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 谁是叛徒?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虽然和他没关系,可这一次,毕竟闹了这么大一个乌龙,上面的人肯定会很不高兴。比如眼前的这位亲王,这脸色要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的,还是陪着小心好一点,免得被迁怒。
不过话也要说回来,谁让明军一开始表现得那么强势,一上来就直接把塔山的大清军队给灭了,还把首级丢丢到各城的城墙下。就冲这种来势,谁都觉得明军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如果明军没有图谋辽东的野心,就完全可以在打赢塔山之战之后,就押着和硕睿亲王,带着上万个首级回明国京师,那绝对是非常光彩的事情。可是,明国皇帝就没有那么做。
这种事情,不管是谁遇上了,都会想着明国皇帝肯定野心勃勃,要继续攻打大清的城池。谁能想到,明国皇帝竟然虚晃一枪,只是派出骑兵耀武扬威了一番而已!
信使作为建虏小兵,当然无法从大局上去考虑问题,不知道崇祯皇帝这么做,是为了策应平壤之战。因此,声势要足够大,就是要吓到建虏,以为他会领着五万人马,继续在辽东攻城略地。
原本多尔衮应该是有大局观念的,不过他是塔山之战的败将,被崇祯皇帝打击地不轻。而且崇祯皇帝在军中,有意给多尔衮看到的,当然也是做出姿态,要继续进攻辽东腹地的态势来误导他。
最后,从多尔衮最终得到明军这边消息,那建虏肯定深信不疑。有多尔衮的证明,更会让皇太极担心辽东的局势。
而此时,多铎听到信使的话之后,他基本上已经肯定,明国皇帝还真是虚晃一枪而已。那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他都已经静不下心来想了,就只是盯着析木城的这个信使问道:“和硕睿亲王如今在哪里?”
“小人离开之前,和硕睿亲王殿下已经离开,好像是回盛京去了。”
信使在回答完之后,见多铎没有再问话,只是低着头在发呆。他还有要务在身,就告辞离开,继续赶路去给皇太极报信去了。
“主子,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多铎的亲卫,看着信使远去之后,眼见着天黑了,便只好开口提醒多铎道。
多铎回过神来,不由得仰天长叹道:“贼老天,为什么这么喜欢作弄人,如今,我该怎么办?”
说真的,皇太极的威势已经很高,多铎都没有那个反抗皇太极的念头。可是,多尔衮要是被皇太极处死的话,那该怎么办?
多铎有点六神无主了,第一次,他感到非常地彷徨,不知所措!
最终,他决定休整一夜之后,也赶回盛京去,先去见见多尔衮再说。
至于皇太极,他当然是还不知道这些情况。亲自领着建虏步军主力,紧赶慢赶地赶回辽东。
这一天,他终于领军赶到了鸭绿江边,跨过去就是辽东,他便稍微松了口气。
可以说,从平壤赶到鸭绿江边,他还真是一点都没休息。由他亲自镇着,步军哪怕没有从平壤之战中恢复过来,被迫强行军回辽东,也没有多少怨言。
不过就皇太极本人来说,他是心急如焚的,恨不得再快一些。不过毕竟是步军,也只能这么快了。
还让他有点遗憾的是,那卢象升并没有领军追来。看来这卢象升虽然表现得好像很忠君的样子,但被大清狠狠地按地上打了一次之后,他还是怕了,不敢追过来骚扰。
呵呵,明国的臣子,其实也就这样而已!
皇太极正这么想着,对岸的镇江堡守将看到皇帝仪仗,就带着人亲自赶过来见驾了。
“辽东局势如何?”皇太极当然很关心,就如同其他人刚到辽东这边一般,立刻就问道。
镇江堡守将在之前的时候,被多铎给威胁过,因此,一直在拼命收集消息,刚好各地的信使陆续到达,他先问了消息,做了总结后便带着各地信使过来见驾了。
此时,听到皇太极问起,虽然他心中有点害怕说出真相之后,皇太极会龙颜震怒。不过,基于皇太极过往的表现,他觉得,皇上还是英明的,不会迁怒于他,因此就据实回答道:“陛下,他们都是从各地赶来的信使,刚好才到达镇江堡,奴才一起带了过来。如今已经查实,只有明国骠骑营一万多骑,带我塔山之守卒的首级,四处耀武扬威,就在前几天,明国骑军突然消失,该是撤回去了。”
“什么?”皇太极一听,那胖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消息,不由得下意识地不信问道。
在他的心中,一直是当明国皇帝骄纵自傲,以五万多人马就试图攻打大清的。因此,他才不顾快要打下的平壤城,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就是准备逮明国皇帝这条大鱼。可是,如今却知道,你被耍了,这要是皇太极能第一时间接受,那就怪了!
看到皇太极的这个样子,镇江堡守将的心中不由得犹豫了一下,有点害怕,不过最终还是如实再说了一遍。他带来的信使,也纷纷呈上各地奏章,用以作证他说得没错。
皇太极犹如发疯了一般,立刻用飞快地速度打开各个奏章看了起来。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顿时,又一口老血吐了出来,肥胖的身子连晃都没晃,直接从马上掉了下来。
不过幸亏皇太极的亲卫已经有经验了,知道他们的主子在刺激之下有可能会吐血晕倒,因此早就防着的。一眼瞅见皇太极要掉,几个黄马褂一拥而上,扶住了皇太极,没有让他掉下去。
也不需要怎么急救,皇太极便苏醒了过来。他刚才,只是气急攻心而已。在醒了之后,想起各地奏章上所说,他不由得再次感到胸闷无比。
在奏章中,各地不但禀告了明国皇帝御驾亲征辽东乃是子虚乌有之事,而且还说了明国骑军对辽东的破坏。从盖州到鞍山驿堡,从塔山到析木城,方圆那么大的一块地方,都受到了明国骑军的荼毒。
凡是大清国的百姓在城外被明军遇到的,都被杀害了;凡是大清国的汉奴包衣在城外被明军遇到了,大部分都被明军资助下逃走了;凡是大清国在城外的庄稼,都被明军破坏了;凡是大清国在城池外面的庄子,没有什么防御力量的那些,都被明军给烧了……
总之,这一次,皇太极是尝到了建虏以往所做恶事带来的苦难会是如何?可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间未到而已。以前他怎么对明国那边,如今明国就怎么回应建虏了。
皇太极毕竟是满清皇帝,不但晓军事,且掌民生。在他的眼里,明国骑军在大清国内如此肆虐了一番,给大清国带来的后果,要远远超出他领军来回消耗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这一次,大清杀入朝鲜,发起了朝鲜战事。总得来说,是不亏的。至少劫掠了大半个朝鲜,抢了不少粮草物资的。但是,从关宁这边出的明军,却给大清带来了难以承受的伤害。
首先,一万多大清军队,竟然全军覆没,首级被明军丢于各城的城外。这不但让大清军队的实力受到削弱,还因此恐吓了大清军民,提高了明军的士气。这一起一落的人心变化,极大地削弱了大清对明国长期胜仗所带来的优势。
其次,汉奴逃走,大清百姓被杀,在人口方面,又是给大清一个重大的打击。大清国的人口原本就不多,要是明军再这么来几次的话,根本就没法和明军进行决战,自己就会垮了的。
最后,明军的这一次入侵,不止是造成已有的影响,还会一直影响大清。这个消息传开之后,包括其他地方的汉奴,也会重新蠢蠢欲动,重现当年毛文龙所在时候的那样,会想着方法逃跑。对于大清的民生,具有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
还有,大清的百姓,都会人心惶惶。那些原本安心住在城池外,为大清开枝散叶,开垦城池外土地的百姓,都会想着法子回到坚固的城池内,否则就没有安全感。又或者,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去加固他们住的庄堡等等。
皇太极可以说,一下就想到了很多,想着大清局势被明军这么一搞,就突然变得如此恶劣。再想起之前的时候,他花了很大的心思,很多的人力物力,甚至平壤城下承受了不小的伤亡,就是为了灭掉东江军和朝鲜,结果这个战略意图又落空了,不吐血就怪了。
不过他是个胖子,身上的血足够多,崇祯皇帝不断搞事,他想必吐血的机会还多着,吐着吐着就会吐习惯的!
这个时候,皇太极心中绝对是可以肯定,明国皇帝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有人通风报信,知道自己要对付东江军,明国皇帝要策应东江军,用了围魏救赵之计,才会有眼前如此的局势发生。
换句话说,从自己开始定计策的时候,消息就走漏了。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推算,明国皇帝才有可能做出这些事情。要不然,时间上根本来不及。总不可能是凑巧明国皇帝在不知道大清主力尽出的情况下,就胆大包天到要来打大清吧?
“那么,谁会是明国的奸细呢?”皇太极心中,不由得暗自问自己。
他想起了多尔衮在奏章中所说,驸马伍忠就在明国皇帝身边,这一次是他陪同明国皇帝前来攻打大清的。这个人,是明国皇帝特意派来辽东的锦衣卫密探!想必明国皇帝绝对不可能只派了这么一个锦衣卫密探吧?那么大清国内,还有什么人,也会是锦衣卫密探呢?
一颗怀疑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皇太极的心中,开始慢慢地长大。
就这么极短的时间内,皇太极在脑海中快速过滤了一遍。他首先想到的是,那些从明国回来的人,而且能接触到比较多消息的人。
图尔格?他被明军俘虏,最后就只有他自己逃回来了!而且他和河套土默特部的灭亡有关系,和大清水师的灭亡有关系,凡是和他有关的,似乎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那么,他会是锦衣卫密探么?
想到这点,皇太极又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图尔格的出身,就注定了他应该和大清是同舟共济的才对。就如同那个伍忠一般,要想让他背叛,自己当初可是用了很多手段,不但让他睡了明国藩王的妃子,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如此手段都不足以让这个伍忠放弃锦衣卫密探的身份。那图尔格这边,明国皇帝能用什么手段让他背叛大清?总不可能明国皇帝也把女儿嫁给了图尔格吧?
如果图尔格会背叛大清的话,那么英俄尔岱呢?他也被明国俘虏过了,他也会背叛?对了,还有多尔衮,他也被明国皇帝俘虏过的,他也背叛大清?
这么一个个地想过去,皇太极自己心中都觉得好笑,他们怎么可能都会背叛大清呢!那明国皇帝又不是神仙,也不是妖怪,没法蛊惑人心到这等程度吧?
想着想着,皇太极忽然目光一下冷了几分。此时,他想到了一个人,很可能是和伍忠一样,会背叛大清的。这个人,就是被明国抓了之后又放掉的班志富。
他本是明国东江军出身,和大清是有仇的。之前的时候,跟着尚可喜投降了大清。按理来说,这种叛徒,明国一旦抓到,肯定是要处死,断然不会再放回来。除非他有用处,比如说他背叛了大清,重新潜伏回大清,只有如此,明国才会放过他吧?
这个班志富,被明军放了之后,就是到了盛京禀告尚可喜战死的情况,而后留在盛京这边,好像是自己离京之前,才返回海州去的。这个人,会不会就是这次大清出事的罪魁祸首?
皇太极越想越有可能,此时的他,当然是不相信他的族人,特别是高级将领会背叛大清,但是这些汉人,他倒是会相信,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动机背叛大清的!
这么想着,皇太极立刻传下一道旨意,缉拿班志富。而后,他又派人回去查看平壤的情况,要是有可能的话,他还是想重新打下平壤,消灭东江军。
虽然和他没关系,可这一次,毕竟闹了这么大一个乌龙,上面的人肯定会很不高兴。比如眼前的这位亲王,这脸色要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的,还是陪着小心好一点,免得被迁怒。
不过话也要说回来,谁让明军一开始表现得那么强势,一上来就直接把塔山的大清军队给灭了,还把首级丢丢到各城的城墙下。就冲这种来势,谁都觉得明军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如果明军没有图谋辽东的野心,就完全可以在打赢塔山之战之后,就押着和硕睿亲王,带着上万个首级回明国京师,那绝对是非常光彩的事情。可是,明国皇帝就没有那么做。
这种事情,不管是谁遇上了,都会想着明国皇帝肯定野心勃勃,要继续攻打大清的城池。谁能想到,明国皇帝竟然虚晃一枪,只是派出骑兵耀武扬威了一番而已!
信使作为建虏小兵,当然无法从大局上去考虑问题,不知道崇祯皇帝这么做,是为了策应平壤之战。因此,声势要足够大,就是要吓到建虏,以为他会领着五万人马,继续在辽东攻城略地。
原本多尔衮应该是有大局观念的,不过他是塔山之战的败将,被崇祯皇帝打击地不轻。而且崇祯皇帝在军中,有意给多尔衮看到的,当然也是做出姿态,要继续进攻辽东腹地的态势来误导他。
最后,从多尔衮最终得到明军这边消息,那建虏肯定深信不疑。有多尔衮的证明,更会让皇太极担心辽东的局势。
而此时,多铎听到信使的话之后,他基本上已经肯定,明国皇帝还真是虚晃一枪而已。那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他都已经静不下心来想了,就只是盯着析木城的这个信使问道:“和硕睿亲王如今在哪里?”
“小人离开之前,和硕睿亲王殿下已经离开,好像是回盛京去了。”
信使在回答完之后,见多铎没有再问话,只是低着头在发呆。他还有要务在身,就告辞离开,继续赶路去给皇太极报信去了。
“主子,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多铎的亲卫,看着信使远去之后,眼见着天黑了,便只好开口提醒多铎道。
多铎回过神来,不由得仰天长叹道:“贼老天,为什么这么喜欢作弄人,如今,我该怎么办?”
说真的,皇太极的威势已经很高,多铎都没有那个反抗皇太极的念头。可是,多尔衮要是被皇太极处死的话,那该怎么办?
多铎有点六神无主了,第一次,他感到非常地彷徨,不知所措!
最终,他决定休整一夜之后,也赶回盛京去,先去见见多尔衮再说。
至于皇太极,他当然是还不知道这些情况。亲自领着建虏步军主力,紧赶慢赶地赶回辽东。
这一天,他终于领军赶到了鸭绿江边,跨过去就是辽东,他便稍微松了口气。
可以说,从平壤赶到鸭绿江边,他还真是一点都没休息。由他亲自镇着,步军哪怕没有从平壤之战中恢复过来,被迫强行军回辽东,也没有多少怨言。
不过就皇太极本人来说,他是心急如焚的,恨不得再快一些。不过毕竟是步军,也只能这么快了。
还让他有点遗憾的是,那卢象升并没有领军追来。看来这卢象升虽然表现得好像很忠君的样子,但被大清狠狠地按地上打了一次之后,他还是怕了,不敢追过来骚扰。
呵呵,明国的臣子,其实也就这样而已!
皇太极正这么想着,对岸的镇江堡守将看到皇帝仪仗,就带着人亲自赶过来见驾了。
“辽东局势如何?”皇太极当然很关心,就如同其他人刚到辽东这边一般,立刻就问道。
镇江堡守将在之前的时候,被多铎给威胁过,因此,一直在拼命收集消息,刚好各地的信使陆续到达,他先问了消息,做了总结后便带着各地信使过来见驾了。
此时,听到皇太极问起,虽然他心中有点害怕说出真相之后,皇太极会龙颜震怒。不过,基于皇太极过往的表现,他觉得,皇上还是英明的,不会迁怒于他,因此就据实回答道:“陛下,他们都是从各地赶来的信使,刚好才到达镇江堡,奴才一起带了过来。如今已经查实,只有明国骠骑营一万多骑,带我塔山之守卒的首级,四处耀武扬威,就在前几天,明国骑军突然消失,该是撤回去了。”
“什么?”皇太极一听,那胖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消息,不由得下意识地不信问道。
在他的心中,一直是当明国皇帝骄纵自傲,以五万多人马就试图攻打大清的。因此,他才不顾快要打下的平壤城,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就是准备逮明国皇帝这条大鱼。可是,如今却知道,你被耍了,这要是皇太极能第一时间接受,那就怪了!
看到皇太极的这个样子,镇江堡守将的心中不由得犹豫了一下,有点害怕,不过最终还是如实再说了一遍。他带来的信使,也纷纷呈上各地奏章,用以作证他说得没错。
皇太极犹如发疯了一般,立刻用飞快地速度打开各个奏章看了起来。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顿时,又一口老血吐了出来,肥胖的身子连晃都没晃,直接从马上掉了下来。
不过幸亏皇太极的亲卫已经有经验了,知道他们的主子在刺激之下有可能会吐血晕倒,因此早就防着的。一眼瞅见皇太极要掉,几个黄马褂一拥而上,扶住了皇太极,没有让他掉下去。
也不需要怎么急救,皇太极便苏醒了过来。他刚才,只是气急攻心而已。在醒了之后,想起各地奏章上所说,他不由得再次感到胸闷无比。
在奏章中,各地不但禀告了明国皇帝御驾亲征辽东乃是子虚乌有之事,而且还说了明国骑军对辽东的破坏。从盖州到鞍山驿堡,从塔山到析木城,方圆那么大的一块地方,都受到了明国骑军的荼毒。
凡是大清国的百姓在城外被明军遇到的,都被杀害了;凡是大清国的汉奴包衣在城外被明军遇到了,大部分都被明军资助下逃走了;凡是大清国在城外的庄稼,都被明军破坏了;凡是大清国在城池外面的庄子,没有什么防御力量的那些,都被明军给烧了……
总之,这一次,皇太极是尝到了建虏以往所做恶事带来的苦难会是如何?可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间未到而已。以前他怎么对明国那边,如今明国就怎么回应建虏了。
皇太极毕竟是满清皇帝,不但晓军事,且掌民生。在他的眼里,明国骑军在大清国内如此肆虐了一番,给大清国带来的后果,要远远超出他领军来回消耗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这一次,大清杀入朝鲜,发起了朝鲜战事。总得来说,是不亏的。至少劫掠了大半个朝鲜,抢了不少粮草物资的。但是,从关宁这边出的明军,却给大清带来了难以承受的伤害。
首先,一万多大清军队,竟然全军覆没,首级被明军丢于各城的城外。这不但让大清军队的实力受到削弱,还因此恐吓了大清军民,提高了明军的士气。这一起一落的人心变化,极大地削弱了大清对明国长期胜仗所带来的优势。
其次,汉奴逃走,大清百姓被杀,在人口方面,又是给大清一个重大的打击。大清国的人口原本就不多,要是明军再这么来几次的话,根本就没法和明军进行决战,自己就会垮了的。
最后,明军的这一次入侵,不止是造成已有的影响,还会一直影响大清。这个消息传开之后,包括其他地方的汉奴,也会重新蠢蠢欲动,重现当年毛文龙所在时候的那样,会想着方法逃跑。对于大清的民生,具有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
还有,大清的百姓,都会人心惶惶。那些原本安心住在城池外,为大清开枝散叶,开垦城池外土地的百姓,都会想着法子回到坚固的城池内,否则就没有安全感。又或者,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去加固他们住的庄堡等等。
皇太极可以说,一下就想到了很多,想着大清局势被明军这么一搞,就突然变得如此恶劣。再想起之前的时候,他花了很大的心思,很多的人力物力,甚至平壤城下承受了不小的伤亡,就是为了灭掉东江军和朝鲜,结果这个战略意图又落空了,不吐血就怪了。
不过他是个胖子,身上的血足够多,崇祯皇帝不断搞事,他想必吐血的机会还多着,吐着吐着就会吐习惯的!
这个时候,皇太极心中绝对是可以肯定,明国皇帝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有人通风报信,知道自己要对付东江军,明国皇帝要策应东江军,用了围魏救赵之计,才会有眼前如此的局势发生。
换句话说,从自己开始定计策的时候,消息就走漏了。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推算,明国皇帝才有可能做出这些事情。要不然,时间上根本来不及。总不可能是凑巧明国皇帝在不知道大清主力尽出的情况下,就胆大包天到要来打大清吧?
“那么,谁会是明国的奸细呢?”皇太极心中,不由得暗自问自己。
他想起了多尔衮在奏章中所说,驸马伍忠就在明国皇帝身边,这一次是他陪同明国皇帝前来攻打大清的。这个人,是明国皇帝特意派来辽东的锦衣卫密探!想必明国皇帝绝对不可能只派了这么一个锦衣卫密探吧?那么大清国内,还有什么人,也会是锦衣卫密探呢?
一颗怀疑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皇太极的心中,开始慢慢地长大。
就这么极短的时间内,皇太极在脑海中快速过滤了一遍。他首先想到的是,那些从明国回来的人,而且能接触到比较多消息的人。
图尔格?他被明军俘虏,最后就只有他自己逃回来了!而且他和河套土默特部的灭亡有关系,和大清水师的灭亡有关系,凡是和他有关的,似乎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那么,他会是锦衣卫密探么?
想到这点,皇太极又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图尔格的出身,就注定了他应该和大清是同舟共济的才对。就如同那个伍忠一般,要想让他背叛,自己当初可是用了很多手段,不但让他睡了明国藩王的妃子,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如此手段都不足以让这个伍忠放弃锦衣卫密探的身份。那图尔格这边,明国皇帝能用什么手段让他背叛大清?总不可能明国皇帝也把女儿嫁给了图尔格吧?
如果图尔格会背叛大清的话,那么英俄尔岱呢?他也被明国俘虏过了,他也会背叛?对了,还有多尔衮,他也被明国皇帝俘虏过的,他也背叛大清?
这么一个个地想过去,皇太极自己心中都觉得好笑,他们怎么可能都会背叛大清呢!那明国皇帝又不是神仙,也不是妖怪,没法蛊惑人心到这等程度吧?
想着想着,皇太极忽然目光一下冷了几分。此时,他想到了一个人,很可能是和伍忠一样,会背叛大清的。这个人,就是被明国抓了之后又放掉的班志富。
他本是明国东江军出身,和大清是有仇的。之前的时候,跟着尚可喜投降了大清。按理来说,这种叛徒,明国一旦抓到,肯定是要处死,断然不会再放回来。除非他有用处,比如说他背叛了大清,重新潜伏回大清,只有如此,明国才会放过他吧?
这个班志富,被明军放了之后,就是到了盛京禀告尚可喜战死的情况,而后留在盛京这边,好像是自己离京之前,才返回海州去的。这个人,会不会就是这次大清出事的罪魁祸首?
皇太极越想越有可能,此时的他,当然是不相信他的族人,特别是高级将领会背叛大清,但是这些汉人,他倒是会相信,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动机背叛大清的!
这么想着,皇太极立刻传下一道旨意,缉拿班志富。而后,他又派人回去查看平壤的情况,要是有可能的话,他还是想重新打下平壤,消灭东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