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 朕说话算话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果是以往,都是大明首辅出列奏事,司礼监这边,一般不主动出面的。
可是这一次,崇祯皇帝的话音一落之后,就见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第一个出列,带着恭维之色奏道:“陛下,南方粮食已于上个月运到京师,原本司礼监会同外廷是准备还掉之前朝廷所借之粮。结果百姓皆言托陛下洪福,剿灭建虏指日可待,那些粮食,就当时他们捐了,无需再还!”
“哦?”崇祯皇帝听了,假装不知道。
“是啊,陛下!”薛国观赶紧跟着出列奏道,“原本还只是部分百姓明言,但等到陛下大捷消息传来时,无论官民、无论穷富,皆说不用还。甚至前有些已经收了粮食的,也纷纷把粮食退回来了。”
仿佛是排练好的,曹化淳和薛国观对视一眼,而后便不约而同地向崇祯皇帝奏道:“百姓如此识大体,全赖陛下英明神武,教导有功,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臣子见了,也都纷纷出列,紧跟在内外廷第一人的话音后面,一起恭敬施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借粮这件事情,之前发生的时候,不少人的心中,其实是对这种做法有意见的,但他们迫于崇祯皇帝日益深重的威望,不得不借出来。哪怕后来出现了崇祯皇帝在街上撞见普通百姓的那一幕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还是有不少人觉得朝廷借粮这个事情,是逼迫百姓(官吏)的强权之举,难不成以后朝廷还真会还,还是按照银行利息来还?这怎么可能!都吃到嘴里去了,能吐出来就怪了!
后世的史书上,必然是有人会批判朝廷这种强行借粮之举,对崇祯皇帝也会持批判之意。这种事情,几乎可以说,自古以来未有,就算有类似的,那绝对是臭名昭著的。
可是,崇祯皇帝临走之前,那是下了旨意的,要司礼监和内阁牵头,另外有厂卫监督,皇后、太子总控全局,等粮一到就要兑现诺言的。
如此一来,朝廷真还粮的时候,以前那些心中恶意定性之前借粮之举的人,就再没什么话好说了。如果只是这个的话,可能曹化淳都不会抢着第一时间说这事了。
朝廷要按银行利息多还百姓粮食,但是,百姓却知道感恩,纷纷拒绝了朝廷的好意。这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所有百姓都是这么要求。那么这个事情,就必定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称为大明王朝的一件流芳千古的美事。
出现这样的结果,皇上之圣明,得民心之高,史书上的评价也必定是非常高的。这么好的事情,不抢着说就怪了!
当然,暗地里,也不是没人有意见,不过不是说皇帝,而是说其他人。
“他们才借出多少一点粮食,一石有没有都是个问题,他们当然慷慨了,说不还就不还了!”
“可不是,他们是大方了,结果却害得我们多少粮食都没了。原本还以为有利息,算是赚了一笔的,结果倒好,鸡飞蛋打!”
“……”
说这些话的人,也只敢躲在自己的府里说说而已。
他们有一点,却绝对不会去想,那些只借出一石粮食的百姓,可能还是他们从牙齿缝里一粒一粒地节约出来的。不知道多少时候,要饿着肚子,才能省出这些粮食。而他们呢,哪怕借出去一百石粮食,可能也只是他们的九牛一毛而已。有这一百石粮食,还是没有这一百石粮食,只是他们在账簿里的一个数字变化而已,根本不会对他们的日子有多少影响。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这些臣子提起这个事情,他当然也是高兴。用后世通俗易懂的话来说,京师百姓都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说明他威望高,人缘好,得百姓拥戴,绝对算是一个好皇帝才有如此待遇。
看到皇上很高兴,底下臣子早在意料之中。龙颜大悦,这个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趁着皇帝高兴,户部尚书也想着表现自己,就马上大声奏道:“陛下,倭国和建虏结盟,不但侵犯我朝鲜省,还觊觎整个大明。教训倭国,乃是定然要做的事情。如今无须还粮,就正好节约下来用于对倭战事。”
英俄尔岱是先大军一步押回京师,同时那份建虏和倭国的盟约,也已经公之于众,在京师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应。
这个时候的大明官吏也好,还是普通百姓也罢,都已经被崇祯皇帝培养出了强烈的自信心。敢对大明有恶意,那就揍便是!能发生不用还粮的事情,除了感激崇祯皇帝剿灭辽东建虏之外,或者也有让朝廷打倭国的意思在里面。
此时,文华殿内,其他官员听了,也纷纷附和,赞着皇上圣明,才有如此好事,刚好不用朝廷额外多付出粮食什么的。
听到他们说话,崇祯皇帝只是听了一会,发现都是这个意见之外,他就伸手示意安静,而后收了笑容,严肃而认真地说道:“朕说过,之前乃是借粮,那便是借粮。朕之子民曰不用还,乃是他们的心意,朕很高兴,也领了这份心意。不过既然朕已经说了,那就断然没有不还之理。此事,卿等可与百姓说明,勿要使朕失信于民!”
听到这话,文华殿内安静了片刻。这些臣子再看向崇祯皇帝时,他们的眼神中,都多了一份敬意。
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官场多年混到如今高位,稍微一想,他们就明白了,皇上坚持要还,是向他的子民,还有他们这些臣民宣告,崇祯皇帝绝对是说话算话。
不管是当百姓,还是当臣子,有这样的皇帝,自然都是非常愿意!也会非常受到他们的尊敬!
于是,曹化淳又是第一个出列,恭敬地奏道:“是奴婢考虑不周,皇上圣明!”
其他臣子听了,也纷纷跟着开口,一时之间,文华殿内,自责的,恭维的,等等声音不绝于耳。
这种表态,对于他们是必要的,崇祯皇帝让他们表达出来,那也是有必要的。
在等了一会之后,文华殿内安静了下来之后,崇祯皇帝才重新露出微笑对他们说道:“至于倭国,屡次觊觎大明,如此狼子野心之辈,朕决不轻饶,等他日朕必定会再次御驾亲征。”
虽然是笑着说话,不过语气很坚决,向这些臣子传达了他的决心。
不要说如今京师已经有讨伐倭国的声音,就是没有这个,以崇祯皇帝如今的威望,还有他的赫赫战功,也没人敢反对的。
崇祯皇帝在扫视他们一眼之后,便又稍微透露道:“朕班师之前,对于侵占朝鲜省的倭军,朕已经有布置,相信之后必然会有捷报传来,卿等就等着看好了。”
他所说的,就是指派出郑芝龙所领水师去断朝鲜海峡的事情。通过窃听系统,他已经知道大捷。不过没必要在此时说出来,就让郑芝龙自己把捷报传来就是。
此时,底下臣子听到崇祯皇帝这么肯定的说话,基于之前的经验,顿时一个个都是大喜。同时心中也是恍然,皇上英明神武,那些倭寇还想着虎口夺食,当然是会有所反应。估计就是略施小计,那些倭寇就要吃个大亏了!
呵呵,试问当今之天下,还有谁比当今皇上还能打胜仗的?
他们如此想着时,崇祯皇帝见已经说到倭国的事情,就顺便商议了下以后征倭的事情,大概让这些臣子心中有个底,然后他看了下天色,感觉还可以,就又问道:“诸卿,还有何事要奏?”
听到这话,大明首辅薛国观终于抢先一步,立刻重新出列奏道:“张巡抚传来好消息,如今江南核实官绅优免和催缴欠赋已经基本完成,所得钱粮用之于地方,大大缓解了朝廷压力。内阁和司礼监并六部已经初步核算过,今年国库当能加多五百万两收入以上。”
边上的曹化淳听了,又立刻跟着奏道:“陛下,以后再无对虏军费开支,又省下了一大笔钱,年底的国库收入,绝对是大明朝开国以来之最也!”
这又是一件大好事,自然人人抢着说了。
或者说,皇上刚御驾亲征归来,除非是什么了不得的坏事,没法隐瞒,那会第一时间禀告,要不然,谁也不想皇上扫兴,会拿不高兴的事情在这个时候上奏。
户部尚书又站不住了,刚才上奏时,好像那个马屁拍到了马脚上,皇上还是要还粮食。那眼前这个事情,绝对是不会再错了。于是,他也跟在曹化淳的后面上奏道:“陛下,微臣也去核实了,今年的玻璃厂利润又是暴涨,这部分的收入,到年底的时候,绝对也是一个让人非常吃惊的数目!”
王承恩看他们说得热闹,忍不住也跟着奏道:“陛下,还有银行,奴婢派在各地监督的手下回报,说今年银行的利润也有不少!”
……
听着一个个臣子报喜,崇祯皇帝当然开心了。他一边听着,便一边盘算开了。
如果是以往,都是大明首辅出列奏事,司礼监这边,一般不主动出面的。
可是这一次,崇祯皇帝的话音一落之后,就见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第一个出列,带着恭维之色奏道:“陛下,南方粮食已于上个月运到京师,原本司礼监会同外廷是准备还掉之前朝廷所借之粮。结果百姓皆言托陛下洪福,剿灭建虏指日可待,那些粮食,就当时他们捐了,无需再还!”
“哦?”崇祯皇帝听了,假装不知道。
“是啊,陛下!”薛国观赶紧跟着出列奏道,“原本还只是部分百姓明言,但等到陛下大捷消息传来时,无论官民、无论穷富,皆说不用还。甚至前有些已经收了粮食的,也纷纷把粮食退回来了。”
仿佛是排练好的,曹化淳和薛国观对视一眼,而后便不约而同地向崇祯皇帝奏道:“百姓如此识大体,全赖陛下英明神武,教导有功,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臣子见了,也都纷纷出列,紧跟在内外廷第一人的话音后面,一起恭敬施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借粮这件事情,之前发生的时候,不少人的心中,其实是对这种做法有意见的,但他们迫于崇祯皇帝日益深重的威望,不得不借出来。哪怕后来出现了崇祯皇帝在街上撞见普通百姓的那一幕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还是有不少人觉得朝廷借粮这个事情,是逼迫百姓(官吏)的强权之举,难不成以后朝廷还真会还,还是按照银行利息来还?这怎么可能!都吃到嘴里去了,能吐出来就怪了!
后世的史书上,必然是有人会批判朝廷这种强行借粮之举,对崇祯皇帝也会持批判之意。这种事情,几乎可以说,自古以来未有,就算有类似的,那绝对是臭名昭著的。
可是,崇祯皇帝临走之前,那是下了旨意的,要司礼监和内阁牵头,另外有厂卫监督,皇后、太子总控全局,等粮一到就要兑现诺言的。
如此一来,朝廷真还粮的时候,以前那些心中恶意定性之前借粮之举的人,就再没什么话好说了。如果只是这个的话,可能曹化淳都不会抢着第一时间说这事了。
朝廷要按银行利息多还百姓粮食,但是,百姓却知道感恩,纷纷拒绝了朝廷的好意。这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所有百姓都是这么要求。那么这个事情,就必定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称为大明王朝的一件流芳千古的美事。
出现这样的结果,皇上之圣明,得民心之高,史书上的评价也必定是非常高的。这么好的事情,不抢着说就怪了!
当然,暗地里,也不是没人有意见,不过不是说皇帝,而是说其他人。
“他们才借出多少一点粮食,一石有没有都是个问题,他们当然慷慨了,说不还就不还了!”
“可不是,他们是大方了,结果却害得我们多少粮食都没了。原本还以为有利息,算是赚了一笔的,结果倒好,鸡飞蛋打!”
“……”
说这些话的人,也只敢躲在自己的府里说说而已。
他们有一点,却绝对不会去想,那些只借出一石粮食的百姓,可能还是他们从牙齿缝里一粒一粒地节约出来的。不知道多少时候,要饿着肚子,才能省出这些粮食。而他们呢,哪怕借出去一百石粮食,可能也只是他们的九牛一毛而已。有这一百石粮食,还是没有这一百石粮食,只是他们在账簿里的一个数字变化而已,根本不会对他们的日子有多少影响。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这些臣子提起这个事情,他当然也是高兴。用后世通俗易懂的话来说,京师百姓都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说明他威望高,人缘好,得百姓拥戴,绝对算是一个好皇帝才有如此待遇。
看到皇上很高兴,底下臣子早在意料之中。龙颜大悦,这个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趁着皇帝高兴,户部尚书也想着表现自己,就马上大声奏道:“陛下,倭国和建虏结盟,不但侵犯我朝鲜省,还觊觎整个大明。教训倭国,乃是定然要做的事情。如今无须还粮,就正好节约下来用于对倭战事。”
英俄尔岱是先大军一步押回京师,同时那份建虏和倭国的盟约,也已经公之于众,在京师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应。
这个时候的大明官吏也好,还是普通百姓也罢,都已经被崇祯皇帝培养出了强烈的自信心。敢对大明有恶意,那就揍便是!能发生不用还粮的事情,除了感激崇祯皇帝剿灭辽东建虏之外,或者也有让朝廷打倭国的意思在里面。
此时,文华殿内,其他官员听了,也纷纷附和,赞着皇上圣明,才有如此好事,刚好不用朝廷额外多付出粮食什么的。
听到他们说话,崇祯皇帝只是听了一会,发现都是这个意见之外,他就伸手示意安静,而后收了笑容,严肃而认真地说道:“朕说过,之前乃是借粮,那便是借粮。朕之子民曰不用还,乃是他们的心意,朕很高兴,也领了这份心意。不过既然朕已经说了,那就断然没有不还之理。此事,卿等可与百姓说明,勿要使朕失信于民!”
听到这话,文华殿内安静了片刻。这些臣子再看向崇祯皇帝时,他们的眼神中,都多了一份敬意。
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官场多年混到如今高位,稍微一想,他们就明白了,皇上坚持要还,是向他的子民,还有他们这些臣民宣告,崇祯皇帝绝对是说话算话。
不管是当百姓,还是当臣子,有这样的皇帝,自然都是非常愿意!也会非常受到他们的尊敬!
于是,曹化淳又是第一个出列,恭敬地奏道:“是奴婢考虑不周,皇上圣明!”
其他臣子听了,也纷纷跟着开口,一时之间,文华殿内,自责的,恭维的,等等声音不绝于耳。
这种表态,对于他们是必要的,崇祯皇帝让他们表达出来,那也是有必要的。
在等了一会之后,文华殿内安静了下来之后,崇祯皇帝才重新露出微笑对他们说道:“至于倭国,屡次觊觎大明,如此狼子野心之辈,朕决不轻饶,等他日朕必定会再次御驾亲征。”
虽然是笑着说话,不过语气很坚决,向这些臣子传达了他的决心。
不要说如今京师已经有讨伐倭国的声音,就是没有这个,以崇祯皇帝如今的威望,还有他的赫赫战功,也没人敢反对的。
崇祯皇帝在扫视他们一眼之后,便又稍微透露道:“朕班师之前,对于侵占朝鲜省的倭军,朕已经有布置,相信之后必然会有捷报传来,卿等就等着看好了。”
他所说的,就是指派出郑芝龙所领水师去断朝鲜海峡的事情。通过窃听系统,他已经知道大捷。不过没必要在此时说出来,就让郑芝龙自己把捷报传来就是。
此时,底下臣子听到崇祯皇帝这么肯定的说话,基于之前的经验,顿时一个个都是大喜。同时心中也是恍然,皇上英明神武,那些倭寇还想着虎口夺食,当然是会有所反应。估计就是略施小计,那些倭寇就要吃个大亏了!
呵呵,试问当今之天下,还有谁比当今皇上还能打胜仗的?
他们如此想着时,崇祯皇帝见已经说到倭国的事情,就顺便商议了下以后征倭的事情,大概让这些臣子心中有个底,然后他看了下天色,感觉还可以,就又问道:“诸卿,还有何事要奏?”
听到这话,大明首辅薛国观终于抢先一步,立刻重新出列奏道:“张巡抚传来好消息,如今江南核实官绅优免和催缴欠赋已经基本完成,所得钱粮用之于地方,大大缓解了朝廷压力。内阁和司礼监并六部已经初步核算过,今年国库当能加多五百万两收入以上。”
边上的曹化淳听了,又立刻跟着奏道:“陛下,以后再无对虏军费开支,又省下了一大笔钱,年底的国库收入,绝对是大明朝开国以来之最也!”
这又是一件大好事,自然人人抢着说了。
或者说,皇上刚御驾亲征归来,除非是什么了不得的坏事,没法隐瞒,那会第一时间禀告,要不然,谁也不想皇上扫兴,会拿不高兴的事情在这个时候上奏。
户部尚书又站不住了,刚才上奏时,好像那个马屁拍到了马脚上,皇上还是要还粮食。那眼前这个事情,绝对是不会再错了。于是,他也跟在曹化淳的后面上奏道:“陛下,微臣也去核实了,今年的玻璃厂利润又是暴涨,这部分的收入,到年底的时候,绝对也是一个让人非常吃惊的数目!”
王承恩看他们说得热闹,忍不住也跟着奏道:“陛下,还有银行,奴婢派在各地监督的手下回报,说今年银行的利润也有不少!”
……
听着一个个臣子报喜,崇祯皇帝当然开心了。他一边听着,便一边盘算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