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立魏王制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过这个魏王的身份也没让众人猜测多久,很快,宫中便下诏:
“御侮折冲,朝寄尤切,任惟勋德,实伫亲贤。内史令左卫大将军岐王杨昭,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著,美业日隆。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王迹初基,经营缔构,戡翦多难,征讨不庭,嘉谋特举,长算必克。敷政大邦,宣风区奥,功高四履,庶绩惟允。职兼内外,彝章载叙,遐迩属意,朝野具瞻。可领司空内史令雍州牧左卫大将军使持节凉甘瓜郑廓兰河会洮九州诸军事凉州总管上柱国,赐爵魏王,增邑一万户,通前三千户。加赐金辂一、衮冕之服、玉璧一双、黄金六千斤、前后鼓吹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
诏书很是华丽,不过中心思想就是封杨昭为魏王,担任司空、内史令、雍州牧、左卫大将军、凉州总管五个要职,要知道其他的皇孙有这么一个官位就乐翻天了。除了杨昭原有的内史令和左卫大将军二职,这雍州牧就是京城地区的行政长官;凉州总管则是总揽河西和半个陇右的军政大权;而司空更厉害,三公之一,地位崇高。这一系列官职已经超越了蜀王杨秀和汉王杨谅的地位,仅次于还不知生死的晋王杨广。
所有人都认为杨坚这是要疯。
这不是什么《立魏王制》,这是明明白白的要立杨昭为继承人的诏书啊。什么功高四履,朝野具瞻,你怎么不说他可以承继宗祧啊。不过是击败了一支小股突厥部队,就成了盖世奇功了。当然很多人已经忘了突厥人打到武功的时候他们吓得瑟瑟发抖的狼狈样子。
不管是支持杨昭的,还是反对杨昭的。总之这封诏书,在长安城翻起了滔天的巨浪。这个时候众人才明白之前杨坚为什么毫无征兆的就把裴矩调回长安,担任宰相,这是杨坚要为杨昭铺路啊。
杨坚要废太子立杨广的儿子,这在众人看来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冷静下来,很多人心知,此事未必不可能。圣人对太子的不满由来已久,二人的父子之情早就名存实亡,若不是之前晋王出征塞北出了事,圣人或许早就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为太子了。
虽然现在晋王折在西北,但毕竟是为国捐躯。若是薨了,就是人死为大,圣人也不太好拿此事问罪晋王遗孀。
圣人既然废了太子,自是不可能立太子诸子承继皇位。秦王一脉俱废,蜀王、汉王之能,德、才尚显不足,不宜继承宗祧。这样看来,杨坚要立从小就养在帝后身旁,生性谦和、节俭朴素、深得帝后喜爱的杨昭为继承人也就理所当然了。
再说立杨昭为皇太孙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前例。当年南齐武帝萧赜的太子萧长懋去世后,他放着其余二十余子不立,而是立萧长懋之子南郡王萧昭业为皇太孙,而同年萧赜去世后,二十余岁的萧昭业便继承皇位,次年被萧鸾所杀。
当然萧昭业的下场不是很好,但他的事情已经说明皇帝可以直接越过皇子,传位给皇孙。再早的,春秋时期卫灵公就逼逃了太子姬蒯聩,死后立姬蒯聩的儿子姬辄继位,是为卫出公。
当然阻碍杨昭登位的是他只是一个王爷的儿子,而萧昭业、姬辄是一国太子的嫡长子,宗法关系要跟进一步。
但这并非不可转圜,太子被废,太子一支成了庶人,杨昭也便成了杨坚的事实上的嫡长孙,也就有了传位的基础。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世上自是不缺喜欢刻意揣摩皇帝心意的人。杨坚走了第一步,其他人就会抢着去做第二步。
很快,希望能够投杨坚所好的人便立刻在家里寻章摘句,为请立杨昭为皇太孙做准备。至于太子杨勇这边则凄凄惨惨戚戚,注定要被废的人,还有谁会愿意上赶着巴结啊,东宫一时树倒猢狲散。
长安的形势变化如此之快,令人应接不暇。但所有人都明白,长安怕是要变天了。
······
当然,顺着杨坚的心意立杨昭为皇太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大多数人因为地位原因而参合不进来,但这仍不能阻止众人纷纷对杨昭的献媚。不趁着这个时候巴结杨昭,给他留给好印象,难道还要等到杨昭当了皇帝再去联络感情吗?
因此,诏书下达没有半天时间,去岐王府的人就已经是络绎不绝了。魏王不在,那也得先熟悉熟悉魏王府的鸡犬。
“贺魏王喜!”
一个前往杨昭军中宣诏的内侍见到杨昭,也不顾什么天子使者的体面了,跪在杨昭面前倒头就拜。这位爷这些日子在长安风头无两,说不定什么什么就能入住大兴宫,这时候给他磕个头算什么啊。
内侍的热情让杨昭也吓了一跳。这内侍代表着杨坚,他可不敢让宣诏的内侍上来就拜他,这是给自己上眼药。
杨昭命人洒水除尘,更衣沐浴,又摆上香台之后,率领众人上前接旨。这内侍估计是要卖好杨昭,等待的时候嘴也闲不住,早把杨坚封杨昭为魏王的旨意给说了出来。
黄明襄作为杨昭的谋主,这个时候自是替杨昭接应上使,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听到这个消息,他心头也是一震。竟然是魏王,这魏王的封号可不是当初那个岐王可比的啊。
虽然同为亲王,但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那些曾经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大国或者是在之后的历史上成为中国一个王朝的封号,才是真正的顶尖封号。一般亲王顶尖的便是秦王、晋王、楚王、齐王、魏(梁,战国时期魏国因都城大梁,后期也被成为梁国)王、赵王等几个封号,次一级的为周王、汉王、蜀王、吴王、宋王、韩王、燕王等,再次一级的鲁王、郑王、陈王、曹王、卫王等,再次的就是一些普通的亲王,一般也就随便封了。
从隋朝的封爵情况来看,杨坚还是比较抠门的。就连自己亲如儿子、战功赫赫的杨爽也只封了一个卫王,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这次杨坚越过杨秀和杨谅二人册封杨昭,其用意已经很明显了。杨坚要未雨绸缪,力推杨昭上位了。
不过这个魏王的身份也没让众人猜测多久,很快,宫中便下诏:
“御侮折冲,朝寄尤切,任惟勋德,实伫亲贤。内史令左卫大将军岐王杨昭,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著,美业日隆。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王迹初基,经营缔构,戡翦多难,征讨不庭,嘉谋特举,长算必克。敷政大邦,宣风区奥,功高四履,庶绩惟允。职兼内外,彝章载叙,遐迩属意,朝野具瞻。可领司空内史令雍州牧左卫大将军使持节凉甘瓜郑廓兰河会洮九州诸军事凉州总管上柱国,赐爵魏王,增邑一万户,通前三千户。加赐金辂一、衮冕之服、玉璧一双、黄金六千斤、前后鼓吹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
诏书很是华丽,不过中心思想就是封杨昭为魏王,担任司空、内史令、雍州牧、左卫大将军、凉州总管五个要职,要知道其他的皇孙有这么一个官位就乐翻天了。除了杨昭原有的内史令和左卫大将军二职,这雍州牧就是京城地区的行政长官;凉州总管则是总揽河西和半个陇右的军政大权;而司空更厉害,三公之一,地位崇高。这一系列官职已经超越了蜀王杨秀和汉王杨谅的地位,仅次于还不知生死的晋王杨广。
所有人都认为杨坚这是要疯。
这不是什么《立魏王制》,这是明明白白的要立杨昭为继承人的诏书啊。什么功高四履,朝野具瞻,你怎么不说他可以承继宗祧啊。不过是击败了一支小股突厥部队,就成了盖世奇功了。当然很多人已经忘了突厥人打到武功的时候他们吓得瑟瑟发抖的狼狈样子。
不管是支持杨昭的,还是反对杨昭的。总之这封诏书,在长安城翻起了滔天的巨浪。这个时候众人才明白之前杨坚为什么毫无征兆的就把裴矩调回长安,担任宰相,这是杨坚要为杨昭铺路啊。
杨坚要废太子立杨广的儿子,这在众人看来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冷静下来,很多人心知,此事未必不可能。圣人对太子的不满由来已久,二人的父子之情早就名存实亡,若不是之前晋王出征塞北出了事,圣人或许早就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为太子了。
虽然现在晋王折在西北,但毕竟是为国捐躯。若是薨了,就是人死为大,圣人也不太好拿此事问罪晋王遗孀。
圣人既然废了太子,自是不可能立太子诸子承继皇位。秦王一脉俱废,蜀王、汉王之能,德、才尚显不足,不宜继承宗祧。这样看来,杨坚要立从小就养在帝后身旁,生性谦和、节俭朴素、深得帝后喜爱的杨昭为继承人也就理所当然了。
再说立杨昭为皇太孙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前例。当年南齐武帝萧赜的太子萧长懋去世后,他放着其余二十余子不立,而是立萧长懋之子南郡王萧昭业为皇太孙,而同年萧赜去世后,二十余岁的萧昭业便继承皇位,次年被萧鸾所杀。
当然萧昭业的下场不是很好,但他的事情已经说明皇帝可以直接越过皇子,传位给皇孙。再早的,春秋时期卫灵公就逼逃了太子姬蒯聩,死后立姬蒯聩的儿子姬辄继位,是为卫出公。
当然阻碍杨昭登位的是他只是一个王爷的儿子,而萧昭业、姬辄是一国太子的嫡长子,宗法关系要跟进一步。
但这并非不可转圜,太子被废,太子一支成了庶人,杨昭也便成了杨坚的事实上的嫡长孙,也就有了传位的基础。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世上自是不缺喜欢刻意揣摩皇帝心意的人。杨坚走了第一步,其他人就会抢着去做第二步。
很快,希望能够投杨坚所好的人便立刻在家里寻章摘句,为请立杨昭为皇太孙做准备。至于太子杨勇这边则凄凄惨惨戚戚,注定要被废的人,还有谁会愿意上赶着巴结啊,东宫一时树倒猢狲散。
长安的形势变化如此之快,令人应接不暇。但所有人都明白,长安怕是要变天了。
······
当然,顺着杨坚的心意立杨昭为皇太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大多数人因为地位原因而参合不进来,但这仍不能阻止众人纷纷对杨昭的献媚。不趁着这个时候巴结杨昭,给他留给好印象,难道还要等到杨昭当了皇帝再去联络感情吗?
因此,诏书下达没有半天时间,去岐王府的人就已经是络绎不绝了。魏王不在,那也得先熟悉熟悉魏王府的鸡犬。
“贺魏王喜!”
一个前往杨昭军中宣诏的内侍见到杨昭,也不顾什么天子使者的体面了,跪在杨昭面前倒头就拜。这位爷这些日子在长安风头无两,说不定什么什么就能入住大兴宫,这时候给他磕个头算什么啊。
内侍的热情让杨昭也吓了一跳。这内侍代表着杨坚,他可不敢让宣诏的内侍上来就拜他,这是给自己上眼药。
杨昭命人洒水除尘,更衣沐浴,又摆上香台之后,率领众人上前接旨。这内侍估计是要卖好杨昭,等待的时候嘴也闲不住,早把杨坚封杨昭为魏王的旨意给说了出来。
黄明襄作为杨昭的谋主,这个时候自是替杨昭接应上使,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听到这个消息,他心头也是一震。竟然是魏王,这魏王的封号可不是当初那个岐王可比的啊。
虽然同为亲王,但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那些曾经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大国或者是在之后的历史上成为中国一个王朝的封号,才是真正的顶尖封号。一般亲王顶尖的便是秦王、晋王、楚王、齐王、魏(梁,战国时期魏国因都城大梁,后期也被成为梁国)王、赵王等几个封号,次一级的为周王、汉王、蜀王、吴王、宋王、韩王、燕王等,再次一级的鲁王、郑王、陈王、曹王、卫王等,再次的就是一些普通的亲王,一般也就随便封了。
从隋朝的封爵情况来看,杨坚还是比较抠门的。就连自己亲如儿子、战功赫赫的杨爽也只封了一个卫王,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这次杨坚越过杨秀和杨谅二人册封杨昭,其用意已经很明显了。杨坚要未雨绸缪,力推杨昭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