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百密一疏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二人既然决定要继续追查此事,所以杨昭竟然在第二日破天荒的又去了大理寺,还带上了黄明襄。
杨昭先给黄明襄介绍了陈孝意、狄孝绪、柴孝和三人,三人听到黄明襄这个未成丁的少年竟然就是助魏王大破突厥的第一谋士,无比惊奇,更是佩服之至。少年扬名,素来是人所向往之事。
众人对于杨昭下令继续彻查此案都大惑不解,案犯也找到了,圣人也有了判决,连蜀王都被废了,他们还找什么真凶。
但杨昭下令,没人敢反对。
三人带着疑惑与不解,继续去追查此案,而杨昭对外以整理案件的理由继续待在大理寺,虽然令人费解,但也情有可原。
当然杨昭也不敢光明正大的查案,有些东西,涉及到朝廷制度,只得外宽给别人看。当然在内部黄明襄和陈孝意三人则是丝毫不敢放松。
黄明襄这两日一直在翻看关于此案的文卷,感触颇深。他总觉得此案件好像一直被一只手给牵引着,始终没能完全串成一起,也难怪杨昭的心中老感到异样,他亦有同感。
这个案件肯定有问题,因为到最后也没有破案之后的酣畅淋漓的感觉。
“幕后之人,不是蜀王。”
黄明襄查了两日文卷,得出了最后的结论。
众人都感到无比震惊,杨昭忙问道:“六郎,这是怎么回事?”
黄明襄说道:“孙二,张从珂,吐奚子柔,剑南口音的人,被杀死的蜀王府私兵······这些人的身份都没错,似乎都在指向蜀王。但是,时间对不上。”
杨昭忙问道:“什么时间?”
“除了家兄在大河以南遇到截杀,对方总共又进行了五次截杀。从延州一直到长安,每次都是精心策划,手段狠辣,目标明确,丝毫不拖泥带水,如果是蜀王所为,他根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多次实施截杀计划。”
杨昭有些不明白,便问道:“六郎说得孤有些不是很明白,到底是哪里的时间不对?”
黄明襄说道:“首先是段偃师受到的三次截杀有问题,他们从捉到吐奚子柔之后,根本没有耽搁,一路之上马不停蹄的往南。按道理来说对方从知道袭杀事败、有活口再到段偃师一行人南下是会有个缓冲时间的,等到对方做出截杀安排,怕是段偃师一行人都已经到长安了,怎么可能再屡次受到截杀。
所以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截杀段偃师的人其实一开始就布置好了,对方算准了如果刺杀失败,我家兄长会抓到活口,还会送到京城,然后才布置好了一切。
对方怕有活口,其实大可不必这么麻烦,只要在吐奚子柔身边安排一个探子就可。这说明从一开始对方就知道截杀我家兄长不会成功,他都是在为失败后做准备,对方不仅不想杀死吐奚子柔,还想把一个活着的吐奚子柔交给我们,让他在受尽拷问之后说出汉王,然后死去。
我等所有一切的经历,都是对方提前预设的,我们目前获得的所有证据,怕是都是对方让我们获得的。”
众人听了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同时也为黄明襄能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案件中抽丝剥茧找到头绪感到敬佩。
魏王第一幕僚,果然名不虚传。
杨昭疑问地说道:“对方费尽心思的指证汉王,这不是说明幕后凶手还是蜀王吗?”
黄明襄摇头说道:“看似如此,画蛇添足。”
“六郎何意?”
“若对方真是蜀王,吐奚子柔进京之后,或者说景风门截杀失败之后,对方就要偃旗息鼓,潜伏下来,因为之前的一切已经足够指证汉王了。而之后所做的都是画蛇添足。
吐奚子柔受尽酷刑仍旧指认汉王,说明他的忠诚或者是家人的牵绊让他不会反水,到时候认证物证聚在,汉王即使不承认,又有何用?
景风门截杀失败之后,对方忽然成了傻子,不仅不解脱嫌疑,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使得本来已经明了的案件逐渐复杂化,到最后暴露的越来越多,引到蜀王的身上,诸位觉得能设计出前半段计划的人,突然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吗?”
众人紧盯着黄明襄,杨昭忽然明白了,大声说道:“六郎的意思是我们获得的证据全是假的,而蜀王不可能专门留指向自己的证据。”
黄明襄笑着点点头,说道:“就是这样,对方故意让我们发现破绽,摆脱汉王的嫌疑,最后又巧妙地牵扯到蜀王身上,完成了他的目的。蜀王再是不肖,怕是也不会用自己的侍卫去截杀大理寺官差吧?”
众人听了黄明远一番推论,都心悦诚服的点点头。黄明襄说得太对了,这些不合理之处连到一起,的确很难让人相信就是蜀王。
杨昭不由得长叹一声道:“将天下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可谓多智近妖,此心计、手段,当世之上,少有人也。孤,输得不冤啊。”
众人也不由得生出无限感叹,真是长见识了。
其实众人一开始就不认为是蜀王,毕竟蜀王没动机啊。
这次杨昭虽然深受打击,但他不会一蹶不振,反而越挫越勇起来,他准备撸起柚子,好好跟对方战一场,解开对方的丑陋面纱。
杨昭命众人各自按照分工再去细查,这一次势必要将那个幕后的黑手揪出来。
送走其他人,杨昭忽然对黄明襄说道:“六郎的话恰到好处,戛然而止,应该还有未尽之语,不方便跟众人言吧。”
黄明襄点点头,问道:“王爷觉得幕后真凶是谁?”
杨昭一愣,他之前猜测过是杨坚,后来觉得不可能,杨坚虽然现在越发狠厉,但也不会拿着自己的儿子逗弄着玩。
“六郎,天下有实力致如此者,高相国损后,怕是只有杨相吧。”
“未必!”
······
对于黄明襄的可怕,柴孝和最是感同身受。往日和陈孝意、狄孝绪在一起,二人虽然是干臣能吏,但论及智谋,柴孝和还是自诩无双。
柴孝和早就打定主意凭借此案,成为杨昭的心腹,现在他有些受到打击,较之黄明襄,他还差得甚远。
不过他也不自暴自弃,现在只是开始,来日且看他与黄明襄再论高低。
二人既然决定要继续追查此事,所以杨昭竟然在第二日破天荒的又去了大理寺,还带上了黄明襄。
杨昭先给黄明襄介绍了陈孝意、狄孝绪、柴孝和三人,三人听到黄明襄这个未成丁的少年竟然就是助魏王大破突厥的第一谋士,无比惊奇,更是佩服之至。少年扬名,素来是人所向往之事。
众人对于杨昭下令继续彻查此案都大惑不解,案犯也找到了,圣人也有了判决,连蜀王都被废了,他们还找什么真凶。
但杨昭下令,没人敢反对。
三人带着疑惑与不解,继续去追查此案,而杨昭对外以整理案件的理由继续待在大理寺,虽然令人费解,但也情有可原。
当然杨昭也不敢光明正大的查案,有些东西,涉及到朝廷制度,只得外宽给别人看。当然在内部黄明襄和陈孝意三人则是丝毫不敢放松。
黄明襄这两日一直在翻看关于此案的文卷,感触颇深。他总觉得此案件好像一直被一只手给牵引着,始终没能完全串成一起,也难怪杨昭的心中老感到异样,他亦有同感。
这个案件肯定有问题,因为到最后也没有破案之后的酣畅淋漓的感觉。
“幕后之人,不是蜀王。”
黄明襄查了两日文卷,得出了最后的结论。
众人都感到无比震惊,杨昭忙问道:“六郎,这是怎么回事?”
黄明襄说道:“孙二,张从珂,吐奚子柔,剑南口音的人,被杀死的蜀王府私兵······这些人的身份都没错,似乎都在指向蜀王。但是,时间对不上。”
杨昭忙问道:“什么时间?”
“除了家兄在大河以南遇到截杀,对方总共又进行了五次截杀。从延州一直到长安,每次都是精心策划,手段狠辣,目标明确,丝毫不拖泥带水,如果是蜀王所为,他根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多次实施截杀计划。”
杨昭有些不明白,便问道:“六郎说得孤有些不是很明白,到底是哪里的时间不对?”
黄明襄说道:“首先是段偃师受到的三次截杀有问题,他们从捉到吐奚子柔之后,根本没有耽搁,一路之上马不停蹄的往南。按道理来说对方从知道袭杀事败、有活口再到段偃师一行人南下是会有个缓冲时间的,等到对方做出截杀安排,怕是段偃师一行人都已经到长安了,怎么可能再屡次受到截杀。
所以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截杀段偃师的人其实一开始就布置好了,对方算准了如果刺杀失败,我家兄长会抓到活口,还会送到京城,然后才布置好了一切。
对方怕有活口,其实大可不必这么麻烦,只要在吐奚子柔身边安排一个探子就可。这说明从一开始对方就知道截杀我家兄长不会成功,他都是在为失败后做准备,对方不仅不想杀死吐奚子柔,还想把一个活着的吐奚子柔交给我们,让他在受尽拷问之后说出汉王,然后死去。
我等所有一切的经历,都是对方提前预设的,我们目前获得的所有证据,怕是都是对方让我们获得的。”
众人听了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同时也为黄明襄能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案件中抽丝剥茧找到头绪感到敬佩。
魏王第一幕僚,果然名不虚传。
杨昭疑问地说道:“对方费尽心思的指证汉王,这不是说明幕后凶手还是蜀王吗?”
黄明襄摇头说道:“看似如此,画蛇添足。”
“六郎何意?”
“若对方真是蜀王,吐奚子柔进京之后,或者说景风门截杀失败之后,对方就要偃旗息鼓,潜伏下来,因为之前的一切已经足够指证汉王了。而之后所做的都是画蛇添足。
吐奚子柔受尽酷刑仍旧指认汉王,说明他的忠诚或者是家人的牵绊让他不会反水,到时候认证物证聚在,汉王即使不承认,又有何用?
景风门截杀失败之后,对方忽然成了傻子,不仅不解脱嫌疑,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使得本来已经明了的案件逐渐复杂化,到最后暴露的越来越多,引到蜀王的身上,诸位觉得能设计出前半段计划的人,突然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吗?”
众人紧盯着黄明襄,杨昭忽然明白了,大声说道:“六郎的意思是我们获得的证据全是假的,而蜀王不可能专门留指向自己的证据。”
黄明襄笑着点点头,说道:“就是这样,对方故意让我们发现破绽,摆脱汉王的嫌疑,最后又巧妙地牵扯到蜀王身上,完成了他的目的。蜀王再是不肖,怕是也不会用自己的侍卫去截杀大理寺官差吧?”
众人听了黄明远一番推论,都心悦诚服的点点头。黄明襄说得太对了,这些不合理之处连到一起,的确很难让人相信就是蜀王。
杨昭不由得长叹一声道:“将天下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可谓多智近妖,此心计、手段,当世之上,少有人也。孤,输得不冤啊。”
众人也不由得生出无限感叹,真是长见识了。
其实众人一开始就不认为是蜀王,毕竟蜀王没动机啊。
这次杨昭虽然深受打击,但他不会一蹶不振,反而越挫越勇起来,他准备撸起柚子,好好跟对方战一场,解开对方的丑陋面纱。
杨昭命众人各自按照分工再去细查,这一次势必要将那个幕后的黑手揪出来。
送走其他人,杨昭忽然对黄明襄说道:“六郎的话恰到好处,戛然而止,应该还有未尽之语,不方便跟众人言吧。”
黄明襄点点头,问道:“王爷觉得幕后真凶是谁?”
杨昭一愣,他之前猜测过是杨坚,后来觉得不可能,杨坚虽然现在越发狠厉,但也不会拿着自己的儿子逗弄着玩。
“六郎,天下有实力致如此者,高相国损后,怕是只有杨相吧。”
“未必!”
······
对于黄明襄的可怕,柴孝和最是感同身受。往日和陈孝意、狄孝绪在一起,二人虽然是干臣能吏,但论及智谋,柴孝和还是自诩无双。
柴孝和早就打定主意凭借此案,成为杨昭的心腹,现在他有些受到打击,较之黄明襄,他还差得甚远。
不过他也不自暴自弃,现在只是开始,来日且看他与黄明襄再论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