安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董卓的队伍才刚刚到了长安,一路上为了维持队伍的吃喝,董卓没少派出自己的西凉兵劫掠沿路的民众,结果导致三辅一片鸡飞狗跳,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即便这样,董卓从洛阳出发时的六十多万人,到了长安也只剩下五十多万,将近六分之一死在了道路上,可谓是尸横遍野,真正用白骨铺就了一条血路。

    到了长安,董卓大松了一口气,又开始抖了起来,觉得关东联军再也打不到自己了,于是开始了反攻,出一下自己被赶出洛阳的恶气。

    首先董卓命令胡轸从河东郡偷偷派出一支人马,偷袭河内郡的王匡。王匡这个人志大才疏,对军事可谓是一窍不通,竟然没有任何防备,就被偷袭的胡轸打得打败,一个人仓皇出逃,跑到了泰山郡。

    曹操得到了消息,已经迟了,前线已经是一败涂地,只能暂时收拢散兵,稳定局面。

    袁绍得报后大吃一惊,连声大骂:“王匡就是个废物,连个河内都守不住。”但是河内又不能不守,这是冀州的南大门,相当于冀州的菊花,一旦被捅,袁绍的难受劲儿就别提了,冀州也就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背上是虎视眈眈而且和袁绍有仇的公孙瓒)。

    袁绍通过之前的试探,可能觉得曹操没有什么野心,而且袁绍深知曹操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将领,于是干脆任命曹操为河内郡太守,把自己的南大门交给了曹操防守。

    曹操得到任命后大喜,虽然不是朝廷的任命,但是终于有了一块地盘,而且直接和董卓的势力接壤,可以和董卓战斗,这才是曹操想要的,于是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袁绍的任命。

    这时曹仁和曹洪兄弟在蔡邕的老家又挑选出了一批精壮,由曹洪带领,来到了河内,支援曹操,加上曹操等人在河内招兵买马,训练的精壮,队伍扩大到了两千五百人。

    更加可喜的是,曹仁兄弟这次还招来了两员猛将,一个是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曹魏五子良将,每战先登,可谓是一员悍将。另一个是山阳巨鹿人,姓李,名乾,字元起,也颇有英雄气概。

    而且李乾不是一个人投奔的曹操,而是在乘氏(地名)集合了自己两千多部曲,一起投奔的曹操。但是这些食客被曹仁、曹洪按照曹操军队挑选士兵的办法筛选之后,只剩下四百人,这也相当的难得,要知道一般的募兵能达到十里挑一的比例张飞已经蛮高兴了,能达到五比一的比例,说明李乾带来的部曲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

    正因为如此,曹操非常高兴,破例把李乾任命为督尉,并把他带来的部曲全部作为他的下属,以示奖励。

    虽然张飞并不赞成曹操这样做,因为张飞是坚决反对将领拥有私军的,这样发展下去危害是挺大的,军阀不就是这样来的,但是现在毕竟还不规范,加上曹操已经出口了,为了维护曹操的威望,张飞也不好再说什么。

    至于李乾这个人,张飞是没有一点印象的,从来不记得历史上曹操手下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反而对乐进,张飞是相当欣赏,直接建议曹操也任命他为都尉,给他五百士兵。在张飞想来,历史上默默无闻的李乾都能带四百人,堂堂的五子良将乐进带五百人不过分吧?

    张飞这样的建议当然被曹操否决了,张飞虽然知道乐进勇力过人,就连曹仁曹洪兄弟都不是对手,但是这不是用人的平衡之道,如果真的如此照张飞说的办,李乾肯定会心里不满,曹操可没有穿越,提前预知到结果。

    但是曹操也不能完全无视张飞和自己两个本家兄弟的推荐,曹操想了想,还是把乐进任命为都尉,也带了五百士兵,但是曹操又给李乾补充了一百其他训练好的士兵,这下两个人就一样了,不偏不倚,正好合适。

    张飞觉得这样很不错,而且在李乾的部曲中掺了一百沙子,正好防治将领养兵自重,可谓是一举两得,正好合适。

    其实张飞不知道,李乾虽然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但是他有个大大有名的侄子,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曹魏大将李典李曼成,现在只有十九岁(注1),按照汉代的规矩还没有成年。

    曹操刚任命了都尉,就把两个人派了出去,攻打胡轸,把董卓的军队赶出河内,算是对两人的考验。

    乐进和李乾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来曹操帐下就得到了重用,现在正恨不得以死相报,有立功的机会哪里肯放过,于是高兴地领命而去。

    由于董卓只是派人小股偷袭,没有派太多的军队,也就两千余人,乐进和李乾加起来也有一千人马,战斗力也不会相差太多,曹操还是比较放心的,只要两个人不犯大错。

    张飞本来想跟着去,或者派夏侯兄弟跟着,这样比较保险一点,但是被曹操拒绝了,曹操对剩下的张飞等人说:“考验就必须没有退路,不然那样的考验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直接派你们去。”

    胡轸带着兵马很快和乐进、李乾碰面了。

    胡轸刚打败了王匡,正是趾高气扬的时候,哪里会把乐进和李乾这样默默无闻的小卒放在眼里,加上两个人带的兵马也不如胡轸多,于是胡轸也不多说,直接命大军碾压过来。

    乐进不愧是每战先登的猛将,见对方冲了过来,大吼一声:“兄弟们,跟我上!”就直接扑了过去,乐进的手下虽然是训练好的军队,但是也没怎么经过战斗,一看老大这么猛,也就一哄而上。

    李乾本来还想摆个阵势什么的,毕竟是带过部曲的人,知道打群架不是打乱仗,整齐划一更能有效的杀伤敌人,保存自己,但是乐进先冲了出去,自己带人在后边看着显然不合适,只能也招呼着冲了出去。

    两军相遇,乐进、李乾这方整体素质高的优势明显显现出来,无论是力气还是耐力,都比董卓的军队强得多,加上大家平时训练队列等带来的默契,配合明显比董卓的军队要好,而且也往后这种优势越明显,所以董卓的军队越来越不支,开始纷纷败退,跑得慢的,直接丢了小命。

    再说乐进,冲起来那叫一个凶猛,直扑胡轸的中军大旗就去了,一路上所向披靡,无人是乐进一合之敌,大刀所向,人头纷纷落地,直杀得人仰马翻,吓得后面的人纷纷躲避,结果直接把胡轸给露了出来。

    胡轸看到乐进这么猛,心里也是一哆嗦,哪里还敢交手,就想带着大军后撤,但是由于在大军中央,后面还有人堵着呢,一时之间又逃不出去,只能招呼身边的人前去拦住乐进。

    但是乐进这样的杀神谁愿意招惹,虽然有几个亲兵上前,但是无济于事,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很快乐进就杀到了胡轸身前,胡轸没有办法,只能自己拼一把,自己保自己的小命儿吧。

    结果刚一交手,胡轸心里就叫苦不迭,乐进第一刀就让胡轸双臂发麻,难以坚持,差点大刀脱手,但是乐进没感觉啊,第二刀紧跟着就劈了过去,胡轸来不及招架,只能策马躲避,结果还是慢了一步,半拉子身体被乐进一刀劈开,胡轸惨叫一声,跌下马去,直接向阎王爷报到去了。

    注1:李典的生卒在历史上说法不一,按照《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说法,李典死于6岁,英年早逝。再结合李典在历史上最晚一次露面的记录(公元15年孙权第二次围攻合肥之战),即便是这一年去世,李典最早也不过是公元180年出生。

    再看历史记载,李典第一次出场,就是作为李乾的侄子在公元194年陈宫反叛曹操的时候出场,仅有15岁,然后就立下大功,被曹操任命为中郎将,颍阴县令,并且很快晋升为太守。即便是曹操感念李乾、李整父子先后为自己丧命,也不可能如此优待李典。

    所以本书取李典公元174年出生,46岁去世这一说法,这样一来,李典去世是在公元19年,历史事件的记录没错,只是去世的年龄搞错了,也就大致都可以解释得通了。

    另外,古人是按虚岁统计年领的,因为古人认为怀胎十月相当于一年,这就是一岁,所以人一出生就一岁了,也没有错,所以读史很可能会有年龄的差错,就是虚岁和周岁不同统计口径造成的。

    至于在本书中选择哪一种,也不好说,有时候直接截取古史书的记载,直接就按虚岁算了,有时候是采取现代编的资料,可能就又变成周岁了。由于只是演义小说,大家将就一下就可以了,一年的出入而已,历史事件的顺序不大可能搞错,这样的瑕疵大家就忍了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