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直袭秭归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逆夷陵而上一百八十里便是秭归,传说“屈原有贤姐,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姐归”,后为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
秭归东面的夷陵是三峡之入口,群山之终点。而秭归就在群山之中,境内群山相峙,山峦起伏,层峦叠嶂,岩高谷深。且河流水系发达,溪河网布。所以县内几乎没有什么耕地,算得上这个时代的穷山恶水的典型之地。
秭归原属于巴东郡,后来李渊改州为郡,便将秭归县和巴东县单独设归州。
因为耕地不多,整个归州人口也稀少,两个县加起来在籍人口不超过三千户,而且还有一部分归化之民。不过整个巴东地区多蛮人、獠人,还有据地而守的蛮化汉民。他们住在群山之中,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
对于隋军来说,想完成将唐军主力留在荆襄的目的,就必须堵住唐军回川的通道。也就是要赶在李世民反应过来之前,提前抢占夷陵和巴东地区。
夷陵之前是李唐应对萧梁的前线,双方多次在此展开激战。整个夷陵城被许绍经营的滴水不漏,若想突袭夷陵城,难度极大。
黄明远在研究巴蜀的地图之后,便将目标放在了秭归。
首先秭归此处的水道狭窄,控制此地,便能阻断长江水道。而且从秭归往下没多远便是太清镇(今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和狼尾滩,为西陵峡之西口。控制此地,李世民就是飞也回不到巴蜀。
不过秭归在唐军腹地,要想不动声色,在不惊动唐军的情况下拿下此地,并不容易。
黄明远最后决定斛律成率领左威卫主力(留下两军)一万六千人从南漳县出发,横跨五百里山路,突袭秭归。
南漳在襄阳城西南,传说水镜先生就住在这里。这里是江汉平原和巴东山区的分界点,往西便是李唐的房州(房陵郡)。
本来突袭之事,交给李靖的左靖卫更合适,毕竟李靖在襄阳驻扎了一年多,其部对于当地的地形、气候都已经熟悉。而斛律成所部之前驻扎在汝南,此为第一次南下。
不过正因为李靖所部常在襄阳,一直为唐军的重点监视对象。李靖所部大规模的调动,根本瞒不住唐军。
而汝南的左威卫部,之前并不在唐军的监视之中。
斛律成既得命令,便从汝南出发,直奔西去,他没有直接赶往襄阳,而是经南阳,谷城,从襄阳的北侧直插南漳县。
从谷城往南、往西都是山区,皆属于李唐的房州。
虽然房州和襄阳郡接壤,但因为地形原因,相互联系反而并不大。
左威卫的将士,从汝南出发,行军上千里赶到南漳,然而这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到秭归的路,还有数百里之遥,而且尽是山岭小道,对于北地习惯在平原作战的将士来说,极其艰难。
隋军的路线,穿过荆山山脉之后,走的是房州的西南和归州的北部。
整个房州面积虽大,但只有四县,不过五六千户人家,且尽集中在堵水、筑水一带,其东南方向几乎没有多少人。
而整个归州北部,也差不多的样子,大名鼎鼎的神农架,就在这个范围内。
因此左威卫突袭西进,只要动作严密,运气再好一点,倒是无虑被唐军发现。
不过光是行军,就几乎让人崩溃。没有入过山的人,是很难体会到“山路十八弯”的含义。
幸好黄明远提前派了很多人进入巴东,侦知了多处小道。
这些小道多是倚靠在悬崖峭壁之间,只余一人通过。稍有不慎,便是失足落入万丈深渊。
而且山林茂密,又多虫蛇毒物,很多士兵在行军途中直接中毒身亡。
在从南漳出发之前,每个人发了五双草鞋,以方便行军,可是路未过半,大部分人的草鞋都坏光了。很多人都只能赤着脚行军,一路走一路流血,染红了沿途的山道。
为了能在突袭不顺的情况下还有力攻城,斛律成带了大量的装备。可沿途道路,根本运不上去,为了保证行军速度,斛律成只得下令丢掉。
而五百里的山路,众人整整走了十三天,比原计划多走了三天。而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负担,斛律成只携带了十天的粮草。
这让斛律成极其后怕,最后一天,隋军已经要断粮,再在山中耽搁,不是战死,也要饿死。
二月十七,斛律成占领了峡口乡。
这里是香溪河和入川北道的交汇处,虽只是个小堡,却是西进交通之要道。
斛律成乃留一营屯守峡口,自己亲率主力赶往秭归。
驻守秭归的唐军有千余人,守将是归州刺史鹿大师。鹿大师是跟着李渊入蜀的老人,原为宁州长史,算是关中一役中,为数不多的逃入巴蜀的渭北地方官吏。
斛律成到了秭归西面,便命大将寻相假扮从荆襄返回的唐军诈城。
寻相自言是秦国公李世民的部下,奉命前往成都公干,在秭归歇息一晚便返回,还掏出了李世民的亲笔信。
李世民的信鹿大师是不认得的,不过信上的印鉴他却是能判断出真假。
寻相一行只有两百多人,又有李世民的亲笔信,于是鹿大师便让人开城迎寻相入城。而且为了讨好李世民,鹿大师还亲自带人前来迎接。
寻相一行只有两百多人不假,但尽是好手。
入城之后,寻相带人突然暴起,挟持鹿大师,控制了秭归的城门。而与此同时,宋君明也率军从东面赶来。
秭归城中虽有千人,但分散各处,一时并不能击退寻相。
于是待宋君明赶到之后,秭归城的唐军寡不敌众,秭归城遂为隋军所下。
既克秭归城,隋军终于拥有了一处稳固的立足点。
斛律成一面加固城防,一面搜寻粮食,做足了坚守的准备。而与此同时,斛律成令宋君明带二十五军镇守秭归,并伺机攻打西面的巴东县,而他则率二十七军赶往东面的太清镇,彻底卡住从夷陵入川的道路。
这一次,斛律成要彻底锁死李世民的归途。
逆夷陵而上一百八十里便是秭归,传说“屈原有贤姐,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姐归”,后为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
秭归东面的夷陵是三峡之入口,群山之终点。而秭归就在群山之中,境内群山相峙,山峦起伏,层峦叠嶂,岩高谷深。且河流水系发达,溪河网布。所以县内几乎没有什么耕地,算得上这个时代的穷山恶水的典型之地。
秭归原属于巴东郡,后来李渊改州为郡,便将秭归县和巴东县单独设归州。
因为耕地不多,整个归州人口也稀少,两个县加起来在籍人口不超过三千户,而且还有一部分归化之民。不过整个巴东地区多蛮人、獠人,还有据地而守的蛮化汉民。他们住在群山之中,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
对于隋军来说,想完成将唐军主力留在荆襄的目的,就必须堵住唐军回川的通道。也就是要赶在李世民反应过来之前,提前抢占夷陵和巴东地区。
夷陵之前是李唐应对萧梁的前线,双方多次在此展开激战。整个夷陵城被许绍经营的滴水不漏,若想突袭夷陵城,难度极大。
黄明远在研究巴蜀的地图之后,便将目标放在了秭归。
首先秭归此处的水道狭窄,控制此地,便能阻断长江水道。而且从秭归往下没多远便是太清镇(今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和狼尾滩,为西陵峡之西口。控制此地,李世民就是飞也回不到巴蜀。
不过秭归在唐军腹地,要想不动声色,在不惊动唐军的情况下拿下此地,并不容易。
黄明远最后决定斛律成率领左威卫主力(留下两军)一万六千人从南漳县出发,横跨五百里山路,突袭秭归。
南漳在襄阳城西南,传说水镜先生就住在这里。这里是江汉平原和巴东山区的分界点,往西便是李唐的房州(房陵郡)。
本来突袭之事,交给李靖的左靖卫更合适,毕竟李靖在襄阳驻扎了一年多,其部对于当地的地形、气候都已经熟悉。而斛律成所部之前驻扎在汝南,此为第一次南下。
不过正因为李靖所部常在襄阳,一直为唐军的重点监视对象。李靖所部大规模的调动,根本瞒不住唐军。
而汝南的左威卫部,之前并不在唐军的监视之中。
斛律成既得命令,便从汝南出发,直奔西去,他没有直接赶往襄阳,而是经南阳,谷城,从襄阳的北侧直插南漳县。
从谷城往南、往西都是山区,皆属于李唐的房州。
虽然房州和襄阳郡接壤,但因为地形原因,相互联系反而并不大。
左威卫的将士,从汝南出发,行军上千里赶到南漳,然而这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到秭归的路,还有数百里之遥,而且尽是山岭小道,对于北地习惯在平原作战的将士来说,极其艰难。
隋军的路线,穿过荆山山脉之后,走的是房州的西南和归州的北部。
整个房州面积虽大,但只有四县,不过五六千户人家,且尽集中在堵水、筑水一带,其东南方向几乎没有多少人。
而整个归州北部,也差不多的样子,大名鼎鼎的神农架,就在这个范围内。
因此左威卫突袭西进,只要动作严密,运气再好一点,倒是无虑被唐军发现。
不过光是行军,就几乎让人崩溃。没有入过山的人,是很难体会到“山路十八弯”的含义。
幸好黄明远提前派了很多人进入巴东,侦知了多处小道。
这些小道多是倚靠在悬崖峭壁之间,只余一人通过。稍有不慎,便是失足落入万丈深渊。
而且山林茂密,又多虫蛇毒物,很多士兵在行军途中直接中毒身亡。
在从南漳出发之前,每个人发了五双草鞋,以方便行军,可是路未过半,大部分人的草鞋都坏光了。很多人都只能赤着脚行军,一路走一路流血,染红了沿途的山道。
为了能在突袭不顺的情况下还有力攻城,斛律成带了大量的装备。可沿途道路,根本运不上去,为了保证行军速度,斛律成只得下令丢掉。
而五百里的山路,众人整整走了十三天,比原计划多走了三天。而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负担,斛律成只携带了十天的粮草。
这让斛律成极其后怕,最后一天,隋军已经要断粮,再在山中耽搁,不是战死,也要饿死。
二月十七,斛律成占领了峡口乡。
这里是香溪河和入川北道的交汇处,虽只是个小堡,却是西进交通之要道。
斛律成乃留一营屯守峡口,自己亲率主力赶往秭归。
驻守秭归的唐军有千余人,守将是归州刺史鹿大师。鹿大师是跟着李渊入蜀的老人,原为宁州长史,算是关中一役中,为数不多的逃入巴蜀的渭北地方官吏。
斛律成到了秭归西面,便命大将寻相假扮从荆襄返回的唐军诈城。
寻相自言是秦国公李世民的部下,奉命前往成都公干,在秭归歇息一晚便返回,还掏出了李世民的亲笔信。
李世民的信鹿大师是不认得的,不过信上的印鉴他却是能判断出真假。
寻相一行只有两百多人,又有李世民的亲笔信,于是鹿大师便让人开城迎寻相入城。而且为了讨好李世民,鹿大师还亲自带人前来迎接。
寻相一行只有两百多人不假,但尽是好手。
入城之后,寻相带人突然暴起,挟持鹿大师,控制了秭归的城门。而与此同时,宋君明也率军从东面赶来。
秭归城中虽有千人,但分散各处,一时并不能击退寻相。
于是待宋君明赶到之后,秭归城的唐军寡不敌众,秭归城遂为隋军所下。
既克秭归城,隋军终于拥有了一处稳固的立足点。
斛律成一面加固城防,一面搜寻粮食,做足了坚守的准备。而与此同时,斛律成令宋君明带二十五军镇守秭归,并伺机攻打西面的巴东县,而他则率二十七军赶往东面的太清镇,彻底卡住从夷陵入川的道路。
这一次,斛律成要彻底锁死李世民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