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功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陈海平的到来,孙传庭非常高兴,他们是朋友。
在交朋友这方面,孙传庭也没比陈海平好哪儿去。孙传庭眼光高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别人实际上也不怎么待见他。孙传庭那个脾气,一般人也是受不了的。
看陈海平,孙传庭自然和其他人不同,而一旦越过了那个心理上的障碍,那陈海平这个人还是很容易交往的,更何况两人很投脾气。
陈海平不喜欢很多人聚在一起大吃大喝,这种事是能免则免,这方面孙传庭和他一样,所以接风晚宴只是拉上了陈启立,就他们三个围桌小聚。
孙夫人烹饪的手艺很是高超,又是款待妹夫,自然特别上心。
席间,说着说着,他们就谈到了辽东的局势。
全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暗部会把消息不定期的传过来,除非特别紧要的,一般得滞后二十天左右。
这些消息一般都是不保密的,不论是训练营,还是青羊谷,陈海平都让人把这些消息做成邸报,人手一份。
这么做是为了让他们开阔眼界,不要总局限在这儿的一亩三分地。
辽东的事是陈启立先提起来的,提到辽东,陈启立总是显得很感慨。
陈海平率团出行的这段时间,辽东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奴酋努尔哈赤伤重病殁,一个是建奴功打朝鲜的丁卯之役。
努尔哈赤是如何死的,历史上一直是个说不清的谜团,其间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努尔哈赤在攻打宁远受了重伤,另一个说法是努尔哈赤身患毒疽而死。
明朝和朝鲜的史料中对前一种说法有些佐证,后一种说法出自清代官书,但奇怪的是,清代官书提及努尔哈赤之死时,都说他是得病而死,但至于得的是什么病,则往往讳莫如深。
陈海平很想知道努尔哈赤到底是怎么死的,但他并没有特别命令暗部去探查这件事,因为这件事除了有关他的好奇心之外,毫不重要,如果暗部因为调查这件事而出现任何意外,那都是他不能允许的。
实际上,除了因为一点历史上的好奇心之外,陈海平对辽东发生了什么事根本不感兴趣,对辽东的间谍活动几乎没有,他不想改变历史,他要让历史按原本的轨迹运行。
对努尔哈赤是怎么死的,孙传庭和陈启立更不感兴趣,一丝一毫都没有,对他们而言,努尔哈赤就是一个死人而已,一个建奴怎么死的有什么可重要的。
孙传庭道:“努尔哈赤虽然悍勇,但究其里不过是一个强盗头子,如果他再活几年,那用不着我们打他,建奴也该完了。袁大人击退建奴,守住宁远,是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无意中打死了这个老奴,却是天不竟袁大人之全功。”
这话,陈海平深以为然。
后世有人评价这段历史,说孙承宗才是真正影响大势的第一等的人物,而袁崇焕只是二等,陈海平这是不太公正的评价。
身处这个时代,陈海平方才真正意识到,对明末形势发展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袁崇焕是第一人。
关于这个评断,不须谈及其他,只筑城宁远和守住宁远就足矣。
实际上,就是因为宁远的存在,明朝和清朝的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时间至少推迟了十几年。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宁远,或是宁远落入后金手里,明王朝全线退守山海关,那会是个什么形势?
明廷全线退守山海关,即意味着明朝对后金不再有直接的军事威胁,后金只需少量军力扼守宁远沿线,便可以当明朝不存在。如此一来,没有了明廷的压力,后金就可以毫无顾忌,从容地整顿辽东,全力统和漠南蒙古和征服朝鲜。至于毛文龙的东江,那就连台面都上不了,提都不须提。
此外,还有一点也至关重要,那就是对漠南蒙古和朝鲜在心理上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漠南蒙古和朝鲜,甚至是毛文龙的东江,抵抗之心势必大幅下降,而投靠后金的自然势必大增。
这一增一减,影响有多大,用脚后跟想也能知道个一二,而后金一旦完成了对辽东、漠南蒙古和朝鲜的统合,那山海关即便是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也完全没有了意义。
到时关山万里,八旗铁骑何处不可入?
所以,宁远之战,明军杀了多少女真人,自己又损失多少,这根本不重要。宁远大捷最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守住了宁远,其次就是振奋了辽东军民的士气,而这也同样鼓舞了所有反对后金的势力。
这就是孙传庭说袁崇焕立下不世之功的理由,这个陈海平是完全认同的,至于孙传庭认为打死努尔哈赤是老天与袁崇焕过不去,那是因为努尔哈赤这个时候已经是特大特大的大“昏君”。
纵观努尔哈赤一生,军事上堪称天才,政治上前期也算可以,但终不改强盗本性,一旦觉得自己得势了,强盗本性便曝露无疑,失去了政治上起码的感觉。
努尔哈赤后期,骄狂顽固,刚愎自用,任意妄为。
女真人充其量不过二十几万,数量远远不能与汉人相比。要想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物资保证那就是空谈,而生产物资的就是汉人。但努尔哈赤对汉人动辄杀戮,先前觉得穷困的汉人容易造反,于是杀穷人,后来又觉得富人要造反,于是又杀富人,弄得天怒人怨。不仅如此,努尔哈赤还把全部汉人都驱作奴隶,肆意压榨,这样怎还可能生产维持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大量物资?
在努尔哈赤统治的后期,汉人的逃亡反抗一天比一天激烈,要是再持续这么几年,那就正如孙传庭说的,一直这么乱下去,就是拖也把建奴拖垮了。
陈启立跟着道:“确实,这个皇太极确实了得,尤其是攻击朝鲜这一手,真是神来之笔。”
讨论时政得失是陈海平给集团立下的规矩,陈启立虽然只是一个武人,年纪也大了,但通过这些年的耳濡目染,并不断学习,他不仅在军事上更上层楼,政治上的见解也是不断提高。(未完待续)
对陈海平的到来,孙传庭非常高兴,他们是朋友。
在交朋友这方面,孙传庭也没比陈海平好哪儿去。孙传庭眼光高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别人实际上也不怎么待见他。孙传庭那个脾气,一般人也是受不了的。
看陈海平,孙传庭自然和其他人不同,而一旦越过了那个心理上的障碍,那陈海平这个人还是很容易交往的,更何况两人很投脾气。
陈海平不喜欢很多人聚在一起大吃大喝,这种事是能免则免,这方面孙传庭和他一样,所以接风晚宴只是拉上了陈启立,就他们三个围桌小聚。
孙夫人烹饪的手艺很是高超,又是款待妹夫,自然特别上心。
席间,说着说着,他们就谈到了辽东的局势。
全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暗部会把消息不定期的传过来,除非特别紧要的,一般得滞后二十天左右。
这些消息一般都是不保密的,不论是训练营,还是青羊谷,陈海平都让人把这些消息做成邸报,人手一份。
这么做是为了让他们开阔眼界,不要总局限在这儿的一亩三分地。
辽东的事是陈启立先提起来的,提到辽东,陈启立总是显得很感慨。
陈海平率团出行的这段时间,辽东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奴酋努尔哈赤伤重病殁,一个是建奴功打朝鲜的丁卯之役。
努尔哈赤是如何死的,历史上一直是个说不清的谜团,其间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努尔哈赤在攻打宁远受了重伤,另一个说法是努尔哈赤身患毒疽而死。
明朝和朝鲜的史料中对前一种说法有些佐证,后一种说法出自清代官书,但奇怪的是,清代官书提及努尔哈赤之死时,都说他是得病而死,但至于得的是什么病,则往往讳莫如深。
陈海平很想知道努尔哈赤到底是怎么死的,但他并没有特别命令暗部去探查这件事,因为这件事除了有关他的好奇心之外,毫不重要,如果暗部因为调查这件事而出现任何意外,那都是他不能允许的。
实际上,除了因为一点历史上的好奇心之外,陈海平对辽东发生了什么事根本不感兴趣,对辽东的间谍活动几乎没有,他不想改变历史,他要让历史按原本的轨迹运行。
对努尔哈赤是怎么死的,孙传庭和陈启立更不感兴趣,一丝一毫都没有,对他们而言,努尔哈赤就是一个死人而已,一个建奴怎么死的有什么可重要的。
孙传庭道:“努尔哈赤虽然悍勇,但究其里不过是一个强盗头子,如果他再活几年,那用不着我们打他,建奴也该完了。袁大人击退建奴,守住宁远,是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无意中打死了这个老奴,却是天不竟袁大人之全功。”
这话,陈海平深以为然。
后世有人评价这段历史,说孙承宗才是真正影响大势的第一等的人物,而袁崇焕只是二等,陈海平这是不太公正的评价。
身处这个时代,陈海平方才真正意识到,对明末形势发展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袁崇焕是第一人。
关于这个评断,不须谈及其他,只筑城宁远和守住宁远就足矣。
实际上,就是因为宁远的存在,明朝和清朝的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时间至少推迟了十几年。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宁远,或是宁远落入后金手里,明王朝全线退守山海关,那会是个什么形势?
明廷全线退守山海关,即意味着明朝对后金不再有直接的军事威胁,后金只需少量军力扼守宁远沿线,便可以当明朝不存在。如此一来,没有了明廷的压力,后金就可以毫无顾忌,从容地整顿辽东,全力统和漠南蒙古和征服朝鲜。至于毛文龙的东江,那就连台面都上不了,提都不须提。
此外,还有一点也至关重要,那就是对漠南蒙古和朝鲜在心理上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漠南蒙古和朝鲜,甚至是毛文龙的东江,抵抗之心势必大幅下降,而投靠后金的自然势必大增。
这一增一减,影响有多大,用脚后跟想也能知道个一二,而后金一旦完成了对辽东、漠南蒙古和朝鲜的统合,那山海关即便是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也完全没有了意义。
到时关山万里,八旗铁骑何处不可入?
所以,宁远之战,明军杀了多少女真人,自己又损失多少,这根本不重要。宁远大捷最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守住了宁远,其次就是振奋了辽东军民的士气,而这也同样鼓舞了所有反对后金的势力。
这就是孙传庭说袁崇焕立下不世之功的理由,这个陈海平是完全认同的,至于孙传庭认为打死努尔哈赤是老天与袁崇焕过不去,那是因为努尔哈赤这个时候已经是特大特大的大“昏君”。
纵观努尔哈赤一生,军事上堪称天才,政治上前期也算可以,但终不改强盗本性,一旦觉得自己得势了,强盗本性便曝露无疑,失去了政治上起码的感觉。
努尔哈赤后期,骄狂顽固,刚愎自用,任意妄为。
女真人充其量不过二十几万,数量远远不能与汉人相比。要想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物资保证那就是空谈,而生产物资的就是汉人。但努尔哈赤对汉人动辄杀戮,先前觉得穷困的汉人容易造反,于是杀穷人,后来又觉得富人要造反,于是又杀富人,弄得天怒人怨。不仅如此,努尔哈赤还把全部汉人都驱作奴隶,肆意压榨,这样怎还可能生产维持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大量物资?
在努尔哈赤统治的后期,汉人的逃亡反抗一天比一天激烈,要是再持续这么几年,那就正如孙传庭说的,一直这么乱下去,就是拖也把建奴拖垮了。
陈启立跟着道:“确实,这个皇太极确实了得,尤其是攻击朝鲜这一手,真是神来之笔。”
讨论时政得失是陈海平给集团立下的规矩,陈启立虽然只是一个武人,年纪也大了,但通过这些年的耳濡目染,并不断学习,他不仅在军事上更上层楼,政治上的见解也是不断提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