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再过十来天才是儿子的生日,华急急地从省城往回赶。儿子今年十七岁,长得高高壮壮的,浓眉大眼,高鼻梁,很是帅气。华路上一直揣摩给儿子的生日礼物,终于没能定下来,就拨通了阿惠的电话。阿惠正在上班,可以听见机器转动的声音,她只说了句,你看着买吧,就挂了。看来还得自己拿主意。
每年儿子生日,都要送礼物。前些年还好,儿子小,送个玩具、小挂件什么的就可以了,大前年开始,送那些就不行了。依阿惠的说法,即要考虑实用性,又要随潮流,不能落伍。太昂贵了显得奢侈,便宜了又不隆重,儿子会不高兴。大前年是复读机,前年是mp4,去年是手机,今年送什么,还真不好定。
儿子明年要开电脑编程课,华忽然想到央视购物最近推出的一款笔记本,dell的,牌子硬,配置也不低,160g硬盘,3g内存,cpu处理器是奔5的,最主要的是价格不高,才不到3500,信封式外观设计,主体颜色是时下流行的中国红,时尚且前卫,体型小巧,携带便利。这样想着,就决定是笔记本了。
华小时侯家里穷,父母整天辛苦劳碌,日子还是紧巴巴的。那里有什么生日礼物。有一年过生日,家里一点白面也没有,母亲包了一碗茄子馅的豆面饺子,吃得华心里美滋滋的。母亲泪眼婆娑地看着华说:“孩儿啊,做父母的对不住你,等将来日子好了,妈天天给你包饺子吃。”那年月,日子都不好过。夏天还好些,刚收了夏粮,蔬菜瓜果也多,偶尔还能调剂调剂。冬天就不行了,早饭基本是窝头酸菜揭锅水、午饭是豆面擦疙斗、晚饭是烤窝头片,顶多熬点疙瘩拌汤。日子固然清苦,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议古论今、谈天说地,却也游哉优哉、其乐融融。怎么如今到了儿子这里,就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新买的水果、零食,吃一两口就扔了。就连每次过生日,都嚷嚷要去饭店过。“哎”想到这里,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华中午到家,下午去县城就把笔记本买回来了。六点不到做好晚饭,刚过中秋,做得简单了些——把前些日子蒸好存在冰箱里的馒头拿出来两个,搁在笼屉里热了热。煮了点小米粥,火候和味道掌握得正好,两碗小米粥舀出来的时候,金灿灿、香喷喷的。又拌了一盘儿洋葱木耳,挺保健的一道家常菜,夹了一块豆腐乳、一小碟腌韭花——原本按照阿惠的意思,馏个馒头、熬点稀饭、切片咸菜就对付了。自从儿子上高中住在学校以后,这成了华和阿惠固定的晚饭模式。一来两人都要上班,时间上不允许,二来儿子不在,花费在饮食上的心思就淡了。刚开始时,华颇有微词,阿惠不停地念叨:“日子是自己过的,自个儿感觉舒服就行了,何必那么讲究呢?谁家也不能天天吃香喝辣,小米粥也挺养人,再说吃完饭还想上山。”想想是这么个理儿,慢慢也就习惯了,能简则简吧!
饭菜端到客厅茶几上的时候,阿惠还没下班。华顺手打开电脑,挂上qq,在百度栏里敲上秦腔,点击、打开、播放,还是那段百听不厌、苍凉悲壮的苏武牧羊——“见贤弟(仁兄)把人的肝肠哭断/不由叫人痛伤怀/弟兄们相会在荒郊外/我含羞带亏跪尘埃/弟降北国实无奈”——这是苏武在北海牧羊见到李陵时两人的一段对唱,其时李陵已经投降北国,先是一句间板,接下来是一大段二六,高潮部分是一段滚白,结尾是流水、送板、抹板。秦腔不愧是梆子戏的鼻祖,这出悲欢离合、生分死别的正戏被演绎得跌宕起伏、酣畅淋漓,听得华心里酸酸涩涩、凄凄楚楚的。华业余爱好不多,但尤其好秦腔这口儿,就像戏词唱到的,华听到秦腔就像是“讨吃鬼喝了一碗人参汤,这浑身可都来劲儿”一方水土一方人嘛。
趁着听戏当儿,华把里里外外又拖了一遍。房子是前几年买的,老式格局,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外加一个阳台,大约六十平米。小一点的卧室是华和阿惠的,放了一张双人床,床头挂一幅琴韵图,古朴雅致,右侧放一个床头柜,旁边一个挂衣架。大一点的卧室光线也好,自然是儿子的。儿子睡觉不老实,爱翻滚,去年华把原来的单人床换成了现在的母子床,平常来个亲戚也能应急。又放了一个三开门的大衣柜。靠近阳台门,放了一张写字台,上边合适位置做了一个简易书橱,全是儿子的学习资料。儿子学习不是很上心,成绩总有起伏。学习上华帮不了多大忙,这么多年了,概念性的知识早就散了,系统不起来,根本无从下手。想想就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去吧。书橱的玻璃门上,帖满了儿子喜欢的乔丹科比姚明麦迪众多篮球明星肖像。写字台左侧,放了一个触摸式的卡通台灯。阳台上,阿惠养了一盆君子兰、一盆袖珍椰子,长势很好,绿油油、水汪汪的特别养眼。儿子大了,有了自己的私密空间。上高中后,除了周末回来洗洗衣服、打打牙祭、拿点零钱,儿子几乎是不着家的,电话也很少打。即便在家,和华也说不了几句话,倒是跟阿惠贴心,嘀嘀咕咕个没完。这让华很是索然,感觉自己是真的老了。鬓角添了几根白发,记忆力也开始减退,不过儿子农历八月二十八的生日绝对记得最牢记得最准,其它许多该记住的事情说过就忘。
阿惠下班时已经快六点半了,天已经黑了下来,还下起了毛毛细雨。华关掉电脑打开电视,并向阿惠说了儿子生日礼物的事,阿惠没说什么。雨越下越大,几成瓢泼之势,山肯定是不能上了,两人就边吃饭边等正点的新闻联播。
门铃叮咚,华起身开门,是母亲,头发湿漉漉的:“今天你爸生日,你们没回家,电话也打不通,怕你们有什么事,所以我来看看,没事就好”阿惠看到华脸上的泪滴。
再过十来天才是儿子的生日,华急急地从省城往回赶。儿子今年十七岁,长得高高壮壮的,浓眉大眼,高鼻梁,很是帅气。华路上一直揣摩给儿子的生日礼物,终于没能定下来,就拨通了阿惠的电话。阿惠正在上班,可以听见机器转动的声音,她只说了句,你看着买吧,就挂了。看来还得自己拿主意。
每年儿子生日,都要送礼物。前些年还好,儿子小,送个玩具、小挂件什么的就可以了,大前年开始,送那些就不行了。依阿惠的说法,即要考虑实用性,又要随潮流,不能落伍。太昂贵了显得奢侈,便宜了又不隆重,儿子会不高兴。大前年是复读机,前年是mp4,去年是手机,今年送什么,还真不好定。
儿子明年要开电脑编程课,华忽然想到央视购物最近推出的一款笔记本,dell的,牌子硬,配置也不低,160g硬盘,3g内存,cpu处理器是奔5的,最主要的是价格不高,才不到3500,信封式外观设计,主体颜色是时下流行的中国红,时尚且前卫,体型小巧,携带便利。这样想着,就决定是笔记本了。
华小时侯家里穷,父母整天辛苦劳碌,日子还是紧巴巴的。那里有什么生日礼物。有一年过生日,家里一点白面也没有,母亲包了一碗茄子馅的豆面饺子,吃得华心里美滋滋的。母亲泪眼婆娑地看着华说:“孩儿啊,做父母的对不住你,等将来日子好了,妈天天给你包饺子吃。”那年月,日子都不好过。夏天还好些,刚收了夏粮,蔬菜瓜果也多,偶尔还能调剂调剂。冬天就不行了,早饭基本是窝头酸菜揭锅水、午饭是豆面擦疙斗、晚饭是烤窝头片,顶多熬点疙瘩拌汤。日子固然清苦,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议古论今、谈天说地,却也游哉优哉、其乐融融。怎么如今到了儿子这里,就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新买的水果、零食,吃一两口就扔了。就连每次过生日,都嚷嚷要去饭店过。“哎”想到这里,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华中午到家,下午去县城就把笔记本买回来了。六点不到做好晚饭,刚过中秋,做得简单了些——把前些日子蒸好存在冰箱里的馒头拿出来两个,搁在笼屉里热了热。煮了点小米粥,火候和味道掌握得正好,两碗小米粥舀出来的时候,金灿灿、香喷喷的。又拌了一盘儿洋葱木耳,挺保健的一道家常菜,夹了一块豆腐乳、一小碟腌韭花——原本按照阿惠的意思,馏个馒头、熬点稀饭、切片咸菜就对付了。自从儿子上高中住在学校以后,这成了华和阿惠固定的晚饭模式。一来两人都要上班,时间上不允许,二来儿子不在,花费在饮食上的心思就淡了。刚开始时,华颇有微词,阿惠不停地念叨:“日子是自己过的,自个儿感觉舒服就行了,何必那么讲究呢?谁家也不能天天吃香喝辣,小米粥也挺养人,再说吃完饭还想上山。”想想是这么个理儿,慢慢也就习惯了,能简则简吧!
饭菜端到客厅茶几上的时候,阿惠还没下班。华顺手打开电脑,挂上qq,在百度栏里敲上秦腔,点击、打开、播放,还是那段百听不厌、苍凉悲壮的苏武牧羊——“见贤弟(仁兄)把人的肝肠哭断/不由叫人痛伤怀/弟兄们相会在荒郊外/我含羞带亏跪尘埃/弟降北国实无奈”——这是苏武在北海牧羊见到李陵时两人的一段对唱,其时李陵已经投降北国,先是一句间板,接下来是一大段二六,高潮部分是一段滚白,结尾是流水、送板、抹板。秦腔不愧是梆子戏的鼻祖,这出悲欢离合、生分死别的正戏被演绎得跌宕起伏、酣畅淋漓,听得华心里酸酸涩涩、凄凄楚楚的。华业余爱好不多,但尤其好秦腔这口儿,就像戏词唱到的,华听到秦腔就像是“讨吃鬼喝了一碗人参汤,这浑身可都来劲儿”一方水土一方人嘛。
趁着听戏当儿,华把里里外外又拖了一遍。房子是前几年买的,老式格局,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外加一个阳台,大约六十平米。小一点的卧室是华和阿惠的,放了一张双人床,床头挂一幅琴韵图,古朴雅致,右侧放一个床头柜,旁边一个挂衣架。大一点的卧室光线也好,自然是儿子的。儿子睡觉不老实,爱翻滚,去年华把原来的单人床换成了现在的母子床,平常来个亲戚也能应急。又放了一个三开门的大衣柜。靠近阳台门,放了一张写字台,上边合适位置做了一个简易书橱,全是儿子的学习资料。儿子学习不是很上心,成绩总有起伏。学习上华帮不了多大忙,这么多年了,概念性的知识早就散了,系统不起来,根本无从下手。想想就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去吧。书橱的玻璃门上,帖满了儿子喜欢的乔丹科比姚明麦迪众多篮球明星肖像。写字台左侧,放了一个触摸式的卡通台灯。阳台上,阿惠养了一盆君子兰、一盆袖珍椰子,长势很好,绿油油、水汪汪的特别养眼。儿子大了,有了自己的私密空间。上高中后,除了周末回来洗洗衣服、打打牙祭、拿点零钱,儿子几乎是不着家的,电话也很少打。即便在家,和华也说不了几句话,倒是跟阿惠贴心,嘀嘀咕咕个没完。这让华很是索然,感觉自己是真的老了。鬓角添了几根白发,记忆力也开始减退,不过儿子农历八月二十八的生日绝对记得最牢记得最准,其它许多该记住的事情说过就忘。
阿惠下班时已经快六点半了,天已经黑了下来,还下起了毛毛细雨。华关掉电脑打开电视,并向阿惠说了儿子生日礼物的事,阿惠没说什么。雨越下越大,几成瓢泼之势,山肯定是不能上了,两人就边吃饭边等正点的新闻联播。
门铃叮咚,华起身开门,是母亲,头发湿漉漉的:“今天你爸生日,你们没回家,电话也打不通,怕你们有什么事,所以我来看看,没事就好”阿惠看到华脸上的泪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