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北京郭沫若故居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金秋时节,艳阳高照,丹桂飘香,笔者利用出差北京的机会,专程造访了北京北海附近的郭沫若故居。几经打听,在什刹海西南岸、千竿胡同口往北约30米,胡同灰墙尽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大门上方书有“郭沫若故居”几个大字的金字匾额赫然在目,门边嵌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汉白玉标志,这里便是一代文化巨擘郭沫若晚年居住过的地方——前海西街18号。
郭沫若故居原是清代权相和珅的一座花园,后和宅被抄,花园遂废。同治年间成为恭亲王府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初年,此处被“乐家药铺”达仁堂买下,并推倒重来,建成了现在格局的宅园。新中国成立后,乐氏传人把它捐给了国家。这里曾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使馆所在地。1963年,郭沫若告别居住了14年的西四大院胡同5号,迁入了这里,直到1978年走完他人生的最后一程。
邂逅郭女,平易近人。走进故居内院,只见有几位男女站在花园石阶上合影,我向一位军人打听,原来是郭老的大女儿郭庶英正在会见客人,我连忙上前自我介绍是来自郭老家乡乐山的,希望也能合影留念。郭庶英愉快的接受了请求,照完相,我又拿出纸笔请她****,郭庶英也郑重的签下了她的名字,然后和客人们匆匆离去。故居管理人员还叮嘱我,中国美术馆正在举办“郭沫若、于立群书法展览”最好也去看看。要知道,郭老的家人平时不常来这里的,我真是太幸运了!
解脱尘俗,嶙峋洒脱。目送大家远去,我开始仔细的参观故居宽大的院落。这是一套前有花园、后有二进四合院的建筑,占地大约有3亩,建筑风格为北京传统的王府大院,四合院布局。故居外院的草坪上,郭沫若铜像安详地坐在藤萝架前,与乐山市那尊中年时期的塑像相比,少了年轻时的慷慨激昂,更显出晚年的安详而静谧,他双手轻放膝头,头微微上扬,神态平静而坦然,似乎正沉浸在金石、甲骨文的考据中,抑或正在遥望远方的“海棠香国”而故居门外的马路上熙来攘往,热闹喧哗,一如当年
内院进门即见一幽静宽敞的庭院,细长的甬道通向坐北朝南的垂花门,进门前排的正房便是郭沫若的卧室、写字间和客厅,后排罩房是郭沫若夫人于立群的书房以及子女的卧室。回廊、暖廊将东西厢房和两排正房连为一体。庭院间青葱一片,南瓜架,银杉树,百合,牡丹,银杏等等,都是郭老夫妇当年亲手种下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庭院两侧那两株海棠树,枝头挂满的累累果实,在金秋的软风中轻轻摇曳,高大的树干历经风霜雨露,仍然健壮遒劲。
在这里,郭沫若度过了十年动乱,其间忍受了年仅26岁的爱子郭世英被迫害致死的悲痛,常常整个下午都默默地坐在书房抄写爱子的日记;他于196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河北满城汉墓。此外,他还翻译了50首生前未发表的英美抒情诗,创作了李白与杜甫,主持撰写了故宫简介,出版了出土文物二三事、沫若诗词选、沫若剧作选。外面世界的“喧哗”并未影响他在学术上追求的步伐。
栉风沐雨,银杏依旧。幼时曾诵读过郭沫若的银杏,其中的段落至今记忆犹新“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伢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辟易,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郭沫若曾这样赞美银杏,他自己也在这样的境界中度过了最后的15年。
银杏是郭沫若最钟爱的树种,他曾誉之为“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如今郭沫若故居外层院里生长得最茂盛的就是十余棵银杏树。“它是我一位无言的伴侣,树如有知,至少我一半的甘苦它应该是知道的。”郭沫若就是这样描述一棵让他难以释怀的银杏。那是抗战期间,郭沫若在重庆赖家桥居住过的茅草屋前的一棵银杏,它陪伴他完成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两部名著。
仲秋的故居庭院里,有棵叫做“妈妈树”的银杏格外引人注目。这棵银杏吸引人的不仅是它的挺拔的外表,还有它所见证的一段故事。1954年春天,郭沫若夫人于立群因为过度劳累,患上严重的神经官能症,不得不离开6个年幼的子女去长沙接受治疗,当时最小的孩子还不满周岁。把夫人送上火车的第二天,郭沫若便带着孩子们到大觉寺的西郊林场选回一棵银杏树苗,种在了当时他们居住的西四大院胡同5号。郭沫若还为这棵树苗起了一个饱含深情的名字“妈妈树”默默祝福着与自己共患难的妻子能像顽强的银杏一样,战胜病魔,早日回到孩子们的身边。期盼没有落空,于立群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妈妈树”也逐渐长大了。1963年,郭沫若一家搬到前海西街来的时候,还特地带上了这棵“妈妈树”把它看成了家庭不可缺少的一员。
“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郭沫若是这样礼赞银杏的。
“他在银杏树下度过了许多值得回忆的时光。”郭沫若的女儿郭平英是这样理解父亲钟爱银杏的原因。
书香满堂,遗珍遍屋。书、画、字,这是郭沫若故居最多的东西。无论走到哪间屋子,迎面扑来的都是淡淡的书香。东西厢房内陈列的分别是郭沫若的文学和史学世界。4个展室分别以历史图片和珍贵文物概括地介绍了郭沫若在诗歌、戏剧、文艺理论、古文字研究和古代社会研究等各学科领域中的成就。他夫人于立群的书房里,还专门放有郭沫若在沙湾故居的模型。
在西厢房展室中间,一只陈放在展柜的方木箱很特别。箱子没有油漆过,木板由于时间的久远已变成暗棕色。箱盖正面写着“沧海遗粟”4个端庄楷体字。这个木箱里曾经保存着上个****30年代郭沫若流亡日本时从事古文字研究的大量手稿和其它史学手稿。从1929年开始,郭沫若创造性地将古代史研究与古文字研究结合起来,对甲骨金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这批古文字研究的手稿,全部由他用楷书按照固定版式写成,是价值极高的科学文献。1937年7月,郭沫若毅然归国抗战,为了躲过日本警方的监视,把这些手稿全留在了日本。直到1957年,在旅日侨胞的热心帮助下,历经周折,由日本岩波书店保存了20年的手稿箱终于物归原主。“沧海遗粟”四字就是郭沫若面对20年后失而复得的手稿箱,饱含激动之情写下的。这只不起眼的木箱,自此成为了郭沫若对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文字研究作出开创性贡献的见证。
郭沫若故居的客厅墙壁上挂着一幅很大的山水画,画中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缥缈,瀑布从云中飞流而下。画面正中巨石耸立,四周苍松、霜叶为伴。近看,山涧之上有一对夫妇临风眺望。这幅画出自国画大师傅抱石之手,他把画定名为拟九龙渊诗意,凭借他对郭沫若1958年游览朝鲜九龙渊的一组游记诗的领悟,和与诗人心灵的交流,创作了这幅名画。郭平英曾说:“画中的这对夫妇就是画家笔下的‘沫公’和‘立群夫人’”在完成了这幅作品半年以后,傅抱石不幸因高血压病去世。因为失去一位比自己年轻许多的挚友,更因为中国失去了一位天才艺术家,郭沫若感到无限痛惜。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在故居空阔的院落中徘徊良久,只想更多的瞻仰这位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曾经居住的地方,仿佛聆听到他那浓重的乡音,触摸到他澎湃的生命律动。斯人虽然早已驾鹤西去,但他在诗歌、历史剧创作、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研究等领域的造诣和建树,将激励更多后人向科学的高峰不懈地攀登。
金秋时节,艳阳高照,丹桂飘香,笔者利用出差北京的机会,专程造访了北京北海附近的郭沫若故居。几经打听,在什刹海西南岸、千竿胡同口往北约30米,胡同灰墙尽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大门上方书有“郭沫若故居”几个大字的金字匾额赫然在目,门边嵌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汉白玉标志,这里便是一代文化巨擘郭沫若晚年居住过的地方——前海西街18号。
郭沫若故居原是清代权相和珅的一座花园,后和宅被抄,花园遂废。同治年间成为恭亲王府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初年,此处被“乐家药铺”达仁堂买下,并推倒重来,建成了现在格局的宅园。新中国成立后,乐氏传人把它捐给了国家。这里曾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使馆所在地。1963年,郭沫若告别居住了14年的西四大院胡同5号,迁入了这里,直到1978年走完他人生的最后一程。
邂逅郭女,平易近人。走进故居内院,只见有几位男女站在花园石阶上合影,我向一位军人打听,原来是郭老的大女儿郭庶英正在会见客人,我连忙上前自我介绍是来自郭老家乡乐山的,希望也能合影留念。郭庶英愉快的接受了请求,照完相,我又拿出纸笔请她****,郭庶英也郑重的签下了她的名字,然后和客人们匆匆离去。故居管理人员还叮嘱我,中国美术馆正在举办“郭沫若、于立群书法展览”最好也去看看。要知道,郭老的家人平时不常来这里的,我真是太幸运了!
解脱尘俗,嶙峋洒脱。目送大家远去,我开始仔细的参观故居宽大的院落。这是一套前有花园、后有二进四合院的建筑,占地大约有3亩,建筑风格为北京传统的王府大院,四合院布局。故居外院的草坪上,郭沫若铜像安详地坐在藤萝架前,与乐山市那尊中年时期的塑像相比,少了年轻时的慷慨激昂,更显出晚年的安详而静谧,他双手轻放膝头,头微微上扬,神态平静而坦然,似乎正沉浸在金石、甲骨文的考据中,抑或正在遥望远方的“海棠香国”而故居门外的马路上熙来攘往,热闹喧哗,一如当年
内院进门即见一幽静宽敞的庭院,细长的甬道通向坐北朝南的垂花门,进门前排的正房便是郭沫若的卧室、写字间和客厅,后排罩房是郭沫若夫人于立群的书房以及子女的卧室。回廊、暖廊将东西厢房和两排正房连为一体。庭院间青葱一片,南瓜架,银杉树,百合,牡丹,银杏等等,都是郭老夫妇当年亲手种下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庭院两侧那两株海棠树,枝头挂满的累累果实,在金秋的软风中轻轻摇曳,高大的树干历经风霜雨露,仍然健壮遒劲。
在这里,郭沫若度过了十年动乱,其间忍受了年仅26岁的爱子郭世英被迫害致死的悲痛,常常整个下午都默默地坐在书房抄写爱子的日记;他于196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河北满城汉墓。此外,他还翻译了50首生前未发表的英美抒情诗,创作了李白与杜甫,主持撰写了故宫简介,出版了出土文物二三事、沫若诗词选、沫若剧作选。外面世界的“喧哗”并未影响他在学术上追求的步伐。
栉风沐雨,银杏依旧。幼时曾诵读过郭沫若的银杏,其中的段落至今记忆犹新“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伢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辟易,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郭沫若曾这样赞美银杏,他自己也在这样的境界中度过了最后的15年。
银杏是郭沫若最钟爱的树种,他曾誉之为“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如今郭沫若故居外层院里生长得最茂盛的就是十余棵银杏树。“它是我一位无言的伴侣,树如有知,至少我一半的甘苦它应该是知道的。”郭沫若就是这样描述一棵让他难以释怀的银杏。那是抗战期间,郭沫若在重庆赖家桥居住过的茅草屋前的一棵银杏,它陪伴他完成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两部名著。
仲秋的故居庭院里,有棵叫做“妈妈树”的银杏格外引人注目。这棵银杏吸引人的不仅是它的挺拔的外表,还有它所见证的一段故事。1954年春天,郭沫若夫人于立群因为过度劳累,患上严重的神经官能症,不得不离开6个年幼的子女去长沙接受治疗,当时最小的孩子还不满周岁。把夫人送上火车的第二天,郭沫若便带着孩子们到大觉寺的西郊林场选回一棵银杏树苗,种在了当时他们居住的西四大院胡同5号。郭沫若还为这棵树苗起了一个饱含深情的名字“妈妈树”默默祝福着与自己共患难的妻子能像顽强的银杏一样,战胜病魔,早日回到孩子们的身边。期盼没有落空,于立群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妈妈树”也逐渐长大了。1963年,郭沫若一家搬到前海西街来的时候,还特地带上了这棵“妈妈树”把它看成了家庭不可缺少的一员。
“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郭沫若是这样礼赞银杏的。
“他在银杏树下度过了许多值得回忆的时光。”郭沫若的女儿郭平英是这样理解父亲钟爱银杏的原因。
书香满堂,遗珍遍屋。书、画、字,这是郭沫若故居最多的东西。无论走到哪间屋子,迎面扑来的都是淡淡的书香。东西厢房内陈列的分别是郭沫若的文学和史学世界。4个展室分别以历史图片和珍贵文物概括地介绍了郭沫若在诗歌、戏剧、文艺理论、古文字研究和古代社会研究等各学科领域中的成就。他夫人于立群的书房里,还专门放有郭沫若在沙湾故居的模型。
在西厢房展室中间,一只陈放在展柜的方木箱很特别。箱子没有油漆过,木板由于时间的久远已变成暗棕色。箱盖正面写着“沧海遗粟”4个端庄楷体字。这个木箱里曾经保存着上个****30年代郭沫若流亡日本时从事古文字研究的大量手稿和其它史学手稿。从1929年开始,郭沫若创造性地将古代史研究与古文字研究结合起来,对甲骨金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这批古文字研究的手稿,全部由他用楷书按照固定版式写成,是价值极高的科学文献。1937年7月,郭沫若毅然归国抗战,为了躲过日本警方的监视,把这些手稿全留在了日本。直到1957年,在旅日侨胞的热心帮助下,历经周折,由日本岩波书店保存了20年的手稿箱终于物归原主。“沧海遗粟”四字就是郭沫若面对20年后失而复得的手稿箱,饱含激动之情写下的。这只不起眼的木箱,自此成为了郭沫若对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文字研究作出开创性贡献的见证。
郭沫若故居的客厅墙壁上挂着一幅很大的山水画,画中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缥缈,瀑布从云中飞流而下。画面正中巨石耸立,四周苍松、霜叶为伴。近看,山涧之上有一对夫妇临风眺望。这幅画出自国画大师傅抱石之手,他把画定名为拟九龙渊诗意,凭借他对郭沫若1958年游览朝鲜九龙渊的一组游记诗的领悟,和与诗人心灵的交流,创作了这幅名画。郭平英曾说:“画中的这对夫妇就是画家笔下的‘沫公’和‘立群夫人’”在完成了这幅作品半年以后,傅抱石不幸因高血压病去世。因为失去一位比自己年轻许多的挚友,更因为中国失去了一位天才艺术家,郭沫若感到无限痛惜。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在故居空阔的院落中徘徊良久,只想更多的瞻仰这位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曾经居住的地方,仿佛聆听到他那浓重的乡音,触摸到他澎湃的生命律动。斯人虽然早已驾鹤西去,但他在诗歌、历史剧创作、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研究等领域的造诣和建树,将激励更多后人向科学的高峰不懈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