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爆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女子是二八佳人,一身村姑打扮,布衣布裙,却眉目如画,清丽之极,同时又有一股说不出的成熟的风韵。
这样风情的女子朱求佳从未见过,此刻在这位晋王世子眼里,这个女子要怎么撩人就怎么撩人,撩的朱求佳心里火烧火燎的。
朱求佳旁边是一个王官模样的四十多岁的男子,男子一见朱求佳的神态就知道要糟。
这位晋王世子和晋穆王朱敏淳完全不同,朱敏淳不禁律己极严,对家人的管束也是很严格,但即便如此,也没挡住这位晋王世子偷鸡摸狗。
出来时,王爷一再嘱咐,千万不能再惹事,看住世子可是他的责任。男子一急,赶忙就在朱求佳耳边说道:“少王爷,您可千万别忘了王爷的吩咐。”
朱求佳也在犹豫,但他犹豫不是因为男子提什么王爷。朱求佳犹豫是因为他不是猪,记吃不记打。前些日子,就是因为冲动,他没少惹事,虽说自己最后没什么事,但打他的那些人也同样没事,他的肋条骨现在还疼着呢!
南京城不是太原府,那一张张狰狞的脸和太原的百姓完全不同,很吓人。朱求佳记不住别的,但让他感到惊恐的事情显然除外。
女子就要走过去了,忽然,虽然脚步未停,但女子向朱求佳转过头来。脑袋轰的一声,朱求佳觉得女子似乎对他笑了,意思似乎是要他过去。
朱求佳还是没动,他有点发傻。女子终于过去了,但没想到,女子的背影要比正面看还要诱人。
仿佛是有小鬼在脑后吹风,不知怎么地,当朱求佳清醒过来后,他发现自己的手已经握住了女子的手臂。
朱求佳不是风流公子,他对女人向来是予取予求,所以对眼前这个让他着迷的女子也一样,扯着胳膊就往家里拽。只不过,以前在大街上看上什么女人他都只是歪歪嘴而已,自会有人替他办好,但今天,他亲自上阵了。
忽然,就听哧啦一声,女子身上的衣服被整个扯了下来,女子雪白粉嫩的手臂和半个身子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惊呼一声,女子立刻蹲在地上,把破烂的衣服捂在身上,缩成了一团,瑟瑟发抖,惊恐之极。
街上的人很多,很多人都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看到缩成一团、瑟瑟发抖的女子,人们愤怒了。
乱了,大乱,怒吼声、杂沓的脚步声让大街乱成了一锅粥。但是,有点奇怪,离得这么近,愤怒的人群竟然没有一下子就冲过来,把朱求佳打成肉酱。
很多人摔倒了,挡住了后面的人群,而这就给了朱求佳逃跑的时间。
这次似乎和以前不一样,朱求佳有点发傻。
朱求佳发傻,但那男子没有,男子最先反应过来,他拉着朱求佳就跑。
朱求佳稀里糊涂地跟着男子奔跑起来,十几个仆人也开始跟着跑。他们是仆人,也是护卫,怀中都暗藏利刃。事发的一刻,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把利刃握在了手中。
最后,不知怎么跑的,在那么多人的追赶下,他们竟然毫发无损地跑回了在铃铛街的晋王府。
铃铛街在内城,原本住在这儿的都是一些大商家,现在七家王府一顺排,都在这儿。
――――――
钱府高朋满座。
身为内阁首辅,钱龙锡是文官之首,也是当然的士林领袖,这个年自然客似云来。
“汉贼不两立……”
“汉贼确实不该两立,我不反对,但现在形格势禁,如果一味讲究汉贼不两立,而罔顾实际情况……”
在江南士林之间,只要人一多,那一旦争论起来,就绝对会很快就上升到道德高度,就必定会有一方的人高举道德的大旗横冲直撞,横扫四方。
今天也是一样,但现在形势毕竟不同了,高举道德的大旗大声嚷嚷容易,可真要付诸实践,那是很多人坚决反对的。
这一刻的争论,一方高举道德大旗,坚持汉贼不两立,主张废除北京协议,即便现在还无力讨伐逆贼,也应该断绝南北商路,而绝不应资敌养敌。
对此,务实的一方当然也是坚决反对,他们摆事实,讲道理。
双都是大学问,没有丝毫道理的事情都能舌灿莲花,说的天花乱坠,何况是这种事,所以双方争论的异常激烈,堪称脸红脖子粗。
钱龙锡没有加入战团,刘宗周和黄道洲也没有。这倒不是他们自持身份,而是因为这种争论毫无意义。但是,虽然这类争论毫无意义,可他们也无可奈何。
党争,不仅存在于东林党和复社之外,就是东林党和复社内部,党争也同样激烈,而且对此,任何人都无可奈何。
钱龙锡微微皱着眉头,默默思索着。
真是难呢!
不管这些调子唱的有多高,但实际上,背后的主旋律依旧脱离不了权力和利益的争斗。
现在掌权的大部分人都是从北京过来的,这些人是既得利益者,又都体会过国破家亡是什么滋味,也见识过那些人的厉害,所以他们是不大会唱这种高调的。
高举道德大旗的人大都是在这次利益分配中心怀不满的官员,他们这既是发泄他们的不满,也是为了接下来的权力斗争铺路。
政治道德化,这一直是传统,尤其是近一百多年来,政治道德化是士大夫和皇帝斗争的最主要的手段
道德,本是皇家不遗余力鼓吹的,所以当士大夫拿起道德作为武器批斗皇帝的时候,皇帝也往往无可奈何。所以,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这四位皇帝一位比一位不爱上朝,不愿意见到他们的这些臣子。
这件事有个很大的后遗症,政治道德化原本只是斗争的工具,但时间长了,这个斗争的工具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它们在很多人心里扎了根,所以现在一旦有人举起道德的大旗,就一定有追随的人,而且反对者的底气也往往不足,因为在他们心里基本也是也认同这个的,只是觉得形势太严峻,不允许而已。
现在的形势真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虽说目前这些人还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可今后一旦有机会,就随时都会有人拿这个来说事儿,而一旦让这些人的论调占了上风,那问题就太严重了,后果不堪设想。
对钱龙锡,相对而言,这还只是远虑,他更有近忧。
在大致摆平了各府衙的官员后,钱龙锡紧接着还要面对一个更大的难题,那就是如何摆平这些皇亲国戚和江南士林之间的矛盾……
忽然,就在钱龙锡皱眉思索的时候,一个下人走了进来,他附在钱龙锡耳边悄声说了几句什么。
钱龙锡的脸色立时就变了。
刘宗周、黄道洲和文震孟,还有其他几位高官与钱龙锡同席。众人见钱龙锡的脸色变了,他们的目光都向钱龙锡看去。
钱龙锡低声道:“晋王世子朱求佳因强抢民女而打伤人命,现在铃铛街已经被百姓整个给围了起来。”
众人一听,也都大惊,黄道洲问道:“多久的事儿?”
钱龙锡清楚黄道洲问这话的意思,他道:“没多久。”
钱龙锡回答的虽然有些含糊,但他们几人也都基本可以断定是怎么回事。
“这帮畜生!”文震孟低声咒骂。
众人苦笑。
文震孟口中骂的畜生不是朱求佳等人,而是骂的复社中人。
整个国家基本是靠江南供养和支撑的,所以江南的人自然认为皇家对他们的盘剥太重而有极大的意见。
江南人的代表小了说是出身江南的士大夫,大了说就是江南的整个士林。
一直以来,以士大夫为代表的江南人始终在这个问题上和皇家的斗争不断,低税制、偷税漏税、以及走私贩私就是他们不懈斗争的成果,而万历皇帝的矿税不过是这种矛盾激化后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结果而已。
江南人认为,皇家之所以盘剥他们如此之重,一个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供养这些皇亲国戚。
国家到底花了多少国帑供养这些皇亲国戚,没有人统计过,也统计不出来,但就账面上的数字,至少至少也不会少于半数国帑税入。
一个亲王一年所需的供养禄米是一万石,而一个朝廷的一品大员一年的俸禄才只一千零四十七石。
一个最低阶的奉国中尉王一年所需的供养禄米是二百石,而一个堂堂的县太爷一年的俸禄才不过九十石。
此外,女性宗亲一年所需的禄米也不少,由八百石至数百石不等。
除了这些宗亲,国家需要白白供养的还有勋旧,就是勋臣之后,他们一年所需的禄米最低等的是七百石。
以上这些还只是禄米,此外,国家还要为宗室修建宫邸、坟墓,提供随从官员、仆役以及其他种种待遇,耗费同样惊人。
截至目前为止,这些需要国家白白供养的人数已多达五六万之众,而此时,领国家俸禄的官员才有多少?但问题还远不止如此,更要命的是这些皇亲国戚、龙子龙孙的人数增长的只会越来越快。
谁都知道问题严重,但谁都没有办法。
如今,因为这场大变,机会终于来了,但机会来了是来了,东林党和复社的根本目的也是一致的,但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有极大的不同。
复社的人主张趁他病,要他命,趁皇权最衰弱的时候,把问题一劳永逸地解决掉,但东林党人却不这样看。
实际上,除了皇家的人,甚至更确切地说,除了这些白吃白喝的皇亲国戚自身,所有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但是,利益一致并不代表态度也一致,那些敌视东林党和复社的人非但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支持他们,反而会趁这个机会,甚至是联合皇亲国戚斗争他们。
如果出现这种形势,那将是极为麻烦的,而这也是东林党和复社意见不同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现在,这些愣头青发难了,他们该怎么办?
硬着头皮,钱龙锡站起身来,高声道:“诸位同仁,出事了,大家请各回府衙听命,本辅要和几位大人要立刻赶往紫园,面见皇后。”
出什么事了?众人都面面相觑。
这些钱龙锡顾不上了,说完了,他和刘宗周等人立刻转身出屋,直奔紫园而去。
――――――
成千上万的南京城的百姓包围了铃铛街,包围了七家王府,皇亲国戚们则聚集在了紫园,人人都脸现惊恐之色。
这件事突如其来,闹得太大也太快了。皇亲国戚人人惊恐,而唯一让他们觉得安全的地方就是紫园,因为这里有秦良玉统领的三千白杆兵。
南京城的兵当然不止秦良玉的三千白杆兵,但包括周皇后在内,这确是他们唯一信任的。所以,能到紫园来的皇亲国戚都来了,而且是拖家带口来的。
周皇后脸都绿了。
一开始听说这事儿,周皇后还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压一压这些皇亲国戚的气焰也不是什么坏事,但等知道事情闹大发了,就又开始慌了。
周皇后现在已经明白了,这些官儿是靠不住的,即便走父亲门路的周延儒也靠不住,现在真正和她的利益一致的,就是这些皇亲国戚。
如果这件事最终闹得不可收拾,对她的威信又必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些官儿会愈发地看不起她,而皇亲国戚也会当她是个扶不起阿斗。所有人都轻视她,当她不存在,那今后她无论想做什么事,都将举步维艰。
周皇后越想越慌,越想越怕,所以一个大臣还没来呢,她就已到了珠帘后坐定。
钱龙锡等人一到,立刻传见。
都在皇城周围不远,钱龙锡到时,周延儒、温体仁、何如宠、钱象坤、吴宗达等人也都前后脚跟着就到了。
忍了片刻,见礼已比,周皇后立刻问道:“钱大人,已经派兵弹压了吗?”
钱龙锡道:“皇后,七家王府外已经聚集了数万百姓,靠应天府的捕快是不行的,所以要弹压就必须把军队派过去。”
周皇后脸一红,她当然知道调动军队,尤其是调军队进入内城,必须要有她的批准才行。她是太慌张了,所以把什么都忘了,可五城兵马司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把这么多的百姓都放了进来?
周皇后忍着没问,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现在最紧关节要的是把事情平息下去,其他的,以后再说不迟。
稳了稳心神,周皇后道:“那就立刻调兵,哀家准了。”
摇了摇头,钱龙锡道:“皇后,不能派军队弹压。”
周皇后一急,问道:“为什么不能?”
钱龙锡道:“皇后,民怨已起,如果派兵弹压,那只会激起更大的民怨,后果不堪设想。”
周皇后道:“不能派兵弹压,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看着乱民围攻王府吗?”
钱龙锡默然不语,周皇后更急更怒,她撇开钱龙锡,向其他几位阁臣问道:“诸位大人,你们有何良策?”
温体仁上前一步,躬身奏道:“皇后,臣也同意钱大人的意见,不能派兵弹压。”
周皇后不语,死死地看着温体仁。
温体仁又道:“皇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竟然聚集了数万百姓,如果没有人在背后策划,并从中鼓噪是不可能的。”
“有人要造反?”周皇后的脸色惨白,声音都变调了。
温体仁不语。
周皇后急道:“既然有人造反,那为什么还不派兵?”
温体仁道:“皇后,南京的兵大都是江浙人……”
周皇后明白了温体仁的意思,手脚登时冰凉。
“温大人,你说该怎么办?”周皇后一点底气都没了,她带着哭音问道。
温体仁道:“皇后,刘宗周刘大人德高望重,又是应天府尹,臣以为由刘大人出面解决此事最合适不过。”
刘宗周当然也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他的亲传弟子黄宗羲就是复社中的骨干分子。对于消减对宗室的供养,刘宗周也是赞同的,但赞同归赞同,他对如此欺压皇室却是坚决反对的。
和大多数的江南士大夫不同,刘宗周是皇权的坚定维护者,他眼中看的不是现实的利益,而是皇权所代表的道统。
这又是刘宗周所代表的某些东林党人和复社中人的一个极大的不同。
见周皇后的慌急之态,刘宗周心里甭提是什么滋味了。现在听温体仁举荐他出面解决此事,没等周皇后开口,刘宗周立刻躬身道:“皇后,温大人所言极是,臣责无旁贷。”
周皇后一听,心总算是安稳了些。
这时,温体仁又道:“皇后,刘大人不能就这么去。”
心又突突了一下,周皇后问道:“老大人,您还有什么高见?”
温体仁道:“皇后,这件事要刘大人秉公办理才行。”
周皇后不是傻子,但现在已经顾不得了,她道:“刘大人,温大人说的是,这件事只要秉公办理,哀家就一力支持。”
刘宗周躬身领命,道:“皇后,臣遵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女子是二八佳人,一身村姑打扮,布衣布裙,却眉目如画,清丽之极,同时又有一股说不出的成熟的风韵。
这样风情的女子朱求佳从未见过,此刻在这位晋王世子眼里,这个女子要怎么撩人就怎么撩人,撩的朱求佳心里火烧火燎的。
朱求佳旁边是一个王官模样的四十多岁的男子,男子一见朱求佳的神态就知道要糟。
这位晋王世子和晋穆王朱敏淳完全不同,朱敏淳不禁律己极严,对家人的管束也是很严格,但即便如此,也没挡住这位晋王世子偷鸡摸狗。
出来时,王爷一再嘱咐,千万不能再惹事,看住世子可是他的责任。男子一急,赶忙就在朱求佳耳边说道:“少王爷,您可千万别忘了王爷的吩咐。”
朱求佳也在犹豫,但他犹豫不是因为男子提什么王爷。朱求佳犹豫是因为他不是猪,记吃不记打。前些日子,就是因为冲动,他没少惹事,虽说自己最后没什么事,但打他的那些人也同样没事,他的肋条骨现在还疼着呢!
南京城不是太原府,那一张张狰狞的脸和太原的百姓完全不同,很吓人。朱求佳记不住别的,但让他感到惊恐的事情显然除外。
女子就要走过去了,忽然,虽然脚步未停,但女子向朱求佳转过头来。脑袋轰的一声,朱求佳觉得女子似乎对他笑了,意思似乎是要他过去。
朱求佳还是没动,他有点发傻。女子终于过去了,但没想到,女子的背影要比正面看还要诱人。
仿佛是有小鬼在脑后吹风,不知怎么地,当朱求佳清醒过来后,他发现自己的手已经握住了女子的手臂。
朱求佳不是风流公子,他对女人向来是予取予求,所以对眼前这个让他着迷的女子也一样,扯着胳膊就往家里拽。只不过,以前在大街上看上什么女人他都只是歪歪嘴而已,自会有人替他办好,但今天,他亲自上阵了。
忽然,就听哧啦一声,女子身上的衣服被整个扯了下来,女子雪白粉嫩的手臂和半个身子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惊呼一声,女子立刻蹲在地上,把破烂的衣服捂在身上,缩成了一团,瑟瑟发抖,惊恐之极。
街上的人很多,很多人都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看到缩成一团、瑟瑟发抖的女子,人们愤怒了。
乱了,大乱,怒吼声、杂沓的脚步声让大街乱成了一锅粥。但是,有点奇怪,离得这么近,愤怒的人群竟然没有一下子就冲过来,把朱求佳打成肉酱。
很多人摔倒了,挡住了后面的人群,而这就给了朱求佳逃跑的时间。
这次似乎和以前不一样,朱求佳有点发傻。
朱求佳发傻,但那男子没有,男子最先反应过来,他拉着朱求佳就跑。
朱求佳稀里糊涂地跟着男子奔跑起来,十几个仆人也开始跟着跑。他们是仆人,也是护卫,怀中都暗藏利刃。事发的一刻,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把利刃握在了手中。
最后,不知怎么跑的,在那么多人的追赶下,他们竟然毫发无损地跑回了在铃铛街的晋王府。
铃铛街在内城,原本住在这儿的都是一些大商家,现在七家王府一顺排,都在这儿。
――――――
钱府高朋满座。
身为内阁首辅,钱龙锡是文官之首,也是当然的士林领袖,这个年自然客似云来。
“汉贼不两立……”
“汉贼确实不该两立,我不反对,但现在形格势禁,如果一味讲究汉贼不两立,而罔顾实际情况……”
在江南士林之间,只要人一多,那一旦争论起来,就绝对会很快就上升到道德高度,就必定会有一方的人高举道德的大旗横冲直撞,横扫四方。
今天也是一样,但现在形势毕竟不同了,高举道德的大旗大声嚷嚷容易,可真要付诸实践,那是很多人坚决反对的。
这一刻的争论,一方高举道德大旗,坚持汉贼不两立,主张废除北京协议,即便现在还无力讨伐逆贼,也应该断绝南北商路,而绝不应资敌养敌。
对此,务实的一方当然也是坚决反对,他们摆事实,讲道理。
双都是大学问,没有丝毫道理的事情都能舌灿莲花,说的天花乱坠,何况是这种事,所以双方争论的异常激烈,堪称脸红脖子粗。
钱龙锡没有加入战团,刘宗周和黄道洲也没有。这倒不是他们自持身份,而是因为这种争论毫无意义。但是,虽然这类争论毫无意义,可他们也无可奈何。
党争,不仅存在于东林党和复社之外,就是东林党和复社内部,党争也同样激烈,而且对此,任何人都无可奈何。
钱龙锡微微皱着眉头,默默思索着。
真是难呢!
不管这些调子唱的有多高,但实际上,背后的主旋律依旧脱离不了权力和利益的争斗。
现在掌权的大部分人都是从北京过来的,这些人是既得利益者,又都体会过国破家亡是什么滋味,也见识过那些人的厉害,所以他们是不大会唱这种高调的。
高举道德大旗的人大都是在这次利益分配中心怀不满的官员,他们这既是发泄他们的不满,也是为了接下来的权力斗争铺路。
政治道德化,这一直是传统,尤其是近一百多年来,政治道德化是士大夫和皇帝斗争的最主要的手段
道德,本是皇家不遗余力鼓吹的,所以当士大夫拿起道德作为武器批斗皇帝的时候,皇帝也往往无可奈何。所以,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这四位皇帝一位比一位不爱上朝,不愿意见到他们的这些臣子。
这件事有个很大的后遗症,政治道德化原本只是斗争的工具,但时间长了,这个斗争的工具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它们在很多人心里扎了根,所以现在一旦有人举起道德的大旗,就一定有追随的人,而且反对者的底气也往往不足,因为在他们心里基本也是也认同这个的,只是觉得形势太严峻,不允许而已。
现在的形势真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虽说目前这些人还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可今后一旦有机会,就随时都会有人拿这个来说事儿,而一旦让这些人的论调占了上风,那问题就太严重了,后果不堪设想。
对钱龙锡,相对而言,这还只是远虑,他更有近忧。
在大致摆平了各府衙的官员后,钱龙锡紧接着还要面对一个更大的难题,那就是如何摆平这些皇亲国戚和江南士林之间的矛盾……
忽然,就在钱龙锡皱眉思索的时候,一个下人走了进来,他附在钱龙锡耳边悄声说了几句什么。
钱龙锡的脸色立时就变了。
刘宗周、黄道洲和文震孟,还有其他几位高官与钱龙锡同席。众人见钱龙锡的脸色变了,他们的目光都向钱龙锡看去。
钱龙锡低声道:“晋王世子朱求佳因强抢民女而打伤人命,现在铃铛街已经被百姓整个给围了起来。”
众人一听,也都大惊,黄道洲问道:“多久的事儿?”
钱龙锡清楚黄道洲问这话的意思,他道:“没多久。”
钱龙锡回答的虽然有些含糊,但他们几人也都基本可以断定是怎么回事。
“这帮畜生!”文震孟低声咒骂。
众人苦笑。
文震孟口中骂的畜生不是朱求佳等人,而是骂的复社中人。
整个国家基本是靠江南供养和支撑的,所以江南的人自然认为皇家对他们的盘剥太重而有极大的意见。
江南人的代表小了说是出身江南的士大夫,大了说就是江南的整个士林。
一直以来,以士大夫为代表的江南人始终在这个问题上和皇家的斗争不断,低税制、偷税漏税、以及走私贩私就是他们不懈斗争的成果,而万历皇帝的矿税不过是这种矛盾激化后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结果而已。
江南人认为,皇家之所以盘剥他们如此之重,一个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供养这些皇亲国戚。
国家到底花了多少国帑供养这些皇亲国戚,没有人统计过,也统计不出来,但就账面上的数字,至少至少也不会少于半数国帑税入。
一个亲王一年所需的供养禄米是一万石,而一个朝廷的一品大员一年的俸禄才只一千零四十七石。
一个最低阶的奉国中尉王一年所需的供养禄米是二百石,而一个堂堂的县太爷一年的俸禄才不过九十石。
此外,女性宗亲一年所需的禄米也不少,由八百石至数百石不等。
除了这些宗亲,国家需要白白供养的还有勋旧,就是勋臣之后,他们一年所需的禄米最低等的是七百石。
以上这些还只是禄米,此外,国家还要为宗室修建宫邸、坟墓,提供随从官员、仆役以及其他种种待遇,耗费同样惊人。
截至目前为止,这些需要国家白白供养的人数已多达五六万之众,而此时,领国家俸禄的官员才有多少?但问题还远不止如此,更要命的是这些皇亲国戚、龙子龙孙的人数增长的只会越来越快。
谁都知道问题严重,但谁都没有办法。
如今,因为这场大变,机会终于来了,但机会来了是来了,东林党和复社的根本目的也是一致的,但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有极大的不同。
复社的人主张趁他病,要他命,趁皇权最衰弱的时候,把问题一劳永逸地解决掉,但东林党人却不这样看。
实际上,除了皇家的人,甚至更确切地说,除了这些白吃白喝的皇亲国戚自身,所有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但是,利益一致并不代表态度也一致,那些敌视东林党和复社的人非但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支持他们,反而会趁这个机会,甚至是联合皇亲国戚斗争他们。
如果出现这种形势,那将是极为麻烦的,而这也是东林党和复社意见不同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现在,这些愣头青发难了,他们该怎么办?
硬着头皮,钱龙锡站起身来,高声道:“诸位同仁,出事了,大家请各回府衙听命,本辅要和几位大人要立刻赶往紫园,面见皇后。”
出什么事了?众人都面面相觑。
这些钱龙锡顾不上了,说完了,他和刘宗周等人立刻转身出屋,直奔紫园而去。
――――――
成千上万的南京城的百姓包围了铃铛街,包围了七家王府,皇亲国戚们则聚集在了紫园,人人都脸现惊恐之色。
这件事突如其来,闹得太大也太快了。皇亲国戚人人惊恐,而唯一让他们觉得安全的地方就是紫园,因为这里有秦良玉统领的三千白杆兵。
南京城的兵当然不止秦良玉的三千白杆兵,但包括周皇后在内,这确是他们唯一信任的。所以,能到紫园来的皇亲国戚都来了,而且是拖家带口来的。
周皇后脸都绿了。
一开始听说这事儿,周皇后还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压一压这些皇亲国戚的气焰也不是什么坏事,但等知道事情闹大发了,就又开始慌了。
周皇后现在已经明白了,这些官儿是靠不住的,即便走父亲门路的周延儒也靠不住,现在真正和她的利益一致的,就是这些皇亲国戚。
如果这件事最终闹得不可收拾,对她的威信又必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些官儿会愈发地看不起她,而皇亲国戚也会当她是个扶不起阿斗。所有人都轻视她,当她不存在,那今后她无论想做什么事,都将举步维艰。
周皇后越想越慌,越想越怕,所以一个大臣还没来呢,她就已到了珠帘后坐定。
钱龙锡等人一到,立刻传见。
都在皇城周围不远,钱龙锡到时,周延儒、温体仁、何如宠、钱象坤、吴宗达等人也都前后脚跟着就到了。
忍了片刻,见礼已比,周皇后立刻问道:“钱大人,已经派兵弹压了吗?”
钱龙锡道:“皇后,七家王府外已经聚集了数万百姓,靠应天府的捕快是不行的,所以要弹压就必须把军队派过去。”
周皇后脸一红,她当然知道调动军队,尤其是调军队进入内城,必须要有她的批准才行。她是太慌张了,所以把什么都忘了,可五城兵马司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把这么多的百姓都放了进来?
周皇后忍着没问,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现在最紧关节要的是把事情平息下去,其他的,以后再说不迟。
稳了稳心神,周皇后道:“那就立刻调兵,哀家准了。”
摇了摇头,钱龙锡道:“皇后,不能派军队弹压。”
周皇后一急,问道:“为什么不能?”
钱龙锡道:“皇后,民怨已起,如果派兵弹压,那只会激起更大的民怨,后果不堪设想。”
周皇后道:“不能派兵弹压,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看着乱民围攻王府吗?”
钱龙锡默然不语,周皇后更急更怒,她撇开钱龙锡,向其他几位阁臣问道:“诸位大人,你们有何良策?”
温体仁上前一步,躬身奏道:“皇后,臣也同意钱大人的意见,不能派兵弹压。”
周皇后不语,死死地看着温体仁。
温体仁又道:“皇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竟然聚集了数万百姓,如果没有人在背后策划,并从中鼓噪是不可能的。”
“有人要造反?”周皇后的脸色惨白,声音都变调了。
温体仁不语。
周皇后急道:“既然有人造反,那为什么还不派兵?”
温体仁道:“皇后,南京的兵大都是江浙人……”
周皇后明白了温体仁的意思,手脚登时冰凉。
“温大人,你说该怎么办?”周皇后一点底气都没了,她带着哭音问道。
温体仁道:“皇后,刘宗周刘大人德高望重,又是应天府尹,臣以为由刘大人出面解决此事最合适不过。”
刘宗周当然也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他的亲传弟子黄宗羲就是复社中的骨干分子。对于消减对宗室的供养,刘宗周也是赞同的,但赞同归赞同,他对如此欺压皇室却是坚决反对的。
和大多数的江南士大夫不同,刘宗周是皇权的坚定维护者,他眼中看的不是现实的利益,而是皇权所代表的道统。
这又是刘宗周所代表的某些东林党人和复社中人的一个极大的不同。
见周皇后的慌急之态,刘宗周心里甭提是什么滋味了。现在听温体仁举荐他出面解决此事,没等周皇后开口,刘宗周立刻躬身道:“皇后,温大人所言极是,臣责无旁贷。”
周皇后一听,心总算是安稳了些。
这时,温体仁又道:“皇后,刘大人不能就这么去。”
心又突突了一下,周皇后问道:“老大人,您还有什么高见?”
温体仁道:“皇后,这件事要刘大人秉公办理才行。”
周皇后不是傻子,但现在已经顾不得了,她道:“刘大人,温大人说的是,这件事只要秉公办理,哀家就一力支持。”
刘宗周躬身领命,道:“皇后,臣遵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