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乱汉国贼 > 第十七章 董卓顾茅庐

第十七章 董卓顾茅庐

作者:兵戈逮狂秦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黄昏日暮,东郡,太守府。

    “叔父大人,那徐晃推说父母在世,不能远行,拒不应召。小侄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说服他前来,请叔父大人降罪。”

    董璜征辟徐晃失败,便坚持留下了带去的礼物,带着人马赶紧回来想董卓汇报了。

    此时董璜站在大堂中央,抱拳作揖地想董卓禀报。他很清楚,董卓对徐晃是不会就此放手的,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叔父大人恐怕还会不择手段。

    董卓听了董璜的回报,在地上来回踱步,没有说任何话,只是冲冲董璜摆了摆手。董璜见此,赶紧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跪坐下来。

    众人见董卓一言不发,只是在大堂内来回走动。便都不发话,静静地等待着。大堂中寂静地只能听见董卓的脚步之声。

    过了半天,性子暴躁的华雄最先忍不住了,跳起来咆哮道:“主公!何必如此,既然那小子不识抬举,某这便带人去杨县将他绑来,听候主公发落。”

    董卓听得华雄言语,顿时气上心头,呵斥华雄道:“你个莽夫,让你说话了吗?给老子闭嘴。”华雄闻言,只得悻悻地闭上嘴坐了下来。

    李儒见此,提议道:“岳父大人,要不小婿去杨县,看看能否将徐晃请来。”

    董卓没有理会李儒,反而转身看向大堂左侧第三个位置上的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儒士,问道:“伯觎可有何高见?”

    这个伯觎,便是昨天李儒向董卓推荐的河东卫家的长子卫觊卫伯觎。乃今晨董卓和李儒二人亲自登门拜访,这才请来的,如今被董卓任命为主簿。

    卫觊缓缓地站起来朝董卓施了一礼,其动作潇洒飘逸清新自然,配合其修八尺有余的身高,加上俊秀爽朗的音容笑貌,可谓丰神如玉风度翩翩。

    董卓在第一次见卫觊的时候暗中绯腹,纵使是战国邹忌宋玉再生,后世晋朝潘安卫玠在此,跟卫觊比起来恐怕也不逞多让。

    董卓却不知道的是,这卫觊正是卫玠的曾祖。

    却听卫觊笑着说道:“董公既然能够去卫家召来在下,那自然可以去杨县召来那徐晃。”

    董卓点点头,待卫觊坐定之后,又朝左边第二个位子上的杜畿问道:“伯侯以为呢?”

    “在下以为伯觎兄此计甚好,主公可从之。”杜畿笑着道。

    董卓走到李儒站着的左侧第一个位子旁,拍了拍李儒的肩,让其坐下。同时不着痕迹地冲李儒点点头。

    翁婿两人相处日久,互有默契。李儒自然知道此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董卓亲自去请,可这个主意不能董卓自己提出来。

    不然万一手下的这些人有想法就不太妙了,对董卓和徐晃可都不太好。没见到刘备三顾茅庐,惹得关张二人对诸葛亮一直都不太待见么。

    这才有了方才的一番景象,就是让他们自己提出来,只要是他们出得主意,董卓便可以顺着台阶下了。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后,董卓这才开口说道:“二位先生言之有理,既如此,我当听从二位先生的建议。亲自前往徐晃府上求贤。

    董璜,你去将府库中的那块玄铁石拿去让李铁连夜打造一柄重达七十二斤的八卦宣花开山斧作为礼物,到时你同我一起前去徐府拜谒。”

    “喏!”董璜领命退了下去。

    ……

    河东郡,杨县。

    徐晃家住在杨县东郊的徐家村,家中有几十亩田产,雇佣着几个佃户。

    徐晃的父亲自幼苦读诗书,及冠后将一个揭不开锅的徐家硬是撑起来了,如今徐家也算殷实。

    徐晃之父平时为人谦和,友睦乡里,在这十里八乡也颇有名望,虽然仅是不惑之年,却被周围百姓冠以‘徐老太爷’之称。

    自从徐晃当上县里的贼曹后,为了方便儿子办差,徐老太爷便为徐晃在城中买下一座宅子。徐晃平时都是住在县城中的宅子里,但每隔几天都要回村看望父母。

    “公明,我听闻董太守要召你为别部司马,让你给拒绝了?”

    这日徐晃刚回到家中,便被徐老太爷劈头盖脸一通说道。“咱们徐家虽然有些钱财,但也顶多在这徐家村里算得上大户人家,在一个杨县就什么都算不上了。

    想想当初你求学的时候,一策《孙子兵法》看尽人家白眼都不能借来。为父天天盼着你能出人头地,好让我徐家子孙能够从文可有书读,习武能够有所用途。

    如今难得那董太守看得起你,举荐你为孝廉,可你一声招呼都不跟我打就给推辞了。你眼中还有我这个父亲吗?”

    徐晃无奈,即刻跪在父亲膝前,道:“还望父亲暂且息怒,听孩儿解释可否?”

    徐老太爷怒气未消地哼道:你说吧,老夫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大道理来。“

    见的父亲同意,徐晃当即说道:“父亲有所不知,那河东太守董卓自上任以来,横征暴敛,荼毒百姓,河东郡二十县百姓无不对其恨之入骨。孩儿若应其所召,岂不是助纣为虐,让整个河东郡的人掘我徐家祖坟?”

    徐老太爷扶起跪在自己面前的儿子,叹息道:“我儿有此见识,为父很是欣慰。然我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徐晃不解地问道:“孩儿不知何事?还请父亲告知。”

    徐老太爷语重心长地说道:“方今天下,虽然看起来太平无事,实则危机四伏啊!黄巾贼寇还有余孽尚存,朝中外戚与宦官明争暗斗,争权夺势。各地郡守又如这董太守一般招兵买马,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这四百年大汉江山气数将尽啊!”

    “可这跟孩儿有何关系啊?”徐晃还是不解,不知父亲说这些干什么?实在是摸不着头脑。

    “痴儿啊!大祸临头还不自知啊!”徐老太爷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如今天下大乱将起,乱世之中人才尤为重要。汝今既然拒绝了董卓的征辟,那他自然留你不得,以免你为他人所用,将来与他为敌啊!”

    “父亲,你是说……那董太守他会杀了孩儿?这不太可能吧!”徐晃彻底懵了,有些怀疑地问道。

    “当然不可能,因为不是杀了你,而是杀了你们全家,须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一个厚重雄浑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徐晃回头一看,只见院门被推开了,一个身高九尺的雄壮大汉一马当先,大步流星地跨过庭院走进屋内,径直坐在了一个位子上。昨日还照过面的董璜紧随其后,侍立在大汉的右侧。徐晃赶紧上前将徐老太爷护在身后。

    “痴儿退下吧,他要杀我你是挡不住的。”徐老太爷临危不惊,面若旁人地对徐晃吩咐。待徐晃退立一侧,这才站起来对董卓行了一礼,道:“董太守大驾光临寒舍,在下有失远迎,恕罪!恕罪!还请太守上座。”说完就欲让出自己方才所坐的位子。

    “哈哈!所谓强宾不压主,徐先生还是坐在那吧,卓坐这就可以了。”那大汉也就是董卓大笑道。

    待徐老太爷坐定之后,董卓这才对徐老太爷抱拳行了一礼,真挚地说道:“董卓不请自来,还望先生海涵。方才听见先生指点令郎之语,方知先生乃大才也,不知先生可愿携令郎出仕,辅佐在下共建大业,先生父子也可名留青史,不失为一段佳话。”

    徐老太爷苦笑道:“在下可以说不愿意么?”

    “如果是某家听到先生指点令郎的话之前,倒是也可以。”董卓身子往前一倾,面上的笑意收起表情严肃,一字一句地说道,“但是现在吗,以先生之大才,应该明白的。”

    徐老太爷闻言无奈地摇了摇头,拉着徐晃来到董卓近前,拜倒叩首,道:“臣徐江徐百川携子徐晃拜见主公。”

    董卓连忙起身上前,将父子二人扶起,仰天大笑道:“吾得百川与公明父子相助,大事定成矣。”

    当下拜徐江为河东郡功曹,执掌河东郡官吏功绩考核。拜徐晃为别部司马,统领麾下第四部青山营三千刀盾兵。

    又让亲兵将连夜让李铁打造的八卦宣化开山大斧抬来,赠与徐晃。

    徐晃接过大斧,爱不趁手,当下跃入院中舞练起来。只见这柄七十二斤重的宣化开山大斧在徐晃手中舞得虎虎生风,斧钺所过之处,草木皆断。徐晃一跃而起,一招力劈华山,大斧若陨石坠落般仿佛能将大地撕裂,只听声巨响,院中一只数百斤的石锁炸裂开来。

    董卓当场鼓手叫好,“公明好武艺!这柄八卦宣化开山大斧重有七十二斤,不想在公明手中竟轻如鸿毛般。如此身手,当不在玄霸之下也!”

    徐晃当即提着斧子回到大堂,冲董卓拜谢道:“多谢主公厚赠!卑职正好缺一柄趁手的兵器,此斧不轻不重,斧刃之锋,削铁如泥。卑职使起来非常趁手。”

    董卓扶起他说道:“公明武艺如此高尚,某家可高枕无忧矣!”

    又对徐江言道:“前日天子赐予某家西凉大宛良马十匹,某家麾下文武八人分之。昨日遣董璜将一匹赠与公明,如今只余一匹,却正好赠与百川,此真乃天意也!”

    徐江闻言,忙道:“多谢主公厚爱,在下不胜感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