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哭嫁歌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码头下船,再倒两回汽车,又步行半个小时,小毛父子俩才问路到达新郎官徐老师在乡下的家里。这时候结婚的仪式已过,正准备开酒席。
这是一处上海乡下常见的小院落。黑瓦白墙的二层小楼,屋前左侧有一个小池塘,岸边有五六棵高大的水杉笔直地伸向天空。
水杉叶子已经全掉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和深褐色的树皮。树干笔直粗糙,皱皱疤疤的,像一个个饱经风霜和沧桑的老人,在温柔的冬日照耀下,默默矗立着,迎接着远方的客人……
小院里婚庆的气氛浓厚,红色理所当然是主色调。从家门口到路边,一路红旗飘飘,喜气洋洋。农宅的栏杆上挂了长长的红布,大红灯笼被高高挂起,朱红的对联不可缺少,甚至连门把手上也用红丝带扎了蝴蝶结,
见着面,新郎官徐老师拉着王国良父子,热情地把他们向双方家长和新娘子分别做了介绍。
意外的是,郭老师也在。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和徐老师是表兄弟,这一桩婚事,大媒人竟然是郭老师的母亲。
院子里搭起来一个简易的台子,有一老一少两个女人正在台上唱戏。虽然寒风凛凛,吹在人面孔上生生地疼。但戏台下面还是坐了好多的人,每次台上唱罢一小段,叫好声,鼓掌声不断。
(娘)唱道:
囡啦,
侬到格拉姓啥门里做媳妇,
总要改换门风学好伊,
侬长出志气敬大人,
长出才情待大人。
侬总要鸳鸯油条一条心,
鸳鸯山芋一根筋,
侬勿要反转膏药贴勒廊柱浪,
侬勿要冷水浇勒鸭背浪。
(囡)唱道:
亲娘啦,
我生煞拉格姓,
钉煞拉格秤。
奈(现在)我到人家浪做媳妇,
头鸡啼么催起身,
二鸡啼么梳头打扮出房门,
三鸡啼么拿仔四角升罗蔑青淘箩问大人。
我问问婆么假聋甏,
问问公么假瞎眼,
问问姑娘小叔尤如肉刺毛。
叫我烧勒多么无规程,
烧勒少么小出身,
叫我小小女囡哪里凑得上。
小毛和阿爹平时都欢喜看戏,只要有机会一般都会想办法去看。但是今天台上的这场戏,亦唱亦哭,一歇歇又是大段的倾诉,看了好一会儿,他愣是没有看出名堂来,不知道到底是唱的哪一出。
阿爹在一旁介绍道,老早子在这边开过生活船,故所以我晓得的。这是哭嫁歌,南汇沿海地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千百年来在当地、特别是在当地的妇女中长期流传有唱哭嫁歌、哭丧歌的民间习俗。
旧时,南汇沿海经常遭遇台风海潮等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极其困苦。200多年前修筑的钦公塘,把南汇分成东西两部分的自然区域。
哭嫁歌、哭丧歌主要流传在东半区海边的书院、万祥、老港、祝桥以及大团等地区。当地人把这两种歌统称为“哭歌”。他们常常借哭歌来发泄、悲叹苦难的命运。这一片沿海土地成陆较晚,地区比较荒僻,交通闭塞,正好成了这种十分古老的婚丧仪式哭歌完整保存了下来的重要环境。
哭嫁歌,其实就是旧时出嫁女子向姑娘时代哭别的歌。哭嫁歌的内容来自当地生活,歌词反复设喻,层层排比,回环往复,诡谲瑰丽,辞必极致而后快,情必尽泄而后止。
在出嫁前几天,礼俗上允许女子尽情地诉苦。所以当地女子不但出嫁时唱,还把它作为艺术品来欣赏,视其为一种文化娱乐的形式。
也正是由于哭嫁歌被当地妇女广泛地传唱,因此歌中的一些精彩的句子才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
哭嫁歌的句子歌词具体有多少,没有准确统计过。但是一般的说法,哭嫁歌歌词八千多行,当地甚至有些优秀歌手能唱数百行甚至上千行歌词的。
小毛这才知道,女子长大成婚,本是喜庆之事,但是南汇一带过去新娘出嫁时却要大哭一场,而且还要哭出许多名堂,这是当地一种沿袭已久的传统婚俗形式。
哭嫁歌在当地叫“哭出嫁”、“哭嫁囡”。在正式场合,哭嫁歌必须伴随婚俗仪式而唱。
按当地习俗,女儿出嫁的前夜,父母为其所备的嫁妆要经过哥嫂的清点,并由哥嫂将衣被布匹等放入箱笼,此举俗称“填箱”。这时母女两人便要开始对唱《填箱》歌。
一般先由母亲开场,词意主要是表示疼爱女儿的心意,然后女儿接着唱一些感谢爹娘养育之恩的歌词。填箱之夜,宅上的姆妈婶婶、小姊妹等都会赶来听。相好的小姊妹还要上前劝哭,实为引出话题。
娘囡两人顺着话题尽情发挥,倾诉离别之情,这同时也是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一直闹到深夜才散。
新娘梳妆完毕由喜娘搀着到客堂告别长辈,新娘见到谁就唱谢谁的歌,如“谢爷”、“谢阿奶”、“谢娘舅”、“谢舅妈”、“谢姑母”、“谢姨母”等等,感谢长辈平时的呵护照顾。
接着唱“谢媒相”,内容都为讥讽媒人油嘴滑舌,有的甚至借机骂媒人,发泄心中不满。
然后新娘换上绣花鞋,由阿哥抱上轿。新娘临上轿前又要唱上一番《谢阿哥》之类的歌,以感谢兄长对她的关心与照顾。
这其中,尤以《娘囡对唱》和《谢阿哥》两段最为精彩。
女儿是娘身上的一块肉,娘平时对女儿爱护有加,一旦分离,娘自然难过;而女儿此时对娘亲之恩也是百般留恋,“再好的婆婆抵不过坏的娘”。到了婆家,不知婆婆与丈夫怎样对待自己,对此心里充满忧虑、恐惧。因此,此时娘和女儿都有说不完的话。哥是妹妹的娘家代表,妹妹在夫家如果受到虐待,要由他出面讲话,因此妹妹出嫁时也要对哥千叮咛万嘱咐。
从前这里的女子几乎人人会唱哭嫁歌,不但举行婚嫁仪式时唱,平时在田间劳动,家中纺纱时也唱这种歌,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女孩子长到十三四岁时,边干农活边跟妈妈婶婶学唱哭嫁歌。
如果宅上和邻村有姑娘出嫁,也会赶去听,并将其默记在心,回家后仔细揣摩,反复操练。待到自己出嫁时,若不会唱哭嫁歌,便会遭到旁人的讥讽与轻视,传到婆家,也要被婆家人瞧不起。因此,学唱哭嫁歌成了当地女孩子的必修课。
以前南汇沿海地区直至60年代,海边几个乡镇都还没有通往县城的公共汽车。因为不受上海都市文化的影响,哭出嫁之类的古老风俗比较盛行。即使到了现在,母亲唱哭嫁歌叮嘱出嫁女儿的习俗仍有保留。
码头下船,再倒两回汽车,又步行半个小时,小毛父子俩才问路到达新郎官徐老师在乡下的家里。这时候结婚的仪式已过,正准备开酒席。
这是一处上海乡下常见的小院落。黑瓦白墙的二层小楼,屋前左侧有一个小池塘,岸边有五六棵高大的水杉笔直地伸向天空。
水杉叶子已经全掉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和深褐色的树皮。树干笔直粗糙,皱皱疤疤的,像一个个饱经风霜和沧桑的老人,在温柔的冬日照耀下,默默矗立着,迎接着远方的客人……
小院里婚庆的气氛浓厚,红色理所当然是主色调。从家门口到路边,一路红旗飘飘,喜气洋洋。农宅的栏杆上挂了长长的红布,大红灯笼被高高挂起,朱红的对联不可缺少,甚至连门把手上也用红丝带扎了蝴蝶结,
见着面,新郎官徐老师拉着王国良父子,热情地把他们向双方家长和新娘子分别做了介绍。
意外的是,郭老师也在。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和徐老师是表兄弟,这一桩婚事,大媒人竟然是郭老师的母亲。
院子里搭起来一个简易的台子,有一老一少两个女人正在台上唱戏。虽然寒风凛凛,吹在人面孔上生生地疼。但戏台下面还是坐了好多的人,每次台上唱罢一小段,叫好声,鼓掌声不断。
(娘)唱道:
囡啦,
侬到格拉姓啥门里做媳妇,
总要改换门风学好伊,
侬长出志气敬大人,
长出才情待大人。
侬总要鸳鸯油条一条心,
鸳鸯山芋一根筋,
侬勿要反转膏药贴勒廊柱浪,
侬勿要冷水浇勒鸭背浪。
(囡)唱道:
亲娘啦,
我生煞拉格姓,
钉煞拉格秤。
奈(现在)我到人家浪做媳妇,
头鸡啼么催起身,
二鸡啼么梳头打扮出房门,
三鸡啼么拿仔四角升罗蔑青淘箩问大人。
我问问婆么假聋甏,
问问公么假瞎眼,
问问姑娘小叔尤如肉刺毛。
叫我烧勒多么无规程,
烧勒少么小出身,
叫我小小女囡哪里凑得上。
小毛和阿爹平时都欢喜看戏,只要有机会一般都会想办法去看。但是今天台上的这场戏,亦唱亦哭,一歇歇又是大段的倾诉,看了好一会儿,他愣是没有看出名堂来,不知道到底是唱的哪一出。
阿爹在一旁介绍道,老早子在这边开过生活船,故所以我晓得的。这是哭嫁歌,南汇沿海地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千百年来在当地、特别是在当地的妇女中长期流传有唱哭嫁歌、哭丧歌的民间习俗。
旧时,南汇沿海经常遭遇台风海潮等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极其困苦。200多年前修筑的钦公塘,把南汇分成东西两部分的自然区域。
哭嫁歌、哭丧歌主要流传在东半区海边的书院、万祥、老港、祝桥以及大团等地区。当地人把这两种歌统称为“哭歌”。他们常常借哭歌来发泄、悲叹苦难的命运。这一片沿海土地成陆较晚,地区比较荒僻,交通闭塞,正好成了这种十分古老的婚丧仪式哭歌完整保存了下来的重要环境。
哭嫁歌,其实就是旧时出嫁女子向姑娘时代哭别的歌。哭嫁歌的内容来自当地生活,歌词反复设喻,层层排比,回环往复,诡谲瑰丽,辞必极致而后快,情必尽泄而后止。
在出嫁前几天,礼俗上允许女子尽情地诉苦。所以当地女子不但出嫁时唱,还把它作为艺术品来欣赏,视其为一种文化娱乐的形式。
也正是由于哭嫁歌被当地妇女广泛地传唱,因此歌中的一些精彩的句子才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
哭嫁歌的句子歌词具体有多少,没有准确统计过。但是一般的说法,哭嫁歌歌词八千多行,当地甚至有些优秀歌手能唱数百行甚至上千行歌词的。
小毛这才知道,女子长大成婚,本是喜庆之事,但是南汇一带过去新娘出嫁时却要大哭一场,而且还要哭出许多名堂,这是当地一种沿袭已久的传统婚俗形式。
哭嫁歌在当地叫“哭出嫁”、“哭嫁囡”。在正式场合,哭嫁歌必须伴随婚俗仪式而唱。
按当地习俗,女儿出嫁的前夜,父母为其所备的嫁妆要经过哥嫂的清点,并由哥嫂将衣被布匹等放入箱笼,此举俗称“填箱”。这时母女两人便要开始对唱《填箱》歌。
一般先由母亲开场,词意主要是表示疼爱女儿的心意,然后女儿接着唱一些感谢爹娘养育之恩的歌词。填箱之夜,宅上的姆妈婶婶、小姊妹等都会赶来听。相好的小姊妹还要上前劝哭,实为引出话题。
娘囡两人顺着话题尽情发挥,倾诉离别之情,这同时也是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一直闹到深夜才散。
新娘梳妆完毕由喜娘搀着到客堂告别长辈,新娘见到谁就唱谢谁的歌,如“谢爷”、“谢阿奶”、“谢娘舅”、“谢舅妈”、“谢姑母”、“谢姨母”等等,感谢长辈平时的呵护照顾。
接着唱“谢媒相”,内容都为讥讽媒人油嘴滑舌,有的甚至借机骂媒人,发泄心中不满。
然后新娘换上绣花鞋,由阿哥抱上轿。新娘临上轿前又要唱上一番《谢阿哥》之类的歌,以感谢兄长对她的关心与照顾。
这其中,尤以《娘囡对唱》和《谢阿哥》两段最为精彩。
女儿是娘身上的一块肉,娘平时对女儿爱护有加,一旦分离,娘自然难过;而女儿此时对娘亲之恩也是百般留恋,“再好的婆婆抵不过坏的娘”。到了婆家,不知婆婆与丈夫怎样对待自己,对此心里充满忧虑、恐惧。因此,此时娘和女儿都有说不完的话。哥是妹妹的娘家代表,妹妹在夫家如果受到虐待,要由他出面讲话,因此妹妹出嫁时也要对哥千叮咛万嘱咐。
从前这里的女子几乎人人会唱哭嫁歌,不但举行婚嫁仪式时唱,平时在田间劳动,家中纺纱时也唱这种歌,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女孩子长到十三四岁时,边干农活边跟妈妈婶婶学唱哭嫁歌。
如果宅上和邻村有姑娘出嫁,也会赶去听,并将其默记在心,回家后仔细揣摩,反复操练。待到自己出嫁时,若不会唱哭嫁歌,便会遭到旁人的讥讽与轻视,传到婆家,也要被婆家人瞧不起。因此,学唱哭嫁歌成了当地女孩子的必修课。
以前南汇沿海地区直至60年代,海边几个乡镇都还没有通往县城的公共汽车。因为不受上海都市文化的影响,哭出嫁之类的古老风俗比较盛行。即使到了现在,母亲唱哭嫁歌叮嘱出嫁女儿的习俗仍有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