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孙文北上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以张作霖为首的“国家统一委员会”率先通电全国,以“和平统一”为目标,要求孙中山、各地方势力、各党派停止纷争,齐集北京共襄国事。以期待建立一个统一军政、民政、财政与外交的联合政府。
正史上本来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奉系战败并退出关内。接着直系首领曹锟贿选总统,奉系人马主动进行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手下高级将领冯玉祥趁机发动“北京政变”赶曹下台。在1925年元旦孙中山在冯、张的联合邀请下赴北京共襄国事,但是因健康原因,在3月25日病逝。从此国民党群龙无首,分裂为“西山会议派”、胡汉民派、汪精卫派、孙科派、两广军人陈济棠、李宗仁等地方势力。然后拥蒋的冯玉祥、阎锡山等或分或合,各地方实力派与中央又是一番龙争虎斗,让日本人趁机占了个便宜。
历史的滚滚车轮在张汉卿的努力下,终于按照他的努力有了些变化。在张汉卿盛情邀请下,到上海后“专理党务”,致力于中华革命党的改组工作,并和廖仲恺、朱执信等筹办理论刊物《建设》的孙中山欣然离沪赴京,筹开国民会议,比异时空整整提前了1年。
正憧憬于力排各派系(尤其是奉系)、保持对北方局势的影响的曹锟与吴佩孚两位直系首领被张作霖的通电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对孙中山的到来有一丝敌意和慌乱,但是也不得不做出一种姿态,通电表示欢迎孙中山北上。
面对党内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怀疑,以及对他北上安全的考虑的质疑,孙中山以一个革命者的伟大气魄,坦然面对,置生死于度外,于1922年10月25日携夫人宋庆龄乘专列北上。
10年前的1912年,他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身份,依“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至专制政府既倒,民国卓立于世界,即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的誓约,亲赴北京,与袁世凯面谈,向袁表示,退出政界,建设中国铁道。8月,经宋教仁从中斡旋,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合并,改组为国民党。25日,孙中山在北京举行的国民党成立大会中被选为理事长,但孙中山以“决不愿居政界,惟愿作自由国民”,即委宋教仁为代理理事长而自己出任总部于中国铁路总公司经理。从此再未踏足北京。而今重游故土,物是人非,前生往事如梦般在眼前影现。
自己注意到张汉卿还是在民国7年,这个时年18岁的人称“少帅”的公子哥儿,虽然出身大军阀家庭,却思想新潮,身体力行鼓吹民主。在自己革命的低潮时,高举“三民主义”大旗,让他欣慰不已。作为东北王张作霖的长公子,他的影响力非常巨大,自己在东北的国民党干部们所传来的消息都是正面褒扬张汉卿,东北新政已经显现出来的巨大成就和发展潜力常常让他心慕不已。他也曾指派李章达经黑龙江前往苏俄考察,以切身调查真正的状况,亦得到了正面的评价。暨张汉卿为国家计,毅然出兵收复蒙古,解决了影响国家统一的大祸患,更是显示出他忠心为国的责任感和爱国之情。再后来的表现更让时人大跌眼镜,张汉卿竟然先得甘肃,而后乘直皖战争之际,果断取陕西,而后又以自治为幌子在短短数月内克湖北、湖南、安徽,接连得手。最后才以直系江西作为胜负手,逼其应对。连吴佩孚这政治老手也在这种局势下乖乖束手,听任人民军逐走陈调元。这对直系的威信的打击是沉重的。
也是这个少帅,不畏日本强敌,敢于言战,无论动机为何,其全面战争、人民战争的思路却是非常正确的。人民军辖下政府已完成从军政到训政的转变,照此趋势,他也预见到人民党将会在未来毫无悬念地执政----这是确定无疑的。至于人民军在一党专政后是否能够勇于放下手中的权力,达到他的另一个理想“宪政”阶段,以彻底实现全民选举,他虽无法预料,但想到统一国家的理想可能会在他这一代完成,终究还是十分开怀的。
作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公”为重要的政治理念之一的大思想家革命家,年届56的他,在感慨国民党内部人才凋零的同时,多么欣慰有一个合格的革命人来继承他未竞的事业啊!
列车徐徐停下来,北京站到了。宋庆龄掀起车帘,望了望窗外台潮的欢迎人群,轻轻说:“先生,到站了。”此时的北京城,晴空当日,万里无云。数十万民众奔走相告,皆云国家统一在即,从此可以告别军阀纷争、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了。
列车未稳,忠心耿耿的孙大元帅贴身卫兵范良率先走出车厢,身后跟着十几个同样忠诚的士兵。他们一字儿排开,两眼警惕地观察着欢呼的人群,准备随时用身体挡向未测的变故。
张汉卿对孙中山可谓敬仰已久。他一早就命令驻廊坊的28师副师长扈先梅亲率1个团在北京车站周边戒严,又安排自己的卫队营穿便衣在人群中穿插。另暗中联络直系担任陆军检阅使兼11师师长的冯玉祥,请他设法保护孙先生。
冯玉祥本驻皖北,在此扩充兵力,短短数月,竟也让他新增了1个步兵旅,也与人民军相安无事一段时间了。但是吴佩孚认为长此以往有失去控制的危险,于是安排其进京,担任有名无实的陆军检阅使职务。只要将其架空,这蛟龙出海便跟泥鳅无异了。
冯玉祥知道吴佩孚的缓兵之计,为了安身,便走了曹锟的门路。总算张绍曾和张廷锷当时对冯印象不错,联合拍电向首领曹锟陈情,曹乃打电报给吴着冯玉祥晋京。
吴佩孚无法,只得表示允许冯玉祥兼任11师师长职务,但表示京皖两地甚远,冯玉祥可先期就职,其部可缓步北上。但冯玉祥也是人才,竟然将其麾下4个混成旅全部以列车装运北上。
冯玉祥入京后,曹遂发表冯为陆军检阅使,仍兼十一师师长,冯虽失了皖北镇守使,却换了一个检阅使。皖北镇守使名义上虽然远比不上陆军检阅使,但职称一虚一实,相差可不止一点。好在冯玉祥兼任了师长,大权倒没旁落,但是两人的梁子却结下了。吴佩孚一来碍于面子,二来外有奉系压力在彼,三则冯部水米不进,军权在手,暂无可奈何,只得权且容忍之。
冯玉祥与孙中山早有联系,早在年前冯玉祥驻湖南谌家矶时,孙中山就派徐谦、钮惕生带着他的亲笔信来见冯玉祥。徐、钮二人与冯玉祥是旧识,大家也都信奉基督教,二人劝冯玉祥和孙中山一致从事革命工作。冯玉祥对孙中山十分钦佩,也认为北方大都受清廷遗毒,误国害民,全国民众和有志气的将领都仰望孙中山。后来冯又派秘书任佑民到广州拜访孙中山,表示只要孙中山用得着他,他无不尽力以赴。此时正是用的着的时候,自然格外尽心。
此际站台上迎接的都是中国北方的巨头:皖系在任总统徐世昌、在任总理靳云鹏;奉系的张作霖、张汉卿父子,元老孙烈臣及与孙中山有数面之缘的郭松龄(1917年前郭松龄在护法军政府成立后投奔孙中山,后被委任为粤赣湘边防督办参谋、广东省警卫军营长,后转任韶关讲武堂教官。张汉卿为取得孙中山的信任,直接让他从奉天赶来),此时郭已是人民党秘书长兼华北军总参谋长,署上将衔;直系的曹锟、吴佩孚;山西督军阎锡山,参议院院长王家襄,众议院秘书长郑林皋,国民党籍众议长吴景濂及南方的老革命党员,如黄郛、王正廷、李书城、李烈钧等林林总总数百位军政大员。除此之外,上百位中外记者齐聚京师,镁光灯闪个不停。
以张作霖为首的“国家统一委员会”率先通电全国,以“和平统一”为目标,要求孙中山、各地方势力、各党派停止纷争,齐集北京共襄国事。以期待建立一个统一军政、民政、财政与外交的联合政府。
正史上本来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奉系战败并退出关内。接着直系首领曹锟贿选总统,奉系人马主动进行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手下高级将领冯玉祥趁机发动“北京政变”赶曹下台。在1925年元旦孙中山在冯、张的联合邀请下赴北京共襄国事,但是因健康原因,在3月25日病逝。从此国民党群龙无首,分裂为“西山会议派”、胡汉民派、汪精卫派、孙科派、两广军人陈济棠、李宗仁等地方势力。然后拥蒋的冯玉祥、阎锡山等或分或合,各地方实力派与中央又是一番龙争虎斗,让日本人趁机占了个便宜。
历史的滚滚车轮在张汉卿的努力下,终于按照他的努力有了些变化。在张汉卿盛情邀请下,到上海后“专理党务”,致力于中华革命党的改组工作,并和廖仲恺、朱执信等筹办理论刊物《建设》的孙中山欣然离沪赴京,筹开国民会议,比异时空整整提前了1年。
正憧憬于力排各派系(尤其是奉系)、保持对北方局势的影响的曹锟与吴佩孚两位直系首领被张作霖的通电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对孙中山的到来有一丝敌意和慌乱,但是也不得不做出一种姿态,通电表示欢迎孙中山北上。
面对党内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怀疑,以及对他北上安全的考虑的质疑,孙中山以一个革命者的伟大气魄,坦然面对,置生死于度外,于1922年10月25日携夫人宋庆龄乘专列北上。
10年前的1912年,他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身份,依“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至专制政府既倒,民国卓立于世界,即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的誓约,亲赴北京,与袁世凯面谈,向袁表示,退出政界,建设中国铁道。8月,经宋教仁从中斡旋,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合并,改组为国民党。25日,孙中山在北京举行的国民党成立大会中被选为理事长,但孙中山以“决不愿居政界,惟愿作自由国民”,即委宋教仁为代理理事长而自己出任总部于中国铁路总公司经理。从此再未踏足北京。而今重游故土,物是人非,前生往事如梦般在眼前影现。
自己注意到张汉卿还是在民国7年,这个时年18岁的人称“少帅”的公子哥儿,虽然出身大军阀家庭,却思想新潮,身体力行鼓吹民主。在自己革命的低潮时,高举“三民主义”大旗,让他欣慰不已。作为东北王张作霖的长公子,他的影响力非常巨大,自己在东北的国民党干部们所传来的消息都是正面褒扬张汉卿,东北新政已经显现出来的巨大成就和发展潜力常常让他心慕不已。他也曾指派李章达经黑龙江前往苏俄考察,以切身调查真正的状况,亦得到了正面的评价。暨张汉卿为国家计,毅然出兵收复蒙古,解决了影响国家统一的大祸患,更是显示出他忠心为国的责任感和爱国之情。再后来的表现更让时人大跌眼镜,张汉卿竟然先得甘肃,而后乘直皖战争之际,果断取陕西,而后又以自治为幌子在短短数月内克湖北、湖南、安徽,接连得手。最后才以直系江西作为胜负手,逼其应对。连吴佩孚这政治老手也在这种局势下乖乖束手,听任人民军逐走陈调元。这对直系的威信的打击是沉重的。
也是这个少帅,不畏日本强敌,敢于言战,无论动机为何,其全面战争、人民战争的思路却是非常正确的。人民军辖下政府已完成从军政到训政的转变,照此趋势,他也预见到人民党将会在未来毫无悬念地执政----这是确定无疑的。至于人民军在一党专政后是否能够勇于放下手中的权力,达到他的另一个理想“宪政”阶段,以彻底实现全民选举,他虽无法预料,但想到统一国家的理想可能会在他这一代完成,终究还是十分开怀的。
作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公”为重要的政治理念之一的大思想家革命家,年届56的他,在感慨国民党内部人才凋零的同时,多么欣慰有一个合格的革命人来继承他未竞的事业啊!
列车徐徐停下来,北京站到了。宋庆龄掀起车帘,望了望窗外台潮的欢迎人群,轻轻说:“先生,到站了。”此时的北京城,晴空当日,万里无云。数十万民众奔走相告,皆云国家统一在即,从此可以告别军阀纷争、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了。
列车未稳,忠心耿耿的孙大元帅贴身卫兵范良率先走出车厢,身后跟着十几个同样忠诚的士兵。他们一字儿排开,两眼警惕地观察着欢呼的人群,准备随时用身体挡向未测的变故。
张汉卿对孙中山可谓敬仰已久。他一早就命令驻廊坊的28师副师长扈先梅亲率1个团在北京车站周边戒严,又安排自己的卫队营穿便衣在人群中穿插。另暗中联络直系担任陆军检阅使兼11师师长的冯玉祥,请他设法保护孙先生。
冯玉祥本驻皖北,在此扩充兵力,短短数月,竟也让他新增了1个步兵旅,也与人民军相安无事一段时间了。但是吴佩孚认为长此以往有失去控制的危险,于是安排其进京,担任有名无实的陆军检阅使职务。只要将其架空,这蛟龙出海便跟泥鳅无异了。
冯玉祥知道吴佩孚的缓兵之计,为了安身,便走了曹锟的门路。总算张绍曾和张廷锷当时对冯印象不错,联合拍电向首领曹锟陈情,曹乃打电报给吴着冯玉祥晋京。
吴佩孚无法,只得表示允许冯玉祥兼任11师师长职务,但表示京皖两地甚远,冯玉祥可先期就职,其部可缓步北上。但冯玉祥也是人才,竟然将其麾下4个混成旅全部以列车装运北上。
冯玉祥入京后,曹遂发表冯为陆军检阅使,仍兼十一师师长,冯虽失了皖北镇守使,却换了一个检阅使。皖北镇守使名义上虽然远比不上陆军检阅使,但职称一虚一实,相差可不止一点。好在冯玉祥兼任了师长,大权倒没旁落,但是两人的梁子却结下了。吴佩孚一来碍于面子,二来外有奉系压力在彼,三则冯部水米不进,军权在手,暂无可奈何,只得权且容忍之。
冯玉祥与孙中山早有联系,早在年前冯玉祥驻湖南谌家矶时,孙中山就派徐谦、钮惕生带着他的亲笔信来见冯玉祥。徐、钮二人与冯玉祥是旧识,大家也都信奉基督教,二人劝冯玉祥和孙中山一致从事革命工作。冯玉祥对孙中山十分钦佩,也认为北方大都受清廷遗毒,误国害民,全国民众和有志气的将领都仰望孙中山。后来冯又派秘书任佑民到广州拜访孙中山,表示只要孙中山用得着他,他无不尽力以赴。此时正是用的着的时候,自然格外尽心。
此际站台上迎接的都是中国北方的巨头:皖系在任总统徐世昌、在任总理靳云鹏;奉系的张作霖、张汉卿父子,元老孙烈臣及与孙中山有数面之缘的郭松龄(1917年前郭松龄在护法军政府成立后投奔孙中山,后被委任为粤赣湘边防督办参谋、广东省警卫军营长,后转任韶关讲武堂教官。张汉卿为取得孙中山的信任,直接让他从奉天赶来),此时郭已是人民党秘书长兼华北军总参谋长,署上将衔;直系的曹锟、吴佩孚;山西督军阎锡山,参议院院长王家襄,众议院秘书长郑林皋,国民党籍众议长吴景濂及南方的老革命党员,如黄郛、王正廷、李书城、李烈钧等林林总总数百位军政大员。除此之外,上百位中外记者齐聚京师,镁光灯闪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