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江陵乱(三)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道宗得到军营生乱的消息已经是半个时辰后。
卫孝节之前只以为是小规模的动乱,因此想着自己平乱之后再报告,省得被问责,因此并未及时向李道宗和唐俭汇报。
却没想到这点小心思,彻底葬送了江陵城。
等李道宗赶到,整个江陵城的降兵已经全乱了。
恐惧和谣言就如同瘟疫一般,根本止不住。此时全城都是“唐军要杀光降兵”的说法,到后来甚至还流传出“唐军要屠城”的说法。
李道宗想解释,整个江陵城的降兵都疯魔了一般,谁听你的解释。
李道宗毕竟年轻,见到这局面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卫孝节见到李道宗,当即言道:“总管,这些降兵早就串联好了,准备打开城门,投降北隋。我军收缴兵器的人一到,这群人就突然暴起,然后冲出营寨,向我军发起攻击。”
新兵给卫孝节推卸责任,卫孝节也给李道宗推卸责任。
看李道宗也顾不得细节和谁的责任,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平乱。
“到底有多少降兵参与到叛乱中?”
卫孝节当然也不知道,只得小声说道:“大概,大概有一半以上。”
李道宗一阵眩晕,一半以上的降兵叛乱,至少有数千人之多,这么多人在城中乱起来,他拿什么来平叛。
而就在这时,城门守军来报,隋军突然向江陵城们发起了攻击。
惊雷和暴风雨一同夹杂在一起,向飘摇的江陵城袭来。
······
江陵城的混乱瞒不住城外的陈克敌,更何况这场动乱还是陈克敌有意识地在进行引导。虽说唐军和新兵、降兵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但没有大隋探子在其间四处活动,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整个江陵城的混乱也不会爆发的这么快,这么迅猛。
陈克敌选在乱起的时候发起总攻,就是想不给不给唐军一点反应的余地。
这年头,没人比黄明远更了解战船的重要性,也没人比黄明远更擅长将战船进行分类建设,差异化发展。
在长江之上,隋军的战船除了艨艟、斗舰、楼船、火船这种传统战船,还有一类新型船只,登城船。
这大船修的极高,以三层居多,甚至还有五层的。船只巨大,可容纳数百人。
到了攻城之时,这些战船贴近城墙,然后伸出勾爪,死死地扒住城墙。然后从顶层伸出十多座吊臂,沿着勾爪,铺到城墙之上。上面的士兵便能顺着吊臂,一路杀向城墙。
这些吊臂都用牛皮包裹的严严实实,还有铁板支撑,火烧不坏,石头也砸不烂。
而且船顶宽敞,多置床弩,以为掩护。
隋军五艘战船贴近了江陵南城,很快便有上千的军队从船上沿着铺好的道路,直扑向江陵城墙。
唐军主力只有不到八千人,其他的新兵、降兵无论是能力还是忠诚都差了许多。于是李道宗便将主力布置在东、西两个方向,而南、北两个方向的唐军则要少很多。
本来南面有长江天险的,但隋军这么一布置,就让长江成为隋军进攻的坦途。
整个江陵南面城墙,隋军整整布置了五个营一起发起攻击,于是大江之上,声如雷霆,火光冲天,到处都是攻城的隋军。
南城的唐军守军在措不及防的情况下,直接失守了三分之二的城墙。
李道宗听到这个消息都懵了。
李道宗很清楚一面城墙的三分之二都丢了意味着什么,他根本没有可能仅凭借不到八千人马就将入城的隋军赶出城去。
至于城中的新兵和降兵,李道宗早就忘了。
此时唐俭也到了,面对这纷杂混乱的局面,唐俭也有些失措,不是定好了计划,分成三步走吗,稳扎稳打,怎么就崩盘了。
“任城郡公,城还能不能守?”
李道宗犹豫了不到一分钟,忽然转过头来看向唐俭说道:“晋昌公,你觉得二兄能带着主力得胜归来吗?”
唐俭一愣,最后还是坚定的点点头。
唐俭跟着李世民这么久,虽然不算是李世民的心腹,但对于李世民的能力还是颇为承认的。
李世民坚守长林,占据地利人和,没理由不胜的。
此时眼看唐俭相信李世民能得胜,李道宗直接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放弃外城,坚守内城。当初萧镠带着一群老弱病残能守城一个月,咱们也可以。”
唐俭一愣,忙看向李道宗,确认对方没有在开玩笑,唐俭这才说道:“既然任城郡公敢赌这一仗,老夫便陪郡公赌这一仗。”
李道宗立刻下令,全军撤入江陵内城。至于新兵和降兵,除了一部分可信赖的新兵,其余全都不管了。
内城狭小,不需要太多人守御。而且今日之事已经证明,腹心不稳,就是最大的乱子,那些不可靠之人,留着反而是祸害,李道宗一点也不敢信了。
很快驻守各门、各处的唐军都往内城撤去,至于其余地方,全都弃之不顾。这群人有走的,有跑的,有爬的,虽是狼狈,但因为撤的及时,建制反而比较完整。
李道宗也将指挥部转移到内城的城门楼子里,在此处指挥各军入城。他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城中仍在激战的新兵和降兵,满是不甘,却无能为力。
城中的唐军向内城转移之后,隋军便没有了阻挡,整个进攻流畅顺遂,不到一个时辰,四面城墙便全为隋军所下。
此时在城外指挥的陈克敌听到唐军退守内城的消息,也是有些惊讶,最后乃赞叹李道宗“能断则断,是个能做大事之人。”
不过这时候为难的反而是陈克敌了。
城中唐军新兵和降兵加起来有一万多人,此时各处混战,乱作一团,都需要隋军维持秩序,隋军根本顾不上逃入内城的唐军。
而李道宗反而可以趁着这个空子,在内城从容地整编部队,布置防线。
陈克敌担心李道宗会杀一个回马枪出来,便令麦孟才分派五十九军各营堵住内城各处城门,看住内城之兵,同时又命杜伏威负责外城秩序。
攘外必先安内,要想攻打内城,只得将外城全部安定,才能从容进击了。
李道宗得到军营生乱的消息已经是半个时辰后。
卫孝节之前只以为是小规模的动乱,因此想着自己平乱之后再报告,省得被问责,因此并未及时向李道宗和唐俭汇报。
却没想到这点小心思,彻底葬送了江陵城。
等李道宗赶到,整个江陵城的降兵已经全乱了。
恐惧和谣言就如同瘟疫一般,根本止不住。此时全城都是“唐军要杀光降兵”的说法,到后来甚至还流传出“唐军要屠城”的说法。
李道宗想解释,整个江陵城的降兵都疯魔了一般,谁听你的解释。
李道宗毕竟年轻,见到这局面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卫孝节见到李道宗,当即言道:“总管,这些降兵早就串联好了,准备打开城门,投降北隋。我军收缴兵器的人一到,这群人就突然暴起,然后冲出营寨,向我军发起攻击。”
新兵给卫孝节推卸责任,卫孝节也给李道宗推卸责任。
看李道宗也顾不得细节和谁的责任,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平乱。
“到底有多少降兵参与到叛乱中?”
卫孝节当然也不知道,只得小声说道:“大概,大概有一半以上。”
李道宗一阵眩晕,一半以上的降兵叛乱,至少有数千人之多,这么多人在城中乱起来,他拿什么来平叛。
而就在这时,城门守军来报,隋军突然向江陵城们发起了攻击。
惊雷和暴风雨一同夹杂在一起,向飘摇的江陵城袭来。
······
江陵城的混乱瞒不住城外的陈克敌,更何况这场动乱还是陈克敌有意识地在进行引导。虽说唐军和新兵、降兵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但没有大隋探子在其间四处活动,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整个江陵城的混乱也不会爆发的这么快,这么迅猛。
陈克敌选在乱起的时候发起总攻,就是想不给不给唐军一点反应的余地。
这年头,没人比黄明远更了解战船的重要性,也没人比黄明远更擅长将战船进行分类建设,差异化发展。
在长江之上,隋军的战船除了艨艟、斗舰、楼船、火船这种传统战船,还有一类新型船只,登城船。
这大船修的极高,以三层居多,甚至还有五层的。船只巨大,可容纳数百人。
到了攻城之时,这些战船贴近城墙,然后伸出勾爪,死死地扒住城墙。然后从顶层伸出十多座吊臂,沿着勾爪,铺到城墙之上。上面的士兵便能顺着吊臂,一路杀向城墙。
这些吊臂都用牛皮包裹的严严实实,还有铁板支撑,火烧不坏,石头也砸不烂。
而且船顶宽敞,多置床弩,以为掩护。
隋军五艘战船贴近了江陵南城,很快便有上千的军队从船上沿着铺好的道路,直扑向江陵城墙。
唐军主力只有不到八千人,其他的新兵、降兵无论是能力还是忠诚都差了许多。于是李道宗便将主力布置在东、西两个方向,而南、北两个方向的唐军则要少很多。
本来南面有长江天险的,但隋军这么一布置,就让长江成为隋军进攻的坦途。
整个江陵南面城墙,隋军整整布置了五个营一起发起攻击,于是大江之上,声如雷霆,火光冲天,到处都是攻城的隋军。
南城的唐军守军在措不及防的情况下,直接失守了三分之二的城墙。
李道宗听到这个消息都懵了。
李道宗很清楚一面城墙的三分之二都丢了意味着什么,他根本没有可能仅凭借不到八千人马就将入城的隋军赶出城去。
至于城中的新兵和降兵,李道宗早就忘了。
此时唐俭也到了,面对这纷杂混乱的局面,唐俭也有些失措,不是定好了计划,分成三步走吗,稳扎稳打,怎么就崩盘了。
“任城郡公,城还能不能守?”
李道宗犹豫了不到一分钟,忽然转过头来看向唐俭说道:“晋昌公,你觉得二兄能带着主力得胜归来吗?”
唐俭一愣,最后还是坚定的点点头。
唐俭跟着李世民这么久,虽然不算是李世民的心腹,但对于李世民的能力还是颇为承认的。
李世民坚守长林,占据地利人和,没理由不胜的。
此时眼看唐俭相信李世民能得胜,李道宗直接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放弃外城,坚守内城。当初萧镠带着一群老弱病残能守城一个月,咱们也可以。”
唐俭一愣,忙看向李道宗,确认对方没有在开玩笑,唐俭这才说道:“既然任城郡公敢赌这一仗,老夫便陪郡公赌这一仗。”
李道宗立刻下令,全军撤入江陵内城。至于新兵和降兵,除了一部分可信赖的新兵,其余全都不管了。
内城狭小,不需要太多人守御。而且今日之事已经证明,腹心不稳,就是最大的乱子,那些不可靠之人,留着反而是祸害,李道宗一点也不敢信了。
很快驻守各门、各处的唐军都往内城撤去,至于其余地方,全都弃之不顾。这群人有走的,有跑的,有爬的,虽是狼狈,但因为撤的及时,建制反而比较完整。
李道宗也将指挥部转移到内城的城门楼子里,在此处指挥各军入城。他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城中仍在激战的新兵和降兵,满是不甘,却无能为力。
城中的唐军向内城转移之后,隋军便没有了阻挡,整个进攻流畅顺遂,不到一个时辰,四面城墙便全为隋军所下。
此时在城外指挥的陈克敌听到唐军退守内城的消息,也是有些惊讶,最后乃赞叹李道宗“能断则断,是个能做大事之人。”
不过这时候为难的反而是陈克敌了。
城中唐军新兵和降兵加起来有一万多人,此时各处混战,乱作一团,都需要隋军维持秩序,隋军根本顾不上逃入内城的唐军。
而李道宗反而可以趁着这个空子,在内城从容地整编部队,布置防线。
陈克敌担心李道宗会杀一个回马枪出来,便令麦孟才分派五十九军各营堵住内城各处城门,看住内城之兵,同时又命杜伏威负责外城秩序。
攘外必先安内,要想攻打内城,只得将外城全部安定,才能从容进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