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童话落在心底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上完上午的课,又累又难过的一句话都不想讲。我躲到图书馆,依旧坐在那宽大而安静的阅览室,寻找一分散发着浓墨的清朗。
不与人交谈时,看书是与自身心灵交流的最好渠道。现在每天总是关注大众传播,而传播学中另一个重要部分——自我传播则好象并不重视。其实很多时候,安静的反躬自省,未尝不是一种难得的美丽。
我有点懒散地让指尖划过一页页、一册册书,很多平时可以引我眼神停留的文字,在这个秋天的下午,都无法让我一如往日的凝思。我不再读论说性的学刊,也放下了苦闷与艰涩的马尔库塞,我没有在人民文学中停留一分钟,也不再顺着罗丹或丹纳的指引回顾了。我有点无法聚精会神的集中思想,病倦和秋日午后温暖阳光一同起作用。我偶尔读一两首勃郎宁夫人或雨果的诗,但都无法在最准确的位置触及当下的心灵。
直到我打开十月,看见目录中有个名字叫当童话落在纸上。我犹豫了一会儿才翻到文章中,那种犹豫我无法准确的诉诸笔端。正文没有让我失望,一部被我遗忘多年的美丽的书,重又进入我的视线。我同时回忆起金蔷薇的故事和多年前读这个故事的女孩。
忽然之间我才发现,原来, 这一个下午,我所要找寻的文字在这里,我所要找寻的,能准确触及我当下灵魂的那种感动,在我那些遥远的,童年和少年的记忆之中。而这一切,都是在时光中一直未曾改变摸样的,纵然我自己一天天老去,早已不再年轻,但“金蔷薇”仍然怒放,美丽异常,永不凋谢。
心在最初的喜悦平静之后,慢慢地浮起一些书名和故事的记忆,这些记忆中有我完美无暇的少年时光和我完美无暇的少年的梦。
此时此刻,我似乎恍然间摆脱了病仄倦殆的尘世,全身心的沐浴在一种天国般温暖的光辉中。“这温度比体温高,高那么一点点,却还不至于发烧”这种温暖的迷梦,让我陶醉。从前的岁月中一朵又一朵金蔷薇,绽放在我的眼前,美的让人绚目。
小夏蒂
小夏蒂这位阿尔卑斯山上的少女,不仅感动了克拉拉,而且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代少年的读者,不知让多少女孩子为她或灿烂的微笑或低声的啜泣。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姑娘和一段多么美丽的故事呵!阿尔卑斯风景如画,住着爷爷、羊倌、小夏蒂和所有自然及季节的精灵。克拉拉多么不幸,又多么幸福,在她双腿残疾的时候,能遇到小夏蒂这样一个天使般的姑娘。我一度曾相信,只要有阿尔卑斯,只要有小夏蒂,有爷爷,这个世界还缺什么呢?什么奇迹不能发生呢?孩子还会有什么奢望呢?一切都在这儿了,在小夏蒂那双映着山林的眼眸之中。
多年之后,我来回忆我的童年,我深以为庆幸的事,就是读了这本书,和亲近了大小兴安岭的苍黛色的群山。比较起大海,我一直更喜欢山,山更厚重,更美丽,更能孕育我灵魂深处的梦想。所有关于山的诗意,也许都源自于此吧。
无论如何,无论当下手边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无论岁月把什么可恼人的命题放在眼前,我想,只要你在童年时代有过小夏蒂的青山翠谷,那么生活中就永远有一抹阿尔卑斯的绿色,浓的挥不散、化不开,是一生一世永恒的情结,也是一生一世永恒的美丽。
这本书被指定成为美国12岁以下少年必读书目,是相当英明的,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12、3岁的孩子,如果他(她)读到小夏蒂,那么他(她)将会是幸福的,一种放牧于天地之间的、胸无渣滓、空气般澄清的幸福。
今年春天我在成都看见四川某台动画片频道在播日本版的小夏蒂,更名为小莲的故事。于是,在这个春天的许多个傍晚,我都带着我的一位小朋友,坐在沙发里安静而专注的看这部动画片。我想,这段往事,在多年之后,也未尝不是一种美丽。
小妇人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名字和这本书的名字一样,永远不会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同样,梅格,乔,贝思,艾米和劳里这五个年轻人,也永远不会淡出我的记忆。
这是关于一个并不富裕,甚至并不完整的美国家庭,以及这个家庭中四位女孩子的成长故事。她们曾为买不起圣诞礼物发愁,曾不得不甚至在寒冷的冬天都要出去工作,她们也曾在长久的岁月中忍受亲人分离的痛苦,也曾一次又一次的遭遇失败、贫穷、不受重视但是她们又是多么富有啊,她们有四个姐妹,朝夕相处的生活在一起,她们有温暖的母亲和热情似火的友人。她们有云雀般“飞翔着歌唱,歌唱着飞翔”(雪莱)的岁月和灵魂。她们有手足之爱,朋友之爱,恋人之爱,有一个由温暖的话语,和谐的眼神,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组成的家。在这个世界上,有了这么多宝贵的财富,谁还能再有什么奢求呢?
小妇人的故事离孩子们的心灵和生活都并不遥远。我清晰的记得,十五岁的我是怎么一字一行的读那些美丽的故事,把眼神与心神,都凝结在四位天使般的姑娘身上。我能从她们每一位的身上吸取最良好与最温柔的品质,同时,在她们的缺点中看到我自己的疏漏并加以修正。这是一本教科书,一本最完美的家庭教科书。马奇家客厅里壁炉中的火,自始至终在温暖着我,让我不会觉得寂寞与寒冷。让我的心跟随她们的喜怒哀乐,一起体味生活的美丽与成长的幸福。
我记得,在那安静的上午,我坐在阳光下,读完全书时,早已泪流满面。这四个美丽的姑娘,仿佛已经不单走入我的心,而且走进我的生活。我害怕结尾,如同我害怕长大成人,少年的岁月美的恍若天国——连少年时地悲哀与苦痛,都是美丽的。
小妇人还有部续书,也是作者的手笔,名为小男人,多年以来,我在许多书店都看见了各种各样的版本的该书。但我一直没有继续读下去。只是因为我隐约知道,小男人是乔长大了的故事,是她与她的孩子们的新的故事,而我,多么舍不得我的少年时期的朋友乔长大啊——一如我舍不得送走我的少年时代。
我宁愿,宁愿乔和我的记忆,永远都只有十五岁。
秘密花园
多年之后,我甚至变的非常喜欢这个名字。我总是很庆幸,我在那样的年华,曾有机会,用尘世的眼睛和心灵的眼睛窥视一个美异彩分呈的花园。这个花园如安徒生的童话天国花园的那个花园一样,其中有无尽的美、快乐、幸福以及诸如此类,我贫乏的言语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部作品有很强的现实性,但我却一向认为它完美的超越了凡俗的生活。也许孩子的眼中是偶尔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在青苔班驳的小径尽头,寻着一扇锈迹班驳的旧门,在小径的荒草残垣中拣出一串钥匙,打开花园之门,就仿佛打开了一个魔盒,从中飞出一个又一个美好幸福的精灵,照耀着那个同样具有神话色彩的荒原大宅中上至少爷小姐,下至家佣子女的所有孩子。健康、快乐、友谊、平等、自然、仁爱,一切的一切都藏在这个花园之中。只有回到这儿来,一切都依然如故。
我曾经试想,也许,在多年之后,我也会寻着我的记忆或人生历程,回溯而来,在同样的石隙荒草中,找那扇门和那串遗失的钥匙,打开我的秘密花园。我不知道若真的有那样一天,我是否有幸能重回少年时代的花园,但我依然合什双手感谢上苍,我毕竟曾来过这个花园,见过她的美与温暖,见过在她的落英缤纷中发生在少年人身上的诗意的神话。
或者可以这样讲,无论尘世中的生活如何改变,我终究是幸福的,我有一处秘密花园,她轻易不显形迹,但她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在看似荒原的土地上,她永恒地蕴藏着美与温暖。
每当我向前回溯,回溯我的岁月历程时,我就可以再次回到这座美丽的花园,每当我需要美与温暖,我知道,我总有这样一座花园。
清秀佳人
最初我并不知道蒙哥马利的书还有这样一个译名,我只认识红头发的安妮,当我第一次看见“清秀佳人”时,我甚至有点不知所措。那个孩子,那个我看着她长大如同看着我自己长大的女孩子,也许算不上清秀,她梳两根小辫子,脸上长雀斑,住在一幢绿色房顶的房子中,和一对收养她的老夫妇一起。她会大笑,赛跑,会和男孩子打架,会划船,会开各种大大小小的玩笑,也会常常把自己致于危险之中,同时,她也象我邻家的姐姐般,会做好吃的菜,会利落的整理房间,会在应该读书的时间好好读书,会保护妹妹和爱小动物。她住在艾凡利那个宁静的村庄。现在,时至今日,世界各地已经有无数读者慕名而去,寻找红头发的安妮和她那幢有绿色屋顶的家。而我,在记忆沉淀下以后,也忽然意识到,她——这个当年被领养错了的安妮——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清秀佳人。
我读清秀佳人的时候,好象还没有书中的她年长,而现在,我想我已经比书结尾时安妮的年纪大些了。时光如水,年复一年。在这些年中,我慢慢了悟,我的生活,也曾经历过好多那位红头发女孩子经历过的往事。文学和生活如此接近,少年时读的故事和真实的岁月不分彼此,记忆深处就会涌上一种朦胧的温情,这种温情一直暖着我那些因时光流失而渐渐远离的少年时代。 红头发的安妮身上有一种光华灿烂的美,这种由心灵而散发出的美质,不会因岁月或时空的变更有丝毫的改变。这就象我在回忆远去的少年时代一样,那个时代由内而外生发的美,同样不可变更。每当我回忆这本书,回忆安妮的成长历程,也会同时打开自己尘封的记忆,仿若再走一遍我几十年的生命。
2004年,我看到国家地理杂志用这样的语言描述这片土地:“爱德华王子岛每天守着日出日落,单是那分淡定从容就让人神往。红土地勾勒出迷人的景致红发安妮的故事依然为人传颂”
宝石花
如果说,其他列举的作品,都如阳光下的鲜花一般明丽美好,温暖人心的话,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则如同月光下的湖水,静谧但幽深,湖面波澜未动,但镜面般的水下,有着不为人知的激流与旋涡,或者说如同一座古代的城堡,回廊盘曲,门窗黯淡,有许多无法猜测与迷茫。美则美矣,却如同“女水妖”——并非童话中那位温柔可人的温蒂娜——一样,是那样一种尘世间难得一见的美。
这本书我小时候就读了几遍,长大了又读了几遍。但我仍然并不完全能体会,我的心,在这方面还没被训练出完美的敏感。这种美,我还不能淋漓尽致的体悟。可是,我仍然有感觉,仍然有印象。否则,我是不会在回忆时,见到这本书浮出水面的。
追求完美——我一向认为——这首先是一种境界而非一种态度。换句话讲,没有达到一种境界的人,是不会产生对完美这样一种追求的。孩子虽然年幼,但年幼的心灵并不迟钝,也不残缺,这本书会让读过她的人的心灵,上升到一种能够追求完美的境界。
读者啊,如果你想在这本书中找到那种平易的温暖,那种惯常的情怀,那么你注定要失望,就如同人们读呼啸山庄时,永远无法找到伦敦某客厅中的那种风雅。但是宝石花的美,却也是其他类型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美仑美奂,美不胜收。
达尼洛为了雕刻宝石花,用尽了一生的精力和心神。铜山娘娘啊,她 赐给他一块完美的石头,而达尼洛要用尽毕生时间来打磨这样一件技术上臻于完美的作品。与此同时,一种诗意自始至终萦回在他们周围。那曼佗罗的花纹,仿佛一种看不见的纤丝,绕在故事中,也绕在年少的我的心上。
我是多么向往那样的宝石花哦!一个孩子倾其所有,把生命中一切的愿望都双手捧出交出,只为一个宝石花,这是怎样的执着与感动!对美,对完美的追求,是怎样在那些少年的岁月中,悄悄走进了并深藏在我少年的心中呵!
达尼洛终于雕成了宝石花,但他把它打碎了。巴若夫终于完成了他伟大的作品。无疑这些都是不可抹杀的辉煌。但与此同时,我一直认为,让一位读她的孩子,在少年时代就接触这样一种美和对美的追求,无意是更为珍贵的。
我无法单纯用美丽来形容这本书,我想我该换个词语——也许说珍贵更恰当些。
第四高度
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能否把这部作品讲成一部童话,但说她是一部完美的、英雄主义的少儿读物,确实是不过其实的,上海译文出版社中任溶溶的译本把书名译为古丽雅的道路,但是我一直认为,这个名称还是尊重原著的好——我怎么也不会忘记书中这样一句话:“高地拿下了,用血换来的——古丽雅生命中的最后一个高度”
古丽雅,是和卓雅舒拉齐名的一位女英雄。在我上小学的时代,学校里经常组织活动学习卓雅舒拉这两位苏联小英雄,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读到了第四高度,我窃认为,古丽雅更是一位在生活之中要向她学习的英雄。她并非样板女孩,她身上有缺点有错误:她也曾经学不好地理,也曾经贪玩,也曾经胆怯,但她身行闪光的东西总能弥补这些人人都会犯下的小毛病。她正义、她勇敢、她疾恶如仇,她爱美和善良,爱祖国和人民,爱的那样深又那样真。这不是一句空话,这是她的生活她的生命展示出来的。任谁,我想,都无法不在她这种面前肃然起敬。
一个上小学的女孩子,胆子小的连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都要发抖,声音小的自己都听不见,她是多么需要向古丽雅学习,向一个又一个高度迈进啊!古丽雅已经不单是苏联一位英雄少女,也不单是书中一位勇敢的姑娘,而成为了一个勇气与信念的化身,在时刻指引与帮助着我。“高度”的意义,我想对每个人都有针对性与具象性。生活中不断出现的高度,让人生处处充满挑战。
就是在今天,在我已经长大了,已经远离少年时代的今天,当我于纷忙嘈杂的现代世界中,日夜体会着竞争与淘汰,体会着速度与浮华的时候,当我偶尔不堪重负难以承担的时候,也许我会在自觉不自觉的过程中,想起那些在我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就熟悉的高度。这样会多少抚慰一下我劳累疲倦的心,让我可以有力量继续下去。
我一直认为我很幸运,在小学三四年级就读了伊琳娜的这本书。今年春天,我又新买一本,逐字逐句的读了一次。情节未变,从前的记忆未变,十几年的感动也未变。当我读到第四高度时,我依旧泪流满面。
青鸟
“我们给人以幸福,自己才更接近幸福。”
很多年后,当我在大学里系统学习外国文学史的时候,我又在教科书上看到这个温暖的名字,我却不愿用一位文学院学生的眼光,用理性的审美与戏剧的鉴赏眼光去看待梅特林克的这部童话剧,我更愿意把记忆向前追溯,回到我清明如水的童年,回到我读乔治,莱勃伦克童话的岁月。
伐木人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棣棣,另一个叫咪棣,哥哥十岁,妹妹六岁,他们在圣诞节中梦到一位仙女,请他们救她女儿的病,指引他们去寻找一只青鸟。他们有顶带魔法的绿色小帽,带着他们童心中满满的爱,出发了。他们经历了前生来世,可他们一直没有找到青鸟。最终,他们醒来,用一只小鸽子救了临家女儿的命。这只鸽子,变成了青鸟。棣棣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我们给人以幸福,自己才能更接近幸福。
我之所以在这里重复了故事的内容,是因为我无法用其他语言表达,我们仅看故事本身吧!这是一个多么温暖的故事!孩子的心与幸福,紧紧相依偎。人们常常把爱、美、纯真赠与幼小的孩子,但是奉献的幸福,给人以幸福,在这儿得到了最完美与最精致的体现。我不敢妄称我了解幸福,但我想,幸福也和人的心灵一样,是分层面的,这样的幸福,是和我们从前体会的幸福不同的。她更厚重,更博大。孩子的心灵中,通过一只青鸟,被注入这样的幸福观念,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我有什么理由相信,以这样的眼睛看世界,世界会有丝毫瑕疵?
小王子
在法国,不单孩子们喜欢小王子,大人们也喜欢这本书。书的作者已经在二战中为国捐躯,但他给我们描述的这个美好的世界将永远存在,小王子和他的玫瑰花,会一直在天空的某一位置,向这个世界发出微笑的光辉。
还是在少年时代,那颗幼稚的、纯洁的、不含杂质的心就曾在一次无意的机会中,跟随小王子开始他的旅程,从一颗星飞到另一颗星,并且也在心中,悄悄地种上了一竹玫瑰。时至今日,小王子中的某些段落,我依然可以背诵。这是童话故事,由瑰丽的想象和迷离的梦幻世界组成,但这个故事那么美那么纯洁,让一个孩子也不能对她只当作一个童话。当然,当时的我并没有这样深刻分析的心智,我只是依从感情,把它记了下来,记了这么多年。我很幸运,我记住了一个美丽地故事,于是把一个美丽的世界留在心中这么多年。
六个行星和一个地球,是小王子所有的行程。他的语言那样单纯而美丽,他的心如此清澈而善良。我相信,这一切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带给阅读她的孩子一种向上的,向着爱与美的提升与净化。同是我也相信,对于一个成年人,这位小王子也有同样的魔力。
几年以来,我在各个书店的书架上看到了许多种版本的小王子,这本书近年来又受到了读者的喜爱。这让我感觉很亲切,很温暖。仿佛我童年时的朋友,再次回到身边。这样的感觉,很难形容。
但是我并不是很喜欢其中的插图版。小王子和他的故事实在太美太美,实在是那些插图所无法描绘的啊!文字是抽象作用于心灵的艺术,而图画是直观作用于感知的艺术,比较来说,我更希望只是单纯而清澈的文字,一如多年前我读书时那样,而与此同时,在每位读者的心里,定然会有一位英俊的小王子,一株迷人的玫瑰花,一段带着爱、善良、美丽的旅程。
“深夜,你看那漫天星斗吧!我就是其中的一颗。在旅行者眼里,星星是向导;在常人眼里,星星只不过是微弱的光亮;对学者来说,星星是研究对象了;商人眼里的星星又成了黄金;而星星呢?星星从来不开口分辨”
金蔷薇
这本书带给人的感动,从我初次读它时便产生。在这个安静的秋日午后,当我翻着杂志上那篇文章时,看到这个久违了的题目,我心底里的感动,仿佛多年之后又被换起,一时间让我不知所措。我的眼睛停在了书行之中,而心灵则深深地沉浸在对往日的回忆之中,我又回到了我那些春节而美好的少年时代,回到了那些年有的、青春的岁月之中,回到了那时候的世界,重新体味当时的哪怕一丝一毫的感动与体悟。
我脑海里如岛屿般,先先后后地浮起了这么多书名和记忆。当我慢慢地逐一回顾一遍之后,我才小心翼翼来到金蔷薇面前。因为她太珍贵、太精致、太美好。
沙梅、苏珊娜和那朵从首饰作坊的尘土中筛出的金子铸成的金蔷薇,这一切都被时间与回忆蒙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然而,多年之后,那种感动依然如故。
珍贵的尘土是这本书的另一个名字。
如果说这本书的主旨巴乌斯托夫斯基的一本理论创作经验谈,我想,不如也说这是一本清新优美的另人感动不可多得的小说。沙梅把对苏珊娜的爱,化成金子,竟能在尘土之中筛出金沙,铸成金锭,打造成一朵金蔷薇!我永远不会忘记我读这本书时的感动与感悟。
这是一种多么深厚的爱,又是一种多么执着的追求?!金蔷薇,凝聚了这些爱与追求。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年少的我也在渴望,渴望我自己也能在什么时候,收到一朵金蔷薇,然后那便一定会幸福。我想,单从这个角度,这就是一本带给人美与爱的书。这个年少时的梦一样的想法,在现在已经不常有了,但是这个梦并未消逝。很多时候,我都认为,人是要有梦的,无论是少年时代还是当下,否则,生活本身将不会那么绚丽。金蔷薇本身,就在多年之后,带给了我美与幸福,带给了我文学与生活的感动。
当然,作者有他文学理论上的主旨,他希望读者能领悟到:文艺创作就是用几十年时间,从细沙中收集着金子,然后再融合锻造成自己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长诗。当我读到作者这段叙述时,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动,直至今日,我都无法形之于文。
金蔷薇,我的金蔷薇,多年之前和多年之后的今天,她带给我的关于爱、追求、执着的感动,一直未变,并且我知道,多年之后也不会改变。
我用了半个下午写完了上述文字,刚好下班。我静静地坐在车里,靠西边天空的车窗这一侧,心仍然沉浸在对这些过去岁月和作品的回忆之中。
这时,我望见西边的天空,那落日,发散出一种金色的光辉,这光辉如此亲和、温存,让沐浴于其中的我感到暖和与塌实。我的心里相当清澈美丽,仿佛那金色的辉煌的落日之光。这光亮照着西边辽远的天空,让天空呈现一种庄严与慈祥。我望着那片光芒四射的天空。这种时候,病倦、暮雨或秋天萧肃的风早已没有任何力量,我想我的心里,也有这样一片金色的光辉。
当我回头望东边的车窗,我看见两条彩虹,静静地飘在离我不远的天幕上。我们的车子,正向着彩虹的脚下行驶而去。
我记起,在我小时候,知道一则故事,说是能抵达彩虹脚下的人,将获得幸福。
04/09/27
上完上午的课,又累又难过的一句话都不想讲。我躲到图书馆,依旧坐在那宽大而安静的阅览室,寻找一分散发着浓墨的清朗。
不与人交谈时,看书是与自身心灵交流的最好渠道。现在每天总是关注大众传播,而传播学中另一个重要部分——自我传播则好象并不重视。其实很多时候,安静的反躬自省,未尝不是一种难得的美丽。
我有点懒散地让指尖划过一页页、一册册书,很多平时可以引我眼神停留的文字,在这个秋天的下午,都无法让我一如往日的凝思。我不再读论说性的学刊,也放下了苦闷与艰涩的马尔库塞,我没有在人民文学中停留一分钟,也不再顺着罗丹或丹纳的指引回顾了。我有点无法聚精会神的集中思想,病倦和秋日午后温暖阳光一同起作用。我偶尔读一两首勃郎宁夫人或雨果的诗,但都无法在最准确的位置触及当下的心灵。
直到我打开十月,看见目录中有个名字叫当童话落在纸上。我犹豫了一会儿才翻到文章中,那种犹豫我无法准确的诉诸笔端。正文没有让我失望,一部被我遗忘多年的美丽的书,重又进入我的视线。我同时回忆起金蔷薇的故事和多年前读这个故事的女孩。
忽然之间我才发现,原来, 这一个下午,我所要找寻的文字在这里,我所要找寻的,能准确触及我当下灵魂的那种感动,在我那些遥远的,童年和少年的记忆之中。而这一切,都是在时光中一直未曾改变摸样的,纵然我自己一天天老去,早已不再年轻,但“金蔷薇”仍然怒放,美丽异常,永不凋谢。
心在最初的喜悦平静之后,慢慢地浮起一些书名和故事的记忆,这些记忆中有我完美无暇的少年时光和我完美无暇的少年的梦。
此时此刻,我似乎恍然间摆脱了病仄倦殆的尘世,全身心的沐浴在一种天国般温暖的光辉中。“这温度比体温高,高那么一点点,却还不至于发烧”这种温暖的迷梦,让我陶醉。从前的岁月中一朵又一朵金蔷薇,绽放在我的眼前,美的让人绚目。
小夏蒂
小夏蒂这位阿尔卑斯山上的少女,不仅感动了克拉拉,而且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代少年的读者,不知让多少女孩子为她或灿烂的微笑或低声的啜泣。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姑娘和一段多么美丽的故事呵!阿尔卑斯风景如画,住着爷爷、羊倌、小夏蒂和所有自然及季节的精灵。克拉拉多么不幸,又多么幸福,在她双腿残疾的时候,能遇到小夏蒂这样一个天使般的姑娘。我一度曾相信,只要有阿尔卑斯,只要有小夏蒂,有爷爷,这个世界还缺什么呢?什么奇迹不能发生呢?孩子还会有什么奢望呢?一切都在这儿了,在小夏蒂那双映着山林的眼眸之中。
多年之后,我来回忆我的童年,我深以为庆幸的事,就是读了这本书,和亲近了大小兴安岭的苍黛色的群山。比较起大海,我一直更喜欢山,山更厚重,更美丽,更能孕育我灵魂深处的梦想。所有关于山的诗意,也许都源自于此吧。
无论如何,无论当下手边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无论岁月把什么可恼人的命题放在眼前,我想,只要你在童年时代有过小夏蒂的青山翠谷,那么生活中就永远有一抹阿尔卑斯的绿色,浓的挥不散、化不开,是一生一世永恒的情结,也是一生一世永恒的美丽。
这本书被指定成为美国12岁以下少年必读书目,是相当英明的,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12、3岁的孩子,如果他(她)读到小夏蒂,那么他(她)将会是幸福的,一种放牧于天地之间的、胸无渣滓、空气般澄清的幸福。
今年春天我在成都看见四川某台动画片频道在播日本版的小夏蒂,更名为小莲的故事。于是,在这个春天的许多个傍晚,我都带着我的一位小朋友,坐在沙发里安静而专注的看这部动画片。我想,这段往事,在多年之后,也未尝不是一种美丽。
小妇人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名字和这本书的名字一样,永远不会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同样,梅格,乔,贝思,艾米和劳里这五个年轻人,也永远不会淡出我的记忆。
这是关于一个并不富裕,甚至并不完整的美国家庭,以及这个家庭中四位女孩子的成长故事。她们曾为买不起圣诞礼物发愁,曾不得不甚至在寒冷的冬天都要出去工作,她们也曾在长久的岁月中忍受亲人分离的痛苦,也曾一次又一次的遭遇失败、贫穷、不受重视但是她们又是多么富有啊,她们有四个姐妹,朝夕相处的生活在一起,她们有温暖的母亲和热情似火的友人。她们有云雀般“飞翔着歌唱,歌唱着飞翔”(雪莱)的岁月和灵魂。她们有手足之爱,朋友之爱,恋人之爱,有一个由温暖的话语,和谐的眼神,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组成的家。在这个世界上,有了这么多宝贵的财富,谁还能再有什么奢求呢?
小妇人的故事离孩子们的心灵和生活都并不遥远。我清晰的记得,十五岁的我是怎么一字一行的读那些美丽的故事,把眼神与心神,都凝结在四位天使般的姑娘身上。我能从她们每一位的身上吸取最良好与最温柔的品质,同时,在她们的缺点中看到我自己的疏漏并加以修正。这是一本教科书,一本最完美的家庭教科书。马奇家客厅里壁炉中的火,自始至终在温暖着我,让我不会觉得寂寞与寒冷。让我的心跟随她们的喜怒哀乐,一起体味生活的美丽与成长的幸福。
我记得,在那安静的上午,我坐在阳光下,读完全书时,早已泪流满面。这四个美丽的姑娘,仿佛已经不单走入我的心,而且走进我的生活。我害怕结尾,如同我害怕长大成人,少年的岁月美的恍若天国——连少年时地悲哀与苦痛,都是美丽的。
小妇人还有部续书,也是作者的手笔,名为小男人,多年以来,我在许多书店都看见了各种各样的版本的该书。但我一直没有继续读下去。只是因为我隐约知道,小男人是乔长大了的故事,是她与她的孩子们的新的故事,而我,多么舍不得我的少年时期的朋友乔长大啊——一如我舍不得送走我的少年时代。
我宁愿,宁愿乔和我的记忆,永远都只有十五岁。
秘密花园
多年之后,我甚至变的非常喜欢这个名字。我总是很庆幸,我在那样的年华,曾有机会,用尘世的眼睛和心灵的眼睛窥视一个美异彩分呈的花园。这个花园如安徒生的童话天国花园的那个花园一样,其中有无尽的美、快乐、幸福以及诸如此类,我贫乏的言语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部作品有很强的现实性,但我却一向认为它完美的超越了凡俗的生活。也许孩子的眼中是偶尔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在青苔班驳的小径尽头,寻着一扇锈迹班驳的旧门,在小径的荒草残垣中拣出一串钥匙,打开花园之门,就仿佛打开了一个魔盒,从中飞出一个又一个美好幸福的精灵,照耀着那个同样具有神话色彩的荒原大宅中上至少爷小姐,下至家佣子女的所有孩子。健康、快乐、友谊、平等、自然、仁爱,一切的一切都藏在这个花园之中。只有回到这儿来,一切都依然如故。
我曾经试想,也许,在多年之后,我也会寻着我的记忆或人生历程,回溯而来,在同样的石隙荒草中,找那扇门和那串遗失的钥匙,打开我的秘密花园。我不知道若真的有那样一天,我是否有幸能重回少年时代的花园,但我依然合什双手感谢上苍,我毕竟曾来过这个花园,见过她的美与温暖,见过在她的落英缤纷中发生在少年人身上的诗意的神话。
或者可以这样讲,无论尘世中的生活如何改变,我终究是幸福的,我有一处秘密花园,她轻易不显形迹,但她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在看似荒原的土地上,她永恒地蕴藏着美与温暖。
每当我向前回溯,回溯我的岁月历程时,我就可以再次回到这座美丽的花园,每当我需要美与温暖,我知道,我总有这样一座花园。
清秀佳人
最初我并不知道蒙哥马利的书还有这样一个译名,我只认识红头发的安妮,当我第一次看见“清秀佳人”时,我甚至有点不知所措。那个孩子,那个我看着她长大如同看着我自己长大的女孩子,也许算不上清秀,她梳两根小辫子,脸上长雀斑,住在一幢绿色房顶的房子中,和一对收养她的老夫妇一起。她会大笑,赛跑,会和男孩子打架,会划船,会开各种大大小小的玩笑,也会常常把自己致于危险之中,同时,她也象我邻家的姐姐般,会做好吃的菜,会利落的整理房间,会在应该读书的时间好好读书,会保护妹妹和爱小动物。她住在艾凡利那个宁静的村庄。现在,时至今日,世界各地已经有无数读者慕名而去,寻找红头发的安妮和她那幢有绿色屋顶的家。而我,在记忆沉淀下以后,也忽然意识到,她——这个当年被领养错了的安妮——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清秀佳人。
我读清秀佳人的时候,好象还没有书中的她年长,而现在,我想我已经比书结尾时安妮的年纪大些了。时光如水,年复一年。在这些年中,我慢慢了悟,我的生活,也曾经历过好多那位红头发女孩子经历过的往事。文学和生活如此接近,少年时读的故事和真实的岁月不分彼此,记忆深处就会涌上一种朦胧的温情,这种温情一直暖着我那些因时光流失而渐渐远离的少年时代。 红头发的安妮身上有一种光华灿烂的美,这种由心灵而散发出的美质,不会因岁月或时空的变更有丝毫的改变。这就象我在回忆远去的少年时代一样,那个时代由内而外生发的美,同样不可变更。每当我回忆这本书,回忆安妮的成长历程,也会同时打开自己尘封的记忆,仿若再走一遍我几十年的生命。
2004年,我看到国家地理杂志用这样的语言描述这片土地:“爱德华王子岛每天守着日出日落,单是那分淡定从容就让人神往。红土地勾勒出迷人的景致红发安妮的故事依然为人传颂”
宝石花
如果说,其他列举的作品,都如阳光下的鲜花一般明丽美好,温暖人心的话,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则如同月光下的湖水,静谧但幽深,湖面波澜未动,但镜面般的水下,有着不为人知的激流与旋涡,或者说如同一座古代的城堡,回廊盘曲,门窗黯淡,有许多无法猜测与迷茫。美则美矣,却如同“女水妖”——并非童话中那位温柔可人的温蒂娜——一样,是那样一种尘世间难得一见的美。
这本书我小时候就读了几遍,长大了又读了几遍。但我仍然并不完全能体会,我的心,在这方面还没被训练出完美的敏感。这种美,我还不能淋漓尽致的体悟。可是,我仍然有感觉,仍然有印象。否则,我是不会在回忆时,见到这本书浮出水面的。
追求完美——我一向认为——这首先是一种境界而非一种态度。换句话讲,没有达到一种境界的人,是不会产生对完美这样一种追求的。孩子虽然年幼,但年幼的心灵并不迟钝,也不残缺,这本书会让读过她的人的心灵,上升到一种能够追求完美的境界。
读者啊,如果你想在这本书中找到那种平易的温暖,那种惯常的情怀,那么你注定要失望,就如同人们读呼啸山庄时,永远无法找到伦敦某客厅中的那种风雅。但是宝石花的美,却也是其他类型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美仑美奂,美不胜收。
达尼洛为了雕刻宝石花,用尽了一生的精力和心神。铜山娘娘啊,她 赐给他一块完美的石头,而达尼洛要用尽毕生时间来打磨这样一件技术上臻于完美的作品。与此同时,一种诗意自始至终萦回在他们周围。那曼佗罗的花纹,仿佛一种看不见的纤丝,绕在故事中,也绕在年少的我的心上。
我是多么向往那样的宝石花哦!一个孩子倾其所有,把生命中一切的愿望都双手捧出交出,只为一个宝石花,这是怎样的执着与感动!对美,对完美的追求,是怎样在那些少年的岁月中,悄悄走进了并深藏在我少年的心中呵!
达尼洛终于雕成了宝石花,但他把它打碎了。巴若夫终于完成了他伟大的作品。无疑这些都是不可抹杀的辉煌。但与此同时,我一直认为,让一位读她的孩子,在少年时代就接触这样一种美和对美的追求,无意是更为珍贵的。
我无法单纯用美丽来形容这本书,我想我该换个词语——也许说珍贵更恰当些。
第四高度
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能否把这部作品讲成一部童话,但说她是一部完美的、英雄主义的少儿读物,确实是不过其实的,上海译文出版社中任溶溶的译本把书名译为古丽雅的道路,但是我一直认为,这个名称还是尊重原著的好——我怎么也不会忘记书中这样一句话:“高地拿下了,用血换来的——古丽雅生命中的最后一个高度”
古丽雅,是和卓雅舒拉齐名的一位女英雄。在我上小学的时代,学校里经常组织活动学习卓雅舒拉这两位苏联小英雄,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读到了第四高度,我窃认为,古丽雅更是一位在生活之中要向她学习的英雄。她并非样板女孩,她身上有缺点有错误:她也曾经学不好地理,也曾经贪玩,也曾经胆怯,但她身行闪光的东西总能弥补这些人人都会犯下的小毛病。她正义、她勇敢、她疾恶如仇,她爱美和善良,爱祖国和人民,爱的那样深又那样真。这不是一句空话,这是她的生活她的生命展示出来的。任谁,我想,都无法不在她这种面前肃然起敬。
一个上小学的女孩子,胆子小的连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都要发抖,声音小的自己都听不见,她是多么需要向古丽雅学习,向一个又一个高度迈进啊!古丽雅已经不单是苏联一位英雄少女,也不单是书中一位勇敢的姑娘,而成为了一个勇气与信念的化身,在时刻指引与帮助着我。“高度”的意义,我想对每个人都有针对性与具象性。生活中不断出现的高度,让人生处处充满挑战。
就是在今天,在我已经长大了,已经远离少年时代的今天,当我于纷忙嘈杂的现代世界中,日夜体会着竞争与淘汰,体会着速度与浮华的时候,当我偶尔不堪重负难以承担的时候,也许我会在自觉不自觉的过程中,想起那些在我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就熟悉的高度。这样会多少抚慰一下我劳累疲倦的心,让我可以有力量继续下去。
我一直认为我很幸运,在小学三四年级就读了伊琳娜的这本书。今年春天,我又新买一本,逐字逐句的读了一次。情节未变,从前的记忆未变,十几年的感动也未变。当我读到第四高度时,我依旧泪流满面。
青鸟
“我们给人以幸福,自己才更接近幸福。”
很多年后,当我在大学里系统学习外国文学史的时候,我又在教科书上看到这个温暖的名字,我却不愿用一位文学院学生的眼光,用理性的审美与戏剧的鉴赏眼光去看待梅特林克的这部童话剧,我更愿意把记忆向前追溯,回到我清明如水的童年,回到我读乔治,莱勃伦克童话的岁月。
伐木人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棣棣,另一个叫咪棣,哥哥十岁,妹妹六岁,他们在圣诞节中梦到一位仙女,请他们救她女儿的病,指引他们去寻找一只青鸟。他们有顶带魔法的绿色小帽,带着他们童心中满满的爱,出发了。他们经历了前生来世,可他们一直没有找到青鸟。最终,他们醒来,用一只小鸽子救了临家女儿的命。这只鸽子,变成了青鸟。棣棣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我们给人以幸福,自己才能更接近幸福。
我之所以在这里重复了故事的内容,是因为我无法用其他语言表达,我们仅看故事本身吧!这是一个多么温暖的故事!孩子的心与幸福,紧紧相依偎。人们常常把爱、美、纯真赠与幼小的孩子,但是奉献的幸福,给人以幸福,在这儿得到了最完美与最精致的体现。我不敢妄称我了解幸福,但我想,幸福也和人的心灵一样,是分层面的,这样的幸福,是和我们从前体会的幸福不同的。她更厚重,更博大。孩子的心灵中,通过一只青鸟,被注入这样的幸福观念,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我有什么理由相信,以这样的眼睛看世界,世界会有丝毫瑕疵?
小王子
在法国,不单孩子们喜欢小王子,大人们也喜欢这本书。书的作者已经在二战中为国捐躯,但他给我们描述的这个美好的世界将永远存在,小王子和他的玫瑰花,会一直在天空的某一位置,向这个世界发出微笑的光辉。
还是在少年时代,那颗幼稚的、纯洁的、不含杂质的心就曾在一次无意的机会中,跟随小王子开始他的旅程,从一颗星飞到另一颗星,并且也在心中,悄悄地种上了一竹玫瑰。时至今日,小王子中的某些段落,我依然可以背诵。这是童话故事,由瑰丽的想象和迷离的梦幻世界组成,但这个故事那么美那么纯洁,让一个孩子也不能对她只当作一个童话。当然,当时的我并没有这样深刻分析的心智,我只是依从感情,把它记了下来,记了这么多年。我很幸运,我记住了一个美丽地故事,于是把一个美丽的世界留在心中这么多年。
六个行星和一个地球,是小王子所有的行程。他的语言那样单纯而美丽,他的心如此清澈而善良。我相信,这一切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带给阅读她的孩子一种向上的,向着爱与美的提升与净化。同是我也相信,对于一个成年人,这位小王子也有同样的魔力。
几年以来,我在各个书店的书架上看到了许多种版本的小王子,这本书近年来又受到了读者的喜爱。这让我感觉很亲切,很温暖。仿佛我童年时的朋友,再次回到身边。这样的感觉,很难形容。
但是我并不是很喜欢其中的插图版。小王子和他的故事实在太美太美,实在是那些插图所无法描绘的啊!文字是抽象作用于心灵的艺术,而图画是直观作用于感知的艺术,比较来说,我更希望只是单纯而清澈的文字,一如多年前我读书时那样,而与此同时,在每位读者的心里,定然会有一位英俊的小王子,一株迷人的玫瑰花,一段带着爱、善良、美丽的旅程。
“深夜,你看那漫天星斗吧!我就是其中的一颗。在旅行者眼里,星星是向导;在常人眼里,星星只不过是微弱的光亮;对学者来说,星星是研究对象了;商人眼里的星星又成了黄金;而星星呢?星星从来不开口分辨”
金蔷薇
这本书带给人的感动,从我初次读它时便产生。在这个安静的秋日午后,当我翻着杂志上那篇文章时,看到这个久违了的题目,我心底里的感动,仿佛多年之后又被换起,一时间让我不知所措。我的眼睛停在了书行之中,而心灵则深深地沉浸在对往日的回忆之中,我又回到了我那些春节而美好的少年时代,回到了那些年有的、青春的岁月之中,回到了那时候的世界,重新体味当时的哪怕一丝一毫的感动与体悟。
我脑海里如岛屿般,先先后后地浮起了这么多书名和记忆。当我慢慢地逐一回顾一遍之后,我才小心翼翼来到金蔷薇面前。因为她太珍贵、太精致、太美好。
沙梅、苏珊娜和那朵从首饰作坊的尘土中筛出的金子铸成的金蔷薇,这一切都被时间与回忆蒙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然而,多年之后,那种感动依然如故。
珍贵的尘土是这本书的另一个名字。
如果说这本书的主旨巴乌斯托夫斯基的一本理论创作经验谈,我想,不如也说这是一本清新优美的另人感动不可多得的小说。沙梅把对苏珊娜的爱,化成金子,竟能在尘土之中筛出金沙,铸成金锭,打造成一朵金蔷薇!我永远不会忘记我读这本书时的感动与感悟。
这是一种多么深厚的爱,又是一种多么执着的追求?!金蔷薇,凝聚了这些爱与追求。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年少的我也在渴望,渴望我自己也能在什么时候,收到一朵金蔷薇,然后那便一定会幸福。我想,单从这个角度,这就是一本带给人美与爱的书。这个年少时的梦一样的想法,在现在已经不常有了,但是这个梦并未消逝。很多时候,我都认为,人是要有梦的,无论是少年时代还是当下,否则,生活本身将不会那么绚丽。金蔷薇本身,就在多年之后,带给了我美与幸福,带给了我文学与生活的感动。
当然,作者有他文学理论上的主旨,他希望读者能领悟到:文艺创作就是用几十年时间,从细沙中收集着金子,然后再融合锻造成自己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长诗。当我读到作者这段叙述时,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动,直至今日,我都无法形之于文。
金蔷薇,我的金蔷薇,多年之前和多年之后的今天,她带给我的关于爱、追求、执着的感动,一直未变,并且我知道,多年之后也不会改变。
我用了半个下午写完了上述文字,刚好下班。我静静地坐在车里,靠西边天空的车窗这一侧,心仍然沉浸在对这些过去岁月和作品的回忆之中。
这时,我望见西边的天空,那落日,发散出一种金色的光辉,这光辉如此亲和、温存,让沐浴于其中的我感到暖和与塌实。我的心里相当清澈美丽,仿佛那金色的辉煌的落日之光。这光亮照着西边辽远的天空,让天空呈现一种庄严与慈祥。我望着那片光芒四射的天空。这种时候,病倦、暮雨或秋天萧肃的风早已没有任何力量,我想我的心里,也有这样一片金色的光辉。
当我回头望东边的车窗,我看见两条彩虹,静静地飘在离我不远的天幕上。我们的车子,正向着彩虹的脚下行驶而去。
我记起,在我小时候,知道一则故事,说是能抵达彩虹脚下的人,将获得幸福。
0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