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洋武帝 > 第八十二章 黎峒之困

第八十二章 黎峒之困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峒,是南方诸族最基本的管理组织,与汉族的村寨类似,却也不尽相同。

    峒虽有山洞的意思,可对南方各族来说,一峒却并不是指的一座山洞,而是山间的一块平地。

    黎人虽居于大山之中,却主要以农耕为生。面积稍大的平原河谷基本与他们无缘,只得转而寻找山岭之中零散分布的小块平地。

    这样的一块平地,便是一峒,每一峒的人数也受限于可耕之地的大小。

    因受地形之限,所以每一峒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拥有一两百户已算是较大的峒,像牙叉峒和乌石峒那样能有四五百户规模的,在诸黎峒中已属少见。

    最大的通什峒位于南圣河、通什河和畅好河汇流之处。三条河沿岸的冲积平原极是肥沃,且便于灌溉,再加上琼州气候炎热,水稻可一年三熟,养活上万人也并非难事。

    故此,历代黎族族长也身兼通什峒主之位,以统领震慑诸峒。

    相比于汉族早已实行中央集权制度,黎族仍然处于极为原始的部落联盟状态。族长并非靠血缘传承,而是诸峒公推,下面的峒主也大抵如此。

    当然,处于高位的家族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一旦成势,除非像王氏那般被朝廷严厉打压,否则其他人想要靠公平竞争胜出,机会并不大。更何况所谓的公平,也只是相对的。

    符氏取代王氏崛起之后,上百年的发展下来,已把持了近八成的黎峒,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而王氏,几乎完全被清理出了管理层,即使能力出众者,想要当个小头目也极为困难。

    这也正是王钦之虽有神童之誉,却不得不刻意结交冯氏子弟的缘由,所求不过是想摆脱这种困境,以图获得发展机会罢了。

    鱼叉他们遇上的第一个黎峒,在诸峒中属于极小的那种。十几座干栏式船屋依山而建,旁边则是大小不一的零散水田,合起来估计也不到十亩。

    所谓的船屋,其实不过就是简陋的茅草棚,以竹木扎架,屋顶覆以茅草。离地尺许再以藤条或竹为地板,以防虫蚁及缓解潮湿。

    鱼叉尚是第一次看到生黎村落,自是忍不住驻足观察。虎爪却已是这里的熟客,终于有机会担当起向导的角色:“这是牛塘峒,以前只有个供耕牛洗澡的小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虽是大年初二,牛塘峒的黎人却并没有因此而休息。水田里,几个男子引牛扶犁;缓坡上,一些妇女和尚未成年的孩子们正在播撒山栏稻。

    多年的混居交流下来,即使是生黎,其农业发展的水平也与汉族没有多大差异,普遍已使用铁制农具,条件稍好的黎峒还设有竹筒天车用来引水灌溉。

    可毕竟身处山区,适合播种水稻的田地极为稀缺。为了养家糊口,黎人不得不把坡地也利用起来,幸好琼州降雨充沛,虽产量远不及水田,可广种薄收下来,多少可以添补收成。

    正因如此,一个黎峒可以养活的人口数量极为有限,一旦超出,就需分配到其他有“空额”的黎峒,或是寻找合适之地建立新的黎峒。

    琼州黎峒大大小小数以千计,总人口却不过三十万左右,其中便有很多这样人口尚不足百人的黎峒。能赴百峒宴的,至少也是千人以上的规模,其他的只能依附于附近的大峒。

    大队人马的出现让劳动中的黎人纷纷停了下来,其中更有几人前来查问。

    唐承佑走到鱼叉身后,有些卖弄地道:“那个领头的应该就是此处的畏雅,黎人真是勤劳,这种日子居然仍在劳作。”

    畏雅,就是亩头。熟黎的生活方式与汉人已经没有多大差别,生黎却仍然处于较原始的组织方式,类似于原始公有制,共同劳动,平均分配。这也是判断熟黎和生黎的主要标志。

    当然,所谓熟黎和生黎多是外人的称呼,在黎族内部却并没有这样的区别。

    符季卜受了伤,躺在竹轿上简单地与牛塘峒畏雅说了几句,又指示其前来拜见冯轩明。冯氏向来不被黎人视为外人,畏雅自然少不了大礼参拜。

    冯轩明却没有半点停留的意思,极是敷衍地将其打发了。放在平时,这种级别的小峒主连登门求见的资格也没有,他自然也用不着给什么好脸色。

    看着冯轩明的竹轿渐行渐远,畏雅呆立在那里,欲言又止。好不容易碰上冯家的人,本想趁这个机会寻求点帮助,可人家根本连话都不想跟他说。

    虎爪走上去,热情地拜道:“过年好,富大叔。这是我经常跟你提起的鱼叉哥。”

    畏雅转过头,一看是虎爪,脸上立即堆上了笑容:“原来是虎爪,你就是鱼叉,好后生啊,你们这是?”

    沿海一带村镇密布,虎爪每一次打猎都只能深入大山,牛塘峒是他经常落脚的地方,一来二去,自然就混熟了。畏雅名叫符富,现在已经快五十岁,仍没能达成当初父母对他的期望。

    鱼叉以见长辈之礼回应:“过年好,富大叔。”

    “你们终于买到牛了,这下可好了。”虎爪指着正在耕田的牛,满是兴奋。几年前他就听符富说起过准备买头牛的事,一直未能如愿。

    要想获得好收成,牛耕是重要因素之一,有了自己牛,牛塘峒的日子就要好过一点了。

    符富叹了口气,摇头道:“租的,买不起啊,本想……唉。”

    “怎么会?”鱼叉却有些不解,牛白村是个渔村,没什么耕地,可也知道周围的村子要配置几条耕牛,实在不是什么难事。牛塘峒十几户人,稍稍攒一下,怎么可能买不起一头牛。

    按陵水、万州的市场价,一头品相好的牛犊也不过十两银子,三十两已经可以买到一头健壮的耕牛了。他一个人养活几十口人还能攒起三百两银子的积蓄,牛塘峒仅看到的就有七八个壮丁,怎么可能如此困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