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的工业革命 > 第三百一十三章 孙传庭的小改变

第三百一十三章 孙传庭的小改变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袁崇焕化成一堆鲜血这件事,可正可反,正了,说成满腔热血。

    善于揣度圣意的几名东林党监斩官,很清楚皇上一定要杀袁崇焕的个中缘由,直接给袁崇焕盖棺定论了:“袁崇焕没有骨气的暗地里投靠了建奴。”

    “老天爷为了惩罚他,化成了一堆脓血,这是在警示世人莫要做对不起祖宗的事情。”

    听风便是雨的京城愚民们,想到自己平日里在市井的种种卑劣行为,赶紧跟下来连连磕头,希望老天爷不要惩罚自己。

    主斩官看见老百姓这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心中大定,袁崇焕没有骨气这件事算是敲定了,自己距离升官也不远了。

    几名东林党副斩官对着主斩官郑重揖手,有了这句没有骨气的盖棺定论,他们也能沾光跟着升官发财了。

    也就没人去理睬袁崇焕的尸首了,至于是真是假,以当前这个情况,假的也得是真的了。

    内阁首辅温体仁今日亲自来为袁督师送行。

    默默叹息了一声。

    无论袁崇焕个人品行的对错,但他对青史的功绩是不可湮没,确实一直在抗击建奴,比起很多将官的贪生怕死,确实杀了很多建奴。

    结果,到头来只换来一句通敌卖国软骨头。

    没死在建奴马蹄下,死在了东林党的屠刀下。

    可悲。

    可叹。

    朱舜救走了袁崇焕,坐在会馆里静静等着第二件大事。

    因为朱舜清楚的知道,崇祯八年对于流寇来说也有了质的改变,天下十三家义军首领在荥阳会盟,推举闯王高迎祥为盟主。

    从这以后分散在各省的义军拧成了一股绳,也有了盟主意识,彻底成了大气候。

    没过多久,第二件大事果然发生了,东林党奏章里已经被扑灭的流寇,攻克了凤阳府。

    张献忠刨了大明皇室的祖坟,挥师南下,接连攻克了庐州、安庆、和州等地,一直打到了长江边。

    崇祯得到了这个奏报,换上了一身丧服,神色恍惚的走进了太庙,颓然跌坐在祖宗牌位下,默默流泪。

    工业之城,工人会馆。

    凡事都要谋定而后动的朱舜,坐在黄花梨官帽椅上,慢慢的抽丝剥茧:“这一次的目的是为了成为大明帝师。”

    “满朝的‘君子’知道这件事,一定会极力阻拦,绝对不会允许已经成为勋贵的我,再成为帝师。”

    “但这件事的决定权在崇祯手里,东林党无权插手这件事,所以绕开东林党就行了。”

    抽丝剥茧的第一条脉络,这一次不能去针锋相对东林党了,白白浪费气力,还容易横生枝节。

    决定要绕开东林党,朱舜毫不犹豫的把耗费了很多心思又与战略处的宋应升曹文耀商讨了很久的庙算,从谋划里删减了。

    “想要成为帝师的关键既然在于崇祯了,就要想办法取得他的信任,解决他最棘手的难题。”

    “这个难题,很多朝臣应该还是惯性思维的觉得是辽东的建奴,从崇祯八年开始,不是了,换成了破坏大明生产秩序的流寇。”

    “由于官绅不纳粮这项国策,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土地兼并,发展到现在,大明财政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已经彻底成了气候的流寇,只要多折腾几年,大明财政最多五六年时间就会彻底崩溃,大明也就没救了。”

    “崇祯不会看不出来,从崇祯八年开始,闯王高迎祥这些流寇的威胁程度,已经齐平甚至超过了建奴。”

    抽丝剥茧的第二条脉络,找到解决闯王高迎祥的策略。

    朱舜的手指轻敲官帽椅扶手,开始转换概念,目的从大明帝师,变成了消灭闯王高迎祥。

    只要消灭了闯王高迎祥,帝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经过一连串的抽丝剥茧,大明帝师这个空泛想法,落在了实处。

    朱舜叫来两名美貌丫鬟,在她们俩的服侍下换上了一身素服:“备轿,去太庙。”

    太庙。

    朱舜走出蓝绸湘绣轿子,守在正门五彩琉璃门两侧锦衣卫拦住了朱舜,没有皇上的召见,国公来了也进不去。

    锦衣卫知道工业伯朱舜和东厂督公王承恩的关系不一般,安排了一个人进去通传。

    朱舜站在门口静静等着,打量了几眼大明的太庙。

    建造风格和紫禁城很像,四周的围墙是红墙,重檐庑殿的顶部铺着黄琉璃瓦,雕栏全是汉白玉。

    不同的是,紫禁城里没有一棵树木,朱舜透过敞开的大门望向太庙里面,栽种了很多苍劲古拙的古柏。

    以那些古柏的粗壮,还有枝繁叶茂,少说也得有数百年了。

    一名锦衣百户挎着绣春刀从古柏中间的御道走了出来,抱拳道:“伯爷,请进。”

    朱舜跟着这名锦衣百户走进了太庙,贴赤金花的大殿内,崇祯神色憔悴的跪在祖宗牌位下。

    朱舜不能进入大殿,只能站在大殿门口,王承恩同样是守在了这里,脸色焦急。

    这位东厂督公看见了朱舜,就像看见了救星,焦急的说道:“工业伯想办法劝劝皇上,皇上已经一天没有进膳了,再这么下去龙体会垮掉的。”

    朱舜递给王承恩一个眼神,让他稍安勿躁,声音不大却能让崇祯听到:“皇上,现在不是伤春悲秋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如何剿灭这群流寇。”

    崇祯听到剿灭流寇,脸色更加悲戚了:“袁崇焕已死,谁还能剿灭流寇。”

    不论袁崇焕涉及多少利益,在崇祯心里这位辽东督师始终是大明最能打仗的臣子。

    袁崇焕死了以后,东林党为了推卸责任把洪承畴递上了的军情奏章送了上去,跪在太庙里的崇祯已经知晓流寇彻底成了气候。

    在这个贪官污吏横行军头林立的大明朝廷,唯一能剿灭流寇的人,只有镇守辽东多年的袁崇焕了。

    可惜,他已经死了。

    朱舜说了一句话:“皇上,是否相信臣。”

    这六年来,朱舜把一件件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总能在关键时刻化腐朽为神奇。

    今天突来进入太庙,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难道.......

    崇祯猛然转过脸:“爱卿请讲。”

    朱舜说了两句话。

    “臣今天要举荐一人,完全可以平定叛乱,还我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崇祯认真的看向了朱舜,王承恩郑重的看向了朱舜。

    在两人期待的目光下,朱舜吐出了第二句话。

    三个字。

    “孙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