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历城军校一期学员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注意到周围的人都看向自己,朱以海这才是反应过来,赶紧上前几步,笑着说道:
“王爷不必太过苛责,现在的宗亲子弟,哪个不是不谙世事,哪个不贪图玩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是是是,世叔说得对……”
急的如同热锅上蚂蚁的二世子根本没留意朱以海在说什么,只是仓皇的点头附合,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这话不对味啊!
乍一听起来好像是在为自己求情,可仔细的一想,朱以海这话明摆着是在火上浇油,把自己放在火上去烤,根本起不到消气的作用。
果然,鲁王朱以派听了更加生气,怒声道:
“你看人家北直隶的宗亲子弟,一些年少的都已经去京营锻炼,更有不少人甚至已经去地方任职。”
说到这里,朱以派一脸的恨铁不成钢,说道:“可再看看你这逆子呢,不学无术,整日贪图玩乐还不够,甚至学那粗鄙武夫搞起私盐来了。”
说到这里,朱以派起身指着二世子,颤颤巍巍的吼道:
“你这般的胡作非为,叫其他王爷知道了,岂不嗤笑我朱以派无能!”
朱以派越是生气,朱以海离自己的目标也就越近,心里就愈发的高兴。
不过朱以海也不敢多说,怕暴露了自己的心思,只是站在一旁时不时的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我…这…”
二世子本就是懦弱无能,鲁王已经愤怒到这等地步,他也就根本不敢吭声,只是在心中盼望能早点过去。
不过这些看在朱以派的眼里,就好比是不打自招,根本不知道该解释什么一样。
这件事完成迅速的很,朱以海都没想到王争的动作能这么快,那个神秘的人和自己前后脚进王府,第二天就发现世子和几个青楼女子睡在柴房。
这种事情要说不是王争下的命令,那巧合也太大了些,再者说了,二世子虽然纨绔,可估摸着也不敢做出这种事。
不过若是反着想回来,自己颇为头疼的事情,计划了如此之久,对王争来说却怎么好像简单的像是翻一翻手掌。
没什么意外,二世子被震怒的鲁王朱以派取消袭爵之权,被发回老家守陵,算是有苦说不出。
相比二世子十分不情愿的离开滋阳鲁王府,这几天朱以海却是乐得合不拢嘴,做梦都要笑醒,这梦寐以求的事情来地似乎有点太容易了些。
不过也没高兴多久,朱以海对王争起了警觉之心,这个忠烈伯,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手段和秘密?
……
崇祯十五年三月初的一天,一大早,李岩便是早早来到位于历城的军议司衙门。
坐到自己的位子上之后,他却并没有急着处理政务,却是用手拄着下巴静静的思虑起来。
忠烈伯、左都督、山东总兵王大帅已经回来几个月了,起初可能是由于长久未曾回家的缘故,大家心照不宣,并没有谁直接去打扰他与一家老小团聚。
到了上个月,军议司各个分处分署的主事官员才接到通知,陆陆续续的赶来历城,汇报王争离开后山东六府发生的一些大事小情。
此时坐在军议司首席位子上的李岩,再也不是当初在杞县的那个毛头小生,看上去让人颇为信服。
尽管已经被人称作“李布政”,可李岩每日还是非常谦逊,待人温和,从不讲究什么排场和面子工程。
其实不只是李岩这些年变化很大,跟了王争更久的管清天也一样。
身为军议司的二把手,他和李岩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多年以来一样是井井有条,从没出过什么纰漏。
管清天虽然已经年近四十,可依旧是神采奕奕,自己多了不少度量,遇事沉稳有见解,好像是山东军的大管家。
不过近些年来,管清天对朝廷的看法明显在不断变化,从前一提到当今的崇祯皇帝,他就是面色庄严。
可到了现在,管清天对王争毕恭毕敬,提到朝廷的时候却并没有和往常那么大的反应。
无论李岩还是管清天,亦或是顾君恩这些后起之秀,对忠烈伯的知遇之恩都是念念不忘。
他们从前都不受朝廷待见,却因为王争轻飘飘的一句话改变了原本的命运,现在都成了一方名士,可是朝廷在干什么?
说起来,现在的地位除了自己近些年的打拼之外,王争的提携相助更是不可或缺。
将堆积起来的政务全部处理后,李岩并没有就此搁置,紧跟着又从头至尾过目了一遍,这才是重重的“呼”出一口气,走到外面背着手轻声问道:
“小梅,什么时辰了?”
“回李布政,差三刻就到午时了。”
听到李岩问话,边上侍立的丫鬟根本不敢怠慢,行了个礼便是低头说道。
“嗯。”
点点头,李岩走下几步来到院子里,来回的环视一眼,自顾自的说道:
“午时了,日头过的可真快啊。”
这院落是军议司内专门拨出来的,毕竟李岩是左军议这等大员,说出去也算是山东军文臣之首,处理政务的地方怎么能寒酸。
话说回来,不仅仅是李岩,右军议管清天、参谋处主事顾君恩,还有黄阳、董有银、邓黑子和高亮这些地位很高的武将,山东军内都有分配院落。
除此之外,山东军对每一级文武将吏的待遇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总的来说,平时的月粮、俸禄和战时战后的赏银、赏田都是极为丰厚。
就算是普通聚耕农庄中的农户,还有盐厂、盐田的工人,月银和田亩待遇相比大明其它地方,一样是不低。
由于前几年王争在山东全省内推行的军校政策,现在六府内的各个城镇,几乎都盖起了不同程度的私塾、学堂和书院。
起初不少百姓不太相信,毕竟读书识字,在这个年代早就被东林党人和士绅大户垄断。
至于那些私塾、学堂,甚至是更高一级的书院,根本不是一般穷苦人家能上得起的。
不过没多久他们就是发现,山东军所建立的一系列教育机构,全部都是免费,而且甚至有机会咸鱼翻身,直接成为山东军的一员。
在忠烈伯王争的大力推行下,山东及其附近百姓的教育程度十分明显的在逐年提高。
就是今日,第一批从私塾、学堂和书院中毕业的青年将来到历城,成为历城军校的第一期学员。(未完待续)
注意到周围的人都看向自己,朱以海这才是反应过来,赶紧上前几步,笑着说道:
“王爷不必太过苛责,现在的宗亲子弟,哪个不是不谙世事,哪个不贪图玩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是是是,世叔说得对……”
急的如同热锅上蚂蚁的二世子根本没留意朱以海在说什么,只是仓皇的点头附合,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这话不对味啊!
乍一听起来好像是在为自己求情,可仔细的一想,朱以海这话明摆着是在火上浇油,把自己放在火上去烤,根本起不到消气的作用。
果然,鲁王朱以派听了更加生气,怒声道:
“你看人家北直隶的宗亲子弟,一些年少的都已经去京营锻炼,更有不少人甚至已经去地方任职。”
说到这里,朱以派一脸的恨铁不成钢,说道:“可再看看你这逆子呢,不学无术,整日贪图玩乐还不够,甚至学那粗鄙武夫搞起私盐来了。”
说到这里,朱以派起身指着二世子,颤颤巍巍的吼道:
“你这般的胡作非为,叫其他王爷知道了,岂不嗤笑我朱以派无能!”
朱以派越是生气,朱以海离自己的目标也就越近,心里就愈发的高兴。
不过朱以海也不敢多说,怕暴露了自己的心思,只是站在一旁时不时的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我…这…”
二世子本就是懦弱无能,鲁王已经愤怒到这等地步,他也就根本不敢吭声,只是在心中盼望能早点过去。
不过这些看在朱以派的眼里,就好比是不打自招,根本不知道该解释什么一样。
这件事完成迅速的很,朱以海都没想到王争的动作能这么快,那个神秘的人和自己前后脚进王府,第二天就发现世子和几个青楼女子睡在柴房。
这种事情要说不是王争下的命令,那巧合也太大了些,再者说了,二世子虽然纨绔,可估摸着也不敢做出这种事。
不过若是反着想回来,自己颇为头疼的事情,计划了如此之久,对王争来说却怎么好像简单的像是翻一翻手掌。
没什么意外,二世子被震怒的鲁王朱以派取消袭爵之权,被发回老家守陵,算是有苦说不出。
相比二世子十分不情愿的离开滋阳鲁王府,这几天朱以海却是乐得合不拢嘴,做梦都要笑醒,这梦寐以求的事情来地似乎有点太容易了些。
不过也没高兴多久,朱以海对王争起了警觉之心,这个忠烈伯,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手段和秘密?
……
崇祯十五年三月初的一天,一大早,李岩便是早早来到位于历城的军议司衙门。
坐到自己的位子上之后,他却并没有急着处理政务,却是用手拄着下巴静静的思虑起来。
忠烈伯、左都督、山东总兵王大帅已经回来几个月了,起初可能是由于长久未曾回家的缘故,大家心照不宣,并没有谁直接去打扰他与一家老小团聚。
到了上个月,军议司各个分处分署的主事官员才接到通知,陆陆续续的赶来历城,汇报王争离开后山东六府发生的一些大事小情。
此时坐在军议司首席位子上的李岩,再也不是当初在杞县的那个毛头小生,看上去让人颇为信服。
尽管已经被人称作“李布政”,可李岩每日还是非常谦逊,待人温和,从不讲究什么排场和面子工程。
其实不只是李岩这些年变化很大,跟了王争更久的管清天也一样。
身为军议司的二把手,他和李岩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多年以来一样是井井有条,从没出过什么纰漏。
管清天虽然已经年近四十,可依旧是神采奕奕,自己多了不少度量,遇事沉稳有见解,好像是山东军的大管家。
不过近些年来,管清天对朝廷的看法明显在不断变化,从前一提到当今的崇祯皇帝,他就是面色庄严。
可到了现在,管清天对王争毕恭毕敬,提到朝廷的时候却并没有和往常那么大的反应。
无论李岩还是管清天,亦或是顾君恩这些后起之秀,对忠烈伯的知遇之恩都是念念不忘。
他们从前都不受朝廷待见,却因为王争轻飘飘的一句话改变了原本的命运,现在都成了一方名士,可是朝廷在干什么?
说起来,现在的地位除了自己近些年的打拼之外,王争的提携相助更是不可或缺。
将堆积起来的政务全部处理后,李岩并没有就此搁置,紧跟着又从头至尾过目了一遍,这才是重重的“呼”出一口气,走到外面背着手轻声问道:
“小梅,什么时辰了?”
“回李布政,差三刻就到午时了。”
听到李岩问话,边上侍立的丫鬟根本不敢怠慢,行了个礼便是低头说道。
“嗯。”
点点头,李岩走下几步来到院子里,来回的环视一眼,自顾自的说道:
“午时了,日头过的可真快啊。”
这院落是军议司内专门拨出来的,毕竟李岩是左军议这等大员,说出去也算是山东军文臣之首,处理政务的地方怎么能寒酸。
话说回来,不仅仅是李岩,右军议管清天、参谋处主事顾君恩,还有黄阳、董有银、邓黑子和高亮这些地位很高的武将,山东军内都有分配院落。
除此之外,山东军对每一级文武将吏的待遇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总的来说,平时的月粮、俸禄和战时战后的赏银、赏田都是极为丰厚。
就算是普通聚耕农庄中的农户,还有盐厂、盐田的工人,月银和田亩待遇相比大明其它地方,一样是不低。
由于前几年王争在山东全省内推行的军校政策,现在六府内的各个城镇,几乎都盖起了不同程度的私塾、学堂和书院。
起初不少百姓不太相信,毕竟读书识字,在这个年代早就被东林党人和士绅大户垄断。
至于那些私塾、学堂,甚至是更高一级的书院,根本不是一般穷苦人家能上得起的。
不过没多久他们就是发现,山东军所建立的一系列教育机构,全部都是免费,而且甚至有机会咸鱼翻身,直接成为山东军的一员。
在忠烈伯王争的大力推行下,山东及其附近百姓的教育程度十分明显的在逐年提高。
就是今日,第一批从私塾、学堂和书院中毕业的青年将来到历城,成为历城军校的第一期学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