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尤物娱乐圈 > 第二百四十章:沉默是金

第二百四十章:沉默是金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苏辰知道这一切都是事实,苏辰也曾研究过南北圈,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当一个时代都已经倒下,如果在没有人站出来,人也会被这个倒下的大时代砸的再也站不起来,显然叶问在那个时刻站了出来。

    叶问也上了金楼。他出身显赫的老婆,已经带着孩子回了娘家,这是稳妥保全之举,免得叶问分心。

    “男人过了四十,要做有把握的事情”,但这种事,谁敢说有把握?金楼之上,共有三位高手给叶问指路,很有针对性,分别代表宫宝森的三种武功:八卦掌、形意拳,以及六十四手。

    “指路”不只是武功招数,还有竞技心理。三姐介绍八卦掌,八卦手黑,要叶问“小心”;账房先生用的是形意拳,形意拳霸道,提醒叶问“别轻敌”;最后的勇哥则有些莫名其妙,六十四手是宫家的绝学,南方当然没有人会,勇哥打“杂家”,意在模拟六十四手的“千变万化”,一串炮仗之后,要叶问“追风赶月别留情”。

    南方拳师调动了大量资源,帮叶问“出头”。挑战宫宝森之前,叶问能得到高手们的指点,还是得益于昔日的“北拳南传”。因此,指路虽然理所当然,却也有考试作弊之嫌。前辈们指路,在影片中还有另一个作用,即虚拟宫宝森与叶问的比武。但这场比武没有发生,宫宝森高坐在金楼之上,等待叶问的则是完全不同的考验。

    宫宝森给叶问讲了一件5年前的旧事,这件事与他一生都有重大关联。中华武士会成立之初,南方的一个人,将他大师兄李存义的会长头衔生生夺去。此人名叫叶云表,“是位人杰”,他拿着一块饼,让李存义掰开。但毫无疑问,李存义掰不开这块饼,因为他遇到了一个无法回避,又无比尖锐的问题:“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于是,沉默良久的李存义,将中华武士会的会长让给了叶云表。(这不是真实的历史。中华武士会是由叶云表、马凤图、李存义等共同创立的,叶云表的会长之职是众人推选的,他也不是佛山人。李存义曾传授形意拳给叶云表,李较其年长8岁,叶肯定不会让李“掰饼”。)

    叶云表的逻辑无可辩驳。“拳有南北”是客观事实,但国家不能有南北分野,只能有一国,即华夏。中华武士会创建于1911年,其后辛亥革命、南北对立,“国有南北”之问更具现实意义。以爱国自诩的武术家们,当然不可能承认“国有南北”,那么这饼又如何掰得开?在影片的叙事中,叶云表举起了民族国家的大旗,宫宝森的大师兄李存义只能从命。既然国无南北,那么北方武林辛苦创建的中华武士会,让一个佛山人当会长,又有何不可?李存义也许胸怀宽广,心服口服之后主动让贤,但宫宝森等年轻一辈的拳师,在一旁或许心存芥蒂。

    从1911年到196年,华夏外有异族侵略,内有军阀混战,到了日军侵华战争的前夜,“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这一命题,更显出其巨大价值。后来,宫宝森接了李存义的班,主事中华武士会,“国无南北”更成了他的人生信条,驱动着他促成“北拳南传”,宣扬抗日救国,来佛山“造时势”。在他晚年隐退之际,他又拿出了这个问题,抛给了叶问。

    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之问,才是宫宝森真正的底牌。按宫宝森最初的计划,他是要打败“搭手”的拳师,以武力震慑广东武林之后,再向这些手下败将提问,从而统一南方武林,实现“南拳北传”。但宫宝森临时改变了态度,提出“不比武功,比想法”,直接“以前辈的话问一句”,让叶问掰开他手中的饼。

    5年前,佛山人向北方拳师们提出的问题,宫宝森又原封不动送还给了佛山人。但在5年之后,南北形势已经调转。以宫宝森为首的北方拳师们强势南下,试图统一武林,南方阵营显得极为弱势。“北拳南传”已成,但“南拳北传”遥遥无期,像是南方拳师欠北方的;既然如此,还是让佛山人自己说说,国家是否有南北之别吧。宫宝森的话中满是正义,南方拳师们要认清“时势”。特别是在陈济棠出兵反蒋,“局势一触即发”的时候,该让佛山人表态了。

    此刻,宫宝森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叶问陷入了当年李存义的困局。假如叶问妄称“国有南北”,那么他就丧失了作为华夏人的合法性,被武林所不容;假如他坦承“国无南北”是政治正确,那么“南拳北传”、统一南北武林,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对南方拳师们而言,是难以承受的代价。账房先生对叶问的处境做了个贴切的比喻:“太极杨露禅有‘鸟不飞’的绝技,麻雀在他的手里飞不起来,是因为无处借力。”

    宫宝森将自己一生的信条,交给叶问评判,他是叶问面临的一座高山。可他没有想到,叶问给出了另外一种答案。宫宝森败了。

    据王家卫导演介绍,掰饼之战中,叶问用了掌心向上的“慈悲的阳手”、掌心向下的“超度的阴手”,最后使用了咏春“听桥”,才把饼掰开。把饼掰开并不难,宫宝森甚至愿意叶问掰开这饼,好听听他说什么。但随后叶问的几句话,却让宫宝森既吃惊又佩服。叶问说道:“其实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这块饼是一个武林。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真管用的话,南拳又何止北传呢?”

    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叶问之于宫宝森,就像广义相对论之于牛顿力学。宫宝森提出了“国无南北”的范式,想要掰开这块饼,就必须要有更先进的范式取代之。叶问回避了“国有南北吗”这一问题,并用“世界”取代“国家”,这个逻辑自然也是成立的。在叶问看来,“国无南北”已经是次要的问题,“整个世界”才是他要去征服、面对的。而“勉强求全”一句,自然是指试图“南拳北传”、统一武林的想法,对于当时的华夏武术界,这确是“固步自封”,因为单靠南拳北传,是无法实现宫宝森以武兴国的梦想的。于是,“国有南北吗”之问,就这样被消解掉了。

    叶问说“在你眼中,这块饼是一个武林”,其实是很狡猾的。因为在宫宝森眼中,这块饼可不是武林,而是他一生所热爱、维护的国家(在海外版的英文字幕中,倒是明确说了是一个国家:Toyou,thiscakeisTHEcountry。感觉相当微妙)。但如果叶问承认饼是国家,那么他也就掰不开了,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接着,叶问用一个假设,说明了他的态度:“真管用的话”。假如武术、“南拳北传”,以及其背后的理念真的管用,那么它会自然发生,无需人为促成。“何止”这个反问句,才真的打中了宫宝森的软肋,让他不得不认输。宫宝森当然明白,在现代文明、洋枪洋炮面前,武术早就“不管用”了。从更高的层面看,武术的“不管用”,才是“南拳北传”迟迟没有成功的原因。“国有南北吗”之问,仍有其价值,但和叶问的话相比,这像是一个陈旧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功夫还“管不管用”,管用的不是功夫,而是真正秉持功夫信念的人。宫宝森的问话是现在,叶问的回答是未来。于是叶问的“何止北传”完全盖过了宫宝森的“北传”。

    “不比武功,比想法”,虽然宫宝森“没有输在武功上”,但想法显然比武功更重要。宫宝森的内心深处,当然也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他是要退下来了。

    武术虽已“不管用”,但武术背后的精神、信念依然成立。叶问后半生颠沛流离,蛰居港岛,却成为一代宗师,凭的就是这股信念。他师父陈华顺说过,“一条腰带一口气”,叶问就凭这口气做人。

    宫宝森输得太漂亮了。他的威望不但丝毫无损,还赢得了南北武林同袍们的共同尊敬。他的“南拳北传”虽然没有达成,功夫的信念却仍然留存。可惜随后风云突变,日军侵华,华夏万里河山沦为焦土。宫宝森惨死于马三之手,宫若梅自称“天意”,为父报仇,只是昔日武林留给世间的最后一瞥。金楼之会,成了华夏武林最后一件盛事,如梦如幻,早已烟消云散了无痕迹。

    “凭一口气,点一盏灯。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宫宝森说。“念念不忘”一语,是宫宝森对自己的总结,也是他留给叶问、留给武林最后的话。这绝非中华武士会会长的豪言壮语,而是一代宗师对同属旧时代、却必须面对新时代的晚辈的寄望。说这话时,宫宝森是满怀悲哀和坚持的。一个辉煌的时代就此落幕,满堂贴金的共和楼被日军占领,世界堕入了无边的黑暗。那么华夏武人,要点起一盏灯,等待那些缺席的人。这是一次信念的传递叶问就这样接过了宫宝森的火把。

    “金楼之会”是叶问赢了,南北拳师们对峙的危机也随之而解。但“眼睛里只有胜负,没有人情世故”的宫若梅又在金楼摆下了霸王夜宴,还莫名其妙地胜了叶问。事后两人都饱经苦难,被时代流放到了港岛,虽是念念不忘,可惜“叶底藏花”却再也没有回响。大时代,无非是种选择。宫若梅和叶问不同,她选择留在了自己的时代。

    《一待宗师》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武林故事,许多人其实都说是王家卫让梁朝伟走上了神坛,其实许多人都不知道梁朝伟背后的努力。

    王天林曾经这样评价过梁朝伟,说梁朝伟是他这一生认为最努力的人,他还专门写了一篇介绍梁朝伟的文。

    全文就是这样的:我是在5月日早上看到电视新闻里关于伟仔在法国得奖的消息的。当天,就有不少人打来电话跟我聊起了这件事,听语气,所有人都很高兴,我自然也很开心。

    伟仔勇夺康城影帝,为港人争光,不仅港岛人脸上有光,全体华人也都有理由为此高兴。要知道,港岛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康城影帝!而大陆也仅有一位。我从来没有想到港岛电影在国际上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港岛电影在90年代中后期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能有如此成绩,可喜可贺。看着港岛电影从辉煌走向低迷,如今伟仔得奖,确实是一针强心剂,我想谁都不会再有理由不努力拍电影了。

    关于伟仔,我几乎是看着他成长起来的。从无线至今,我一直很注意他。其实他和无线的合约到期以后,有两条路摆在他的面前,一是继续留在电视台发展,二就是拓展自己的事业。结果,他选择了后者,从现在来看,他的选择是很对,但在当时,我是有点替他担心的。我知道他一旦选择了拍电影,要么就很成功,要么就很平淡,没有其它的可能性。结果,我的猜测是对的,有一段时间,港岛电影很混乱,他自己也很困惑,虽然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但当时是没的他选择的。但还好,一切都过去了。

    他是个很特别的孩子

    从我第一次看到伟仔的时候,我就感觉这个小孩很特殊。

    艺训班里那么多学员中,就属他最靓仔,也最难驯化。老师说,教这个靓仔很头疼,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别人上堂中规中矩,他虽然很认真上堂,但就是不按老师的话去做,问他话也不理,样子又特别乖仔,斯斯文文的,但就是爱找些麻烦。现在看来,那时的伟仔已经好有演戏的想法,其实早在艺训班的时候,他已经胜了别人一大筹了。

    后来林丽珍选中伟仔做「四三零穿梭机」,认为他可塑性很强,几特别。其实也是啊,你看那时还有谁比他更靓仔呢?

    其实我到现在都觉得依伟仔的成熟性格不适合做儿童节目,但林丽珍不这么想,结果证明她是对的,而我错了。「四三零穿梭机」是当时无线的金牌节目之一,是伟仔把它带到了这个高度。据我所知,当时看伟仔节目的小朋友,至今还能做到伟仔的戏场场捧场。也许这就是一个明星深入人心的表现吧,也是当时港岛电视业兴旺的最好体现,你看现在还有哪个小朋友会看「四三零穿梭机」呢?都坐到电脑前打游戏了!这个节目也早就不存在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的。

    当时我就跟别人说,伟仔个仔前途无量。但我还有一重疑虑,即是,如果当初毕业时无人要他,那怎么办呢?是!伟仔是可以好红,好优秀,好巴闭,但如果当时放弃了他,或者他一旦放弃了自己,那他同样可以好堕落。其实那时的伟仔,如同好多人所讲,有自闭倾向,他的那些想法、对演戏的看法,都跟别人不同,别人亦不明。但好在老天眷顾伟仔,让他可以顺利发展。他自己亦争气,很懂得如何在这个圈生存。所以说,伟仔他很特别。

    我听到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无线对待伟仔并不公平,搞到他很残。

    也许无线会反驳说“我们都很将伟仔当宝!”其实这也是事实。但当时港岛的观众甚至全世界的华人都要看伟仔,正因为如此,所以无线对待伟仔并不好,他们根本不想让伟仔休息!

    「鹿鼎记」以后,所有人都认识了梁朝伟,「新扎师兄」以后,所有人都喜欢了伟仔,包括我亲戚家、朋友家的孩子。当然,我说过,伟仔一定会红。其实在他刚进无线的时候,“梁朝伟拥有难得的天赋和潜力”就已经几乎是无线上上下下达成的共识了,就看高层的决策者以后怎么去捧他了。但我估不到他会红得那么快!为什么呢?因为他有条件,有运气,更有实力!再加上一部「新扎师兄」,熟悉伟仔的人、且看过这部戏的观众,心里都应该明白,无线历史上的这部经典之作,其实就是为伟仔量身定做的。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描述「新扎师兄」对于梁朝伟本人、对于观众、对无线本身,甚至对于港岛社会某方面所起的作用。「新扎师兄」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张伟杰同样如此,所以只要是看过这部戏的人,杰仔就会留在他们的心里,甚至会永远牵挂住这个靓仔师兄。这种记忆是很温馨的,就好象现在的一些人回忆起自己当初年少时看「四三零穿梭机」的时光一样,虽然一去不复返了,但看到如今贵为康城影帝的伟仔,每个人都会唏嘘时光的流逝。比如当年的五虎将,如今只剩下伟仔和华仔继续打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