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只差一步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只差一步
(内容提要:萧萧只差一步就到北京!而我最终没有办成,许部长想要的事情。)
过两三天的一个早晨刚上班,许川部长电话打到县委宣传部办公室指名要我接。拿起电话我立刻听到他的川普话说:“小X,我和北京的妹妹家谈妥啦,他们都希望小姑娘尽快去。叫她到我家里来先住上一两天,我爱人要给做两套衣服,还要调教交待些注意事项。”
我在电话中回答说:“我马上就去办,最快今天、最迟明天就把人送成都来。”
许部长在电话中又说:“到成都后可以先到省委宣传部,或者是到四川日报社。请他们送你们到报社的宿舍区我家,你说是湔县县委宣传部的就行。”接着他还告诉家里的电话号码。
放下电话立即向我们部长作了汇报,他们也叫我立刻去办理。骑着自行车去聚源8大队,我心中不那么踏实。那天我和萧萧父母一家三口,来见许部长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浮现心中。我总觉得这两口子,躲在杨柳河边是故意的;而且萧萧也知道,不然她那么快就找到人?他们内心深处是给自己留一手。
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深圳特区开发,湔县也有不少人去打工,到外面找事做已经成为常态。聚源8大队人均就那么1亩田,农业生产责任制后,萧萧家承包4亩田,一个人就可干完。除去瞎子大伯她们4口之家,其余个都算是全劳动力,可以空两个人出来做别的。现在萧萧去北京许部长的,妹妹家带孩子也算打工。一是有笔收入,二是北京好地方;三是有领导关照,终身有望何乐而不为呢!只不过我这样想,别人会不会这样想?萧萧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这我就不知道了。
湔县城关到聚源8大队差不多10公里,骑自行车要路过幸福公社。其中一段路穿过我曾经当知青的9大队,再往下骑行几十分钟即到。先去我爱人家说明此行的来意,不料话音刚落家里人,即很认真地告诉我。说是萧萧不去北京,他们家对这件事有看法!
看法……?什么看法?
萧萧家父母、大伯认为,现在差不多又回到解放前了。田一家一户种,事情各人做各人的。当官的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象解放前一样请奶妈,和刘文彩一样还要女娃子去当奶妈!你是想拿萧萧去北京,讨好省上当官的,再去萧萧家他们要骂你。
这一席话把人哽塞得透不过气来!我只好推着自行车离开。往回走的时候,我在生产队的一条大沟旁伫足一会儿。这里隔着几块田,看得见萧萧家草房院落,那几株盛开的芙蓉花仍旧艳丽。秋收后田野里摆放着许多,捆成许多把的稻草。大沟旁边还有其他人家,新修的一幢别墅式小楼。听说这家人是搞建筑的小包工头,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只几年就先富起来。川西地貌大路边多半会是大沟,小路边一定会是小沟,湔江堰水在沟里淙淙流着。这里的沟沿边栽种着一排桑树,那些年这里的田都改造过,叫做沟端路直树成行。桑树也都嫁接过,长出的良种桑叶子比手掌大。桑叶么生产队的人养过蚕,一家一户分回去喂过猪。
只是集体的时候无论做什么,好象都挣不到钱!田里也不大出产量,稻谷亩产500多斤、小麦00多斤、合计900斤。人均一亩的田地除去蔬菜、油菜、秧母田面积。实际种粮食的只0.7亩,平均亩产最多700多斤。亩平交公粮征购00多斤,剩下的生产队人平分粮不到500斤。这点粮食有好多口要吃?只眼前看到就有猪、鹅、鸭、鸡、人都张着嘴要吃。每家人还要用钱啊!自195年统购统销,1955年农村集体化后;吃饭成为第一件大事,经济还不大排得上号。大家还是想挣钱,比如生产队种了这么多桑树。但养的蚕结成茧,经过生产队、大队、公社,县上几层关口后,再摊到农民手中不知还有多少?
湔县1980年就试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田分给农民马上就大不一样。亩产水稻起码900多斤、小麦400多斤,除去蔬菜、油菜、秧母国面积,平均亩产1000多斤。交完公粮征购之后,人均占有粮食800多斤。计算的时候还应该再加上,早些年农民分得的1分自留地、0.5分饲料地、还有田坎粮。即“两地一坎”产粮00多斤,人均粮食1000斤以上,大家都装饱了肚子。象萧萧这样还能倒腾蔬菜、鸡、鸭蛋做点小生意赚钱,穿上过去农村姑娘很少见的高跟皮鞋。她父亲农闲时也在外面什么地方打工,再这样过些日子她们家就能盖新房了。
湔县的“两地一坎”历史是这样的!先说自留地:1955年农业合作化,全部田地都归集体,农民是否留有自留地不清楚。1958年公社化肯定没有自留地,1960年困难到饿死人程度。1960年底1961年初,在县委的暗中支持下,各公社都给农民划拨自留地。平坝区是至分田,山地区则5分至1亩。
196年根据《全国农村工作60条》平坝区、山地区都调整为1分。同时占水田面积百分之五的田坎,全部交农民家庭或个人耕种。田坎交给农民他们自然拥护,把自留地调整为1分农民们并不赞成。当年就有许多卖菜、挑粪的农民,公开在城里大街上说自留地太少了,应该有~分田或地才好。1964年“四清运动”,田坎收归生产队集体。1969年庆祝党的九大召开,全县自留地统一都调整为厘。人们这样做的目的:说是扩大集体,缩小个体;扩大社会主义,缩小资本主义。向党的九大献礼!
关于田坎197年4月,时任温江地委书记张广钦指示,交给农民个人种。张曾经1950~195年,担任过中共湔县县委书记。这天他在湔县县委礼堂讲话说:
“湔县的田坎主要是种黄豆,过去湔县的黄豆吃不完,每年还要调几百万斤出去。现在湔县的黄豆不够吃,每年还要从东北给你们调几十万斤来供应市场。那个运输——难啊!你们要去跑过才晓得。究其原因过去田坎是一家一户种,现在田坎是生产队集体种。过去黄豆吃不完,说明一家一户种的好;现在没有黄豆吃,说明生产队集体种不好;既然集体种不好,为什么不拿给农民个人种呢?”
“田坎从集体到个人这不是倒退,没有黄豆吃才是倒退,总不能说有黄豆吃就是资本主义?
“其次田坎面积,只占全部水田面积的百分之几。还有百分之九十几的面积由生产队集体掌握,不会影响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总之我认为田坎:集体种的好就集体种,私人种的好就私人种。现在的问题是集体种不好,应该下放给农民私人种。”
张广钦讲话后湔县田坎,立马就下放给农民家庭种植。当年全县又恢复,每年能调几百万斤黄豆给成都,就近供应市场的好局面。这时候我是县委办公室的打字员,据县计委打印的统计表:生产队集体种田坎,每亩产黄豆8斤;全县0万亩田,总产黄豆40万斤。农民家庭种,每亩产黄豆0斤;总产600万斤,比集体多60万斤。
但张书记被人举报,有人向上告状到省委!上面认为他不应该向一般干部,把探索中的问题,直接了当地说出来。张当年就由地委书记,调省委机关作秘书长。但湔县的田坎没有人能收归集体,一直都是农民个人在种植。1974年批林批孔,一个造反派出身的公社党委书记;割资本主义尾巴,硬要把本公社田坎收归集体。但这个人被农民泼了大粪,他家在附近农村另外公社。家里种植的自留地和田坎作物,也被人连根拔起彻底破坏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和他一起的亲戚也遭殃,同等的庄稼也被毁掉一些。
1975年小平同志搞整顿,湔县每个农民重新划拨1分田(地)的自留地。1976年初面对越来越猖獗北京王张江姚,及其地方上帮派体系。中共四川省委又下发文件,每个农民再划拨0.5分饲料地。其指导思想体现在,当时省委领导的讲话文件中。上面说:人平1分自留地一年稻麦两熟,可以收150斤粮食。加上田坎粮、房前屋后的蔬菜、瓜豆等能勉强度日。这样那怕集体生产颗粒无收,也不至于象1960年那样饿死人!后来可能认为1分地产不到150斤粮食,1976年初省上又下发文件。给农村每人0.5分的饲料地用来发展养猪,这两项措施当时曾得到农民的极大拥护。话说回来现在是大包干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民和城里人的吃饭问题,已经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看到沟边上的那些桑树,我想起那些年桑葚很受孩子们的喜欢。但父母也为此操心不少,因为吃多了会肚子痛。我记得萧萧小时候,在水沟边摘桑葚吃。被母亲看到屁股上挨几巴掌,这个拖鼻涕丫头还哭着流了眼泪。现在因为能吃上饱饭,可能还有钱稍稍打扮自己。这个初长成的女儿,出落得象天仙一样。只差这么一步她就可以,去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北京,在那里工作生活甚至安家!现在一是萧萧不能去,二是他们家还向我泼脏水。人们思想上的进步真难!就这一步比过长江、黄河、万里长城还甚。萧萧和她的家人迈不过去,我也心有余而力不及。
在哲人说过人们思想上的进步,那怕一点点也要以百年为期。在中国皇帝打倒还不到100年,所以好多事情大家要看得惯。现在面对难以逾越的思想障碍,我只得以这句话自我安慰。(文庙山居)(未完待续)
、只差一步
(内容提要:萧萧只差一步就到北京!而我最终没有办成,许部长想要的事情。)
过两三天的一个早晨刚上班,许川部长电话打到县委宣传部办公室指名要我接。拿起电话我立刻听到他的川普话说:“小X,我和北京的妹妹家谈妥啦,他们都希望小姑娘尽快去。叫她到我家里来先住上一两天,我爱人要给做两套衣服,还要调教交待些注意事项。”
我在电话中回答说:“我马上就去办,最快今天、最迟明天就把人送成都来。”
许部长在电话中又说:“到成都后可以先到省委宣传部,或者是到四川日报社。请他们送你们到报社的宿舍区我家,你说是湔县县委宣传部的就行。”接着他还告诉家里的电话号码。
放下电话立即向我们部长作了汇报,他们也叫我立刻去办理。骑着自行车去聚源8大队,我心中不那么踏实。那天我和萧萧父母一家三口,来见许部长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浮现心中。我总觉得这两口子,躲在杨柳河边是故意的;而且萧萧也知道,不然她那么快就找到人?他们内心深处是给自己留一手。
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深圳特区开发,湔县也有不少人去打工,到外面找事做已经成为常态。聚源8大队人均就那么1亩田,农业生产责任制后,萧萧家承包4亩田,一个人就可干完。除去瞎子大伯她们4口之家,其余个都算是全劳动力,可以空两个人出来做别的。现在萧萧去北京许部长的,妹妹家带孩子也算打工。一是有笔收入,二是北京好地方;三是有领导关照,终身有望何乐而不为呢!只不过我这样想,别人会不会这样想?萧萧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这我就不知道了。
湔县城关到聚源8大队差不多10公里,骑自行车要路过幸福公社。其中一段路穿过我曾经当知青的9大队,再往下骑行几十分钟即到。先去我爱人家说明此行的来意,不料话音刚落家里人,即很认真地告诉我。说是萧萧不去北京,他们家对这件事有看法!
看法……?什么看法?
萧萧家父母、大伯认为,现在差不多又回到解放前了。田一家一户种,事情各人做各人的。当官的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象解放前一样请奶妈,和刘文彩一样还要女娃子去当奶妈!你是想拿萧萧去北京,讨好省上当官的,再去萧萧家他们要骂你。
这一席话把人哽塞得透不过气来!我只好推着自行车离开。往回走的时候,我在生产队的一条大沟旁伫足一会儿。这里隔着几块田,看得见萧萧家草房院落,那几株盛开的芙蓉花仍旧艳丽。秋收后田野里摆放着许多,捆成许多把的稻草。大沟旁边还有其他人家,新修的一幢别墅式小楼。听说这家人是搞建筑的小包工头,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只几年就先富起来。川西地貌大路边多半会是大沟,小路边一定会是小沟,湔江堰水在沟里淙淙流着。这里的沟沿边栽种着一排桑树,那些年这里的田都改造过,叫做沟端路直树成行。桑树也都嫁接过,长出的良种桑叶子比手掌大。桑叶么生产队的人养过蚕,一家一户分回去喂过猪。
只是集体的时候无论做什么,好象都挣不到钱!田里也不大出产量,稻谷亩产500多斤、小麦00多斤、合计900斤。人均一亩的田地除去蔬菜、油菜、秧母田面积。实际种粮食的只0.7亩,平均亩产最多700多斤。亩平交公粮征购00多斤,剩下的生产队人平分粮不到500斤。这点粮食有好多口要吃?只眼前看到就有猪、鹅、鸭、鸡、人都张着嘴要吃。每家人还要用钱啊!自195年统购统销,1955年农村集体化后;吃饭成为第一件大事,经济还不大排得上号。大家还是想挣钱,比如生产队种了这么多桑树。但养的蚕结成茧,经过生产队、大队、公社,县上几层关口后,再摊到农民手中不知还有多少?
湔县1980年就试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田分给农民马上就大不一样。亩产水稻起码900多斤、小麦400多斤,除去蔬菜、油菜、秧母国面积,平均亩产1000多斤。交完公粮征购之后,人均占有粮食800多斤。计算的时候还应该再加上,早些年农民分得的1分自留地、0.5分饲料地、还有田坎粮。即“两地一坎”产粮00多斤,人均粮食1000斤以上,大家都装饱了肚子。象萧萧这样还能倒腾蔬菜、鸡、鸭蛋做点小生意赚钱,穿上过去农村姑娘很少见的高跟皮鞋。她父亲农闲时也在外面什么地方打工,再这样过些日子她们家就能盖新房了。
湔县的“两地一坎”历史是这样的!先说自留地:1955年农业合作化,全部田地都归集体,农民是否留有自留地不清楚。1958年公社化肯定没有自留地,1960年困难到饿死人程度。1960年底1961年初,在县委的暗中支持下,各公社都给农民划拨自留地。平坝区是至分田,山地区则5分至1亩。
196年根据《全国农村工作60条》平坝区、山地区都调整为1分。同时占水田面积百分之五的田坎,全部交农民家庭或个人耕种。田坎交给农民他们自然拥护,把自留地调整为1分农民们并不赞成。当年就有许多卖菜、挑粪的农民,公开在城里大街上说自留地太少了,应该有~分田或地才好。1964年“四清运动”,田坎收归生产队集体。1969年庆祝党的九大召开,全县自留地统一都调整为厘。人们这样做的目的:说是扩大集体,缩小个体;扩大社会主义,缩小资本主义。向党的九大献礼!
关于田坎197年4月,时任温江地委书记张广钦指示,交给农民个人种。张曾经1950~195年,担任过中共湔县县委书记。这天他在湔县县委礼堂讲话说:
“湔县的田坎主要是种黄豆,过去湔县的黄豆吃不完,每年还要调几百万斤出去。现在湔县的黄豆不够吃,每年还要从东北给你们调几十万斤来供应市场。那个运输——难啊!你们要去跑过才晓得。究其原因过去田坎是一家一户种,现在田坎是生产队集体种。过去黄豆吃不完,说明一家一户种的好;现在没有黄豆吃,说明生产队集体种不好;既然集体种不好,为什么不拿给农民个人种呢?”
“田坎从集体到个人这不是倒退,没有黄豆吃才是倒退,总不能说有黄豆吃就是资本主义?
“其次田坎面积,只占全部水田面积的百分之几。还有百分之九十几的面积由生产队集体掌握,不会影响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总之我认为田坎:集体种的好就集体种,私人种的好就私人种。现在的问题是集体种不好,应该下放给农民私人种。”
张广钦讲话后湔县田坎,立马就下放给农民家庭种植。当年全县又恢复,每年能调几百万斤黄豆给成都,就近供应市场的好局面。这时候我是县委办公室的打字员,据县计委打印的统计表:生产队集体种田坎,每亩产黄豆8斤;全县0万亩田,总产黄豆40万斤。农民家庭种,每亩产黄豆0斤;总产600万斤,比集体多60万斤。
但张书记被人举报,有人向上告状到省委!上面认为他不应该向一般干部,把探索中的问题,直接了当地说出来。张当年就由地委书记,调省委机关作秘书长。但湔县的田坎没有人能收归集体,一直都是农民个人在种植。1974年批林批孔,一个造反派出身的公社党委书记;割资本主义尾巴,硬要把本公社田坎收归集体。但这个人被农民泼了大粪,他家在附近农村另外公社。家里种植的自留地和田坎作物,也被人连根拔起彻底破坏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和他一起的亲戚也遭殃,同等的庄稼也被毁掉一些。
1975年小平同志搞整顿,湔县每个农民重新划拨1分田(地)的自留地。1976年初面对越来越猖獗北京王张江姚,及其地方上帮派体系。中共四川省委又下发文件,每个农民再划拨0.5分饲料地。其指导思想体现在,当时省委领导的讲话文件中。上面说:人平1分自留地一年稻麦两熟,可以收150斤粮食。加上田坎粮、房前屋后的蔬菜、瓜豆等能勉强度日。这样那怕集体生产颗粒无收,也不至于象1960年那样饿死人!后来可能认为1分地产不到150斤粮食,1976年初省上又下发文件。给农村每人0.5分的饲料地用来发展养猪,这两项措施当时曾得到农民的极大拥护。话说回来现在是大包干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民和城里人的吃饭问题,已经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看到沟边上的那些桑树,我想起那些年桑葚很受孩子们的喜欢。但父母也为此操心不少,因为吃多了会肚子痛。我记得萧萧小时候,在水沟边摘桑葚吃。被母亲看到屁股上挨几巴掌,这个拖鼻涕丫头还哭着流了眼泪。现在因为能吃上饱饭,可能还有钱稍稍打扮自己。这个初长成的女儿,出落得象天仙一样。只差这么一步她就可以,去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北京,在那里工作生活甚至安家!现在一是萧萧不能去,二是他们家还向我泼脏水。人们思想上的进步真难!就这一步比过长江、黄河、万里长城还甚。萧萧和她的家人迈不过去,我也心有余而力不及。
在哲人说过人们思想上的进步,那怕一点点也要以百年为期。在中国皇帝打倒还不到100年,所以好多事情大家要看得惯。现在面对难以逾越的思想障碍,我只得以这句话自我安慰。(文庙山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