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汉之帝国再起 > 一百.技术

一百.技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边章府邸后院,羌汉豪强在生死关头不但没有团结,反倒是在阎忠的挑动下,双方对峙起来,就在这时后门外响起了厮杀声,李文侯和北宫伯玉安排在边章府邸附近的伏兵到了,和黄忠他们厮杀了起来。

    听到外面自己人马的喊叫声,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他们立时脸上露出了狰狞之色,此时他们对于阎忠这些汉人豪强都是起了杀机,既然大家不是一条心,也没什么好谈的了。

    后门外,黄忠和麾下的一百士兵在街道两侧突然冒出的羌人的夹攻下,陷入了苦战,虽然他们身上穿着最精良的冷锻鱼鳞铠,但是在距离的弓箭射击下,所能起到的防护作用有限。

    看着身旁的部下不断倒地,黄忠心里焦急了起来,虽然敌人的损失比他们更大,可是他只有一百人,绝对挡不住两边近五百人的轮流进攻。

    马蹄声突然在街道外响了起来,当帝国的军旗出现在黄忠的视线里时,他松了口气,童渊他们终于赶到了,这时他已经折损了近三十名部下。

    “全部格杀。”公孙瓒一枪挑死一名羌人弓箭手后,朝身旁的军官和士兵大喊起来,很快全幅武装的羽林重骑兵开始在屠杀起街道内的羌人士兵。

    这时,后院内羌汉的豪强们正在火拼,北宫伯玉和李文侯错误地判断了局势,认为援兵到达的他们直接对汉人豪强发动了进攻,靠近北宫伯玉的边章直接被一刀从后背捅穿胸膛,横死当场,对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他们来说,边章先前对他们的疑惑足以让他们下这个决心,金城郡附近本就以羌人为主,只要杀光这些汉人豪强,他们依然有能力收拾局面。

    后门街道的战斗很快以羽林重骑兵的胜利告终,那些只穿着皮甲的羌人士兵面对人马披甲的重骑兵发动冲锋几乎没有抵抗之力,他们直接被突如其来的骑兵打击给打懵了。

    半个时辰后,羽林重骑兵彻底占据了边府,当黄忠他们出现在后院的时候,北宫伯玉,李文侯他们都是没有想到,自己到最后等来的不是己方的援兵。

    当边府升起了帝国的旗帜时,一直在不远处的民居内等待结果的贾诩松了口气,算起来这一仗打得并不顺利,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埋伏在边章府邸附近的伏兵给羽林重骑兵的进攻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大人。”看着起身的贾诩,他身旁的几名侍卫连忙护在了他身边,“现在外面太混乱,还是等会再去和童大人他们汇合吧!” “刚才那么大的动静,很快城中各家豪强的家人就会知道,到时候再过去汇合才比较危险。”贾诩回答着,走出了屋子。

    郡守府外,攻打了半个时辰,却连郡守府的大门都没有摸到的韩遂脸色变得惨白了,郡守府内的防守力量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强劲,再加上此前那天上诡异的烟花,都让他心绪不宁,而这时从边府外溃散的羌人士兵给他带来了确切的消息。

    “什么?”听着前来报信的羌人士兵说的话,韩遂几乎一头从马上栽下去,边章府邸居然被朝廷的军队攻陷了,没有一个人逃出来。

    “撤,快撤!”被身边的护卫扶住后,韩遂看了眼躺在郡守府外的一百多士兵尸体,立刻大喊了起来,他知道自己和铁枪盟的人都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中,而且他们已经没有扳回的机会,段颎和他的两万士兵绝对没有离开金城郡。

    韩遂根本没有回府调集其他部下的打算,只是带着身边的三百多士兵拼命地往城外方向跑,他对危险的预知感觉让他逃过了一劫,几乎是他刚跑出城,就看到了远处扬起的大片尘土,而那方向正是段颎和他的两万部下所驻扎的大营那边席卷过来。

    韩遂知道这一次自己和整个铁枪盟的人都被精确地算计了,对手将他们的每一步都考虑到了,失控的谣言背后果然是朝廷在暗中操纵,韩遂唯一想不通的就是朝廷的计划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以他对傅燮和段颎的了解,这两个人绝对想不出这种阴险毒辣的计谋。

    “大人,我们去哪里?”跟在韩遂身边的人似乎也明白了过来,都是看向了这个狡诈如狐的首领。

    “我们去鲜卑。”韩遂看向了并州的方向,东羌如今自顾不暇,朝廷解决了他们这些凉州地方势力后,迟早会剿灭东羌各部,即使他逃去东羌也没用,只有鲜卑,才能让他有活下去的机会。

    当韩遂带着身边跟随的士兵逃往鲜卑的时候,段颎领着他的两万部下杀入了金城,当贾诩到达以后,他就做出了部队前往东羌的假象,白天部队出去,到了夜晚就悄悄地潜回大营,然后一直等待着动手的时机。

    随着段颎和他的两万士兵快速进城,城中因为失去首领而大乱的各家豪强部曲几乎都是各自乱成一团,只是占据着各自的营地进行抵抗。而被段颎得以轻易地指挥部下抢占了城中各处要道。

    郡守府内,傅燮得到段颎和贾诩分别派人送来的消息后,松了一口气,一切事情比他想象中要顺利得多,如今剩下的只是安抚普通民众和恢复秩序,不过这个时候段颎做出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事情,在占领各处要道,并且封住了城门以后,段颎命令部下向城中各家豪强的部曲和府邸发动了进攻。

    边章府邸内,阎忠陪坐在贾诩边上,胸膛仍旧剧烈地起伏着,当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出其不意地杀了边章以后,他还以为自己要死于他们之手,好在朝廷军队及时赶到,才救下了他。偷偷看了眼一旁面无表情的贾诩,阎忠心里就有一种战栗感,就在刚才,这位贾大人下令杀死了除他之外的所有铁枪盟豪强,根本没有正眼敲过一眼北宫伯玉,李文侯他们这些人。

    “从今天起,金城郡的豪强只剩你阎家。”贾诩似乎感觉到了阎忠的目光,转头朝他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容却让阎忠浑身发冷。

    就在阎忠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大厅外,一名羽林重骑的士兵进来在袁浩耳边低语了几句后,袁浩走到了贾诩面前道,“大人,段将军对城中的叛党余孽进行清剿了。”

    “知道了。”贾诩并没有感到意外,对铁枪盟各家豪强进行清洗是必要的,现在只是第一步而已,至于傅燮那种怀柔政策实在没有必要。

    段颎可不会管傅燮此时对他有多么不满,对他来说,他只是在履行天子交给他的使命而已,在那封被他烧毁的密诏里有着天子让他清洗凉州边境地方势力的暗示,段颎并不是个单纯的莽夫,他知道天子是不想直接下明诏,毕竟帝国里像傅燮这样主张怀柔和教化政策的人不少,虽然段颎本身也不反对怀柔和教化羌人,只是在此之前要摧毁羌人的豪强势力,因为这些人阻碍了怀柔和教化政策的效果,对此段颎并不介意当一次屠夫,更何况他以前一直都是被雒阳的那些人称作屠夫的,也无所谓了。

    大清洗持续了三天三夜,金城内的各家豪强如同贾诩对阎忠所说的那般,没有一家留下,除了那些被强迫为奴的羌人和一部分汉人,其余人段颎没有留下一个俘虏,三天里死于段颎屠杀命令之下的足有两万人,整个凉州边境地方豪强的主要势力几乎被一扫而空,剩下的不过是在金城郡附近的一些不归慕王化的部落而已。

    由于段颎严格维持着部下的纪律,因此这次大清洗中,普通百姓并没有受到影响,只是那死去的两万人,似乎让整个金城的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

    郡守府里,傅燮一脸铁青地写着弹劾奏章,在他看来段颎根本没有必要大开杀戒,株连那么多人。整整两万人,这几乎都是金城近一半的人口了。

    傅燮写弹劾奏章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段颎那里,不过段颎压根就没在乎,在他看来凉州的问题就是出在这些边境的地方豪强势力上,只有杀干净了,朝廷才方便治理。

    贾诩并不关心傅燮和段颎之间的恩怨,不过在他心里,也是更赞同段颎的做法,治理凉州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怀柔政策,使北宫伯玉,李文侯这些人感激朝廷的恩德,从而让他们配合朝廷的政策,不过这种办法朝廷要付出的代价太多,而且未必管用,第二种方法就是彻底地破坏,然后重新建立新的秩序,虽然看上去短时间内血腥残暴了点,可是效果绝对比第一种方法要好得多,也快得多,当然这些是要建立在后续跟进的怀柔和教化政策上。

    段颎在解决了金城的豪强以后,开始向周边地区的零落豪强势力继续挥舞着屠刀,这时候他可不管那些豪强是不是清白,反正就他而言,这一地区的豪强从来对朝廷没有多大的忠诚心,更何况这些人多少也和铁枪盟有些关系,说他们是叛逆也不过分。

    对于段颎在金城郡掀起的腥风血浪,就连护羌校尉李膺都有些看不下去,不过他还是没有干涉段颎的行动,至少在李膺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赞同段颎的动机的,毕竟过去阻碍凉州羌人汉化的就是那些汉化的羌人豪强和部落贵族势力,如果要让凉州羌人真正成为帝国的子民,就必须破坏他们原有的社会结构,不然的话即使教他们诗书礼仪,也只是教而不化,徒然为帝国培养敌人。

    凉州西北官道,羌人俘虏营,当韩当等人宣布,只要加入帝国的郡国兵部队,就可以回复自由之身时,当年逢义山之战里被俘虏的七万羌人青壮都是争先恐后地报名,五年的俘虏营生活,让他们已经忘了自己是一个羌人。

    韩当对于俘虏们的踊跃参军并不意外,毕竟在了解过这些俘虏以前在部落时的生活后,他觉得比起俘虏营,这些羌人没理由再想念过去那种日子。

    只是半个月里,七万羌人就成为了帝国郡国兵部队序列的一部分,而他们要做的协助段颎平定叛乱,维持凉州西部的秩序。

    凉州发生的一切变化,很快就传回了雒阳,对此整个官僚系统并没有太大的反应,除了对段颎在金城的血腥清洗颇有微词外,大多数官僚都没有其他意见,凉州的地方势力在帝国官僚们的眼中一直都是被深恶痛绝的。

    内阁省里,杨赐,桥玄等七名宰相也都是拊掌相庆,枢密院制定的详细计划他们事先并不知道,只不过天子和他们打过招呼,也告诉过他们这次打算将凉州边境的地方势力一举铲除,只是那时候他们都以为天子是一厢情愿,只是没有想到这事情真地做成了。

    对于金城郡守傅燮弹劾段颎的奏章,刘宏有些头疼,毕竟傅燮是个不可多得的治理型人才,而在他的设想里,也是由段颎来进行破坏,傅燮进行重建,段颎只是按照他的意思在破坏凉州羌人的社会结构。

    最后刘宏将傅燮的奏章放到了一边,这件事还是等凉州稳定下来,再让李膺去和他解释一下好了,刘宏现在关心的是接下来对东羌的经略,毕竟整个高原地区关系着帝国西北边陲的长治久安,虽然高原的气候和地形恶劣,但是刘宏依然希望能将高原置于帝国的统治下。

    “这事得慢慢来啊!”看着身后巨大的地图上的高原地区,刘宏最后叹了口气,现在的帝国还不够强,眼下就只有先着眼于凉州的稳定问题。

    半个时辰后,刘宏出现在了内阁省,现在他觉得是时候和七位宰相谈一下一些平时被人忽略的问题了。

    “这是朕让华佗等人写得一本关于防治瘟疫疾病的书籍,朕希望能在各地得到推广。”刘宏让身旁的宦官将华佗等人写的书籍一人一本发到了七名宰相手里。

    七名宰相很快翻看了起来,对于里面诸如‘水要煮开了喝’‘进食前要洗手’等等都是一头雾水,不过当他们看到华佗等人在其下注释的原因时,都是皱起了眉头,虽然他们不太懂华佗他们所写的致病之因,不过很显然如果按照他们说得那么做,普通百姓得病的几率会下降不少,再加上这样做似乎也没什么坏处,因此几人都是同意了下来。

    “拿上来!”刘宏再次让宦官拿上了准备的事物,两个红色的托盘里,放着用棉花纺织出的棉布和制作的御冬棉袄。

    “这是驯化的西域野棉花所制的棉布和棉袄,朕希望从明年开始可以在各地大规模的种植。”刘宏让宦官将棉布拿给了七名宰相面前。

    很快,七名宰相就意识到面前这种棉布对帝国的百姓意味着什么,这种布匹完全可以取代原有的麻布,而且其制成的棉袄也能让帝国的百姓适应北方的寒冷气候,对于七位宰相来说,将中原过多的流民迁徙到帝国的南北两端是解决帝国目前危机最好的办法,而对于帝国来说,向幽州和辽西地区移民无疑是稳固北疆的政策,比起移民南方更具备多重意义。

    “陛下,此种棉花产量如何?”杨赐等人立刻询问了起来。

    刘宏倒是没有亲自解答,而是让负责农业研究的几个学者亲自来给几位宰相解释,而这种方式几乎也成了内阁省讨论事情的惯例,太学各学科的学者几乎都挂着博士的头衔,一旦宰相们遇到某些问题,认为底下的技术官僚不牢靠的话,可以随时征召问答,而刘宏则在自己身边也保持着一支专业的学者团体,轮流在宫内当值。

    在几位农业学者的解说下,七名宰相虽然对棉花的产量略有不满,不过既然这些学者已经说了,他们会继续改良品种,而且其产量超过原本的丝麻,也足够让他们通过在各地推广棉花种植的政令。

    刘宏再次让宦官拿上了准备的东西,而这一次居然是产自南方的菘菜(即大白菜),对于七名宰相来说,这种菘菜他们也不是太陌生,至少天子曾经宴请他们用膳时,尝过这种南方的蔬菜。

    “除了棉花,太学的博士们还培育出了新的菘菜,可以在北方种植,若是贮藏在地窖的话,可以在冬天也吃上这种菘菜。”帝国北方的冬天一向缺少新鲜蔬菜,对刘宏来说,要提高人口素质,吃这一块就必须抓起来,以帝国现在的现状,让普通人都能吃上肉食似乎不太现实,但是蔬菜和水果倒是可以想想办法。

    “哦,这种菘菜能在北方种植了。”对于尝过菘菜味道的宰相们来说,天子的这个消息似乎更让他们动心。

    “不错,现在农学院正在培育更多的新作物。”刘宏点了点头,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不能解决的话,他还谈什么扩张。

    “所以朕希望能在今后加大对太学的投入。”刘宏看着七名宰相道,现在他已经将国库和内库分开了,今后帝国的税收都将由内阁省进行支配,而他私人的收入则归入内库,如果他要营造宫室和非国家工程,一律自己掏钱。不过就目前而言,都是刘宏在用自己的钱在补贴太学各学院的研究经费。

    七名宰相倒是没有犹豫,自从建宁以后帝国的国政持续好转,帝国税收每年都有盈余,由于天子不像前几位皇帝那样喜欢营建宫室和奢华的生活,再加上国库和内库的分置,让现在的国库里也是有一笔小钱,拨给太学一些倒也无妨。更何况七名宰相也心知肚明,天子让他们同意拨钱给太学也不过是做个姿态,以表示朝廷对太学各种研究的支持,私底下太学最大的研究经费来源还是天子本人。

    虽然不知道天子名下开办的各种工坊的收入有多少,但是宰相们很清楚,天子绝对是帝国最有钱的人,而且其财富正在与日俱增,帝国每年的税收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天子名下的各种工坊和商铺上交的,对于天子这种公私分明的做法,他们也很是倾佩,事实上在帝国内部,不少豪强都是大商人,只不过他们同时是大地主,而且没有入市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帝国里被歧视的商人阶层只不过是那些入了市籍的小商人而已。因此宰相们对于天子实质上参与经商这件事也并不是太抵触,再加上现在太学里开了管子一门,而这位被孔圣夸赞的能臣其学说就是讲商业和经济发展的。

    继续谈了一些技术问题后,刘宏离开了内阁省,说实话,七名宰相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超出他的预期,让他省了不少力气,同时也让他对帝国目前的学术氛围有了一个更准确的把握,他所推动的技术革新似乎统一在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旗帜下已经初见成效了,至少务实的帝国官僚们不再轻视各种技术的发展,而太学里的预备官僚们也开始有相当一部分在向技术官僚转变,在职的地方官吏们也开始重视起农桑类的技术书籍,现在的刘宏除了农桑和医学类书籍,对于其他的技术类书籍依旧进行着严格的控制。(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