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暮秋,寒风吹打着高大的杨树,枯黄的树叶扑啦啦落下,在地面逃窜,逃避着风的驱赶。这年天气很反常,夏季异常闷热,秋天突然而至,一夜之间风雨萧条,天地冷清。
公元1851年在朝鲜王朝的纪元上是哲宗2年,农历辛亥年。秋天的早晨,天空湛蓝、高远,有两个人不顾秋日清晨的寒露,站在杂草丛生的感古堂庭院内,望着屋子顶上。
“老爷,您快看啊!那不是么!”
老仆指着堂屋顶上的一团紫色云气说:
“这就是祥云瑞气啊,老天保佑夫人一定能生贵子!”
被称为老爷的人并不说话,紧皱着眉头,忧心忡忡。他就是现今感古堂的主人闵致禄,仁显王后的曾侄孙。闵致禄也遇到了和仁显王后当年同样的问题——年过40仍无子嗣。他的续弦夫人生头胎已经三天了,房间里不断出来呻吟声,而孩子却没有落地的动静。闵致禄忧心如焚,焦虑中夹杂着希望,他企盼老天赐给自己一个儿子,所托终生。
闵致禄望着屋脊上盘旋着的紫气,心里默默祈祷:“但愿这是吉祥的征兆,上天啊,赐给我一个儿子吧。”
老仆知道闵致禄的担忧,劝慰道:“老爷您放心吧,这绝对是吉兆,不是说大人物在出生之前都有征兆的么?”
“唉,若真如老人家所言就好了。夫人经历了这几天的阵痛,我真是担心啊”
“老爷,快别这么想了,大人物怎么能轻易的诞生呢?虽然现在生男生女还不知道,但是看这征兆,将来一定是有作为的人啊。”
“你这个老人家讲的不对啊,要是儿子的话还有可能成为大人物;要是女儿的话,也就不做什么指望了。可怜我40岁才得子嗣,一定要生儿子才行啊。”
“老爷,话虽如此,女儿也一样能成为大人物啊!”
“嗯?那会是哪种人物呢?”
“老爷,若是女儿能成为正宫娘娘的话,不就成为大人物了?更何况老爷祖上曾有多位被选为正宫娘娘,您的曾祖姑母仁显王后就是一位吗。”
“嗯,话虽如此说,但平凡、安宁的日子才是最好的。如果像仁显王后那样被卷入权势的争斗之中,反而悲惨。”
想起长辈对自己描述的仁显王后被废后的种种惨景,闵致禄不由得叹了口气。就在这个时候,从内堂突然传来婴儿的啼哭,虽是远远传来,却声音宏亮。骤然,闵致禄的脸上挂满惊喜,他向内堂跷脚张望,转头问老仆:“应该生了吧?快去帮我问一下是男是女!”
老仆一边后退一边连连摇手:“要不得啊老爷,像老奴这样卑贱的人怎么能随意进出夫人的产房。老爷这么担心,还是您亲自进去看分明吧。”
这时,一个老妈子匆匆忙忙从门里走出来,望见闵致禄,露出了犹豫不决的神情。
老仆问道:“喂!老爷非常担心啊,快说是男孩还是女孩?”
闵致禄充满期待地走到老妈子的面前,老妈子局促不安地说:“禀告老爷,虽然生的是女儿,但可不是普通的孩子。她的第一声差点把老奴的耳朵给震聋了,老奴接生过上百个婴儿了,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
闵致禄已经回转了身,嘴里轻轻念叨着:“这样啊不是儿子,是女儿不是儿子。”
他一面念叨着,一面朝书房走,脚步缓慢蹒跚,浑身都负着失意。
老仆跟在后面安慰道:“老爷,不要太失望啦,已经开头儿了,也许夫人下一胎生的就是儿子了。”
闵致禄长叹一声:“唉,我不是让闵家绝后了吗?”
蹒跚到书房,闵致禄坐定,连声长叹。多年的期盼,竟在一朝之内被击碎。
“惭愧呀,想我闵氏家族也曾显赫一时,而今凄凉落魄,到处颓垣断瓦。要不是靠了朝廷供给的40石米勉强维持生计,我闵致禄一家不是要沦落到沿街乞讨的地步?可是如今眼看着年过半百,竟连继承香火之人都没有,莫不是上天要绝我么!”
从闵致禄紧闭的双眼之中流下两行清泪。
沉浸在失望之中许久,闵致禄只好自我安慰地想:“事到如今,只有希望如老仆的说法一般,生育之门已经打开,也许从今后可以不断生养子女,总会等来儿子的。”
几天以后,产妇清洁完毕,闵致禄进到内室看看,这是他第一次看自己的孩子。产妇躺在产垫上,对丈夫抱歉的笑一笑,初生婴儿包在襁褓中,静静的睡着。
“这么艰难,真是辛苦你了。”
“哪里,没能为老爷生个儿子,罪过啊。”
产妇李氏好像身负罪过一般,满面羞红小声说道。
闵致禄豁达的说:“平安就好,只要是生孩子,就值得高兴。”
“老爷,我下次一定要生个儿子您看一下孩子吧!跟您很像的。”
“女孩子应该像母亲啊,像我有什么用”
闵致禄如此回答,却不自觉的偷眼看着初生的婴儿。孩子看起来真陌生,很难想像这么个小东西竟然是自己的骨肉,但是闵致禄心中突然涌上一股温情。年过四十才得子嗣,其中滋味,又和别人不大相同吧。
“嗯这孩子长得很可爱”
闵致禄不觉关注起孩子来,发出感叹声。
产妇也笑着说:“老爷,您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哦,名字,我还没开始想呢”
闵致禄正在思考,突然像是想到什么似的说:“对了,你生孩子的那天早上,我们家发生了一件稀奇事。”
“是吗?是什么稀奇的事?”
闵致禄把那天在屋顶上看到紫色云气的事说给妻子听,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天意啊,就给孩子取名为紫英吧,如何?”
“紫英,紫英”
李氏叫了几遍,感觉听起来不错,就这样,这个新生婴儿取名为紫英。
紫英作为闵致禄的第一个孩子,虽不是男孩,仍就得到了父母全部的疼爱。逐渐成长的紫英显露出的性格也令人敬佩,颇有男儿气概。紫英仿佛天生就是一个领导者,即使和很多男孩子在一起玩耍,她也总扮演领头的角色,男孩子们都很服她。
转眼到六、七岁,闵致禄开始每日教紫英读书识字。女儿聪慧,文章过目不忘,又勤于思考,学业上进步很快,不需要闵致禄费心。
困扰闵致禄的心病仍然无法开解。他没有放弃希望,每天祈求老天开恩,让自己有个儿子。但是妻子李氏自从生下女儿以来,一直没有身孕,他的身体又不太好,近来已在病榻上躺了半个多月,眼看着无望了。
这天,闵致禄躺在病榻上突然对妻子道:“夫人啊,看来我们不会有儿子了。不如趁我还支撑得住,在村里给紫英挑一个好女婿,也算了却了我一桩心愿吧。”
“老爷,真是罪过啊,我无法生儿子”
“哎,什么话!这都是我的不好。我现在只想看着紫英能过得快快乐乐。”
李氏明白丈夫话里的涵义,分明带有安排后事的意思,不免黯然伤心,又不能表露出来,悄悄转过头去擦干泪水。
“老爷,孩子还小啊,等您身体好了再说吧。”
“话虽如此,但是我连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
“老爷快别胡思乱想了,要是有中意的人就一切听您的。”
夫妇俩说着话,没注意紫英何时来到门外。听到父母的话,7岁的紫英突然闯进房来,满面怒容。
“你们怎么能这样?”
闵致禄夫妇惊道:“我们怎样了?”
“为什么要把我嫁给乡下的人家?”
“什么?”
女儿的责问来得太突然了,夫妻两一时不知道怎样回答才好。而且,这话出自一个7岁女孩之口,让人不敢相信。
“我不要嫁给这样的人家,我不希望一辈子沦落在乡下,我要到大地方去见世面!”
闵致禄夫妇着实吓了一跳。平常只知道玩耍、看书的女儿竟然有这样坚定的想法,真是让人吃惊。夫妻两睁大着双眼,呆呆地看着女儿,紫英说完话就怒气冲冲地跑开了。
过了好一会儿,李氏尴尬地笑了笑,对闵致禄说:“这孩子,真是的”
闵致禄闭上双眼,心中寻思:“这孩子个性太强了,她的想法也真奇特。但是说来,7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见识,还真让人有点佩服啊。”
从此以后,闵致禄不再提订婚的事。
紫英渐渐长大,到了十一二岁,显露出窈窕、美丽的少女模样。闵致禄卧病在床已经多年,沈腰潘鬓、行将就木,全靠李氏到大户人家做针线活支撑生计,筹集药钱。闵致禄满腔盼子之情早化为心灰意懒,此生无望矣。
是日,紫英正在书房中读经书,内室传来闵致禄虚弱的唤声:“孩子啊”
紫英忙放下书本,走进内室。
“紫英,外面的小孩吵死人了,你去叫他们小声点。”
这时紫英才发现有一群孩子在感古堂外面玩耍,喧声振天,奇怪自己刚刚却没有听到。
紫英走到大门外,对孩子们大声说:“你们太吵了,换一个地方玩吧!”
正玩拔河的孩子们没有听到紫英的话,依旧喧闹不停。
紫英提高了嗓门,大声呵斥:“你们这样太吵了,到别的地方去玩,听见了没!”
她的声音里透出一股威严,小孩子们安静了下来,彼此张望,三三两两地散开了。有个年纪稍大些的男孩却不买紫英的帐,摇摇晃晃地走过来,摆出一幅不屑的嘴脸,用挑衅的口吻说道:“走开,我们玩得正起劲呢,你个女孩子家罗嗦些什么!”
紫英没有让步,站得笔直,冷冷地盯着那少年,一字一顿地说:“我让你们走开,听到了没有?”
“哎呀!你这个小丫头怎么这样罗嗦!”
少年的话音刚落,紫英迅雷不及掩耳的一巴掌打在他脸上,呵斥道:“你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你这是在跟谁对抗?还不走!”
还没跑开的小孩们立刻吓得四散奔逃,那个挨打的少年呆立在那里,紫英提手又是一掌。
“你这个家伙!不想挨打就快点离开!”
想要与她对抗的少年完全被紫英的气势震慑住,丧失了勇气,捂着被打痛的脸,带着哭腔叫道:“你干嘛打我呀?”
“不听话的就是这个下场!不想挨打的话就快走!”
少年像失了魂一般,眼睛里全是畏惧,低了头匆忙离开。紫英面带傲色注视着少年的背影,直到完全从视线中消失。正要踏入家门时,突然看到一路贵族行轿朝自己家的方向走来。紫英停下脚步,好气地观看,发现这行人的排场很简陋。四人轿十分破旧,轿夫的衣服打着补丁,跟在后面的仆人也只有一个婢女。
“怎么回事,这是哪家落魄的亲戚?”
紫英心中想着,这一行人已经来到眼前,行轿落在了自己家门前。轿夫掀起帘子,里面出来一位中年妇人。
紫英端详着这个妇人的脸孔,惊奇地喊道:“啊!京运洞姊姊,原来是您啊!”
从轿中出来的妇人是兴宣君李昰应的夫人闵氏,紫英的远房堂姊。
“喔,紫英啊,好一阵子没看到你了,越长越漂亮了。”
紫英赶上来,拉着兴宣夫人的手,高兴地往里面请。
“听说你父亲病得不轻啊,我是来看看他的。”
“嗯,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就是吃不下饭,最近还吐血。”
“有这么严重了?有没有送到医馆去看看?”
“没有”
兴宣夫人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哎,看病吃药是很大的花费呢。”
兴宣夫人完全了解这个叔叔家里的状况,心中充满了同情。事实上,她们家的生活也很窘迫,有时候连维持温饱都困难,所以只能礼节性地探望一下,无法真正帮助他们。
兴宣夫人由紫英带领走进病人的房间。闵致禄躺在黑漆漆的房间里,看到兴宣夫人时高兴的想要坐起来。
“喔,兴宣大监夫人大驾光临啊。”
论辈分兴宣夫人是闵致禄的侄女,但因为是王族的夫人,礼数还是不能乱。兴宣夫人赶忙抓住病人的手臂说道:“就这样躺着吧,快别起身。听说叔叔生病了,我未能早日来探望,真是罪过。”
“别这么说,您大老远的来看我,我不知有多高兴呢。兴宣大人可好?”
闵致禄拖着瘦弱的身躯,每说一句就要大口喘息一阵,兴宣夫人看了几欲落泪。
“我们老爷一切安好。叔叔,多时未见,怎么就病成这样了?”
闵致禄叹了口气道:“哎,我这次大概活不成了。”
“这是什么话,叔叔快别这么说,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哎,我的病自己还不清楚吗?我现在也没什么挂念的了,只是担心这个不懂事的紫英。”
两人慢慢聊着,去大户人家做针线活的李氏恰好回来,忙与兴宣夫人相见。
“婶婶又要维持生计,还要照顾叔叔,真是辛苦啊。”
李氏疲惫地叹口气回答:“真不知道老天为什么对我们家这么无情,像这样的境况,还要熬到什么时候呢?”
兴宣夫人也皱紧眉头说:“是呀,什么时候才能时来运转呀。”
紫英本来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长辈们交谈,她无法忍受长辈们怨天尤人的口吻和此起彼伏的叹气声,忽然开口说道:
“母亲,您和姊姊很久没见面了,为什么只是抱怨命运呢?请说些充满希望的话吧,即使身陷困境,也应该用希望鼓舞自己,不是么?”
闵致禄夫妇已经习惯了紫英的率真,兴宣夫人吃惊地发现,这个贫苦的少女身上有着令人敬佩的生命力和勇气。兴宣夫人赞许地看着她,点了点头。
闵致禄轻轻地笑了两声说:“兴宣夫人见笑了,紫英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说话就这么直率,这也是我放心不下她的地方。我死了之后,还要请兴宣大人多多照顾这个孩子。
“叔叔,快别这么说,大家是亲戚,彼此照顾是应该的。况且,紫英是个聪明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啊。”
闵致禄苦笑着摇了摇头。
兴宣夫人接着说:“叔叔,侄女想到府上的一件大事,特来跟叔叔婶婶商量一下。”
“哦,是什么事?”
“是这样的,叔叔至今无后,府上虽有紫英这个孩子,但是祭祀宗祠还是需要儿子的。不如把我弟弟升镐过继给叔叔,不知叔叔意下如何?”
“嗯真是一番好意。”
闵致禄闭上了双眼。正如兴宣夫人所言,要祭祀宗祠就必须要有儿子,这就是闵致禄苦盼儿子的原因,也是压在闵致禄心头的重石。而今自己性命朝夕不保,一旦过世之后,无人祭祀祖先,自己死不瞑目。闵致禄很早就考虑养子的事,但是家里一贫如洗,又怎能恬不知耻的请求别人将儿子送来当养子呢。他沉思许久,睁开眼睛说道:“升镐侄儿今年几岁了?”
“庚寅年生,今年29岁。”
“嗯”
“我是替叔叔担忧才这么说的。而且升镐非常聪明,正在为参加科举考试而用功呢。要是进入府上,一定能再度振兴家道。”
兴宣夫人虽这样说,实际上她有自己的考虑。兴宣大院君虽是王族血统,现今朝廷重事一概掌握在安东金氏手中,大院君已经被排挤到落魄街头的地步,每天在街市之上讨酒喝,或者到赌场之中讨点小费,看起来很难再有发达之日了。所以闵氏想让弟弟升镐继承仁显王后娘家骊阳府院君这个有名望的家门,以期仕途能够顺遂。
“嗯升镐侄儿的才气非凡,我自是清楚。我们家族未能照顾你,你却为我们家族如此操心,真是无比感激啊。”
“叔叔,这是哪里的话。叔叔的家族不就是侄女的家族吗?”
“话虽如此,但我离死不远了,我们家境又是如此的清寒,也不知道升镐侄儿是否愿意来当养子。”
“这一点请叔叔放心,能够继承骊阳府院君府上的家门,升镐怎么会拒绝呢?”
“嗯,升镐侄儿来当养子的话,真的是完成我生平大愿,我死也可瞑目了。”
闵致禄转头看着身旁的妻子李氏,询问她的意见,李氏道:“全凭老爷作主。”
闵致禄抚了抚胡须,开口说道:“这样的话,等我身体好些,就召集族中长老,把这件事定下来。”
兴宣夫人得到这样的承诺,放下心来,闲聊了一会就回府了。
闵致禄收闵升镐为养子之事,已经正式确定了,只剩形式上的仪式。但是随着时间逝去,闵致禄的病情益发严重,勉强度过那年冬天,第二年春天便离开了人世。当时紫英12岁,未亡人李氏整日无精打采,陷入悲痛之中,紫英伤心哭泣过后坚强地安慰母亲。母女俩借了高利贷,勉强为闵致禄办完了丧事,之后便陷入时有三餐不继的困顿之中。
李氏夫人每遇到这种情况,就抱着女儿哭道:“我就你这么一个女儿,还让你吃不饱,真是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心痛啊!”
而紫英总会泰然自若的安慰母亲:“母亲,不要担心,以后我们一定会过得很好的。”
母女两个相依为命。第二年,到了闵致禄过世的周年忌日,因为没有儿子主持祭典仪式,紫英出面对兴宣夫人重提收养子之事,闵氏族中的长辈才正式举办了过继仪式。从此,紫英与闵升镐成为兄妹。
哲宗14年(1863)12月8日,朝鲜第二十五代君王哲宗驾崩,享年不过33岁。
哲宗是全溪大院君的第三个儿子,先王宪宗没有子嗣,驾崩之后,由正祖、纯祖、翼宗一脉单传下来的男性后代断绝,只能上溯到世子的其他各子中去寻找继位者。依据长幼的顺序,纯元王后金氏从江华道找来李昇,继承大统。
李昇在被推到帝位之前,生活在江华道自然、写意的世界中,有如在桃花源里一般。他对这个人人称羡的国王宝座一点也不热衷,反而感觉如坐针毡。在熬过14年之后,终因身心疲惫,疾病缠身,以33岁的壮年离开人世。
帝王的猝死常招致国家动乱,这种事情屡见不鲜,而哲宗的情况恐怕更加复杂。哲宗生有五子,均未名而夭,无人继承王位,按照当时的规矩,应该在王室宗亲中选出一位即位。至于应在哪一支王亲国戚之中挑选,应该挑选谁,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一时间人心浮动,各各当权人物跃跃欲试,掌握国家大权的安东金氏集团,更是如临大敌,惶惶终日。
按照朝鲜王朝的规定,像这种情况,只有宫中的长辈有权决定由谁来继承大统。当年的哲宗,便由当时地位最高的纯祖纯元王后所定。而今在宫中有三代王妃,翼宗妃赵氏、宪宗妃洪氏,与哲宗妃金氏。因此,其中辈分最高的赵大妃具有决定继位者的权力。令安东金氏如此胆虚的,正是翼宗妃赵氏。
翼宗虽然名义上为王,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即位,只是作为王世子,在纯祖27年(1827)的时候承纯祖命代理国事,但于纯祖30年(1830)5月6日便在昌德宫熙政堂去世了,终年22岁。
其子李奂随即即位为宪宗,时年7岁,后追封父亲为王,庙号翼宗。翼宗之妃赵氏,即是宪宗的母亲。宪宗即位后尊赵妃为王大妃、大王大妃。由于宪宗即位时年纪尚小,便由母亲赵大妃垂帘听政。但是,早在19世纪初,金氏外戚就掌握了政权,政事务必一一过问,王权已然衰落,赵大妃虽地位容显如此,也得处处受金氏钳制。
以赵大妃为首的赵氏家族百般抵抗,稍有起色,在为宪宗选王妃之时再次败北,宪宗终于迎娶领议政金祖根之女为妻。虽然王妃婚后不久即病逝,但安东金氏集团在权力的角逐中稳稳地占据了上风,不断给赵大妃制造麻烦,并最终逼其交出大权,结束了垂帘听政。赵大妃对安东金氏的仇恨由来已久。
此刻风水轮流转,哲宗驾崩之后,赵大妃成了决定国王之人,安东金氏在揣测赵大妃将以何种方式报仇雪恨的同时,也在积极准备,拉拢朝臣,谋划着与赵大妃一博。
哲宗突然驾崩之后,国事不能松懈,遵循祖制,暂由赵大妃担任摄政代理王位,赵大妃再次垂帘听政。
哲宗驾崩的第二天,赵大妃在重熙堂召集文武百官,商讨立新君之事。在座的有领议政金左根、左议政赵斗淳、元老郑元容等。大家都很清楚,不论选定谁为新君,自身权势都会有巨大的变化,所以,每个人都非常关心新君的选定。
赵大妃坐在高处,面前垂着帘子,环视国家大臣们,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先王突然驾崩,真是令人悲痛万分。然而纵使悲痛,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先王并末遗有王子,所以要先听听诸位爱卿的意见,再由哀家来选定新君。诸位爱卿认为,在王族之中,由谁来继承王位比较好?”
大臣中一片沉默,虽然各人心目中早定好了合适的人选,也都想竭尽全力推举此人,但是没有人敢贸然说出。领议政金左根心中清楚,自己推选的人一定会被拒绝,现今赵大妃是当权者,不如干脆沉默,见机行事,方为万全之计。赵大妃的亲眷左议政赵斗淳自然和赵大妃同一立场,他们在哲宗患病期间就内定了即位之人,早已成竹在胸,此刻自然无需多说。至于其他的大臣,即怕说错了话得罪赵大妃,又怕无意中冒犯金左根,须知目前安东金氏仍掌握大局,稍有差池便找来灾祸,还是慎重为妙。
赵大妃见大家沉默不语,便向金左根问道:“领议政大人,你说说看,推举哪一个王族比较好呢?”
“回禀大王大妃千岁,臣全凭大王大妃千岁作主。”
“嗯。”
赵大妃紧闭着嘴,过了一会儿向左议政赵斗淳开口问道:“左议政大人的意见呢?”
赵斗淳磕头答道:“回禀大王大妃千岁,这么重大的事,万万无法依臣等的意思而定。还望大王大妃千岁示下。”
赵斗淳和赵太妃的配合默契。
竹帘后的赵大妃轻轻地闭上眼睛,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此刻,在破败的云岘宫的书房内,有一个人脸上挂着同样神秘的笑容,那就是兴宣君李昰应。身为王族落魄十年的兴宣君,被人称为“宫道令”(纨绔、无为青年)的浪荡子李昰应,终于要结束卧薪尝胆的生涯了。当初,为了躲避安东金氏的迫害,兴宣君把抱负深埋心中,装出一副丧家之犬的样子,在街道上讨酒喝,在赌场讨小费,甚至几次专门到金氏族人府上乞讨,受尽了虐待与侮辱。但是以王族身份统治国家的志向,在他心中却却越来越坚定。当他知道哲宗多病时,一个宏伟的构想在心中形成。他开始密切接触承侯官赵成夏——赵大妃最宠信的娘家侄儿,以期得到赵大妃的信任。之后,不断地和赵成夏商量对付安东金氏的计策。兴宣君的策略极其成功,赵成夏很早就对赵大妃强调兴宣君的人品,以及他的次子载晃是王族中最聪明伶俐的少年。赵大妃通过赵成夏和兴宣君达成了利益联盟,现在,兴宣君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如果赵大妃将年幼的次子扶上王位,身为国王生父的我实际上就是真正的统治者了,朝鲜王朝纵横八道大好江山,就要掌握在我一个人手中!”
兴宣君收起了笑容,默默地闭上眼睛端坐。他知道,现在自己要做的,只是等待。
重熙堂内竹帘后的赵大妃睁来了眼睛。到了该揭晓谜底的时候了,赵大妃一兴宣君的联盟体制必能击败金氏集团,一雪前耻。
赵大妃透过帘子望着大臣们,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将这个重大的事情委由哀家决定,真是深感责任重大。但是国事繁杂,不可一日无君。因此,封兴宣君李昰应次子载晃为翼成君,恢复已经无后的翼宗大统。”
这真是令人惊讶的宣示,除了赵斗淳之外,所有大臣都吓了一跳。
赵大妃身为翼宗的王妃,想要选择王族来继承翼宗大统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何要选定非常落魄的兴宣君李昰应的儿子为新君,大臣们对此既惊讶又失望。
领议政金左根一听到这话,马上脸色铁青。一直以来金氏家族都非常鄙视兴宣君,对他只有侮辱和戏弄。一旦这个兴宣君以新君生父的身分登场的话,安东金氏家族的后果可想而知。现在,就连为了明哲保身而维持沉默的金左根,也不能不表示反对了:“启禀大王大妃千岁,兴宣君虽不是王族的远亲,但是家道没落,作为国王的亲家是否适当,请大王大妃千岁三思。”
赵大妃说道:“嗯,领议政的意见是这样的,那么左议政大人意下如何?”
赵斗淳磕头答道:“回禀大王大妃千岁,臣全凭大王大妃千岁作主。”
“那么,金大人的意下如何呢?”
赵大妃早就知道金炳冀的意思,只是故意问他的意见罢了。
金炳冀忙答话:“回禀大王大妃千岁,臣反对册立兴宣君次子为新君。兴宣君次子年纪尚幼,成为新君的话,兴宣君将位于新君之上。过去没有这样的前例,以后也不应该发生才对。”
对金炳冀来说,家族兴亡全系于,所以誓死反对。赵大妃听到此话,脸色略有不悦,缓缓说道:
“哀家已经明白诸位爱卿的意见了。哀家已经就继承一事做了决定,诸位不用多说了。封兴宣君李昰应次子载晃为翼成君,继承大统。载晃年纪尚幼,无法治理国事,现在仍然由哀家垂帘听政,代行国事。”
金氏重臣深知大势已去,纷纷颓然入座。赵大妃起身返回后堂,群臣退朝。
就这样,年仅12岁的兴宣君次子载晃过继给赵大妃为子,改名李熙,受封为翼成君,并且变更年号,成为朝鲜第二十六代君主。
载晃一被迎入宫中,宫中立刻通过都承旨,下令策封翼成君的生父兴宣君为大院君,尊为国太公,封其生母闵氏尊为骊兴府大夫人。此时正值12月上旬的严冬,北风呼啸,大风纷飞,兴宣大院君的家中却比外面的季节早了一步,充满了春的气息。
国王生父在世期间被封为大院君,这种情况在朝鲜李朝开国的五百年间还是头一次,可见赵大妃是多么信任兴宣大院君。赵大妃虽是垂帘听政,但一个久居深宫的女子,对天下情势不甚明了,赵大妃实际上并不直接干预朝政,而是一切军国大事委以辅佐高宗的大院君。高宗只是名义上的国王,兴宣大院君才是实际得到天下之人。
朝鲜宫庭之中发生巨大变化之时,感古堂内的生活波澜不惊。清贫的紫英母女俩,依旧三餐不继,紫英快乐的成长。对于兴宣府上发生的变化,母女两也略知一二。
“母亲,载晃当了国王了啊,京运洞姊姊成了国王的母亲了。”
“就是啊,他们府上飞黄腾达了,我们要是能托他们的福,脱离贫困,就好了”
“母亲,不要说这些空话!我们应该想日子变好后帮助别人才对,不要平白期望别人的施舍!”
“我们有什么能力期望过上好日子啊!”
“母亲不要这样说话了,人的运气谁能知道?前几年跟我们差不多的兴宣府上都出了一位国王,这又有谁能料得到呢?”
“哼!你好像知道自己以后会当王妃的嘛。别再说些没用的话了,赶快学学针线活。”
“我讨厌学这些没用的东西,我要看书,书才有用呢。”
3年以后,紫英的母亲李氏在感古堂行大礼,恭送女儿嫁入王宫之时,突然想起了自己说过的话。她将头埋在胸前,扑簌簌地眼泪落入土地之中,从此她心爱的女儿再也不属于她了。在喧天的鼓乐声中,无人能听到一位母亲轻声的啜泣。
暮秋,寒风吹打着高大的杨树,枯黄的树叶扑啦啦落下,在地面逃窜,逃避着风的驱赶。这年天气很反常,夏季异常闷热,秋天突然而至,一夜之间风雨萧条,天地冷清。
公元1851年在朝鲜王朝的纪元上是哲宗2年,农历辛亥年。秋天的早晨,天空湛蓝、高远,有两个人不顾秋日清晨的寒露,站在杂草丛生的感古堂庭院内,望着屋子顶上。
“老爷,您快看啊!那不是么!”
老仆指着堂屋顶上的一团紫色云气说:
“这就是祥云瑞气啊,老天保佑夫人一定能生贵子!”
被称为老爷的人并不说话,紧皱着眉头,忧心忡忡。他就是现今感古堂的主人闵致禄,仁显王后的曾侄孙。闵致禄也遇到了和仁显王后当年同样的问题——年过40仍无子嗣。他的续弦夫人生头胎已经三天了,房间里不断出来呻吟声,而孩子却没有落地的动静。闵致禄忧心如焚,焦虑中夹杂着希望,他企盼老天赐给自己一个儿子,所托终生。
闵致禄望着屋脊上盘旋着的紫气,心里默默祈祷:“但愿这是吉祥的征兆,上天啊,赐给我一个儿子吧。”
老仆知道闵致禄的担忧,劝慰道:“老爷您放心吧,这绝对是吉兆,不是说大人物在出生之前都有征兆的么?”
“唉,若真如老人家所言就好了。夫人经历了这几天的阵痛,我真是担心啊”
“老爷,快别这么想了,大人物怎么能轻易的诞生呢?虽然现在生男生女还不知道,但是看这征兆,将来一定是有作为的人啊。”
“你这个老人家讲的不对啊,要是儿子的话还有可能成为大人物;要是女儿的话,也就不做什么指望了。可怜我40岁才得子嗣,一定要生儿子才行啊。”
“老爷,话虽如此,女儿也一样能成为大人物啊!”
“嗯?那会是哪种人物呢?”
“老爷,若是女儿能成为正宫娘娘的话,不就成为大人物了?更何况老爷祖上曾有多位被选为正宫娘娘,您的曾祖姑母仁显王后就是一位吗。”
“嗯,话虽如此说,但平凡、安宁的日子才是最好的。如果像仁显王后那样被卷入权势的争斗之中,反而悲惨。”
想起长辈对自己描述的仁显王后被废后的种种惨景,闵致禄不由得叹了口气。就在这个时候,从内堂突然传来婴儿的啼哭,虽是远远传来,却声音宏亮。骤然,闵致禄的脸上挂满惊喜,他向内堂跷脚张望,转头问老仆:“应该生了吧?快去帮我问一下是男是女!”
老仆一边后退一边连连摇手:“要不得啊老爷,像老奴这样卑贱的人怎么能随意进出夫人的产房。老爷这么担心,还是您亲自进去看分明吧。”
这时,一个老妈子匆匆忙忙从门里走出来,望见闵致禄,露出了犹豫不决的神情。
老仆问道:“喂!老爷非常担心啊,快说是男孩还是女孩?”
闵致禄充满期待地走到老妈子的面前,老妈子局促不安地说:“禀告老爷,虽然生的是女儿,但可不是普通的孩子。她的第一声差点把老奴的耳朵给震聋了,老奴接生过上百个婴儿了,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
闵致禄已经回转了身,嘴里轻轻念叨着:“这样啊不是儿子,是女儿不是儿子。”
他一面念叨着,一面朝书房走,脚步缓慢蹒跚,浑身都负着失意。
老仆跟在后面安慰道:“老爷,不要太失望啦,已经开头儿了,也许夫人下一胎生的就是儿子了。”
闵致禄长叹一声:“唉,我不是让闵家绝后了吗?”
蹒跚到书房,闵致禄坐定,连声长叹。多年的期盼,竟在一朝之内被击碎。
“惭愧呀,想我闵氏家族也曾显赫一时,而今凄凉落魄,到处颓垣断瓦。要不是靠了朝廷供给的40石米勉强维持生计,我闵致禄一家不是要沦落到沿街乞讨的地步?可是如今眼看着年过半百,竟连继承香火之人都没有,莫不是上天要绝我么!”
从闵致禄紧闭的双眼之中流下两行清泪。
沉浸在失望之中许久,闵致禄只好自我安慰地想:“事到如今,只有希望如老仆的说法一般,生育之门已经打开,也许从今后可以不断生养子女,总会等来儿子的。”
几天以后,产妇清洁完毕,闵致禄进到内室看看,这是他第一次看自己的孩子。产妇躺在产垫上,对丈夫抱歉的笑一笑,初生婴儿包在襁褓中,静静的睡着。
“这么艰难,真是辛苦你了。”
“哪里,没能为老爷生个儿子,罪过啊。”
产妇李氏好像身负罪过一般,满面羞红小声说道。
闵致禄豁达的说:“平安就好,只要是生孩子,就值得高兴。”
“老爷,我下次一定要生个儿子您看一下孩子吧!跟您很像的。”
“女孩子应该像母亲啊,像我有什么用”
闵致禄如此回答,却不自觉的偷眼看着初生的婴儿。孩子看起来真陌生,很难想像这么个小东西竟然是自己的骨肉,但是闵致禄心中突然涌上一股温情。年过四十才得子嗣,其中滋味,又和别人不大相同吧。
“嗯这孩子长得很可爱”
闵致禄不觉关注起孩子来,发出感叹声。
产妇也笑着说:“老爷,您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哦,名字,我还没开始想呢”
闵致禄正在思考,突然像是想到什么似的说:“对了,你生孩子的那天早上,我们家发生了一件稀奇事。”
“是吗?是什么稀奇的事?”
闵致禄把那天在屋顶上看到紫色云气的事说给妻子听,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天意啊,就给孩子取名为紫英吧,如何?”
“紫英,紫英”
李氏叫了几遍,感觉听起来不错,就这样,这个新生婴儿取名为紫英。
紫英作为闵致禄的第一个孩子,虽不是男孩,仍就得到了父母全部的疼爱。逐渐成长的紫英显露出的性格也令人敬佩,颇有男儿气概。紫英仿佛天生就是一个领导者,即使和很多男孩子在一起玩耍,她也总扮演领头的角色,男孩子们都很服她。
转眼到六、七岁,闵致禄开始每日教紫英读书识字。女儿聪慧,文章过目不忘,又勤于思考,学业上进步很快,不需要闵致禄费心。
困扰闵致禄的心病仍然无法开解。他没有放弃希望,每天祈求老天开恩,让自己有个儿子。但是妻子李氏自从生下女儿以来,一直没有身孕,他的身体又不太好,近来已在病榻上躺了半个多月,眼看着无望了。
这天,闵致禄躺在病榻上突然对妻子道:“夫人啊,看来我们不会有儿子了。不如趁我还支撑得住,在村里给紫英挑一个好女婿,也算了却了我一桩心愿吧。”
“老爷,真是罪过啊,我无法生儿子”
“哎,什么话!这都是我的不好。我现在只想看着紫英能过得快快乐乐。”
李氏明白丈夫话里的涵义,分明带有安排后事的意思,不免黯然伤心,又不能表露出来,悄悄转过头去擦干泪水。
“老爷,孩子还小啊,等您身体好了再说吧。”
“话虽如此,但是我连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
“老爷快别胡思乱想了,要是有中意的人就一切听您的。”
夫妇俩说着话,没注意紫英何时来到门外。听到父母的话,7岁的紫英突然闯进房来,满面怒容。
“你们怎么能这样?”
闵致禄夫妇惊道:“我们怎样了?”
“为什么要把我嫁给乡下的人家?”
“什么?”
女儿的责问来得太突然了,夫妻两一时不知道怎样回答才好。而且,这话出自一个7岁女孩之口,让人不敢相信。
“我不要嫁给这样的人家,我不希望一辈子沦落在乡下,我要到大地方去见世面!”
闵致禄夫妇着实吓了一跳。平常只知道玩耍、看书的女儿竟然有这样坚定的想法,真是让人吃惊。夫妻两睁大着双眼,呆呆地看着女儿,紫英说完话就怒气冲冲地跑开了。
过了好一会儿,李氏尴尬地笑了笑,对闵致禄说:“这孩子,真是的”
闵致禄闭上双眼,心中寻思:“这孩子个性太强了,她的想法也真奇特。但是说来,7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见识,还真让人有点佩服啊。”
从此以后,闵致禄不再提订婚的事。
紫英渐渐长大,到了十一二岁,显露出窈窕、美丽的少女模样。闵致禄卧病在床已经多年,沈腰潘鬓、行将就木,全靠李氏到大户人家做针线活支撑生计,筹集药钱。闵致禄满腔盼子之情早化为心灰意懒,此生无望矣。
是日,紫英正在书房中读经书,内室传来闵致禄虚弱的唤声:“孩子啊”
紫英忙放下书本,走进内室。
“紫英,外面的小孩吵死人了,你去叫他们小声点。”
这时紫英才发现有一群孩子在感古堂外面玩耍,喧声振天,奇怪自己刚刚却没有听到。
紫英走到大门外,对孩子们大声说:“你们太吵了,换一个地方玩吧!”
正玩拔河的孩子们没有听到紫英的话,依旧喧闹不停。
紫英提高了嗓门,大声呵斥:“你们这样太吵了,到别的地方去玩,听见了没!”
她的声音里透出一股威严,小孩子们安静了下来,彼此张望,三三两两地散开了。有个年纪稍大些的男孩却不买紫英的帐,摇摇晃晃地走过来,摆出一幅不屑的嘴脸,用挑衅的口吻说道:“走开,我们玩得正起劲呢,你个女孩子家罗嗦些什么!”
紫英没有让步,站得笔直,冷冷地盯着那少年,一字一顿地说:“我让你们走开,听到了没有?”
“哎呀!你这个小丫头怎么这样罗嗦!”
少年的话音刚落,紫英迅雷不及掩耳的一巴掌打在他脸上,呵斥道:“你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你这是在跟谁对抗?还不走!”
还没跑开的小孩们立刻吓得四散奔逃,那个挨打的少年呆立在那里,紫英提手又是一掌。
“你这个家伙!不想挨打就快点离开!”
想要与她对抗的少年完全被紫英的气势震慑住,丧失了勇气,捂着被打痛的脸,带着哭腔叫道:“你干嘛打我呀?”
“不听话的就是这个下场!不想挨打的话就快走!”
少年像失了魂一般,眼睛里全是畏惧,低了头匆忙离开。紫英面带傲色注视着少年的背影,直到完全从视线中消失。正要踏入家门时,突然看到一路贵族行轿朝自己家的方向走来。紫英停下脚步,好气地观看,发现这行人的排场很简陋。四人轿十分破旧,轿夫的衣服打着补丁,跟在后面的仆人也只有一个婢女。
“怎么回事,这是哪家落魄的亲戚?”
紫英心中想着,这一行人已经来到眼前,行轿落在了自己家门前。轿夫掀起帘子,里面出来一位中年妇人。
紫英端详着这个妇人的脸孔,惊奇地喊道:“啊!京运洞姊姊,原来是您啊!”
从轿中出来的妇人是兴宣君李昰应的夫人闵氏,紫英的远房堂姊。
“喔,紫英啊,好一阵子没看到你了,越长越漂亮了。”
紫英赶上来,拉着兴宣夫人的手,高兴地往里面请。
“听说你父亲病得不轻啊,我是来看看他的。”
“嗯,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就是吃不下饭,最近还吐血。”
“有这么严重了?有没有送到医馆去看看?”
“没有”
兴宣夫人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哎,看病吃药是很大的花费呢。”
兴宣夫人完全了解这个叔叔家里的状况,心中充满了同情。事实上,她们家的生活也很窘迫,有时候连维持温饱都困难,所以只能礼节性地探望一下,无法真正帮助他们。
兴宣夫人由紫英带领走进病人的房间。闵致禄躺在黑漆漆的房间里,看到兴宣夫人时高兴的想要坐起来。
“喔,兴宣大监夫人大驾光临啊。”
论辈分兴宣夫人是闵致禄的侄女,但因为是王族的夫人,礼数还是不能乱。兴宣夫人赶忙抓住病人的手臂说道:“就这样躺着吧,快别起身。听说叔叔生病了,我未能早日来探望,真是罪过。”
“别这么说,您大老远的来看我,我不知有多高兴呢。兴宣大人可好?”
闵致禄拖着瘦弱的身躯,每说一句就要大口喘息一阵,兴宣夫人看了几欲落泪。
“我们老爷一切安好。叔叔,多时未见,怎么就病成这样了?”
闵致禄叹了口气道:“哎,我这次大概活不成了。”
“这是什么话,叔叔快别这么说,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哎,我的病自己还不清楚吗?我现在也没什么挂念的了,只是担心这个不懂事的紫英。”
两人慢慢聊着,去大户人家做针线活的李氏恰好回来,忙与兴宣夫人相见。
“婶婶又要维持生计,还要照顾叔叔,真是辛苦啊。”
李氏疲惫地叹口气回答:“真不知道老天为什么对我们家这么无情,像这样的境况,还要熬到什么时候呢?”
兴宣夫人也皱紧眉头说:“是呀,什么时候才能时来运转呀。”
紫英本来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长辈们交谈,她无法忍受长辈们怨天尤人的口吻和此起彼伏的叹气声,忽然开口说道:
“母亲,您和姊姊很久没见面了,为什么只是抱怨命运呢?请说些充满希望的话吧,即使身陷困境,也应该用希望鼓舞自己,不是么?”
闵致禄夫妇已经习惯了紫英的率真,兴宣夫人吃惊地发现,这个贫苦的少女身上有着令人敬佩的生命力和勇气。兴宣夫人赞许地看着她,点了点头。
闵致禄轻轻地笑了两声说:“兴宣夫人见笑了,紫英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说话就这么直率,这也是我放心不下她的地方。我死了之后,还要请兴宣大人多多照顾这个孩子。
“叔叔,快别这么说,大家是亲戚,彼此照顾是应该的。况且,紫英是个聪明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啊。”
闵致禄苦笑着摇了摇头。
兴宣夫人接着说:“叔叔,侄女想到府上的一件大事,特来跟叔叔婶婶商量一下。”
“哦,是什么事?”
“是这样的,叔叔至今无后,府上虽有紫英这个孩子,但是祭祀宗祠还是需要儿子的。不如把我弟弟升镐过继给叔叔,不知叔叔意下如何?”
“嗯真是一番好意。”
闵致禄闭上了双眼。正如兴宣夫人所言,要祭祀宗祠就必须要有儿子,这就是闵致禄苦盼儿子的原因,也是压在闵致禄心头的重石。而今自己性命朝夕不保,一旦过世之后,无人祭祀祖先,自己死不瞑目。闵致禄很早就考虑养子的事,但是家里一贫如洗,又怎能恬不知耻的请求别人将儿子送来当养子呢。他沉思许久,睁开眼睛说道:“升镐侄儿今年几岁了?”
“庚寅年生,今年29岁。”
“嗯”
“我是替叔叔担忧才这么说的。而且升镐非常聪明,正在为参加科举考试而用功呢。要是进入府上,一定能再度振兴家道。”
兴宣夫人虽这样说,实际上她有自己的考虑。兴宣大院君虽是王族血统,现今朝廷重事一概掌握在安东金氏手中,大院君已经被排挤到落魄街头的地步,每天在街市之上讨酒喝,或者到赌场之中讨点小费,看起来很难再有发达之日了。所以闵氏想让弟弟升镐继承仁显王后娘家骊阳府院君这个有名望的家门,以期仕途能够顺遂。
“嗯升镐侄儿的才气非凡,我自是清楚。我们家族未能照顾你,你却为我们家族如此操心,真是无比感激啊。”
“叔叔,这是哪里的话。叔叔的家族不就是侄女的家族吗?”
“话虽如此,但我离死不远了,我们家境又是如此的清寒,也不知道升镐侄儿是否愿意来当养子。”
“这一点请叔叔放心,能够继承骊阳府院君府上的家门,升镐怎么会拒绝呢?”
“嗯,升镐侄儿来当养子的话,真的是完成我生平大愿,我死也可瞑目了。”
闵致禄转头看着身旁的妻子李氏,询问她的意见,李氏道:“全凭老爷作主。”
闵致禄抚了抚胡须,开口说道:“这样的话,等我身体好些,就召集族中长老,把这件事定下来。”
兴宣夫人得到这样的承诺,放下心来,闲聊了一会就回府了。
闵致禄收闵升镐为养子之事,已经正式确定了,只剩形式上的仪式。但是随着时间逝去,闵致禄的病情益发严重,勉强度过那年冬天,第二年春天便离开了人世。当时紫英12岁,未亡人李氏整日无精打采,陷入悲痛之中,紫英伤心哭泣过后坚强地安慰母亲。母女俩借了高利贷,勉强为闵致禄办完了丧事,之后便陷入时有三餐不继的困顿之中。
李氏夫人每遇到这种情况,就抱着女儿哭道:“我就你这么一个女儿,还让你吃不饱,真是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心痛啊!”
而紫英总会泰然自若的安慰母亲:“母亲,不要担心,以后我们一定会过得很好的。”
母女两个相依为命。第二年,到了闵致禄过世的周年忌日,因为没有儿子主持祭典仪式,紫英出面对兴宣夫人重提收养子之事,闵氏族中的长辈才正式举办了过继仪式。从此,紫英与闵升镐成为兄妹。
哲宗14年(1863)12月8日,朝鲜第二十五代君王哲宗驾崩,享年不过33岁。
哲宗是全溪大院君的第三个儿子,先王宪宗没有子嗣,驾崩之后,由正祖、纯祖、翼宗一脉单传下来的男性后代断绝,只能上溯到世子的其他各子中去寻找继位者。依据长幼的顺序,纯元王后金氏从江华道找来李昇,继承大统。
李昇在被推到帝位之前,生活在江华道自然、写意的世界中,有如在桃花源里一般。他对这个人人称羡的国王宝座一点也不热衷,反而感觉如坐针毡。在熬过14年之后,终因身心疲惫,疾病缠身,以33岁的壮年离开人世。
帝王的猝死常招致国家动乱,这种事情屡见不鲜,而哲宗的情况恐怕更加复杂。哲宗生有五子,均未名而夭,无人继承王位,按照当时的规矩,应该在王室宗亲中选出一位即位。至于应在哪一支王亲国戚之中挑选,应该挑选谁,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一时间人心浮动,各各当权人物跃跃欲试,掌握国家大权的安东金氏集团,更是如临大敌,惶惶终日。
按照朝鲜王朝的规定,像这种情况,只有宫中的长辈有权决定由谁来继承大统。当年的哲宗,便由当时地位最高的纯祖纯元王后所定。而今在宫中有三代王妃,翼宗妃赵氏、宪宗妃洪氏,与哲宗妃金氏。因此,其中辈分最高的赵大妃具有决定继位者的权力。令安东金氏如此胆虚的,正是翼宗妃赵氏。
翼宗虽然名义上为王,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即位,只是作为王世子,在纯祖27年(1827)的时候承纯祖命代理国事,但于纯祖30年(1830)5月6日便在昌德宫熙政堂去世了,终年22岁。
其子李奂随即即位为宪宗,时年7岁,后追封父亲为王,庙号翼宗。翼宗之妃赵氏,即是宪宗的母亲。宪宗即位后尊赵妃为王大妃、大王大妃。由于宪宗即位时年纪尚小,便由母亲赵大妃垂帘听政。但是,早在19世纪初,金氏外戚就掌握了政权,政事务必一一过问,王权已然衰落,赵大妃虽地位容显如此,也得处处受金氏钳制。
以赵大妃为首的赵氏家族百般抵抗,稍有起色,在为宪宗选王妃之时再次败北,宪宗终于迎娶领议政金祖根之女为妻。虽然王妃婚后不久即病逝,但安东金氏集团在权力的角逐中稳稳地占据了上风,不断给赵大妃制造麻烦,并最终逼其交出大权,结束了垂帘听政。赵大妃对安东金氏的仇恨由来已久。
此刻风水轮流转,哲宗驾崩之后,赵大妃成了决定国王之人,安东金氏在揣测赵大妃将以何种方式报仇雪恨的同时,也在积极准备,拉拢朝臣,谋划着与赵大妃一博。
哲宗突然驾崩之后,国事不能松懈,遵循祖制,暂由赵大妃担任摄政代理王位,赵大妃再次垂帘听政。
哲宗驾崩的第二天,赵大妃在重熙堂召集文武百官,商讨立新君之事。在座的有领议政金左根、左议政赵斗淳、元老郑元容等。大家都很清楚,不论选定谁为新君,自身权势都会有巨大的变化,所以,每个人都非常关心新君的选定。
赵大妃坐在高处,面前垂着帘子,环视国家大臣们,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先王突然驾崩,真是令人悲痛万分。然而纵使悲痛,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先王并末遗有王子,所以要先听听诸位爱卿的意见,再由哀家来选定新君。诸位爱卿认为,在王族之中,由谁来继承王位比较好?”
大臣中一片沉默,虽然各人心目中早定好了合适的人选,也都想竭尽全力推举此人,但是没有人敢贸然说出。领议政金左根心中清楚,自己推选的人一定会被拒绝,现今赵大妃是当权者,不如干脆沉默,见机行事,方为万全之计。赵大妃的亲眷左议政赵斗淳自然和赵大妃同一立场,他们在哲宗患病期间就内定了即位之人,早已成竹在胸,此刻自然无需多说。至于其他的大臣,即怕说错了话得罪赵大妃,又怕无意中冒犯金左根,须知目前安东金氏仍掌握大局,稍有差池便找来灾祸,还是慎重为妙。
赵大妃见大家沉默不语,便向金左根问道:“领议政大人,你说说看,推举哪一个王族比较好呢?”
“回禀大王大妃千岁,臣全凭大王大妃千岁作主。”
“嗯。”
赵大妃紧闭着嘴,过了一会儿向左议政赵斗淳开口问道:“左议政大人的意见呢?”
赵斗淳磕头答道:“回禀大王大妃千岁,这么重大的事,万万无法依臣等的意思而定。还望大王大妃千岁示下。”
赵斗淳和赵太妃的配合默契。
竹帘后的赵大妃轻轻地闭上眼睛,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此刻,在破败的云岘宫的书房内,有一个人脸上挂着同样神秘的笑容,那就是兴宣君李昰应。身为王族落魄十年的兴宣君,被人称为“宫道令”(纨绔、无为青年)的浪荡子李昰应,终于要结束卧薪尝胆的生涯了。当初,为了躲避安东金氏的迫害,兴宣君把抱负深埋心中,装出一副丧家之犬的样子,在街道上讨酒喝,在赌场讨小费,甚至几次专门到金氏族人府上乞讨,受尽了虐待与侮辱。但是以王族身份统治国家的志向,在他心中却却越来越坚定。当他知道哲宗多病时,一个宏伟的构想在心中形成。他开始密切接触承侯官赵成夏——赵大妃最宠信的娘家侄儿,以期得到赵大妃的信任。之后,不断地和赵成夏商量对付安东金氏的计策。兴宣君的策略极其成功,赵成夏很早就对赵大妃强调兴宣君的人品,以及他的次子载晃是王族中最聪明伶俐的少年。赵大妃通过赵成夏和兴宣君达成了利益联盟,现在,兴宣君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如果赵大妃将年幼的次子扶上王位,身为国王生父的我实际上就是真正的统治者了,朝鲜王朝纵横八道大好江山,就要掌握在我一个人手中!”
兴宣君收起了笑容,默默地闭上眼睛端坐。他知道,现在自己要做的,只是等待。
重熙堂内竹帘后的赵大妃睁来了眼睛。到了该揭晓谜底的时候了,赵大妃一兴宣君的联盟体制必能击败金氏集团,一雪前耻。
赵大妃透过帘子望着大臣们,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将这个重大的事情委由哀家决定,真是深感责任重大。但是国事繁杂,不可一日无君。因此,封兴宣君李昰应次子载晃为翼成君,恢复已经无后的翼宗大统。”
这真是令人惊讶的宣示,除了赵斗淳之外,所有大臣都吓了一跳。
赵大妃身为翼宗的王妃,想要选择王族来继承翼宗大统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何要选定非常落魄的兴宣君李昰应的儿子为新君,大臣们对此既惊讶又失望。
领议政金左根一听到这话,马上脸色铁青。一直以来金氏家族都非常鄙视兴宣君,对他只有侮辱和戏弄。一旦这个兴宣君以新君生父的身分登场的话,安东金氏家族的后果可想而知。现在,就连为了明哲保身而维持沉默的金左根,也不能不表示反对了:“启禀大王大妃千岁,兴宣君虽不是王族的远亲,但是家道没落,作为国王的亲家是否适当,请大王大妃千岁三思。”
赵大妃说道:“嗯,领议政的意见是这样的,那么左议政大人意下如何?”
赵斗淳磕头答道:“回禀大王大妃千岁,臣全凭大王大妃千岁作主。”
“那么,金大人的意下如何呢?”
赵大妃早就知道金炳冀的意思,只是故意问他的意见罢了。
金炳冀忙答话:“回禀大王大妃千岁,臣反对册立兴宣君次子为新君。兴宣君次子年纪尚幼,成为新君的话,兴宣君将位于新君之上。过去没有这样的前例,以后也不应该发生才对。”
对金炳冀来说,家族兴亡全系于,所以誓死反对。赵大妃听到此话,脸色略有不悦,缓缓说道:
“哀家已经明白诸位爱卿的意见了。哀家已经就继承一事做了决定,诸位不用多说了。封兴宣君李昰应次子载晃为翼成君,继承大统。载晃年纪尚幼,无法治理国事,现在仍然由哀家垂帘听政,代行国事。”
金氏重臣深知大势已去,纷纷颓然入座。赵大妃起身返回后堂,群臣退朝。
就这样,年仅12岁的兴宣君次子载晃过继给赵大妃为子,改名李熙,受封为翼成君,并且变更年号,成为朝鲜第二十六代君主。
载晃一被迎入宫中,宫中立刻通过都承旨,下令策封翼成君的生父兴宣君为大院君,尊为国太公,封其生母闵氏尊为骊兴府大夫人。此时正值12月上旬的严冬,北风呼啸,大风纷飞,兴宣大院君的家中却比外面的季节早了一步,充满了春的气息。
国王生父在世期间被封为大院君,这种情况在朝鲜李朝开国的五百年间还是头一次,可见赵大妃是多么信任兴宣大院君。赵大妃虽是垂帘听政,但一个久居深宫的女子,对天下情势不甚明了,赵大妃实际上并不直接干预朝政,而是一切军国大事委以辅佐高宗的大院君。高宗只是名义上的国王,兴宣大院君才是实际得到天下之人。
朝鲜宫庭之中发生巨大变化之时,感古堂内的生活波澜不惊。清贫的紫英母女俩,依旧三餐不继,紫英快乐的成长。对于兴宣府上发生的变化,母女两也略知一二。
“母亲,载晃当了国王了啊,京运洞姊姊成了国王的母亲了。”
“就是啊,他们府上飞黄腾达了,我们要是能托他们的福,脱离贫困,就好了”
“母亲,不要说这些空话!我们应该想日子变好后帮助别人才对,不要平白期望别人的施舍!”
“我们有什么能力期望过上好日子啊!”
“母亲不要这样说话了,人的运气谁能知道?前几年跟我们差不多的兴宣府上都出了一位国王,这又有谁能料得到呢?”
“哼!你好像知道自己以后会当王妃的嘛。别再说些没用的话了,赶快学学针线活。”
“我讨厌学这些没用的东西,我要看书,书才有用呢。”
3年以后,紫英的母亲李氏在感古堂行大礼,恭送女儿嫁入王宫之时,突然想起了自己说过的话。她将头埋在胸前,扑簌簌地眼泪落入土地之中,从此她心爱的女儿再也不属于她了。在喧天的鼓乐声中,无人能听到一位母亲轻声的啜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