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为解压中华忙移民 承夫志女皇设基金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面对热雷米亚那难以置信的表情陈家明心中一时也是感慨万千。若论国力而今的中华帝国确实足以笑傲天下。但在此繁华外表下所掩藏的诸多弊症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而在这其中最困扰中华朝的莫过于日渐增加的流民。其实流民现象和流民问题是中国历朝历代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但中华朝的流民却有着不同于以往朝代的姿态和规模。历史上造成流民大量出现的原因有许多。总的概括起来不外乎是土地兼并、灾荒、饥馑、兵灾这几条。对于中华朝来十年的和平生活后两条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惟有灾荒与土地兼并一直犹如梦魔般纠缠着中华帝国催生流民不断产生。
事实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仍的国家翻开史籍水、旱、虫、风、霜、雪、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比比皆是。旱则“赤地千里”涝则“一片汪洋”。就算中华帝国拥有越这个时代的科学知识拥有他国无可比拟的财富以及军事实力都无法战胜残酷的大自然。中华朝立国至今几乎每一年都会遇上一两次规模较大的自然灾害。对此弘武朝上下虽然十分重视并配有一系列相关的救灾措施。但时代的局限却使得这些人为的补救措施显得颇为有限。
不过相对于自然灾害而言真正让中华朝流民不断增长的因素其实来自人为。虽中华朝目前也有公社农场、公社牧场之类的组织。但相比之前朝代在开国初期对土地兼并的严格限定中华朝在这方面显得极为宽松。以至于东南、华北地区的土地刚通过战争平分到农民手中转眼之间就又落到了财阀、地主们的手中。这原本是中华朝上层十分乐意看见的现象。因为那些被从土地上剥离的农民会流入城市成为帝国制造业极需的劳动力。但这只是人们一相情愿的理想设定罢了。姑且不论好逸恶劳之类的阴暗本性光凭中华帝国目前的工业水平就根本无法吸纳那些与日俱增的流民。此外中华帝国废弃人头税的做法也从另一个侧面加快了人口的增长。
若是换在之前的各个朝代面对如此情形统治者势必会出台法令限制土地兼并、重启人头税、并下令严格限制流民外出。种种措施其实都旨在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官僚机构、军队等国家机器得以正常运转的润滑剂是农民的赋税。既“无地则无民无民则无赋”。更何况流民一直以来都是中原动乱的一大诱因。但对中华朝来农业上的赋税已不再是其唯一重要的财政来源。地理大现更是给帝国带来一种全新的解决之道——移民。
正如同一时代的英国鼓励本国的清教徒、失业者远赴新大6谋生。在中华帝国的一些官僚看来将那些麻烦的流民装上船运往遥远的美洲澳洲远比在本土为他们安排生计来得省心得多。虽然在此之前他们往往要连哄带骗外加威胁才能让失去土地走投无路的百姓同意画押去海外的蛮荒之地开垦。可一但船只起航那些百姓便成了他们笔下随手划去的一连串数字。是生是死都成了老天爷与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事实也证明官僚们总是倾向于操作简便责任的选择。于是便有了眼前这一批又一批远赴重洋的开拓者。
身为香江商会的会长陈家明对于这场移民潮的背景自然是一清二楚。但在热雷米亚这样的外邦人面前他还是一脸淡然地解释道:“美洲目前虽然还是一片荒芜但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而帝国的百姓也十分乐意为帝国开拓新的乐土。以我们汉人的勤劳相信用不了多久那里便会成为帝国不可或缺的粮仓。”
“会长贵国的民众可真有开拓精神。难怪欧洲大6一直都在盛传太平洋已经变成了中华的海。”热雷米亚听罢心悦诚服地赞叹道。
“哦中华的海?欧洲那儿有这种法?”陈家明打趣的问道。虽然之前已经在印度洋上走了一遭可“中华的海”这一称谓陈家明还是第一次听人提起。
“是的会长。在古代罗马人曾经征服了地中海沿岸的绝大部分地区。因此他们自豪地称地中海为‘我们的海’。现在太平洋的沿岸除了中华帝国外没有第二家势力指染。太平洋当然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中华的海。”热雷米亚理直气壮地道。
“中华的海”确实是一个让人听了怦然心动的词。陈家明不得不承认他身旁的这个红毛雇员很会话。或许正是这一使得热雷米亚每每都能讨得中国上司的欢心。然而陈家明却并没有得意太久。就在他们的船队缓缓驶入港口同时不远三艘战舰正扬帆北上。这一情景分明在提醒着他就在帝国临近的海域有人正在挑战着帝国的霸权。“中华的海”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平静。
话陈家明怀揣着心事沿着长江一路逆流而上之时身处南京皇城的孙露却正在处理着丈夫留下的遗产。虽杨绍清生前一向为人简朴向来不追逐名利也不过问商会的生意。但香江商会少东家的身份还是让他成为了整个中华帝国乃至世界都不可窥的富翁。当然这些财富在中华皇室财产面前算不了什么。孙露也大可以随手就将这笔遗产划入皇家宝库之中。可身为杨绍清的妻子对于这笔遗产孙露有着更符合丈夫性格的处理方式。
“贤王奖?陛下您的意思是想用亲王殿下留下的遗产来奖励那些在科学上取得成就的学者吗?”暖阁之中面对女皇突如其来的决定方以智惊愕地询问道。
“是的。朕想将贤亲王所遗留下的众多地产、股份一并变卖将其全部财产作为设立贤王奖的基金每年取出基金利息奖给那些对人类文化科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其实不止是科学界。朕的设想是将奖金分为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天文、地理等奖项。”孙露颔证实道。其实这个想法她与杨绍清很早以前就已经商讨过了。一直以来杨绍清都希望能与妻子一起放下权利的重担一起隐居山野过闲云野鹤的日子。因而在听孙露提起过诺贝尔奖之后他便萌生了将自己的财产悉数捐献也设立一个相似奖励基金的愿望。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愿望最终会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实现。
不过设立基金奖励对各种学术有贡献的人在这个时代还算是件新鲜事。特别是以如此规模的财产做后盾还拥有固定的颁奖时间。却听孙露的话音刚落一旁身为科学院副院长的玻意耳大学士便立刻拍手附和道:“陛下您的这个设想真是太棒了!如果亲王陛下知道的话一定会十分乐意看见自己的遗产被投入到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
“陛下圣明。如此一来天下学子们一定会感恩于陛下您与亲王殿下的栽培鼓励奋研究为朝廷效力。”方以智跟着心悦诚服地向女皇拱手道。
“不止是我中华的学者。朕刚才就了贤王奖颁给对全人类做出贡献的人的。所以它将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孙露扬起头纠正道。
却不想她的这席话再次震惊了在场的两位臣子。稍有不同的是方以智惊讶于女皇不分国界的法。而玻意耳则是对不分宗教的见解心存保留。但他最终还是在沉默了半晌后微微头道:“恩这一十分符合杨的一贯作风。他一直以来都认为科学是不分国界与种族的。”
“不错。朕之所以会想到设立这样一个奖励基金其实也是为了完成贤亲王生前的遗愿。”孙露着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可见此情形方以智还是犹豫了一下进言道:“陛下您想告慰亲王殿下的在天之灵。这当然是件好事。可那些外国的科学家学者会接受陛下您颁的奖励吗?虽陛下您这么做是出于善意。可有些君主却并不这么想。贸然地将奖项颁给一些外国学者臣恐怕会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啊。再奖励其他国家的学者提高他国的科学技术这会不会对我朝有所不利啊。”
在听完方以智的这番犹豫再三的进言之后孙露却反倒是笑得更自信了。却听她毫不在意的回答道:“方卿家此言差矣。朕并不担心奖励它国学者会给我朝带来什么不利影响。将亲王奖颁给谁是相关学者们讨论推举的结果但接不接受是学者自己的选择。至于其他国家君主可能存在的阻挠与反对。朕只能如果一个君主连接受学术交流的肚量都没有。那他根本就不配拥有科学的力量!”
孙露的一席话得铿锵有力直听得一旁的玻意耳热血沸腾。一直以来杨绍清的学识以及他那高尚的个人品质都让这位来自英国的学者钦佩不已。因此杨绍清的死一度曾让玻意耳等留华的欧洲学者伤心不已。更有甚者还认为杨的死会让全世界的科学水平倒退一大步。然而此刻女皇的表现却让玻意耳仿佛看到了那个久违的身影。特别是建立亲王基金的决定更是让玻意耳坚信这位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性拥有着同她丈夫一样高贵而又宽厚的心灵。于是他当即便心悦诚服地行礼道:“陛下您的慷慨与高贵无人能比。”
可同样这几句话方以智听出的却又是另一番滋味。从新安一路追随孙露至今的他十分了解女皇的脾气。如果没有好处或是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的事女皇一般是不会尝试的。因此在细细回味了一番女皇最后几句话语后方以智很快就得出了他认为合理的答案。那就是女皇想千金买马骨。借助亲王殿下在国际上的名声网罗更多的人才来中原为帝国效劳。想到这层之后方以智自然是不会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却见他跟着便随着玻意耳一起行礼道:“陛下英明。臣等一定尽快办妥此事早日实现亲王殿下的遗愿。”
“两位卿家都平身吧。起来两位都是当今科学界尖的学者又是贤亲王生前的挚友。朕希望两位日后能继续携手完成贤亲王生前没有完成的诸多研究项目。”孙露微笑着勉励道。
“遵命陛下。臣等会沿着贤亲王生前留下成果一路继续研究下去。”玻意耳着又微微迟疑了一下进言道:“不过陛下有些课题的研究是由贤亲王殿下独立主持的我们对相关问题了解的并不深刻。虽然殿下生前留下了大量的笔记可要完全弄明白这些笔记上的内容恐怕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
“这一卿家不用担心。如果卿家遇到实在理解不了的问题可以直接来问朕。”孙露随口应道。一直以来孙露都是通过自己的丈夫为媒介向玻意耳等人介绍未来的知识。而今杨绍清突然过逝使她不得不再一次站在了科学研究的前沿。
而在另一边玻意耳对于女皇的这番回答显然觉得有些纳闷。这也难怪在他眼中杨绍清就像达芬奇一般是一个难以捉摸的科学怪才。他所留下的笔记更是充满了科学与幻想的诱人魔力。坐在龙椅上的女皇或许是个英明的君主。但她能解释那些深奥的笔记吗?相比满脸狐疑的玻意耳方以智却显得极为兴奋。因为在十几年前他就曾在云山学院听过女皇亲自讲课。知道对于一个爱好科学的人来那将是一桩怎样令人激动的事。然而还未等两人就此事表意见门外忽然响起了董宛恭敬地通报声:“陛下海军部李尚书求见。”
“让李卿家进来吧。”孙露收起了笑容答复道。
“是陛下。”董宛的话音刚落一旁的方以智便连忙向玻意耳使了个眼色行礼道:“陛下既然如此。那臣等就先行退下了。”
孙露听罢合上了自己面前的文书了头示意同意两人的请求。可就在方以智两人退出暖阁的间隙李海却已经抢先一步跨了进来。看他一副风风火火迫不及待的模样孙露不由眉头一皱开口问道:“李卿家为何如此急促?”
却听李海当即敬了个军礼回答道:“陛下倭国来信。长崎陷落了!”
面对热雷米亚那难以置信的表情陈家明心中一时也是感慨万千。若论国力而今的中华帝国确实足以笑傲天下。但在此繁华外表下所掩藏的诸多弊症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而在这其中最困扰中华朝的莫过于日渐增加的流民。其实流民现象和流民问题是中国历朝历代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但中华朝的流民却有着不同于以往朝代的姿态和规模。历史上造成流民大量出现的原因有许多。总的概括起来不外乎是土地兼并、灾荒、饥馑、兵灾这几条。对于中华朝来十年的和平生活后两条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惟有灾荒与土地兼并一直犹如梦魔般纠缠着中华帝国催生流民不断产生。
事实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仍的国家翻开史籍水、旱、虫、风、霜、雪、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比比皆是。旱则“赤地千里”涝则“一片汪洋”。就算中华帝国拥有越这个时代的科学知识拥有他国无可比拟的财富以及军事实力都无法战胜残酷的大自然。中华朝立国至今几乎每一年都会遇上一两次规模较大的自然灾害。对此弘武朝上下虽然十分重视并配有一系列相关的救灾措施。但时代的局限却使得这些人为的补救措施显得颇为有限。
不过相对于自然灾害而言真正让中华朝流民不断增长的因素其实来自人为。虽中华朝目前也有公社农场、公社牧场之类的组织。但相比之前朝代在开国初期对土地兼并的严格限定中华朝在这方面显得极为宽松。以至于东南、华北地区的土地刚通过战争平分到农民手中转眼之间就又落到了财阀、地主们的手中。这原本是中华朝上层十分乐意看见的现象。因为那些被从土地上剥离的农民会流入城市成为帝国制造业极需的劳动力。但这只是人们一相情愿的理想设定罢了。姑且不论好逸恶劳之类的阴暗本性光凭中华帝国目前的工业水平就根本无法吸纳那些与日俱增的流民。此外中华帝国废弃人头税的做法也从另一个侧面加快了人口的增长。
若是换在之前的各个朝代面对如此情形统治者势必会出台法令限制土地兼并、重启人头税、并下令严格限制流民外出。种种措施其实都旨在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官僚机构、军队等国家机器得以正常运转的润滑剂是农民的赋税。既“无地则无民无民则无赋”。更何况流民一直以来都是中原动乱的一大诱因。但对中华朝来农业上的赋税已不再是其唯一重要的财政来源。地理大现更是给帝国带来一种全新的解决之道——移民。
正如同一时代的英国鼓励本国的清教徒、失业者远赴新大6谋生。在中华帝国的一些官僚看来将那些麻烦的流民装上船运往遥远的美洲澳洲远比在本土为他们安排生计来得省心得多。虽然在此之前他们往往要连哄带骗外加威胁才能让失去土地走投无路的百姓同意画押去海外的蛮荒之地开垦。可一但船只起航那些百姓便成了他们笔下随手划去的一连串数字。是生是死都成了老天爷与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事实也证明官僚们总是倾向于操作简便责任的选择。于是便有了眼前这一批又一批远赴重洋的开拓者。
身为香江商会的会长陈家明对于这场移民潮的背景自然是一清二楚。但在热雷米亚这样的外邦人面前他还是一脸淡然地解释道:“美洲目前虽然还是一片荒芜但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而帝国的百姓也十分乐意为帝国开拓新的乐土。以我们汉人的勤劳相信用不了多久那里便会成为帝国不可或缺的粮仓。”
“会长贵国的民众可真有开拓精神。难怪欧洲大6一直都在盛传太平洋已经变成了中华的海。”热雷米亚听罢心悦诚服地赞叹道。
“哦中华的海?欧洲那儿有这种法?”陈家明打趣的问道。虽然之前已经在印度洋上走了一遭可“中华的海”这一称谓陈家明还是第一次听人提起。
“是的会长。在古代罗马人曾经征服了地中海沿岸的绝大部分地区。因此他们自豪地称地中海为‘我们的海’。现在太平洋的沿岸除了中华帝国外没有第二家势力指染。太平洋当然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中华的海。”热雷米亚理直气壮地道。
“中华的海”确实是一个让人听了怦然心动的词。陈家明不得不承认他身旁的这个红毛雇员很会话。或许正是这一使得热雷米亚每每都能讨得中国上司的欢心。然而陈家明却并没有得意太久。就在他们的船队缓缓驶入港口同时不远三艘战舰正扬帆北上。这一情景分明在提醒着他就在帝国临近的海域有人正在挑战着帝国的霸权。“中华的海”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平静。
话陈家明怀揣着心事沿着长江一路逆流而上之时身处南京皇城的孙露却正在处理着丈夫留下的遗产。虽杨绍清生前一向为人简朴向来不追逐名利也不过问商会的生意。但香江商会少东家的身份还是让他成为了整个中华帝国乃至世界都不可窥的富翁。当然这些财富在中华皇室财产面前算不了什么。孙露也大可以随手就将这笔遗产划入皇家宝库之中。可身为杨绍清的妻子对于这笔遗产孙露有着更符合丈夫性格的处理方式。
“贤王奖?陛下您的意思是想用亲王殿下留下的遗产来奖励那些在科学上取得成就的学者吗?”暖阁之中面对女皇突如其来的决定方以智惊愕地询问道。
“是的。朕想将贤亲王所遗留下的众多地产、股份一并变卖将其全部财产作为设立贤王奖的基金每年取出基金利息奖给那些对人类文化科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其实不止是科学界。朕的设想是将奖金分为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天文、地理等奖项。”孙露颔证实道。其实这个想法她与杨绍清很早以前就已经商讨过了。一直以来杨绍清都希望能与妻子一起放下权利的重担一起隐居山野过闲云野鹤的日子。因而在听孙露提起过诺贝尔奖之后他便萌生了将自己的财产悉数捐献也设立一个相似奖励基金的愿望。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愿望最终会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实现。
不过设立基金奖励对各种学术有贡献的人在这个时代还算是件新鲜事。特别是以如此规模的财产做后盾还拥有固定的颁奖时间。却听孙露的话音刚落一旁身为科学院副院长的玻意耳大学士便立刻拍手附和道:“陛下您的这个设想真是太棒了!如果亲王陛下知道的话一定会十分乐意看见自己的遗产被投入到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
“陛下圣明。如此一来天下学子们一定会感恩于陛下您与亲王殿下的栽培鼓励奋研究为朝廷效力。”方以智跟着心悦诚服地向女皇拱手道。
“不止是我中华的学者。朕刚才就了贤王奖颁给对全人类做出贡献的人的。所以它将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孙露扬起头纠正道。
却不想她的这席话再次震惊了在场的两位臣子。稍有不同的是方以智惊讶于女皇不分国界的法。而玻意耳则是对不分宗教的见解心存保留。但他最终还是在沉默了半晌后微微头道:“恩这一十分符合杨的一贯作风。他一直以来都认为科学是不分国界与种族的。”
“不错。朕之所以会想到设立这样一个奖励基金其实也是为了完成贤亲王生前的遗愿。”孙露着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可见此情形方以智还是犹豫了一下进言道:“陛下您想告慰亲王殿下的在天之灵。这当然是件好事。可那些外国的科学家学者会接受陛下您颁的奖励吗?虽陛下您这么做是出于善意。可有些君主却并不这么想。贸然地将奖项颁给一些外国学者臣恐怕会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啊。再奖励其他国家的学者提高他国的科学技术这会不会对我朝有所不利啊。”
在听完方以智的这番犹豫再三的进言之后孙露却反倒是笑得更自信了。却听她毫不在意的回答道:“方卿家此言差矣。朕并不担心奖励它国学者会给我朝带来什么不利影响。将亲王奖颁给谁是相关学者们讨论推举的结果但接不接受是学者自己的选择。至于其他国家君主可能存在的阻挠与反对。朕只能如果一个君主连接受学术交流的肚量都没有。那他根本就不配拥有科学的力量!”
孙露的一席话得铿锵有力直听得一旁的玻意耳热血沸腾。一直以来杨绍清的学识以及他那高尚的个人品质都让这位来自英国的学者钦佩不已。因此杨绍清的死一度曾让玻意耳等留华的欧洲学者伤心不已。更有甚者还认为杨的死会让全世界的科学水平倒退一大步。然而此刻女皇的表现却让玻意耳仿佛看到了那个久违的身影。特别是建立亲王基金的决定更是让玻意耳坚信这位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性拥有着同她丈夫一样高贵而又宽厚的心灵。于是他当即便心悦诚服地行礼道:“陛下您的慷慨与高贵无人能比。”
可同样这几句话方以智听出的却又是另一番滋味。从新安一路追随孙露至今的他十分了解女皇的脾气。如果没有好处或是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的事女皇一般是不会尝试的。因此在细细回味了一番女皇最后几句话语后方以智很快就得出了他认为合理的答案。那就是女皇想千金买马骨。借助亲王殿下在国际上的名声网罗更多的人才来中原为帝国效劳。想到这层之后方以智自然是不会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却见他跟着便随着玻意耳一起行礼道:“陛下英明。臣等一定尽快办妥此事早日实现亲王殿下的遗愿。”
“两位卿家都平身吧。起来两位都是当今科学界尖的学者又是贤亲王生前的挚友。朕希望两位日后能继续携手完成贤亲王生前没有完成的诸多研究项目。”孙露微笑着勉励道。
“遵命陛下。臣等会沿着贤亲王生前留下成果一路继续研究下去。”玻意耳着又微微迟疑了一下进言道:“不过陛下有些课题的研究是由贤亲王殿下独立主持的我们对相关问题了解的并不深刻。虽然殿下生前留下了大量的笔记可要完全弄明白这些笔记上的内容恐怕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
“这一卿家不用担心。如果卿家遇到实在理解不了的问题可以直接来问朕。”孙露随口应道。一直以来孙露都是通过自己的丈夫为媒介向玻意耳等人介绍未来的知识。而今杨绍清突然过逝使她不得不再一次站在了科学研究的前沿。
而在另一边玻意耳对于女皇的这番回答显然觉得有些纳闷。这也难怪在他眼中杨绍清就像达芬奇一般是一个难以捉摸的科学怪才。他所留下的笔记更是充满了科学与幻想的诱人魔力。坐在龙椅上的女皇或许是个英明的君主。但她能解释那些深奥的笔记吗?相比满脸狐疑的玻意耳方以智却显得极为兴奋。因为在十几年前他就曾在云山学院听过女皇亲自讲课。知道对于一个爱好科学的人来那将是一桩怎样令人激动的事。然而还未等两人就此事表意见门外忽然响起了董宛恭敬地通报声:“陛下海军部李尚书求见。”
“让李卿家进来吧。”孙露收起了笑容答复道。
“是陛下。”董宛的话音刚落一旁的方以智便连忙向玻意耳使了个眼色行礼道:“陛下既然如此。那臣等就先行退下了。”
孙露听罢合上了自己面前的文书了头示意同意两人的请求。可就在方以智两人退出暖阁的间隙李海却已经抢先一步跨了进来。看他一副风风火火迫不及待的模样孙露不由眉头一皱开口问道:“李卿家为何如此急促?”
却听李海当即敬了个军礼回答道:“陛下倭国来信。长崎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