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中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又是一年的中秋,又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每到这时候,心头总是涌起许许多多的回忆,童年和少年的回忆,觉得纯真童年的趣事,青春的少年的故事,无论离家多远的孩子,家乡的山坡和田野,家乡的习俗,纯朴而浓郁的乡情,是一生永远的回忆和牵挂,犹如一壶陈年老酒,随着岁月长河的流失,越酿越浓,越饮越有味
其实故乡的中秋并不热闹,但很开心。以故乡的风俗,每逢节日都喜欢走亲戚,临近中秋的前几天,最喜欢问母亲的就是,什么时候给外公、外婆和三姨妈送月饼,从记事以来,母亲年年中秋都如此。而我又可趁此机会跟着母亲到外公、外婆和三姨妈家串门,想到听外公讲故事,和表姐、表弟们嬉闹玩耍,想到表弟带我到她家的甘蔗地,表弟折断长得正旺的甘蔗,俩人就坐在甘蔗地里,边说笑边啃着生硬没什么甜味的甘蔗,傻傻地问表弟,甘蔗是你妈等着砍来卖钱过年的,你现在就折来吃,你妈知道了会骂你的。“只要你不告诉我妈,我妈是不会知道的,你瞧这一大片蔗地,我妈哪会注意到这几根呢?”调皮的表弟眨着眼睛,扮了个鬼脸对我说。
快到中秋了,母亲到镇上买月饼,分开几个袋子装,一份是给外公、外婆的,一份是给三姨妈的,其中一份是自家的。给外公、外婆的那份里,有母亲特意给外公买的烟和酒,给三姨妈的那份,母亲多备了些糖果和饼干,母亲说,三姨妈家孩子多,日子过得紧,平时难得给孩子们买点零嘴,过节了,给孩子们多买点吃的,过节不就是图个开心,图个热闹吗。我心里又在暗暗盘算,表弟他不会又带我去折甘蔗吧,最好是换点新鲜点的玩法,如果表弟带我去他们村庄后面的山林摘野山竹果子吃我会更高兴,因为山竹树长得又高又直,每次我只爬到树腰就被滑下来,只好站在树底下,望着紫黑色、淡黄色熟透了的果子流口水。
其实在故乡,中秋节走亲戚串门,是挨家挨户都有的事,二姑送的月饼,四姨舍不得吃,又将月饼送给三舅,三舅舍不得吃,又将月饼送给二姑,就这么几筒月饼,送来送去,结果送回自己手里。可那又怎样呢?送来送去的不是物,不是简单的礼节,而是浓浓的亲情、人情,送去的是温馨的问候和节日热闹气氛之情。记得有年中秋,母亲将炒好的花生,用个红色塑料碟子装得满满的,叫我给邻居二伯送去,二伯叫我吃月饼,我说家里有,二伯说这是铭志哥寄回来的,我问二伯,铭志哥寄回来的月过不是送给二伯母娘家了吗?从厨房里走出来的二伯母笑眯眯地告诉我,二伯母的弟弟知道是铭志哥从上海寄回来的舍不得吃,又把那几盒月饼送给他的二姐,也就是二伯母的妹妹,二伯母的妹妹又把那几盒月饼送给二伯。转了一圈,月饼又回到二伯家,二伯说这月饼是用红豆沙做的馅,比咱们镇上卖的五仁好吃,说是什么五仁月饼,其实都是冬瓜和肥猪肉,二伯硬是塞给我一盒。
我告诉母亲月饼是二伯送的,还把月饼转了一圈又送回二伯的故事告诉母亲,母亲“呵呵”笑着说,咱乡下人就是这样,自认为好吃的东西舍不得吃,总是想送给亲人,可哪知道,我想你吃,你想他吃,其实吃什么不紧要,紧要的是大家都是一样的心一样的情,月饼好吃,然而,亲人们的温情更使人可心呐。那时候听母亲这番话,只是觉得亲人的相互关心是情理之中,体会不到母亲所说的温情和可心,现在想起来,在此中秋之际,多么想回家,回到故乡,也许铭志哥从上海寄回来的红豆沙月饼,现在吃起来味道并不是很好吃,可纯朴、浓郁的乡情,足以安抚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愁。
炒花生,也是故乡中秋的一个习俗,花生,在故乡象征着好意头。中秋节这天,临近的黄昏的天空,落日的光潮,将青色的山坡抹上一层淡淡的黄色,牧童哼着歌谣,赶着肚子鼓鼓的牛羊,踏上回家的山路,在村口,就可见碧翠竹林掩映的村庄,袅袅炊烟,随着急性子的晚风,从屋后的树林缕缕升起,还没进家门就闻到诱人的香味。饥肠辘辘的牧童,拴好牛羊,跑进厨房站在灶台前,瞧着锅里头的花生恨不得马上抓上一把,可母亲说:馋嘴的傻丫头,要等花生壳变成褐色才炒熟,去走廊的架子上帮妈妈拿筛子过来,一会要把沙子筛掉,花生出锅还要等会才能吃,这花生才香呢。平时炒花生没什么讲究,可中秋节炒花生可不一样,得用沙子拌着炒,而且还是沙滩边捞回的沙子,一般在过节前村里的小伙子就到海边的沙滩捞沙子,将沙子晒上几天,晒干的沙子白白细细的,不过还是有股淡淡的咸腥味,可就是用这种沙子炒出来的花生特别香,我家每年中秋炒花生的沙子,都是邻居老六送的,叫他老六,其实只比我大三岁,老六是他乳名,真名叫杨来东。
晚饭过后,母亲把月饼和炒好的花生用盘子装好,等着长空的一轮皓月,从海岸线冉冉升起,爬上围绕村庄山坡上的树梢,圆圆的明月高悬于蓝蓝的天空,银色的月光倾泻山间,洒满庭院,母亲搬来张小木桌子,放在庭院中间,把月饼和花生摆在桌子上,点上三柱香,跪在桌子前拜月娘。母亲又手合十,仰望长空圆月,念着祝词和祷文,祝愿家人、亲人团圆,身体安康,有情人终天眷属,天长地久。以家乡的习俗,拜神诸类的事应是男人或长辈,要是父亲在家,都是父亲点香拜月娘,我喜欢看父亲拜月娘,因为父亲念的祝词和祷文特别好听,象诗一样的美,可离家百里的父亲不是每年中秋回来过节,所以中秋拜月娘的事只好由母亲来做了。中秋拜月娘,也是故乡的习俗,每家每户拜月娘,拜完月娘,还要等一小阵子才将月饼和花生收起,再将月饼切成四小块,这时候全家人才围在一起吃月饼和花生。
在记忆里,屈指可数,父亲很少带弟妹一起回来过中秋,我知道父亲很想回家,母亲很想父亲带弟妹一起回来过节,全家团圆。可父亲和弟妹为了省几个车费钱,中秋节托人带回几筒月饼,给母亲写信,告诉母亲,父亲想家,想母亲,父亲和弟妹们都很好,过节了,父亲也买了月饼和炒花生,晚上给弟妹做ài吃的红烧肉,但父亲从不提及为什么不回来过节,母亲怎能不明白父亲的心思呢?深沉的午夜,母亲聆听清风吹拂泛荡的竹籁,静静地将父亲的来信读了又读,母亲嘴里含的是颗青橄榄,心里头咀嚼的是酸涩而又甘甜滋味,那是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对弟妹的牵挂。夫妻之爱,血肉之亲,似涓涓流水淌过母亲的心河,有多少温暖、苍凉浸入母亲的心窝?这种独特的爱,人世间最深邃、博大的爱,小小的我怎么能明白,更不知该如何安慰母亲,甚至说几句母亲听了宽心的话也好,可我不懂,只是陪着母亲掉眼泪。每每的回想,对母亲和父亲,彼此之间简单、纯朴、诚挚的情感,相互的珍惜、包容和承受,我感动,我流泪,却找不到言词来比喻和形容。
母亲和我,俩人坐在庭院的桔子树下,秋风拂过桔子树,月饼和花生的香味在风里飘,蓝蓝的天空布满钻石般闪烁星晨,银白的月光显得更是温柔,月光下的母亲却显得悲凄、伤感,一会抬头望望天空,一会低头瞧着摆在桌上的月饼和花生,母亲不容泪滴淌过脸颊,就提起袖子轻轻抹掉,对我说:丫头,咱们吃月饼吧,你爸和你弟妹这时候应该也在吃月饼,你爸他心里想着咱俩,心里想家。你瞧这月多圆,你爸和你弟妹不在家,可他们的心念着咱俩,咱俩不哭,要是你爸知道咱俩哭了,他会更难过。
母亲含着泪对着泪汪汪的说我。
我拿起块月饼递给母亲,母亲对我浅浅一笑,多少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母亲当时的神色,眼里含着沉甸甸的思念和牵挂,淡淡的浅笑流露有多少交织的情怀,收藏在母亲给父亲的书信里。时光的流逝,岁月的轮回,母亲的心,母亲的情,对远离了家的母亲,远离了我和父亲的母亲,到遥不可及的国度,不知那个国度里的天堂,是否到了桂花飘香的季节?是否到了情重怀思的中秋?母亲你过得好吗?母亲你不孤单,父亲和儿女们都想你,很想、很想
十六岁离开家乡到城里读书,从此以后从这城市到那城市,自己成了离家背井的游子,也很少回家过中秋节了,每逢佳节,游子心里更是想家,思念家人。幽静深沉的午夜,阵阵凉风划过窗台,温柔地轻拂着忧伤的脸,可却抹不干眼角的泪痕,心,随着风飞回故乡,飞回我日思夜梦的家
故乡的中秋,故乡的习俗,纯朴而浓郁的故乡情
我又在沉醉在回忆的甜蜜和忧伤里
又是一年的中秋,又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每到这时候,心头总是涌起许许多多的回忆,童年和少年的回忆,觉得纯真童年的趣事,青春的少年的故事,无论离家多远的孩子,家乡的山坡和田野,家乡的习俗,纯朴而浓郁的乡情,是一生永远的回忆和牵挂,犹如一壶陈年老酒,随着岁月长河的流失,越酿越浓,越饮越有味
其实故乡的中秋并不热闹,但很开心。以故乡的风俗,每逢节日都喜欢走亲戚,临近中秋的前几天,最喜欢问母亲的就是,什么时候给外公、外婆和三姨妈送月饼,从记事以来,母亲年年中秋都如此。而我又可趁此机会跟着母亲到外公、外婆和三姨妈家串门,想到听外公讲故事,和表姐、表弟们嬉闹玩耍,想到表弟带我到她家的甘蔗地,表弟折断长得正旺的甘蔗,俩人就坐在甘蔗地里,边说笑边啃着生硬没什么甜味的甘蔗,傻傻地问表弟,甘蔗是你妈等着砍来卖钱过年的,你现在就折来吃,你妈知道了会骂你的。“只要你不告诉我妈,我妈是不会知道的,你瞧这一大片蔗地,我妈哪会注意到这几根呢?”调皮的表弟眨着眼睛,扮了个鬼脸对我说。
快到中秋了,母亲到镇上买月饼,分开几个袋子装,一份是给外公、外婆的,一份是给三姨妈的,其中一份是自家的。给外公、外婆的那份里,有母亲特意给外公买的烟和酒,给三姨妈的那份,母亲多备了些糖果和饼干,母亲说,三姨妈家孩子多,日子过得紧,平时难得给孩子们买点零嘴,过节了,给孩子们多买点吃的,过节不就是图个开心,图个热闹吗。我心里又在暗暗盘算,表弟他不会又带我去折甘蔗吧,最好是换点新鲜点的玩法,如果表弟带我去他们村庄后面的山林摘野山竹果子吃我会更高兴,因为山竹树长得又高又直,每次我只爬到树腰就被滑下来,只好站在树底下,望着紫黑色、淡黄色熟透了的果子流口水。
其实在故乡,中秋节走亲戚串门,是挨家挨户都有的事,二姑送的月饼,四姨舍不得吃,又将月饼送给三舅,三舅舍不得吃,又将月饼送给二姑,就这么几筒月饼,送来送去,结果送回自己手里。可那又怎样呢?送来送去的不是物,不是简单的礼节,而是浓浓的亲情、人情,送去的是温馨的问候和节日热闹气氛之情。记得有年中秋,母亲将炒好的花生,用个红色塑料碟子装得满满的,叫我给邻居二伯送去,二伯叫我吃月饼,我说家里有,二伯说这是铭志哥寄回来的,我问二伯,铭志哥寄回来的月过不是送给二伯母娘家了吗?从厨房里走出来的二伯母笑眯眯地告诉我,二伯母的弟弟知道是铭志哥从上海寄回来的舍不得吃,又把那几盒月饼送给他的二姐,也就是二伯母的妹妹,二伯母的妹妹又把那几盒月饼送给二伯。转了一圈,月饼又回到二伯家,二伯说这月饼是用红豆沙做的馅,比咱们镇上卖的五仁好吃,说是什么五仁月饼,其实都是冬瓜和肥猪肉,二伯硬是塞给我一盒。
我告诉母亲月饼是二伯送的,还把月饼转了一圈又送回二伯的故事告诉母亲,母亲“呵呵”笑着说,咱乡下人就是这样,自认为好吃的东西舍不得吃,总是想送给亲人,可哪知道,我想你吃,你想他吃,其实吃什么不紧要,紧要的是大家都是一样的心一样的情,月饼好吃,然而,亲人们的温情更使人可心呐。那时候听母亲这番话,只是觉得亲人的相互关心是情理之中,体会不到母亲所说的温情和可心,现在想起来,在此中秋之际,多么想回家,回到故乡,也许铭志哥从上海寄回来的红豆沙月饼,现在吃起来味道并不是很好吃,可纯朴、浓郁的乡情,足以安抚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愁。
炒花生,也是故乡中秋的一个习俗,花生,在故乡象征着好意头。中秋节这天,临近的黄昏的天空,落日的光潮,将青色的山坡抹上一层淡淡的黄色,牧童哼着歌谣,赶着肚子鼓鼓的牛羊,踏上回家的山路,在村口,就可见碧翠竹林掩映的村庄,袅袅炊烟,随着急性子的晚风,从屋后的树林缕缕升起,还没进家门就闻到诱人的香味。饥肠辘辘的牧童,拴好牛羊,跑进厨房站在灶台前,瞧着锅里头的花生恨不得马上抓上一把,可母亲说:馋嘴的傻丫头,要等花生壳变成褐色才炒熟,去走廊的架子上帮妈妈拿筛子过来,一会要把沙子筛掉,花生出锅还要等会才能吃,这花生才香呢。平时炒花生没什么讲究,可中秋节炒花生可不一样,得用沙子拌着炒,而且还是沙滩边捞回的沙子,一般在过节前村里的小伙子就到海边的沙滩捞沙子,将沙子晒上几天,晒干的沙子白白细细的,不过还是有股淡淡的咸腥味,可就是用这种沙子炒出来的花生特别香,我家每年中秋炒花生的沙子,都是邻居老六送的,叫他老六,其实只比我大三岁,老六是他乳名,真名叫杨来东。
晚饭过后,母亲把月饼和炒好的花生用盘子装好,等着长空的一轮皓月,从海岸线冉冉升起,爬上围绕村庄山坡上的树梢,圆圆的明月高悬于蓝蓝的天空,银色的月光倾泻山间,洒满庭院,母亲搬来张小木桌子,放在庭院中间,把月饼和花生摆在桌子上,点上三柱香,跪在桌子前拜月娘。母亲又手合十,仰望长空圆月,念着祝词和祷文,祝愿家人、亲人团圆,身体安康,有情人终天眷属,天长地久。以家乡的习俗,拜神诸类的事应是男人或长辈,要是父亲在家,都是父亲点香拜月娘,我喜欢看父亲拜月娘,因为父亲念的祝词和祷文特别好听,象诗一样的美,可离家百里的父亲不是每年中秋回来过节,所以中秋拜月娘的事只好由母亲来做了。中秋拜月娘,也是故乡的习俗,每家每户拜月娘,拜完月娘,还要等一小阵子才将月饼和花生收起,再将月饼切成四小块,这时候全家人才围在一起吃月饼和花生。
在记忆里,屈指可数,父亲很少带弟妹一起回来过中秋,我知道父亲很想回家,母亲很想父亲带弟妹一起回来过节,全家团圆。可父亲和弟妹为了省几个车费钱,中秋节托人带回几筒月饼,给母亲写信,告诉母亲,父亲想家,想母亲,父亲和弟妹们都很好,过节了,父亲也买了月饼和炒花生,晚上给弟妹做ài吃的红烧肉,但父亲从不提及为什么不回来过节,母亲怎能不明白父亲的心思呢?深沉的午夜,母亲聆听清风吹拂泛荡的竹籁,静静地将父亲的来信读了又读,母亲嘴里含的是颗青橄榄,心里头咀嚼的是酸涩而又甘甜滋味,那是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对弟妹的牵挂。夫妻之爱,血肉之亲,似涓涓流水淌过母亲的心河,有多少温暖、苍凉浸入母亲的心窝?这种独特的爱,人世间最深邃、博大的爱,小小的我怎么能明白,更不知该如何安慰母亲,甚至说几句母亲听了宽心的话也好,可我不懂,只是陪着母亲掉眼泪。每每的回想,对母亲和父亲,彼此之间简单、纯朴、诚挚的情感,相互的珍惜、包容和承受,我感动,我流泪,却找不到言词来比喻和形容。
母亲和我,俩人坐在庭院的桔子树下,秋风拂过桔子树,月饼和花生的香味在风里飘,蓝蓝的天空布满钻石般闪烁星晨,银白的月光显得更是温柔,月光下的母亲却显得悲凄、伤感,一会抬头望望天空,一会低头瞧着摆在桌上的月饼和花生,母亲不容泪滴淌过脸颊,就提起袖子轻轻抹掉,对我说:丫头,咱们吃月饼吧,你爸和你弟妹这时候应该也在吃月饼,你爸他心里想着咱俩,心里想家。你瞧这月多圆,你爸和你弟妹不在家,可他们的心念着咱俩,咱俩不哭,要是你爸知道咱俩哭了,他会更难过。
母亲含着泪对着泪汪汪的说我。
我拿起块月饼递给母亲,母亲对我浅浅一笑,多少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母亲当时的神色,眼里含着沉甸甸的思念和牵挂,淡淡的浅笑流露有多少交织的情怀,收藏在母亲给父亲的书信里。时光的流逝,岁月的轮回,母亲的心,母亲的情,对远离了家的母亲,远离了我和父亲的母亲,到遥不可及的国度,不知那个国度里的天堂,是否到了桂花飘香的季节?是否到了情重怀思的中秋?母亲你过得好吗?母亲你不孤单,父亲和儿女们都想你,很想、很想
十六岁离开家乡到城里读书,从此以后从这城市到那城市,自己成了离家背井的游子,也很少回家过中秋节了,每逢佳节,游子心里更是想家,思念家人。幽静深沉的午夜,阵阵凉风划过窗台,温柔地轻拂着忧伤的脸,可却抹不干眼角的泪痕,心,随着风飞回故乡,飞回我日思夜梦的家
故乡的中秋,故乡的习俗,纯朴而浓郁的故乡情
我又在沉醉在回忆的甜蜜和忧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