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皇帝当得真窝囊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来到旁边的偏殿,这里是明清家具展厅,前年才正式对外开发,六千多件精品中百里挑一的重器。
庄臣大开眼界,大到3.9米的紫檀木雕龙纹顶竖柜,小到a4纸大小的鱼缸插屏,每件背后都是一段皇家故事,上面都可能留下帝王指纹。
全部家具不是黄花梨就是紫檀,甚至木插屏鱼缸造景不用沙不摆石,撒得是货真价实的珍珠,气派十足。
足足三层货架一字排开,隔着巨大玻璃幕墙,桌、椅、条、案、凳、座墩……中式家具应有尽有。
来到一面紫檀雕云龙图屏风,八字三屏式。屏心以紫檀雕云纹地,雕龙戏珠纹,双勾万字方格锦纹边,每支龙都梳着乾隆时期流行的大背头。
紫檀木嵌玉大椅,后背正面是云纹地,嵌青白玉正龙一条,周围点缀火珠及五只蝙蝠……
宝座两侧是两张紫檀木雕花纹香几,各拜一只剔红狮子。柱子上悬着剔红挂对,上书雨润湘廉苑外青峦秀,风披锦莫阶前红药翻香……
周慧把庄臣带到一个展柜前,介绍道:“这是鹿角椅和两把金漆雕龙纹交椅,三把椅子并排展示,分别是乾隆、雍正和康熙祖孙三代。”
“鹿角椅路分极高,椅背用整只鹿角制成,上面刻有乾隆御制诗,故宫目前只有四把,其中两把是康熙亲猎之鹿制成。”
“它们都不是实用器,主要是乾隆为纪念自己的爷爷制作而成。连他自己都说:不敢坐兮恒敬仰。同时提醒子孙后代不要忘记自己是马背上的民族,不能疏忽齐射技艺。”
“另一把龙纹交椅是康熙最爱,每次去承德避暑山庄时,这把体型硕大的交椅必须带着。每逢接见蒙古王公大臣,这把椅子也绝不缺席。”
“因为交椅是由胡床演变而来,而胡床改变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交椅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所以咱们才说:坐第一把交椅。”
庄臣凑到跟前,仔细观察,扶手上厚实光洁的包浆,甚至一些细微划痕,说明都是皇帝亲手盘过的证明。
随便一个拿出去都是几千万的重器,看着眼晕,赶紧离开。往东边走,听说专门有御制餐具展厅。
好家伙,火锅、火碗、一品锅、壶、盘、碗、水囤、碟、酒杯、刀、叉子、箸、茶船、食盒……
金、银、玉、水晶、瓷、珐琅、翡翠以及玛瑙等;产地还分造办处、民间银楼、外省当地制造进贡……
根据餐具的功能、使用者的身份、使用的场合,用到的餐具也各不相同。皇帝日常进膳会用到各式盘碗。冬天增设热锅、暖碗,大宴时的御用宴上大多用玉盘碗……
万寿宴用特制铜胎镀金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盘碗,皇后、妃、嫔等有搭配其地位使用的盘碗。
比如皇后及皇太后用黄釉盘碗,贵妃用黄地绿龙盘碗,嫔用蓝地黄龙盘碗,贵人用绿地紫龙盘碗,常在用五彩红龙盘碗……
比如眼前一整套餐具,叫野意家伙,说白了就是火锅套餐。什么火锅、盘、碟、果盒、火碗、攒盒、方盘、镟子……
全部纯金,色泽黄亮,熠熠生辉,錾刻细腻,纹饰清晰,工艺精湛。听说是溥仪当年在盐业银行的抵押物,1951年回归故宫。
庄臣忍不住靠近研究,圆形碟子,敞口,圈足。内心凹下以承单耳杯,錾刻团龙纹,四周有八宝纹、小朵花纹及菱形花纹。
单耳杯为圆形,撇口,圈足。腹部外壁錾刻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宝纹,近口沿处有小朵花纹和菱形纹。
连小小一把勺子上都錾刻正面团龙纹,毛发乍起,身曲屈盘绕,两前爪高举于头部两侧,全身祥云围绕,周边为朵花纹及菱形花纹。
翠柄雕勾莲银镀金二齿叉
青玉柄金羹匙
金镶松石把玛瑙羹匙
青玉镶赤金嵌乌木筷
紫檀镶金嵌玉箸
金镶紫檀柄玉顶果叉
金錾花双喜圆寿茶碗,一个小碗上面刻满金刚经,每个字小到不用放大镜都看不见!
周慧见庄臣生无可恋的表情,笑道:“皇帝平时用膳地点不固定,大多在寝宫东西间或办事场所。用膳两边不得走人,上菜的人全部走中间南门,因为皇帝必须要坐东朝西用膳。”
“膳房太监负责摆好膳桌,铺上桌单,开膳时间一到,侍卫便通知御膳房将膳食送上,这叫传膳。”
“太监们便手捧红漆盒排着队进来,将各种菜肴、饭点、汤羹等迅速端上餐桌,按照规定位置摆放好,无关人员一一退下,只留下侍膳太监。”
“皇帝在太监簇拥下入座,准备用膳,四名太监垂手立于身后,年长侍膳太监站在一旁,负责给皇帝布菜。膳桌一般用三张桌子南北向拼成,中间一张桌子供皇帝进膳用,主要摆放几只时令鲜菜和水果。”
“旁边还另设一几案,以备皇帝赏赐,觉得哪道菜特别可口,说声赏,这道菜便会被放到几案上,待会儿放入配有开水加温的食盒内,快马加鞭送到被赏赐官员府或妃嫔宫中。”
“待膳太监先在每道菜上放一块试毒牌,看颜色变不变,以检验饭菜是否有毒或变质。试毒牌是一种银制的半寸宽、三寸长的小牌子。”
“用试毒牌检验过之后,太监再亲口将每道菜尝一口,谓之尝膳。验证无误后,皇帝才示意待膳太监将自己喜欢吃的菜点盛至碗中,开始享用。”
“可惜无论菜再可口,皇帝都不能连吃三口,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规,叫吃菜不许过三匙。皇帝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
“一来怕有人在膳食上打主意,投毒谋害皇帝;二来也是不想皇帝的爱好被人假借,形成招摇撞骗。身后四名太监是专门执行家规的,即便是皇帝,也得遵循老祖宗定的规矩。”
“用眼睛看哪个菜,太监赶快把菜朝皇帝身边挪近一点,然后用羹匙舀进布碟里。假如皇帝吃后说句:这个菜不错,或是赞许点头,就再替皇帝舀一次,同时将这个菜朝后面退,不能再舀第三次。”
“如果连舀三次连吃三口,为首大太监马上大叫:撤。其余太监将菜撤下去,此后十天半月肯定不会再见这道菜。规矩叫传膳不劝膳,反正皇帝用膳必须让人捉摸不透,千万不能轻易掌握规律。”
“就连专门记录清宫《膳底档》的内廷资料,皇帝爱吃什么菜也万万不能记录上档,甚至连皇帝自己都绝不会说自己喜欢吃什么,或者今天想吃什么。”
“侍膳太监及宫内人员更不许随便谈论,这可是宫内一大忌讳,随意谈论或泄露皇帝用膳情况的人,轻者杖责,重者砍头。”
来到旁边的偏殿,这里是明清家具展厅,前年才正式对外开发,六千多件精品中百里挑一的重器。
庄臣大开眼界,大到3.9米的紫檀木雕龙纹顶竖柜,小到a4纸大小的鱼缸插屏,每件背后都是一段皇家故事,上面都可能留下帝王指纹。
全部家具不是黄花梨就是紫檀,甚至木插屏鱼缸造景不用沙不摆石,撒得是货真价实的珍珠,气派十足。
足足三层货架一字排开,隔着巨大玻璃幕墙,桌、椅、条、案、凳、座墩……中式家具应有尽有。
来到一面紫檀雕云龙图屏风,八字三屏式。屏心以紫檀雕云纹地,雕龙戏珠纹,双勾万字方格锦纹边,每支龙都梳着乾隆时期流行的大背头。
紫檀木嵌玉大椅,后背正面是云纹地,嵌青白玉正龙一条,周围点缀火珠及五只蝙蝠……
宝座两侧是两张紫檀木雕花纹香几,各拜一只剔红狮子。柱子上悬着剔红挂对,上书雨润湘廉苑外青峦秀,风披锦莫阶前红药翻香……
周慧把庄臣带到一个展柜前,介绍道:“这是鹿角椅和两把金漆雕龙纹交椅,三把椅子并排展示,分别是乾隆、雍正和康熙祖孙三代。”
“鹿角椅路分极高,椅背用整只鹿角制成,上面刻有乾隆御制诗,故宫目前只有四把,其中两把是康熙亲猎之鹿制成。”
“它们都不是实用器,主要是乾隆为纪念自己的爷爷制作而成。连他自己都说:不敢坐兮恒敬仰。同时提醒子孙后代不要忘记自己是马背上的民族,不能疏忽齐射技艺。”
“另一把龙纹交椅是康熙最爱,每次去承德避暑山庄时,这把体型硕大的交椅必须带着。每逢接见蒙古王公大臣,这把椅子也绝不缺席。”
“因为交椅是由胡床演变而来,而胡床改变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交椅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所以咱们才说:坐第一把交椅。”
庄臣凑到跟前,仔细观察,扶手上厚实光洁的包浆,甚至一些细微划痕,说明都是皇帝亲手盘过的证明。
随便一个拿出去都是几千万的重器,看着眼晕,赶紧离开。往东边走,听说专门有御制餐具展厅。
好家伙,火锅、火碗、一品锅、壶、盘、碗、水囤、碟、酒杯、刀、叉子、箸、茶船、食盒……
金、银、玉、水晶、瓷、珐琅、翡翠以及玛瑙等;产地还分造办处、民间银楼、外省当地制造进贡……
根据餐具的功能、使用者的身份、使用的场合,用到的餐具也各不相同。皇帝日常进膳会用到各式盘碗。冬天增设热锅、暖碗,大宴时的御用宴上大多用玉盘碗……
万寿宴用特制铜胎镀金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盘碗,皇后、妃、嫔等有搭配其地位使用的盘碗。
比如皇后及皇太后用黄釉盘碗,贵妃用黄地绿龙盘碗,嫔用蓝地黄龙盘碗,贵人用绿地紫龙盘碗,常在用五彩红龙盘碗……
比如眼前一整套餐具,叫野意家伙,说白了就是火锅套餐。什么火锅、盘、碟、果盒、火碗、攒盒、方盘、镟子……
全部纯金,色泽黄亮,熠熠生辉,錾刻细腻,纹饰清晰,工艺精湛。听说是溥仪当年在盐业银行的抵押物,1951年回归故宫。
庄臣忍不住靠近研究,圆形碟子,敞口,圈足。内心凹下以承单耳杯,錾刻团龙纹,四周有八宝纹、小朵花纹及菱形花纹。
单耳杯为圆形,撇口,圈足。腹部外壁錾刻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宝纹,近口沿处有小朵花纹和菱形纹。
连小小一把勺子上都錾刻正面团龙纹,毛发乍起,身曲屈盘绕,两前爪高举于头部两侧,全身祥云围绕,周边为朵花纹及菱形花纹。
翠柄雕勾莲银镀金二齿叉
青玉柄金羹匙
金镶松石把玛瑙羹匙
青玉镶赤金嵌乌木筷
紫檀镶金嵌玉箸
金镶紫檀柄玉顶果叉
金錾花双喜圆寿茶碗,一个小碗上面刻满金刚经,每个字小到不用放大镜都看不见!
周慧见庄臣生无可恋的表情,笑道:“皇帝平时用膳地点不固定,大多在寝宫东西间或办事场所。用膳两边不得走人,上菜的人全部走中间南门,因为皇帝必须要坐东朝西用膳。”
“膳房太监负责摆好膳桌,铺上桌单,开膳时间一到,侍卫便通知御膳房将膳食送上,这叫传膳。”
“太监们便手捧红漆盒排着队进来,将各种菜肴、饭点、汤羹等迅速端上餐桌,按照规定位置摆放好,无关人员一一退下,只留下侍膳太监。”
“皇帝在太监簇拥下入座,准备用膳,四名太监垂手立于身后,年长侍膳太监站在一旁,负责给皇帝布菜。膳桌一般用三张桌子南北向拼成,中间一张桌子供皇帝进膳用,主要摆放几只时令鲜菜和水果。”
“旁边还另设一几案,以备皇帝赏赐,觉得哪道菜特别可口,说声赏,这道菜便会被放到几案上,待会儿放入配有开水加温的食盒内,快马加鞭送到被赏赐官员府或妃嫔宫中。”
“待膳太监先在每道菜上放一块试毒牌,看颜色变不变,以检验饭菜是否有毒或变质。试毒牌是一种银制的半寸宽、三寸长的小牌子。”
“用试毒牌检验过之后,太监再亲口将每道菜尝一口,谓之尝膳。验证无误后,皇帝才示意待膳太监将自己喜欢吃的菜点盛至碗中,开始享用。”
“可惜无论菜再可口,皇帝都不能连吃三口,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规,叫吃菜不许过三匙。皇帝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
“一来怕有人在膳食上打主意,投毒谋害皇帝;二来也是不想皇帝的爱好被人假借,形成招摇撞骗。身后四名太监是专门执行家规的,即便是皇帝,也得遵循老祖宗定的规矩。”
“用眼睛看哪个菜,太监赶快把菜朝皇帝身边挪近一点,然后用羹匙舀进布碟里。假如皇帝吃后说句:这个菜不错,或是赞许点头,就再替皇帝舀一次,同时将这个菜朝后面退,不能再舀第三次。”
“如果连舀三次连吃三口,为首大太监马上大叫:撤。其余太监将菜撤下去,此后十天半月肯定不会再见这道菜。规矩叫传膳不劝膳,反正皇帝用膳必须让人捉摸不透,千万不能轻易掌握规律。”
“就连专门记录清宫《膳底档》的内廷资料,皇帝爱吃什么菜也万万不能记录上档,甚至连皇帝自己都绝不会说自己喜欢吃什么,或者今天想吃什么。”
“侍膳太监及宫内人员更不许随便谈论,这可是宫内一大忌讳,随意谈论或泄露皇帝用膳情况的人,轻者杖责,重者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