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这是法治社会啊喂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唉……法治社会,还是不要那么冲动的好。”
听到朱元璋的话,许牧也是摇了摇头,心中尽是无奈。
这年头,居然真的还有如此狠毒的后妈。
“对了许先生,其实咱今天过来,还有别的事情想要问问。”
“咱就是说,咱村里其实也有几户稍微有点学问的那种,自以为自己读书识字,便了不得了,高人一等。”
“平日里咱想要做点什么改革,他们总是会蹦出来,挑咱的麻烦。”
“能不能想点办法或者直接把他们给……”
朱元璋仔细斟酌着语句,对着许牧说道。
“明白了,朱老爷子您是觉得这几家碍事了,想要找法子给……咔嚓了?”
“不行,那绝对不行啊。”
“朱老爷子您好歹也是一村之长,怎么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都说了法治社会!现在是法治社会啊!”
朱元璋仅仅是凭着那最后一个拖长音,便使得许牧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
在反应过来之后,许牧的眼皮狠狠地跳了几下,随即急忙摇头摆手说道。
他奶奶的,之前自己怎么还没有感觉出来,这朱老爷子怎么这么暴躁?
虽然说起来这也仅仅是几户人家,但也不能说咔嚓就给咔嚓了啊!
“唉……咱其实也知道,不能那么冲动。”
“但是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更快更合适的方法吗?”
见到许牧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朱元璋心虚的摸了摸鼻子,尴尬的笑了笑。
他怎么就忘了,许先生说到底还是个文人,看不得这些打打杀杀的东西。
“即便是没有办法,也不能视人命如垃圾啊!”
许牧无奈地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不知道为什么,许牧突然间就从朱老爷子身上感受到几分上位者的气息。
仿佛他已经看到朱老爷子站在高楼上,拍了拍自己的肩膀,指着下面说道:“看,人就像垃圾一样。”
“既然那几户读书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那你就想办法让他们不再是特殊的不就行了?”
听到许牧的话,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一个猜测从他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先生您的意思是……”
朱元璋话还没说完,便被许牧所打断。
“简单的来说,就是普及教育。”
“如果所有人都读过书的话,那他们拿几户不就显得不稀奇了吗?”
许牧耸了耸肩开口说道,通过这段时间短暂的和朱元璋的相处,他便可以看出来,朱老爷子绝对是很在意教育的人。
如果真的有可能实施的话,他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在村子里普及教育。
听到许牧的话,朱元璋顿时瞪大了眼睛。
对啊!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一茬呢!
换在之前的朝代,读书之所以没有普及开来,那不仅仅是思想没有达到认为可以全民读书的地步,更是因为硬性条件的限制。
但如今对于大明而言就不一样了。
随着印刷术的逐渐进步,读书再也不是豪门士族才做得起的事情。
“其实很多问题都很好解决,只不过你们是被长期的固定思维,给局限在这个怪圈里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不是喜欢明朝的历史嘛,那咱们就拿明朝来说。”
“明太祖朱元璋,耗时十八年亲自编写《大诰》,用以严惩臣民犯罪。”
“并且规定,若是犯罪者的家中有《大诰》这本藏书,便可以罪减一等。”
“虽然表面上看上去,仅仅是为了推广律令,但认真剖析下来便可以看出,从那时候朱元璋便已经开始了对百姓的普遍教化。”
“不过这本书里面的东西,未免有些过于血腥残暴,刑罚太重不适合长期使用,所以说到了大明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朱棣这里,就已经废除了。”
听着许牧的讲解,原本朱元璋心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但随着最后一句话的落下,朱元璋却是嘴角抽搐了几下。
好家伙,老四这个逆子。
虽然早就知道了这小子推翻了朱允炆当了皇帝,但听到他废除了自己呕心沥血半生所编撰出来的《大诰》时,心中还是一阵气结。
“这明成祖未免也太过嚣张了,连亲爹立下的法令都敢废除。”
朱元璋冷哼一声,心中尽是不悦。
不行,等自己回去之后,非得再好好收拾一下这小子不可。
“话不能这么说,历史的大体趋势总是要进步的嘛。”
“更何况,法令这种东西,都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的,明太祖时期的法令到了明成祖时期,便不一定适用了。”
“而且明朝的教育推广,也不会因为朱棣废除了一本《大诰》便戛然而止。”
“明太祖朱元璋曾言,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同时还规定了“科举必由学校”,成立了诸多社学。”
“后来到了成化年间,更是有令“各府、州、县建立社学,访保名师,市间幼童年十五岁以下者送入读书,习冠婚丧祭之礼”。”
“弘治皇帝的这项政令,其实基本上就已经有了‘义务教育’的雏形,当然这和他自幼便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件事情是密不可分的。”
随着许牧话音的落下,朱元璋便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
“既然如此的话,那是不是自这位弘治皇帝之后,大明的教育事业一路蒸蒸日上?”
“从此之后大明定然出了不少人才吧?”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不无期待的开口问道。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推广义务教育之后的成果究竟几何了。
“唉……说来可惜。”
“在弘治皇帝颁布了这项政令之后不就,便突然暴毙去世。”
“而这项政令,却是不符合当时朝中主要士族势力的利益的,所以说随着弘治皇帝的去世,也就不了了之。”
“这恐怕是大明历史上,唯一一次最接近成功的机会了。”
说到最后,许牧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感慨道。
都说天妒英才,但这其中的弯弯道道有谁猜得透呢。
“唉……法治社会,还是不要那么冲动的好。”
听到朱元璋的话,许牧也是摇了摇头,心中尽是无奈。
这年头,居然真的还有如此狠毒的后妈。
“对了许先生,其实咱今天过来,还有别的事情想要问问。”
“咱就是说,咱村里其实也有几户稍微有点学问的那种,自以为自己读书识字,便了不得了,高人一等。”
“平日里咱想要做点什么改革,他们总是会蹦出来,挑咱的麻烦。”
“能不能想点办法或者直接把他们给……”
朱元璋仔细斟酌着语句,对着许牧说道。
“明白了,朱老爷子您是觉得这几家碍事了,想要找法子给……咔嚓了?”
“不行,那绝对不行啊。”
“朱老爷子您好歹也是一村之长,怎么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都说了法治社会!现在是法治社会啊!”
朱元璋仅仅是凭着那最后一个拖长音,便使得许牧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
在反应过来之后,许牧的眼皮狠狠地跳了几下,随即急忙摇头摆手说道。
他奶奶的,之前自己怎么还没有感觉出来,这朱老爷子怎么这么暴躁?
虽然说起来这也仅仅是几户人家,但也不能说咔嚓就给咔嚓了啊!
“唉……咱其实也知道,不能那么冲动。”
“但是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更快更合适的方法吗?”
见到许牧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朱元璋心虚的摸了摸鼻子,尴尬的笑了笑。
他怎么就忘了,许先生说到底还是个文人,看不得这些打打杀杀的东西。
“即便是没有办法,也不能视人命如垃圾啊!”
许牧无奈地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不知道为什么,许牧突然间就从朱老爷子身上感受到几分上位者的气息。
仿佛他已经看到朱老爷子站在高楼上,拍了拍自己的肩膀,指着下面说道:“看,人就像垃圾一样。”
“既然那几户读书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那你就想办法让他们不再是特殊的不就行了?”
听到许牧的话,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一个猜测从他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先生您的意思是……”
朱元璋话还没说完,便被许牧所打断。
“简单的来说,就是普及教育。”
“如果所有人都读过书的话,那他们拿几户不就显得不稀奇了吗?”
许牧耸了耸肩开口说道,通过这段时间短暂的和朱元璋的相处,他便可以看出来,朱老爷子绝对是很在意教育的人。
如果真的有可能实施的话,他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在村子里普及教育。
听到许牧的话,朱元璋顿时瞪大了眼睛。
对啊!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一茬呢!
换在之前的朝代,读书之所以没有普及开来,那不仅仅是思想没有达到认为可以全民读书的地步,更是因为硬性条件的限制。
但如今对于大明而言就不一样了。
随着印刷术的逐渐进步,读书再也不是豪门士族才做得起的事情。
“其实很多问题都很好解决,只不过你们是被长期的固定思维,给局限在这个怪圈里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不是喜欢明朝的历史嘛,那咱们就拿明朝来说。”
“明太祖朱元璋,耗时十八年亲自编写《大诰》,用以严惩臣民犯罪。”
“并且规定,若是犯罪者的家中有《大诰》这本藏书,便可以罪减一等。”
“虽然表面上看上去,仅仅是为了推广律令,但认真剖析下来便可以看出,从那时候朱元璋便已经开始了对百姓的普遍教化。”
“不过这本书里面的东西,未免有些过于血腥残暴,刑罚太重不适合长期使用,所以说到了大明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朱棣这里,就已经废除了。”
听着许牧的讲解,原本朱元璋心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但随着最后一句话的落下,朱元璋却是嘴角抽搐了几下。
好家伙,老四这个逆子。
虽然早就知道了这小子推翻了朱允炆当了皇帝,但听到他废除了自己呕心沥血半生所编撰出来的《大诰》时,心中还是一阵气结。
“这明成祖未免也太过嚣张了,连亲爹立下的法令都敢废除。”
朱元璋冷哼一声,心中尽是不悦。
不行,等自己回去之后,非得再好好收拾一下这小子不可。
“话不能这么说,历史的大体趋势总是要进步的嘛。”
“更何况,法令这种东西,都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的,明太祖时期的法令到了明成祖时期,便不一定适用了。”
“而且明朝的教育推广,也不会因为朱棣废除了一本《大诰》便戛然而止。”
“明太祖朱元璋曾言,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同时还规定了“科举必由学校”,成立了诸多社学。”
“后来到了成化年间,更是有令“各府、州、县建立社学,访保名师,市间幼童年十五岁以下者送入读书,习冠婚丧祭之礼”。”
“弘治皇帝的这项政令,其实基本上就已经有了‘义务教育’的雏形,当然这和他自幼便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件事情是密不可分的。”
随着许牧话音的落下,朱元璋便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
“既然如此的话,那是不是自这位弘治皇帝之后,大明的教育事业一路蒸蒸日上?”
“从此之后大明定然出了不少人才吧?”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不无期待的开口问道。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推广义务教育之后的成果究竟几何了。
“唉……说来可惜。”
“在弘治皇帝颁布了这项政令之后不就,便突然暴毙去世。”
“而这项政令,却是不符合当时朝中主要士族势力的利益的,所以说随着弘治皇帝的去世,也就不了了之。”
“这恐怕是大明历史上,唯一一次最接近成功的机会了。”
说到最后,许牧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感慨道。
都说天妒英才,但这其中的弯弯道道有谁猜得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