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新战国策——二战风云录 > 第二十回抗强敌各界齐上阵战上海日军再受挫

第二十回抗强敌各界齐上阵战上海日军再受挫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十回抗强敌各界齐上阵

    战上海日军再受挫

    正当日军在华北大举进攻之时,8月9日,在上海虹桥机场,两名全副武装的日本官兵,肆无忌惮地驾车硬闯机场警戒线。担任机场警卫的中国保安队上前劝阻,日军官兵拨枪射击,刹那间,中国卫兵倒在血泊中。保安队立即奋起还击,把持枪闯入警戒线内的日军官兵击毙。史称“虹桥事件”。

    “虹桥事件”引起了中国政府的警觉,上海一场大战不可避免。于是,蒋介石密令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立即率领驻京沪沿线的第5军第87、第88师,急向苏州、上海方向机动,在上海周围组织防御;令第5军驻西安的6师,立即向上海开进,准备保卫上海。

    8月1日,第87师开始在杨树浦一线组织防御,第88师开始在闸北、虹口公园以北地域组织防御。

    “虹桥事件”发生后,日军强令中国政府撤走上海保安队,命令驻沪海军陆战队和日侨义勇团进行战争准备,并把0多艘日军舰艇集中到吴淞一带,随时准备投入战斗。8月11日,日军决定把第、第11师团紧急派往上海。

    经过一系列预谋,8月1日上午,日军突然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当即予以猛烈还击,淞沪抗战爆发。

    淞沪战事突起,蒋介石电召负责庐山训练团的陈诚速到南京,策划抗战计划。陈诚果断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他说:“华北战事扩大已无可避免,敌为在华北得势,必将利用其快速装备,沿平汉线南下直赴武汉,于我不利。不如扩大淞沪战事以牵制之。”

    蒋介石颇为赞赏这一建议。陈诚当即建议:“若打,须向上海增兵。”于是,便确定了中国军队从华北战场转移到华东战场的方针。

    8月15日,蒋介石下达总动员令,把可能遭到日军侵略的地域划分为五个战区,于8月0日颁布全军战斗序列。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参谋总长程潜。作战区域分别为冀鲁、晋察绥、沪苏浙、闽粤、苏鲁等地。司令长官分别由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何应钦、李宗仁担任。计划分为三个战略要地:

    第一是华北,国军以一部集中华北,重叠配置,多线设防,特别注意固守平绥东段要地确保山西、山东,为求争取时间,牵制消耗敌人。

    第二是华东,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敌海军根据地,阻止后续敌军之登陆,或寻机歼灭之。

    第三是华南及其沿海地带,以最小限度的兵力守备沿海各要地。

    计划基本上依据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略方针制订的。

    淞沪、江苏南部和浙江划定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前敌总指挥陈诚,下辖第9、第15、第19集团军,总兵力达0多万人。第三战区的防御重点是吴淞、宝山、月浦、罗店、浏河等沿江防线。

    为了扩大上海战场,蒋把大批主力部队相继调往上海,会战后一周,上海周围的中国军队已经从保安个团增加到0多万人。随着会战发展,蒋介石自己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直接指挥淞沪地区数十万军队同日军作战。

    8月14日,日军数十架飞机起飞后,分多批袭击杭州机场和广德机场,中国空军第四大队飞机刚刚在杭州机场着陆,没有来得及加油,日军飞机就黑压压地飞过来,炸弹接二连三落在机场上,情况万分危急。大队长高志航毅然带领所属个中队7架飞机,从杭州笕桥机场紧急起飞,分批迎战疯狂的日军飞机。

    高志航大队长驾驶霍克-驱逐机,升空至云层下仔细搜索。当他发现前方有一架日军96式飞机时,迅速逼近,连续两次向日机射击,都命中日机,干脆利索将日机击落。这是他第一次击落日机。

    首战告捷,中国空军击落日机6架,击伤1架,中国飞机无一损失。日军梗津航空队队长,因战败而自杀。

    15日,60多架日军轰炸机起飞后,分头对杭州、嘉兴、曹娥、南京机场进行轰炸。中国空军奋起还击,第九大队在曹娥上空同日军飞机进行激烈空战,击落日机4架。第四大队官兵们驾机升空后,在杭州上空击落日机16架,第四大队还协同第三、第五大队和航校暂编部队,在南京上空击落日军飞机14架,这一天,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本飞机4架。

    16日,当日本空军0多架轰炸机,对中国军队和重要目标进行攻击时,又被中国空军击落8架。

    17日,中国空军个大队共出动44架飞机,分批轰炸虹口日军阵地,给日军以重大杀伤。当日机进行拦击时,中国空军又击落日机架,在日军高射炮火打击下,飞行员阎海文驾驶的座机被日军炮火击中,阎海文被迫跳伞。当阎海文看到降落在日军阵地上,被蜂涌而来的日本鬼子包围时,他毫不犹豫地拨出手枪,向日军射击,一连击毙数名日军,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他自己,以身殉国。

    19日,中国空军出动0多架飞机,对在白龙港水域活动的日本军舰进行轰炸。战斗中,飞行员沈崇海,驾机勇敢地向一艘日舰俯冲,把一艘日军巡洋舰炸沉,自己壮烈牺牲。

    国民政府为了纪念首次空战的胜利,把8月14日定为“空军节”。

    淞沪会战初期,日军一度把华北战场作为次要战场,将主要兵力投放到上海。日军参谋本部在制定上海派遣军作战方针时,明确提出以精锐兵团在浏河镇方面登陆,以主力在吴淞方面登陆,占领上海及其背面的重要地带。

    中国方面,必须集中兵力,对入侵上海的日军进行猛烈阻击,迫使日军大本营把主要兵力投放到上海地区,在上海同中国军队决战。这样,中国军队背靠内地,一旦形势不利,70万军队可以从容撤退,上海的各种物资极时搬迁。中国可以用时间换空间,进行持久战,打破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由于中国军队战略意图明确,淞沪会战最初10天,尽管中国军队仓促上阵,仍一度占据了有利态势。

    14日,中日双方进行激战,中国军队于下午6时发起攻击。第9集团军向虹口、杨树浦之敌进攻,第87师占领沪江大学,第88师占领五洲公墓、宝山桥、八字桥等日军据点。日本侵略军未能前进半尺。

    16日,双方激战0多小时,日军没有进展。傍晚,中国海军第1号快艇,从江阴内河悄悄驶至黄浦江,当进至在黄浦江上活动的日本海军旗舰“出云”号00米处时,突然发射两枚鱼雷,全部命中敌舰,将日军旗舰“出云”号击沉。

    17日,中国陆军再次向据守虹口、杨树浦方向的日军进行反击,第87师占领了日海军俱乐部。当日军进行反击时,中国军队将其击退。第88师在八字桥、虹口公园、法学院等地,同日军进行激战。日军被迫退到江湾日本海军司令部的据点里,中国军队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

    18日,国军对日本驻上海海军司令部发起猛攻,由于日军构筑了永久性工事,未能攻克这个据点。

    19日,第9集团军6师从西安赶到上海,师长宋希濂当即指挥全体官兵进入阵地,与第88师、第87师紧密配合,激战一昼夜,突破日军阵地。

    0日,中国空军配合陆军进攻,轰炸日军据点,多枚炸弹落在日军驻上海海军司令部据点。次日,6师官兵攻入汇山码头,致使日本海军陆战队遭受严重损失。

    此时,日军经过两次大增兵,在淞沪战场上的主要兵力有藤田进第师团、山室崇武第11师团、吉住良辅第9师团、荻洲立兵第1师团、伊东政喜第1师团。日军增强了兵力兵器以后,开始对中国军队发起猛烈攻击。

    日,日军第、第11师团等共8个旅团,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先以一部兵力沿蕴藻滨向黄浦江西岸登陆,再以主力在川沙河口、狮子林、吴淞一带强行登陆。日军对这次登陆进行了充分准备,中国军队一线守备部队对此准备不足,没有有效阻止日军的冲击。登陆日军占领海际滩头阵地后,一面指挥后续部队上岸,一面向吴淞、宝山、罗店、浏河之间地域发起攻击,企图扩大登陆地域。

    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得知日军两个师团在吴淞一带强行登陆,但由于设在南翔的司令部与各部队的电话线大部被炸毁,通讯联络中断,张治中立即率指挥部班子主要成员,前往江湾。

    第87师师部设在江湾叶家花园。张治中骑着在中途拦下传令兵的自行车,来到师部,分别听取了第87师师长王敬久和第6师师长宋希濂的汇报,当即命令第89师、第11师向宝山、罗店疾进,坚决阻止上岸的日军。

    17时,一场反击战开始了。第89师官兵驱逐了占领狮子林的日军。教导团官兵同张华滨的日军形成对峙。第11师官兵冒着敌机的猛烈轰炸,向罗店发起攻击,歼灭部分日军,收复了罗店。这次反击战斗的胜利,不仅稳住了防御正面,也掩护了后方的交通,使后续部队能够陆续进入预定地域。意义重大。

    4日,陈诚指挥第15集团军先后到达上海。中国军队得到众多兵力补充后,向日军发起新的反攻。第98师组织力量对占领吴淞、宝山的日军进行反击,激战至傍晚,歼灭日军000多人,把进攻吴淞之敌击退。但日军又于7日、1日组织多次反扑,中国守军同日寇进行反复搏斗,罗店等阵地数次易手,由于日军第11师团投入较多兵力,中国守军伤亡惨重。7日,罗店阵地最终被日军攻占。1日,吴淞镇再度被日军攻占。

    日军占据罗店、吴淞镇等据点后,又调集10多艘军舰,于9月5日用军舰火力掩护,向宝山发动猛攻。中国守军58团第三营官兵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浴血奋战两昼夜,击退日军多次攻击,终因双方力量相差悬殊,500多名官兵大多以身殉国。

    在抗击日军登陆的数十天激战中,中国守军尽管伤亡较大,但士气高昂,作战勇敢,面对强敌连续进攻,宁死不屈。这不仅在军事上延缓了日军的进攻,还在精神上给日军以强大压力。日军一些高级将领深感不安,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再次紧急呼吁,要求日军参谋本部增加兵力。日本海军军令部部长向天皇奏说:“上海的陆上作战迟迟未有进展,需要加强陆军兵力。”

    日军连续向淞沪战场增加兵力,日军统帅部决定,把侵华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向从华北转移到上海。日军制定《作战计划大纲》时明确提出:大致以10月上旬为期,在华北与上海两方面发动攻击,务必给予重大打击,造成使敌人屈服之形势。

    抗战爆发后,白崇禧遵蒋介石要求,于8月4日乘蒋派的飞机由广西直达南京,随即被任命为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白崇禧到南京引起了日方的关注,日报曾以“战神来到南京,中日战争不可避免”为题,对他进行了报道。这应该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白崇禧到南京,说明蒋桂两大军事集团,团结抗战的局面形成;二是白对抗战计划有自己的见解。淞沪会战不久,白崇禧到前线视察后,即建议蒋介石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

    蒋介石接受了白崇禧的建议,于9月11日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这样,蒋介石就把淞沪会战的指挥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到9月中旬,中国军队陆续进入淞沪战场兵力,已有4个集团军,5万人。

    随着会战规模扩大,由薛岳任总司令的第19集团军,调到第三战区。9月1日,蒋介石对中国军队防御部署进行了调整。张治中由于过度辛劳,连走路都困难,调离淞沪战场,担任大本营管理部长。蒋任命朱绍良担任中央集团军司令兼第9集团军总司令。陈诚担任左翼作战部队的总司令,下辖第19和第15集团军,原第15集团军副总司令罗卓英,担任该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担任右翼作战部队总司令,下辖第8和第10集团军。这时,中国军队在淞沪战场上已经有5个集团军。

    9月下旬,日军上海派遣军的总兵力达到0多万人,即于9月0日拂晓,向中国守军发动猛烈进攻,中国军队打得十分艰苦,伤亡惨重,万桥、严桥、陆桥等多处阵地被日军突破。

    蒋介石得知这一情况,即问陈诚:“你认为应该怎么打下去?”

    陈诚认为,在日军优势装备攻击下,部队已经无法再打下去了,他不便直说。便说道:“如果没有援军赶到,即应该转移阵地,调整部署后继续抗击。”

    10月1日,蒋介石命令左翼作战部队向蕴藻滨南岸、施相公庙、浏河一线阵地转移。10月上旬,中日双方军队在蕴藻滨南阵地进行激烈争夺,双方伤亡很大。

    中国军队为了加强中央防线的兵力,蒋介石命令廖磊的第1集团军,加入大场方向作战,归中央集团军指挥。并把蕴藻滨南岸地区划归中央集团军防守。10月中旬,第三战区调整部署后,于19日发起反击。

    中国军队发起反击的时间,与日军发动步兵、坦克、炮兵联合进攻的时间相差无几。中国军队虽然士气高昂,但武器装备落后,部队连续作战,伤亡很大,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反击乏力。7日,中央集团军主力转移到苏州河南岸阵地,组织新的防御。

    第88师5团二营官兵接到命令后,誓死不肯后撤。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指挥全营800名壮士,在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等地顽强阻击日军。连续激战4昼夜,直到0日才退入公共租界。

    中国军队800壮士英勇抗日事迹传开后,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赞扬,被一些国际人士称为抗日奇迹。

    11月初,蒋介石根据战局变化,把战役正面划分为左作战军和右作战军,撤销了中央作战军。淞沪会战以来,尽管蒋将国民革命军的精锐投入了五分之二,由于中国军队的装备落后,没有制空权,始终未摆脱被动局面。但坚守上海个月,是日本侵略者始料不及的。

    蒋介石坚守上海的态度一直很坚决,他曾表示,在上海坚守个月。11月初,当日本政府加强军事压力的同时,提出和谈条件,蒋介石予以拒绝。他表示,如果和谈,必须恢复到战前态势。不然,国民政府会被舆论浪潮所淹没。

    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其基本指导思想是速战速决。但淞沪会战延续近个月,日军屡次增加兵力,尚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会战态势,这显然同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指导思想不相符。

    日本参谋本部认为,“目前刻不容缓是迅速结束上海战役”。为此,日军统帅部于10月9日决定,继续增加兵力,迅速结束上海战役。

    日军这次增加兵力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数量上的变化,二是战术上的变化。特别是后者,对淞沪会战结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增兵数量上,日军参谋本部于10月0日决定,抽调第6、第18、第114师团,国崎支队、独立山炮第团、野战重炮第6旅、第1、第后备步兵团等部队,组成第10集团军,协同上海派遣军作战,任命柳川平助中将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

    与此同时,从华北抽调第16师团等部队前往华东,编入上海派遣军序列,参加上海战役。通过这次大规模增兵,日军参加上海战役的总兵力已达到仅陆军就个集团军,9个师团和陆军特种兵共0多万人。同时调集日本/5的海军、70%以上的空军部队,进行有力配合。

    在战术运用上,日军改变前几次在上海正面登陆的用兵方法,选择在上海南侧的杭州湾登陆,一旦登陆成功,就可以从侧背攻击防守上海的中国军队。

    杭州湾是浙江最大的港湾,钱塘江从杭州湾入海,河口呈喇叭口,潮汐显著,钱塘江潮是一大奇景,世界闻名。杭州湾海岸平直,近岸有10米以上的深水。海盐到乍浦之间海岸,可容纳1个师的部队登陆;全公亭至金山卫地区,可以容纳个师登陆,上岸后道路开阔,公路交叉,沪杭甬铁路直通上海,是上海地区50公里海岸线上最良好的登陆地域。一旦登陆成功,切断沪杭甬铁路,就形成南北合围之势,对中国守军威胁极大。

    杭州湾的登陆地形以及对上海防御的威胁,中国一些高级将领早意识到了。会战之初,设置了杭州湾北岸守备区,第三战区调张发奎任总司令的第8集团军4个师1个旅,担任杭州湾北岸守备任务,其基本任务就是防止杭州湾登陆。

    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方向的战斗越来越激烈,中国守军兵力越来越显得不足,而杭州湾北岸守备区的数万部队却只闻枪声,不见鬼子。于是这些满腔抗日热情的官兵们,纷纷要求到第一线打鬼子。第三战区的指挥官,也把杭州湾北岸部队当作预备队看待,一批一批急调上海战场。

    于是,一个致命的隐患出现了,守备从全公亭到乍浦这一段,长达数十公里海岸线的中国军队,只有第6师一部兵力和少数地方武装。这对于装备先进的日军登陆部队几乎构不成威胁。

    11月5日拂晓,日本海军舰炮齐鸣,对金山卫附近地域轰击了几个小时。紧接着,航空兵火力掩护第一梯队个师团,在全公亭、金丝娘桥、金山卫、金山咀等地段登陆。

    抗击数万登陆日军的国军,只有第军6师的两个连。日军如入没有设防的登陆场,000多名日军从全公亭地域迅速登陆,第一梯队登陆成功。

    蒋介石得到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大吃一惊,立即询问陈诚。陈诚听这个消息也大吃一惊,建议立即调整部署。蒋一面要求陈诚必须再坚守天,一面命令就近的6师、独立第45旅、第79师前往阻击,命令部署在清浦的第67军,迅速推进到淞江。但是,各部队由于通信、交通等方面原因,不能迅速赶到指定地点,如期进行反击。

    成功登陆的日军占领滩头阵地后,迅速向纵深推进,后续部队在海空军配合下,源源不断涌上岸来。

    日军登陆成功后的当天,第18师团部分兵力急速向沪杭铁路前进,该师团主力和第6师团向淞江进攻。当天晚上,日军进到金山县城,亭林镇一线地域。

    11月6日傍晚,从杭州湾登陆的日军渡过黄浦江,主力向淞江前进,对上海中国守军构成了重大威胁。第三战区指挥部命令第6师向亭林镇反击,命令第79师向金山反击,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组织第6、第107、第108、第6、第79师等,坚决守住黄浦江上的各个主要渡口,巩固淞江地区防御,阻止日军的进攻势头。

    第67军在淞江县城与日军激战天夜,击退了日军组织的多次进攻,完成了“死守三日”的任务后,向昆山突围。第67军在突围时,中将军长吴克仁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以身殉国。牺牲时年仅4岁。

    日军第10集团军凭借强大的兵力兵器,在杭州湾登陆成功后,连续突破中国守军防线,迅速北上,8日拂晓,其主力渡过黄浦江。

    11月9日,日军主力占领淞江城,战场形势对中国军队越来越不利。为争取主动,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和陈诚向蒋介石建议,中国军队应该果断撤出上海,向第二道防线转移,然后在第二、第三道防线上抗击日军,消耗日军。

    蒋介石经过思考,认为白崇禧等人提出的这一建议可行。于是果断下令淞沪战场前线部队撤退到吴县至福山一线防御。

    11月1日,上海市区沦陷。

    淞沪会战,以中国贫穷落后之基础,与数十万现代化的日本军队相抗衡,中国军队坚持了个月,而且还能够有计划的撤退。淞沪会战日军伤亡9万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打破了日军鼓吹个月灭亡中国的叫嚣。

    这次会战,不仅为大量工厂设备及其物资运往内地争取了时间,创造了条件,而且造成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英国伦敦《泰晤士报》评论说:“日本尚未获得其摧毁中国军队之主要目的,即此次两军作战,华方伤亡之故惨重,但10周之英勇抵抗,已是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乃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尤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阵地,彼竟守至10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影响云。”

    当然,中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军死伤近5万人。日本侵略军侵占上海后,焚烧、屠杀、奸X、掳掠,无恶不作。由于日军到处放火,上海的大火烧了半个多月,绵延数公里。广德县城烧得只剩下一座宝塔和一个教堂里的十字架。

    淞沪会战,对于日本来说应该是一场灾难,使得日本速战速决成为梦想。而近10万日军伤亡,也成为近代以来最大牺牲。日本为打赢这次会战,动员了几乎全部的战略空军和70%的海军,这是日本法西斯集团所没有想到的。

    那么,日军攻占上海后,下一步将向何处进攻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