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神荀彧来了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初平三年春天的时候,曹操在张飞等人的帮助下,一举平定了于毒、眭固等黄巾军的叛乱,于是开始积极地恢复生产。曹操以前就在东郡当过太守(见《第一卷·第六章·治济》最后),所以对东郡的情况很熟悉,很快就把东郡治理的井井有条,尤其是有了屯田这件大杀器,对于恢复生产简直是作弊利器。
曹操听从了张飞的建议,直接从豪强手中强行低价买来种子和农具,分给这些屯田的士兵,这对于春耕的帮助是巨大的。虽然引起了当地一些豪强的不满,但是曹操手中现在掌握着军权,倒也不怕他们。
曹操的一番动作没想到竟然落到了有心人眼里,于是很快引来了一只大大的凤凰,这可真是意外之喜,这只金凤凰就是被曹操誉为自己的“子房”的荀彧。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是鼎鼎大名的儒学大贤荀子的后人。荀彧的祖父荀淑也是知名当世的人物,号为神君。荀淑有八个儿子,号称就是历史上著名“荀氏八龙”。这八龙是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肃、荀爽、荀旉,其中最出名的当然是第六子荀爽,素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美誉,荀爽字慈明。荀爽不仅文学修养最高,而且官也做的最大,官至司空,但是已经在初平二年,也就是去年去世了。
荀彧的父亲荀绲是荀氏八龙的老二,所以又号荀二龙,曾任济南相。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以免于别人的讥议。后来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大为惊异,说道:“这就是王佐之才啊!”荀彧自此扬名天下。
其实,虽然曹操和张飞都不知道荀彧,(张飞只是知道人家的名字,但是并不认识荀彧,相当于不知道)但是荀彧对曹操并不陌生,关键就在于荀彧的父亲做过济南相,这个岗位曹操也干过,而且一上任就把为祸一方的淫祠给一扫而空,荀彧的父亲就是继任者,所以荀彧对曹操早有耳闻,从父亲那里就知道了曹操的能力。
何进被诛,董卓进京,天下大乱,荀彧当时就对自己一族的父老说:“颍川四战之地,应该尽早离开。”但是荀彧不是族长,说话不算数,而且很多族人怀念故土,加上一旦搬迁,荀氏在颍川经营几辈子的产业肯定就都失去了,所以很多都没有离开,荀彧只能带着一部分有眼光的族人北上冀州,投靠了韩馥,这些留在颍川的,后来基本上都被死于战乱,才后悔没有早点听荀彧的劝告。
但是投靠了韩馥之后,荀氏很多人都看出来韩馥不是什么明主,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当然,这时候阿斗还没出生),于是又暗中投靠了当时看起来前途光明的袁绍,并且帮助袁绍夺去了冀州,所以荀氏得到了袁绍的优待,而且荀氏的家世比起袁氏也不差多少,袁绍对荀彧、荀谌也非常重用,待之以上宾之礼。
但是荀彧毕竟是荀彧,很快就看出袁绍也是一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估计也难以成就大业,恰好这时候曹操站了出来,平定了东郡黄巾叛乱,荀彧觉得曹操比袁绍有前途,但是这次听从他的族人更少了,毕竟现在看上去,袁绍怎么都比曹操强得多,于是荀彧独自又带着自己一支南下投奔了曹操。
曹操对大名鼎鼎的荀氏家族也是闻名已久,听手下来报说荀彧来投,兴奋地不能自已,连忙道:“快快有请。”
张飞对荀彧的名字当然不陌生,听说荀彧来了,也非常高兴,颇有一种见偶像的感觉,毕竟这可是三国大名鼎鼎的荀彧荀文若,不是徐荣这样的小角色,这是张飞第一次见原本三国曹操手下的名人(曹操的一帮兄弟不算)。
而且张飞自己作为谋臣实在是个半吊子,对很多古代的情况都不了解,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尤其是处理政务,实在是力不从心,荀彧这样的大才来投,张飞就可以安心做一个武将,不用再操那么多心了。
不一会儿,士兵引着一个俊朗的青年走了进来,目测此人身高一米八左右,比张飞略矮,但是在古代也算高个子了,面如冠玉,头戴纶巾,一身青衫,飘飘然犹若神仙。
曹操等人早就起坐站在门口相迎,看见荀彧,曹操就高兴地快步迎了上去,一边大笑一边道:“这就是荀彧荀文若?果然是一表人才,真神仙中人!”
荀彧到没有普通文人的傲气,见曹操如此看重自己,连忙行了一礼道:“在下就是荀彧,怎敢劳主公相迎?彧罪该万死!”
曹操不以为意,上去一把拉住荀彧的胳膊,道:“文若不必多礼,我最烦这些礼节,快快随我进去。”
荀彧不由得有些目瞪口呆,古人最讲究礼节,尤其是士人,如此不拘小节,在士人眼中就是没大没小,不知尊卑,荀彧出身世家,平时所作所为无不循规蹈矩,不敢有一丝逾礼,曹操这样的主公,在荀彧的认识中简直难以想象,荀彧苦笑一声,只能在曹操的引领下走了进去。
走了进去,荀彧更加目瞪口呆,只见大堂正中一张高案,后面是一张高背靠椅,再看大堂两旁,也是两排高脚高背椅子,这些闻所未闻的桌椅让荀彧一下子目瞪口呆。
这些当然是张飞的杰作。张飞早就对古人跪坐的礼节感到难以忍受,于是请木匠给自己家里打造了一副后世高桌高椅,一开始还被蔡邕狠狠训斥了一顿,但是很快蔡邕就被这种方便的新桌椅打动了。
毕竟跪坐的方式出入太不方便了,而且长时间跪坐跟容易导致双腿发麻,膝关节长时间贴在地上也容易受凉,蔡邕年纪已经不小了,这种高桌高椅对于老人来说可比以前的方式好多了,尤其是蔡邕现在正在修史,需要长时间伏案写作,跪坐实在太难受了。而且为了讨好蔡邕,张飞还把躺椅、摇椅等拿了出来,这下蔡邕彻底没了脾气。
曹操很快也得知了这种新事物,很快就在自己府中来了一套,这样办起公来就比以前舒服多了,于是这种新的事物很快就在东郡流行开来。
荀彧第一次见这种新事物,当然目瞪口呆。
曹操不以为意,招呼众人坐下,然后问起了荀彧之前的经历,荀彧也没有隐瞒,一一道来,就连自己投靠过袁绍也没有隐瞒。
曹操一听荀彧竟然是离开袁绍而投靠的自己,不由得心中好奇,问道:“文若为何离开袁绍而投靠我?”
张飞等人也非常好奇的看向荀彧,毕竟袁绍现在刚刚战胜了公孙瓒,正是威名最盛的时候,加上袁绍的身世,实在不是现在的曹操可以睥睨的。
荀彧想了想,道:“袁绍貌似宽厚,其实内心非常狭窄,怀疑心特别重,韩馥献冀州与他,他竟然不念旧恩,一路追杀韩馥到了张邈那里,而且连韩馥的家人也不放过,彧是在看不过他的为人。而且彧认为,袁绍此人有不臣之心,以后必然不会甘心居于人下,说不清还会自己称帝,所以彧认为不值得辅佐,所以才离开了袁绍。”
曹操听了,心情有些沉重,半晌才道:“文若看人很准确,本初的确如此,希望他能好自为之!”
似乎不愿意再提袁绍,曹操又问荀彧:“文若认为应该怎么对付董卓这个人?”
荀彧也不愿意说太多旧主的坏话,毕竟背后说人是非不是君子所为,但是对于董卓这个人,荀彧就没那么客气了,直接道:“董卓残暴已经超出常理,一定会因祸乱暴毙,不会有什么作为的。我认为明公现在最需要做的不是考虑董卓的事情,而是如何壮大自己的势力,以待时变!”
曹操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于是问道:“文若认为现在我们应该如何发展?”
荀彧道:“现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现在明公北有袁绍,占据了富庶的冀州,幽州的州牧刘虞暗弱,公孙瓒残暴,两人都不是袁绍的对手,袁绍迟早会占据燕代之地。明公的东方是青徐两州,现在正陷于黄巾之乱,也不适合现在占据,而明公的西方是司州,刚经历董卓之乱,一时间也难以恢复,只有主公现在南方的兖州和豫州,可以作为明公发展的基础。
但是明公现在不应急于扩大地盘,因为北有袁绍,南有袁术,一旦两人联起手来,明公危在旦夕。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明公最应该做的事招贤纳士,慢慢积蓄实力,等到一有时变,就可以顺势而为,则无往而不利。”
这和曹操的想法不谋而合,曹操大笑道:“公真乃吾之子房也!”于是当场任命荀彧为奋武司马,把大部分政务都委托给荀彧处理。
曹操又问荀彧:“文若,既然你说到我们应当招贤纳士,不知文若可有人选?”
荀彧又会向曹操举荐哪位大神呢?敬请收看下一章节。(未完待续)
初平三年春天的时候,曹操在张飞等人的帮助下,一举平定了于毒、眭固等黄巾军的叛乱,于是开始积极地恢复生产。曹操以前就在东郡当过太守(见《第一卷·第六章·治济》最后),所以对东郡的情况很熟悉,很快就把东郡治理的井井有条,尤其是有了屯田这件大杀器,对于恢复生产简直是作弊利器。
曹操听从了张飞的建议,直接从豪强手中强行低价买来种子和农具,分给这些屯田的士兵,这对于春耕的帮助是巨大的。虽然引起了当地一些豪强的不满,但是曹操手中现在掌握着军权,倒也不怕他们。
曹操的一番动作没想到竟然落到了有心人眼里,于是很快引来了一只大大的凤凰,这可真是意外之喜,这只金凤凰就是被曹操誉为自己的“子房”的荀彧。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是鼎鼎大名的儒学大贤荀子的后人。荀彧的祖父荀淑也是知名当世的人物,号为神君。荀淑有八个儿子,号称就是历史上著名“荀氏八龙”。这八龙是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肃、荀爽、荀旉,其中最出名的当然是第六子荀爽,素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美誉,荀爽字慈明。荀爽不仅文学修养最高,而且官也做的最大,官至司空,但是已经在初平二年,也就是去年去世了。
荀彧的父亲荀绲是荀氏八龙的老二,所以又号荀二龙,曾任济南相。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以免于别人的讥议。后来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大为惊异,说道:“这就是王佐之才啊!”荀彧自此扬名天下。
其实,虽然曹操和张飞都不知道荀彧,(张飞只是知道人家的名字,但是并不认识荀彧,相当于不知道)但是荀彧对曹操并不陌生,关键就在于荀彧的父亲做过济南相,这个岗位曹操也干过,而且一上任就把为祸一方的淫祠给一扫而空,荀彧的父亲就是继任者,所以荀彧对曹操早有耳闻,从父亲那里就知道了曹操的能力。
何进被诛,董卓进京,天下大乱,荀彧当时就对自己一族的父老说:“颍川四战之地,应该尽早离开。”但是荀彧不是族长,说话不算数,而且很多族人怀念故土,加上一旦搬迁,荀氏在颍川经营几辈子的产业肯定就都失去了,所以很多都没有离开,荀彧只能带着一部分有眼光的族人北上冀州,投靠了韩馥,这些留在颍川的,后来基本上都被死于战乱,才后悔没有早点听荀彧的劝告。
但是投靠了韩馥之后,荀氏很多人都看出来韩馥不是什么明主,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当然,这时候阿斗还没出生),于是又暗中投靠了当时看起来前途光明的袁绍,并且帮助袁绍夺去了冀州,所以荀氏得到了袁绍的优待,而且荀氏的家世比起袁氏也不差多少,袁绍对荀彧、荀谌也非常重用,待之以上宾之礼。
但是荀彧毕竟是荀彧,很快就看出袁绍也是一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估计也难以成就大业,恰好这时候曹操站了出来,平定了东郡黄巾叛乱,荀彧觉得曹操比袁绍有前途,但是这次听从他的族人更少了,毕竟现在看上去,袁绍怎么都比曹操强得多,于是荀彧独自又带着自己一支南下投奔了曹操。
曹操对大名鼎鼎的荀氏家族也是闻名已久,听手下来报说荀彧来投,兴奋地不能自已,连忙道:“快快有请。”
张飞对荀彧的名字当然不陌生,听说荀彧来了,也非常高兴,颇有一种见偶像的感觉,毕竟这可是三国大名鼎鼎的荀彧荀文若,不是徐荣这样的小角色,这是张飞第一次见原本三国曹操手下的名人(曹操的一帮兄弟不算)。
而且张飞自己作为谋臣实在是个半吊子,对很多古代的情况都不了解,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尤其是处理政务,实在是力不从心,荀彧这样的大才来投,张飞就可以安心做一个武将,不用再操那么多心了。
不一会儿,士兵引着一个俊朗的青年走了进来,目测此人身高一米八左右,比张飞略矮,但是在古代也算高个子了,面如冠玉,头戴纶巾,一身青衫,飘飘然犹若神仙。
曹操等人早就起坐站在门口相迎,看见荀彧,曹操就高兴地快步迎了上去,一边大笑一边道:“这就是荀彧荀文若?果然是一表人才,真神仙中人!”
荀彧到没有普通文人的傲气,见曹操如此看重自己,连忙行了一礼道:“在下就是荀彧,怎敢劳主公相迎?彧罪该万死!”
曹操不以为意,上去一把拉住荀彧的胳膊,道:“文若不必多礼,我最烦这些礼节,快快随我进去。”
荀彧不由得有些目瞪口呆,古人最讲究礼节,尤其是士人,如此不拘小节,在士人眼中就是没大没小,不知尊卑,荀彧出身世家,平时所作所为无不循规蹈矩,不敢有一丝逾礼,曹操这样的主公,在荀彧的认识中简直难以想象,荀彧苦笑一声,只能在曹操的引领下走了进去。
走了进去,荀彧更加目瞪口呆,只见大堂正中一张高案,后面是一张高背靠椅,再看大堂两旁,也是两排高脚高背椅子,这些闻所未闻的桌椅让荀彧一下子目瞪口呆。
这些当然是张飞的杰作。张飞早就对古人跪坐的礼节感到难以忍受,于是请木匠给自己家里打造了一副后世高桌高椅,一开始还被蔡邕狠狠训斥了一顿,但是很快蔡邕就被这种方便的新桌椅打动了。
毕竟跪坐的方式出入太不方便了,而且长时间跪坐跟容易导致双腿发麻,膝关节长时间贴在地上也容易受凉,蔡邕年纪已经不小了,这种高桌高椅对于老人来说可比以前的方式好多了,尤其是蔡邕现在正在修史,需要长时间伏案写作,跪坐实在太难受了。而且为了讨好蔡邕,张飞还把躺椅、摇椅等拿了出来,这下蔡邕彻底没了脾气。
曹操很快也得知了这种新事物,很快就在自己府中来了一套,这样办起公来就比以前舒服多了,于是这种新的事物很快就在东郡流行开来。
荀彧第一次见这种新事物,当然目瞪口呆。
曹操不以为意,招呼众人坐下,然后问起了荀彧之前的经历,荀彧也没有隐瞒,一一道来,就连自己投靠过袁绍也没有隐瞒。
曹操一听荀彧竟然是离开袁绍而投靠的自己,不由得心中好奇,问道:“文若为何离开袁绍而投靠我?”
张飞等人也非常好奇的看向荀彧,毕竟袁绍现在刚刚战胜了公孙瓒,正是威名最盛的时候,加上袁绍的身世,实在不是现在的曹操可以睥睨的。
荀彧想了想,道:“袁绍貌似宽厚,其实内心非常狭窄,怀疑心特别重,韩馥献冀州与他,他竟然不念旧恩,一路追杀韩馥到了张邈那里,而且连韩馥的家人也不放过,彧是在看不过他的为人。而且彧认为,袁绍此人有不臣之心,以后必然不会甘心居于人下,说不清还会自己称帝,所以彧认为不值得辅佐,所以才离开了袁绍。”
曹操听了,心情有些沉重,半晌才道:“文若看人很准确,本初的确如此,希望他能好自为之!”
似乎不愿意再提袁绍,曹操又问荀彧:“文若认为应该怎么对付董卓这个人?”
荀彧也不愿意说太多旧主的坏话,毕竟背后说人是非不是君子所为,但是对于董卓这个人,荀彧就没那么客气了,直接道:“董卓残暴已经超出常理,一定会因祸乱暴毙,不会有什么作为的。我认为明公现在最需要做的不是考虑董卓的事情,而是如何壮大自己的势力,以待时变!”
曹操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于是问道:“文若认为现在我们应该如何发展?”
荀彧道:“现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现在明公北有袁绍,占据了富庶的冀州,幽州的州牧刘虞暗弱,公孙瓒残暴,两人都不是袁绍的对手,袁绍迟早会占据燕代之地。明公的东方是青徐两州,现在正陷于黄巾之乱,也不适合现在占据,而明公的西方是司州,刚经历董卓之乱,一时间也难以恢复,只有主公现在南方的兖州和豫州,可以作为明公发展的基础。
但是明公现在不应急于扩大地盘,因为北有袁绍,南有袁术,一旦两人联起手来,明公危在旦夕。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明公最应该做的事招贤纳士,慢慢积蓄实力,等到一有时变,就可以顺势而为,则无往而不利。”
这和曹操的想法不谋而合,曹操大笑道:“公真乃吾之子房也!”于是当场任命荀彧为奋武司马,把大部分政务都委托给荀彧处理。
曹操又问荀彧:“文若,既然你说到我们应当招贤纳士,不知文若可有人选?”
荀彧又会向曹操举荐哪位大神呢?敬请收看下一章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