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寂寞沙洲冷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固尔玛浑一向谨慎,手下的兵马也不算少,遇袭后应该能顶一阵,没道理败的这么快……扎喀纳强压着怒气,仔细询问战斗经过,才终于知道其中的原因。
说起来,这件事还和傅勒赫的阵亡有关。
傅勒赫阵亡后,八旗兵把他的尸体抢回来并送往济尔哈朗的大营,经过检查,在尸体上一共发现三处伤口,并从里面取出三颗形状古怪的铅弹,揭示了傅勒赫的死因(古代同样也有尸检,比如发生命案后,仵作检查死因是查案的重要手段)。
这三颗铅弹击穿傅勒赫身上的铠甲后,头部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中后部却呈现圆底锥形,和平常的球形铅弹完全不同。清军各部主将很快都收到郑重警告,明军有一种射程很远的新式火铳,在前线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云云,但是这个安全距离到底有多远,济尔哈朗也无法确定,总之离得越远越好,千万不能疏忽大意。
扎喀纳是个稳重的人,当然不想变成傅勒赫那样的冤死鬼,对五一三高地发起进攻时,他把自己的将旗设在附近的另一座无名高地上,和明军阵地之间的距离超过七百五十步,连臼炮都打不到……事实证明,这样的谨慎小心并不过分,在五一三高地的战斗中,楚军的新式火铳又多次亮相,而且专打指挥进攻的清军军官,有一次甚至击中了张国柱的头盔,只差半寸侥幸没有中弹。吓得他再不敢轻易迈上山坡。
这种新式火铳的枪声非常清脆,很容易识别。每次枪声响起,清军军官都慌忙隐蔽和躲闪。对士气的影响很大,扎喀纳虽然严令他们勇敢作战,但随着中军军官阵亡的越来越多,最后也只好睁一眼闭一眼,枪响时清军军官再蹲下身子,他也全当没看见。
主将可以退到安全距离之外,直接指挥战斗的军官却必须冲锋陷阵,如果只让士兵往前冲,各级军官全都缩在后面。那个仗肯定也打不成了……楚军的新式火铳现在一点也不挑食儿,见了差不多的军官就打,给清军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对五一三高地发起总攻的时候,扎喀纳本来已经做好牺牲几个八旗中级军官的心理准备,但是楚军的新式火铳突然不见了,八旗兵的进攻很顺利。
扎喀纳还来不及高兴,固尔玛浑那边却突然脆败,根据报信的军官所说。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们突然遭到楚军新式火铳的袭击,指挥作战的清军军官被接二连三的击毙,负责掩护侧翼的绿营随即发生溃败,以至于固尔玛浑措手不及。打了一个败仗。
当然了,只凭几支新式火铳不可能锁定战局,更关键的是。楚军这次进攻非常凶猛,出动的兵力很多。听说平江营和长沙营的旗号也出现在战场上,更让扎喀纳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对着地图眉头皱成一个大疙瘩。
他攻占了五一三高地,明军却从侧面挤压固尔玛浑,双方的控制区域互相交错,清军的形势更被动一些,如果固尔玛浑的情报是准确的,这一带已经集结了两万到三万明军,崇阳营、平江营、长沙营、蒲圻营、吉安营、阳朔兵……,明军的主力大半汇集于此,一副虎视眈眈的架势,分明是想把他和固尔玛浑一口吃掉。
一天之内,济尔哈朗连续接到扎喀纳两封急报,和其他各处的情报来源汇总之后,明军的意图已然清晰可见,一副风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态势呈现在他的眼前。
他原本以为,汪克凡没有那么大的胃口把他的五万大军都吃掉,出兵截断清军粮道更多的是一种试探性进攻,但是楚军的态度却异常强硬,不但死守巴掌洞山一带,还投入大量的后续部队和清军展开对攻,一直渴望寻找决战机会的济尔哈朗在欣喜之余,心里多少也有些疑虑,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又收到消息,郑成功和广东水师的联军突然杀进长江口,近百条巨舰战舡铺满长江水面,直奔南京而来!
原来如此!
济尔哈朗恍然大悟,难怪汪克凡有恃无恐,他原来还有强援……
郑成功与香港水师一并北上,直奔长江口,经过浙江沿海鲁王的地盘时,他以大明国公的名义给张名振送去一封书信,并请他转交鲁王,邀请他们一同进兵南京……他一直盘踞福建,和鲁王旗下的各股势力近在咫尺,虽然大家名义上各为其主,但同样承受着清军的巨大压力,彼此之间也经常会进行一些有限度的合作,并不是一见面就要打个你死我活,比如他和张名振之间就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
如今的隆武朝廷已非吴下阿蒙,比鲁王朱以海的实力强得太多,隆武帝在这次东征中表现得很大气,最起码表面上让人挑不出理。他以明旨传令明军各部,进入福建、浙江后严禁和鲁王所部发生冲突,双方产生矛盾的时候尽量忍让,并派出使者和朱以海进行谈判,主动抛出联合抗清的橄榄枝,只要鲁王愿意退位归藩,加入隆武政权,就可以永镇浙江,并给出了一系列的优待条件(拥戴鲁王的主要是浙东一带的士大夫和军阀)。
不想当闲散王爷?没问题!你可以当正儿八经的藩王,就和西军的翼王孙可望一样,仍然保持自己的军政大权,隆武朝廷绝不插手。
想到更大的舞台上一展宏图?同样没问题!只要你愿意到桂林来,隆武帝自称会降阶相迎,委以国家军政要务,保证比唐王朱聿鐭的待遇更高。
你手下的文武百官不好安排?这个更简单了!隆武朝廷保证会一视同仁,无论鲁王麾下何人何官,一律原官任用。
隆武朝廷这一下做足了姿态。把皮球踢给鲁王政权这边,朱以海和文武百官一时左右为难。争论不休。
平心而论,隆武朝廷提出的条件很优厚。但越是条件优越,鲁王政权越为难,拒绝吧显得太自私,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抗清大局,接受吧又实在不甘心,断送了眼下的大好局面。
包括张名振在内,一部分文武官员已经动心了,他们主张和隆武朝廷继续谈判,争取更优厚的条件。如果能够满意的话,就从名义上承认隆武政权的合法性……只凭一隅之地对抗拥有半个国家的隆武政权,无疑是很不明智的,况且鲁王政权的根基在浙江东部,清军发起进攻的时候首当其冲,就算不和隆武政权合作,也得白白在前面当炮灰
真正的阻力,来自鲁王政权内部的其他文武高官,这些人个个都是从龙定策的朝廷大佬。鲁王在位一天,他们才有相应的权力,楚王如果退位归藩,无论隆武朝廷的条件如何优厚。他们都不会再有往日的风光……原官留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光顶一个官帽子有什么用,他们要的是官帽子代表的权力。(鲁王朱以海在民族大节上没问题。是非常坚定的抗清派,其他方面就乏善可陈。他的能力一般,品性一般。有一定的野心,但手腕和性格都太软,根本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很多时候都是被手下的文武大臣架着往前走,更像一个傀儡……)
这些人个个都是手握实权的朝廷大佬,有文有武有军队,他们联合起来后,正好和张名振旗鼓相当,互相争持不下。张名振是鲁王旗下最大的军阀,平常能当半个鲁王朝廷的家,这回却变成了少数派,一时也不好用强……于是乎,这件事就被无限期的搁置起来,对隆武朝廷派来的使者礼貌周全,但是想谈判的话,还是回头再说吧。
郑成功派人送信,邀请鲁王出兵一起攻打南京,鲁王朝廷的文武百官大都坚决反对。鲁王政权如果想和隆武政权对抗,唯一的指望就是先行收复南京,从声望上压过隆武朝廷,现在楚军和郑成功一起攻打南京,一旦获胜鲁王政权更没活路,怎么可能伸手帮忙。
鲁王命张名振出面,给郑成功写了一封回信,婉拒他的邀请。
郑成功本来就是做个姿态,没指望鲁王会真的出兵,率领庞大的舰队继续北上,很快到达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附近,轻易攻占大小洋山二岛,上岸扎营,修复近乎荒废的水师营寨,建立了攻进长江口的前哨基地。
当年因为倭寇作乱,大明对长江口的海防非常重视,修建了大量的工事和炮台,前后组成三道防线,从洋山到崇明岛就是第一道防线……满清对海防却并不重视,投降的明军水师都被当做一次性的消耗品来使用,战船打掉一艘少一艘,更没有去修缮维护长江口的海防工事,只有崇明岛上底子较厚,还驻扎着一支实力较强的清军水师,并且拥有坚固的城池和营寨,是长江口最重要的海防屏障。
郑成功随即对崇明岛发起缓攻,先抢占周围的沙洲,筑圩掘壕,对崇明县城和清军水师营寨形成包围。
清军水师不敢和强大的郑家水师交战,紧逼寨门和城门,一面坚守炮台工事,等待郑家水师来攻,一面点燃烽火,向内地传讯报警。
烽堠燃起黑红色的火焰,滚滚浓烟冲上天空,当年戚继光等人在沿海修建了一千余座烽墩,传达警报非常迅速,但是这次烽火还没有传到南通,半路上就碰到连续三座废弃的烽墩,自己就断掉了。开玩笑,大清到处都要花银子,戚继光留下的这套海防工事包括无数的烽墩、墩台、兵塘、炮台、营寨和城池,最少要上万名驻军,朝廷哪有这个闲钱来养着他们?
烽火半路中断,崇明岛上的清军却不知道,他们仍然满怀信心地守在城池营寨里面……郑家水师如果从正面强攻,木头战船肯定打不过用砖石筑成的坚固炮台,郑成功虽然拥有一支庞大的水师,也会碰个头破血流。郑成功如果想要绕开崇明岛强行闯关,又会陷入长江口特殊的淤沙地形,以至于寸步难行。
据现代测算,长江每年从上游冲下来的泥沙超过两亿吨,在入海口形成了一片黄浊的泥沙浅滩,挡住了大部分的航道,俗称拦门沙,剩下的狭窄水道,又被长达百里的崇明岛一分为二,到处都是流沙冲积而成的沙洲,所以被清军看成一道天然屏障……古代的科技手段有限,吃水较深的海船想要驶入长江口,必须非常谨慎地避开沙洲,一边走一边用水砣测量深度,以免遇到浅滩搁浅,郑成功的舰队都是巨大的海船,平常都在福建和外海活动,不熟悉这里的水文情况,在崇明岛炮台的骚扰下,哪怕花上一个月也未必能进入长江口。
长江口的地形这么复杂,郑成功也感到非常头疼。他派出战船四外搜集,好容易找到十几艘可以防沙的平底沙船,但还不足以把足够的兵力运送到崇明岛的另一侧,派“海军陆战队”强攻有几十门大炮的崇明县城,又担心伤亡过大……正在犹豫不定的时候,张名振派来了一批水文向导。
张名振的部下大部分出自浙东沿海地区,这些水文向导对长江口非常熟悉,哪里有浅滩,哪有有暗流,他们扫一眼就能判断个大概,比长期驻守在这里的清军也不啻多让,在他们的带领下,郑成功的主力用了七天时间顺利通过长江口,前后只有几艘战船中弹受伤,不到十艘战船在沙洲上搁浅,但是等到涨潮后大部分都平安离开,只留下一支偏师继续包围崇明岛的清军。
看到郑成功的水师竟然轻松通过了这片“沙洲迷宫”,崇明岛的清军徒呼奈何,干着急却没办法。
南京方面为什么一直没有反应,他们觉得很奇怪,各种各样的谣言开始在军中民间流传,崇明岛上的百姓自发帮助明军,送粮送菜,帮助修筑工事,把崇明县城围得水泄不通。
……
内个,前面的欠账刚刚补上,昨天晚上又懒癌发作,也不想发2000字的短章,这一章就拖到现在才更,不过我吃药以后感觉好多了,欠下的这一章会在月底之前尽快补上。(未完待续……)
...
固尔玛浑一向谨慎,手下的兵马也不算少,遇袭后应该能顶一阵,没道理败的这么快……扎喀纳强压着怒气,仔细询问战斗经过,才终于知道其中的原因。
说起来,这件事还和傅勒赫的阵亡有关。
傅勒赫阵亡后,八旗兵把他的尸体抢回来并送往济尔哈朗的大营,经过检查,在尸体上一共发现三处伤口,并从里面取出三颗形状古怪的铅弹,揭示了傅勒赫的死因(古代同样也有尸检,比如发生命案后,仵作检查死因是查案的重要手段)。
这三颗铅弹击穿傅勒赫身上的铠甲后,头部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中后部却呈现圆底锥形,和平常的球形铅弹完全不同。清军各部主将很快都收到郑重警告,明军有一种射程很远的新式火铳,在前线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云云,但是这个安全距离到底有多远,济尔哈朗也无法确定,总之离得越远越好,千万不能疏忽大意。
扎喀纳是个稳重的人,当然不想变成傅勒赫那样的冤死鬼,对五一三高地发起进攻时,他把自己的将旗设在附近的另一座无名高地上,和明军阵地之间的距离超过七百五十步,连臼炮都打不到……事实证明,这样的谨慎小心并不过分,在五一三高地的战斗中,楚军的新式火铳又多次亮相,而且专打指挥进攻的清军军官,有一次甚至击中了张国柱的头盔,只差半寸侥幸没有中弹。吓得他再不敢轻易迈上山坡。
这种新式火铳的枪声非常清脆,很容易识别。每次枪声响起,清军军官都慌忙隐蔽和躲闪。对士气的影响很大,扎喀纳虽然严令他们勇敢作战,但随着中军军官阵亡的越来越多,最后也只好睁一眼闭一眼,枪响时清军军官再蹲下身子,他也全当没看见。
主将可以退到安全距离之外,直接指挥战斗的军官却必须冲锋陷阵,如果只让士兵往前冲,各级军官全都缩在后面。那个仗肯定也打不成了……楚军的新式火铳现在一点也不挑食儿,见了差不多的军官就打,给清军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对五一三高地发起总攻的时候,扎喀纳本来已经做好牺牲几个八旗中级军官的心理准备,但是楚军的新式火铳突然不见了,八旗兵的进攻很顺利。
扎喀纳还来不及高兴,固尔玛浑那边却突然脆败,根据报信的军官所说。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们突然遭到楚军新式火铳的袭击,指挥作战的清军军官被接二连三的击毙,负责掩护侧翼的绿营随即发生溃败,以至于固尔玛浑措手不及。打了一个败仗。
当然了,只凭几支新式火铳不可能锁定战局,更关键的是。楚军这次进攻非常凶猛,出动的兵力很多。听说平江营和长沙营的旗号也出现在战场上,更让扎喀纳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对着地图眉头皱成一个大疙瘩。
他攻占了五一三高地,明军却从侧面挤压固尔玛浑,双方的控制区域互相交错,清军的形势更被动一些,如果固尔玛浑的情报是准确的,这一带已经集结了两万到三万明军,崇阳营、平江营、长沙营、蒲圻营、吉安营、阳朔兵……,明军的主力大半汇集于此,一副虎视眈眈的架势,分明是想把他和固尔玛浑一口吃掉。
一天之内,济尔哈朗连续接到扎喀纳两封急报,和其他各处的情报来源汇总之后,明军的意图已然清晰可见,一副风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态势呈现在他的眼前。
他原本以为,汪克凡没有那么大的胃口把他的五万大军都吃掉,出兵截断清军粮道更多的是一种试探性进攻,但是楚军的态度却异常强硬,不但死守巴掌洞山一带,还投入大量的后续部队和清军展开对攻,一直渴望寻找决战机会的济尔哈朗在欣喜之余,心里多少也有些疑虑,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又收到消息,郑成功和广东水师的联军突然杀进长江口,近百条巨舰战舡铺满长江水面,直奔南京而来!
原来如此!
济尔哈朗恍然大悟,难怪汪克凡有恃无恐,他原来还有强援……
郑成功与香港水师一并北上,直奔长江口,经过浙江沿海鲁王的地盘时,他以大明国公的名义给张名振送去一封书信,并请他转交鲁王,邀请他们一同进兵南京……他一直盘踞福建,和鲁王旗下的各股势力近在咫尺,虽然大家名义上各为其主,但同样承受着清军的巨大压力,彼此之间也经常会进行一些有限度的合作,并不是一见面就要打个你死我活,比如他和张名振之间就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
如今的隆武朝廷已非吴下阿蒙,比鲁王朱以海的实力强得太多,隆武帝在这次东征中表现得很大气,最起码表面上让人挑不出理。他以明旨传令明军各部,进入福建、浙江后严禁和鲁王所部发生冲突,双方产生矛盾的时候尽量忍让,并派出使者和朱以海进行谈判,主动抛出联合抗清的橄榄枝,只要鲁王愿意退位归藩,加入隆武政权,就可以永镇浙江,并给出了一系列的优待条件(拥戴鲁王的主要是浙东一带的士大夫和军阀)。
不想当闲散王爷?没问题!你可以当正儿八经的藩王,就和西军的翼王孙可望一样,仍然保持自己的军政大权,隆武朝廷绝不插手。
想到更大的舞台上一展宏图?同样没问题!只要你愿意到桂林来,隆武帝自称会降阶相迎,委以国家军政要务,保证比唐王朱聿鐭的待遇更高。
你手下的文武百官不好安排?这个更简单了!隆武朝廷保证会一视同仁,无论鲁王麾下何人何官,一律原官任用。
隆武朝廷这一下做足了姿态。把皮球踢给鲁王政权这边,朱以海和文武百官一时左右为难。争论不休。
平心而论,隆武朝廷提出的条件很优厚。但越是条件优越,鲁王政权越为难,拒绝吧显得太自私,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抗清大局,接受吧又实在不甘心,断送了眼下的大好局面。
包括张名振在内,一部分文武官员已经动心了,他们主张和隆武朝廷继续谈判,争取更优厚的条件。如果能够满意的话,就从名义上承认隆武政权的合法性……只凭一隅之地对抗拥有半个国家的隆武政权,无疑是很不明智的,况且鲁王政权的根基在浙江东部,清军发起进攻的时候首当其冲,就算不和隆武政权合作,也得白白在前面当炮灰
真正的阻力,来自鲁王政权内部的其他文武高官,这些人个个都是从龙定策的朝廷大佬。鲁王在位一天,他们才有相应的权力,楚王如果退位归藩,无论隆武朝廷的条件如何优厚。他们都不会再有往日的风光……原官留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光顶一个官帽子有什么用,他们要的是官帽子代表的权力。(鲁王朱以海在民族大节上没问题。是非常坚定的抗清派,其他方面就乏善可陈。他的能力一般,品性一般。有一定的野心,但手腕和性格都太软,根本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很多时候都是被手下的文武大臣架着往前走,更像一个傀儡……)
这些人个个都是手握实权的朝廷大佬,有文有武有军队,他们联合起来后,正好和张名振旗鼓相当,互相争持不下。张名振是鲁王旗下最大的军阀,平常能当半个鲁王朝廷的家,这回却变成了少数派,一时也不好用强……于是乎,这件事就被无限期的搁置起来,对隆武朝廷派来的使者礼貌周全,但是想谈判的话,还是回头再说吧。
郑成功派人送信,邀请鲁王出兵一起攻打南京,鲁王朝廷的文武百官大都坚决反对。鲁王政权如果想和隆武政权对抗,唯一的指望就是先行收复南京,从声望上压过隆武朝廷,现在楚军和郑成功一起攻打南京,一旦获胜鲁王政权更没活路,怎么可能伸手帮忙。
鲁王命张名振出面,给郑成功写了一封回信,婉拒他的邀请。
郑成功本来就是做个姿态,没指望鲁王会真的出兵,率领庞大的舰队继续北上,很快到达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附近,轻易攻占大小洋山二岛,上岸扎营,修复近乎荒废的水师营寨,建立了攻进长江口的前哨基地。
当年因为倭寇作乱,大明对长江口的海防非常重视,修建了大量的工事和炮台,前后组成三道防线,从洋山到崇明岛就是第一道防线……满清对海防却并不重视,投降的明军水师都被当做一次性的消耗品来使用,战船打掉一艘少一艘,更没有去修缮维护长江口的海防工事,只有崇明岛上底子较厚,还驻扎着一支实力较强的清军水师,并且拥有坚固的城池和营寨,是长江口最重要的海防屏障。
郑成功随即对崇明岛发起缓攻,先抢占周围的沙洲,筑圩掘壕,对崇明县城和清军水师营寨形成包围。
清军水师不敢和强大的郑家水师交战,紧逼寨门和城门,一面坚守炮台工事,等待郑家水师来攻,一面点燃烽火,向内地传讯报警。
烽堠燃起黑红色的火焰,滚滚浓烟冲上天空,当年戚继光等人在沿海修建了一千余座烽墩,传达警报非常迅速,但是这次烽火还没有传到南通,半路上就碰到连续三座废弃的烽墩,自己就断掉了。开玩笑,大清到处都要花银子,戚继光留下的这套海防工事包括无数的烽墩、墩台、兵塘、炮台、营寨和城池,最少要上万名驻军,朝廷哪有这个闲钱来养着他们?
烽火半路中断,崇明岛上的清军却不知道,他们仍然满怀信心地守在城池营寨里面……郑家水师如果从正面强攻,木头战船肯定打不过用砖石筑成的坚固炮台,郑成功虽然拥有一支庞大的水师,也会碰个头破血流。郑成功如果想要绕开崇明岛强行闯关,又会陷入长江口特殊的淤沙地形,以至于寸步难行。
据现代测算,长江每年从上游冲下来的泥沙超过两亿吨,在入海口形成了一片黄浊的泥沙浅滩,挡住了大部分的航道,俗称拦门沙,剩下的狭窄水道,又被长达百里的崇明岛一分为二,到处都是流沙冲积而成的沙洲,所以被清军看成一道天然屏障……古代的科技手段有限,吃水较深的海船想要驶入长江口,必须非常谨慎地避开沙洲,一边走一边用水砣测量深度,以免遇到浅滩搁浅,郑成功的舰队都是巨大的海船,平常都在福建和外海活动,不熟悉这里的水文情况,在崇明岛炮台的骚扰下,哪怕花上一个月也未必能进入长江口。
长江口的地形这么复杂,郑成功也感到非常头疼。他派出战船四外搜集,好容易找到十几艘可以防沙的平底沙船,但还不足以把足够的兵力运送到崇明岛的另一侧,派“海军陆战队”强攻有几十门大炮的崇明县城,又担心伤亡过大……正在犹豫不定的时候,张名振派来了一批水文向导。
张名振的部下大部分出自浙东沿海地区,这些水文向导对长江口非常熟悉,哪里有浅滩,哪有有暗流,他们扫一眼就能判断个大概,比长期驻守在这里的清军也不啻多让,在他们的带领下,郑成功的主力用了七天时间顺利通过长江口,前后只有几艘战船中弹受伤,不到十艘战船在沙洲上搁浅,但是等到涨潮后大部分都平安离开,只留下一支偏师继续包围崇明岛的清军。
看到郑成功的水师竟然轻松通过了这片“沙洲迷宫”,崇明岛的清军徒呼奈何,干着急却没办法。
南京方面为什么一直没有反应,他们觉得很奇怪,各种各样的谣言开始在军中民间流传,崇明岛上的百姓自发帮助明军,送粮送菜,帮助修筑工事,把崇明县城围得水泄不通。
……
内个,前面的欠账刚刚补上,昨天晚上又懒癌发作,也不想发2000字的短章,这一章就拖到现在才更,不过我吃药以后感觉好多了,欠下的这一章会在月底之前尽快补上。(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