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李春莲的新闻特写(2)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看着李春莲疑惑的又一定要弄清楚的果决神色,安岭只好给她解释:“你没弄清楚‘帮扶队’存在的价值,所以我枪毙了你的稿子。如果你只是理解为做好人好事,我以为这好人好事不做也罢。
我之所以主张成立‘帮收队’,是因为我看到了‘包产到户’存在的不足,那就是大家都单干了各奔前程了,可我们的困难群众呢,谁来照顾他们?我们是社会主义,总不能让他们受穷是吧?
换个说法,包产到户鼓励每个人都向前跑,力气大的能力强的,都跑到了前面,可那些掉队的呢?难道我们不管了?所以我以为在乡一级政府里,应该有类似于‘帮收队’这样的组织,帮助那些缺少劳动力的人。
而此次的阴雨天,不就证明我们的‘帮收队’的作用了吗?我基本上可以肯定,其他区乡多少都会有些损失,但我们乡早就收割完了,或者,布达乡所受损失应该不大吧。
此时,你明白我说的意思了吧,帮收队这种临时组织,它根本就是政府所必须的应该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帮收行为,就是政府的失职,站在这个角度,你还会认为‘帮收队’是一件好人好事吗?”
“安书记,我……”李春莲第一次有些汗颜,因为她觉得安书记讲的东西有点深奥。
“你要写这个稿子,没必要想那么深,当然也不能写成表扬稿、好人好事稿,那么写成什么呢,有一种新闻体裁,叫通讯,短的几百千字,长的几千几万字;通讯里有一种小体裁,叫新闻特写,冲白河乡的这个‘帮收队’就适合用新闻特写来写作。”
看到李春莲一脸茫然,安岭只得进一步解释,这新闻特写什么样。
特写,就是有如电影镜头一样,有时镜头很近很细,有时又很远很广很大。譬如你可以写到受助大爷大娘发自内心的笑脸,给帮收队送水送吃的;也可以写到帮收队的收割动作,以及挥汗如雨的情形,但要特别注意,所写的内容必须真实发生过,而且尽可能少用形容词。在写作技法上,通讯一般是正面直写,而特写可取一角度,或侧面写,或写某个片断、细节,总之写出来比较真实感人有新意即可。
“安书记,我想试试,但我怕写不好。”李春莲听得似懂非懂的样子。
“没关系,重要的是勇气,你写完后,我再帮你看吧。”看着李春莲娇好的面容与青春饱满的身材,安岭觉得,这样的人至少也应该坐坐地委机关吧,怎么就到了冲白河乡呢。
这个稿子,李春莲写得非常艰难,当李春莲后来已经成了宣传部门的顶级高手时,她还曾在一次讲话中回忆起当时安书记给她改稿的情形。
不但李春莲写得艰难,就是安岭也改得比较艰难。
原因在于,此时的报纸,很少把一件消息或通讯类事件搞成特写的。就是后世,特写在媒体上出现的机率也远低于通讯,更不要说消息了。
真要说起来,特写也可以理解为对一个新闻事件的特定叙述,带着一定结构或一定想法的呈现,后世南都系很多报道,都可以理解为特写。
真正的好新闻,除了传达事件信息外,还要传达事件所隐含的理念。而特写,就应该承载起新闻事件的理念。
好在李春莲在几易其稿后,终于领会了安岭的精神,包括行笔风格,最后形成的稿子也像模像样了。
在安岭最后改了几句话后,李春莲将其寄到了《天西日报》,稿子不算长,大约有1500字,作为有价值的新闻特写,这类稿子是很好用的。
李春连这篇稿子的名称很朴实,就叫《冲白河乡的帮扶队》,它大体上讲了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又是真实的,文字虽然质朴,但字里行间充满着一种气息。只要是对文字敏感的编辑,一定能读出这种气息。
至少在一年前,安岭一直是《天西日报》的贵宾级作者或名人,几乎每个版面的编辑,都编发过有关安岭的稿件,要么是安岭写的,要么是别人写安岭的。
所以,地方新闻版面编辑看到稿子里出现安岭两个字后,当即找到上级,希望重点刊发这个稿子,毕竟,安岭的9万字长文《两种体制之比较》,天西日报也是全文刊载过的,对于安岭的工作地点,那是百分晨清楚的。
但上级看到这个稿子,感觉就不同了。因为地方新闻的上级,正准备上一篇叙州地区遭遇连续阴雨,撞到小春尾收,造成部分减产的报道。
整个叙州都减产了,而冲白河没有减少,竟然是因为有这个“帮收队”,当即,这个上级其实也就是版面主编当即找到报社老总,指出李春莲那篇新闻特写所隐含的意义。因为这个主编看出了,正是冲白河成立的这个“帮收队”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农户收割小麦,最终抢在了阴雨天之前完成了夏收任务。
当然,这个意义成立的前提,其他遭受雨灾的农户必须是缺少劳动力的困难户与五保户。
主编能够理解到这个层次,不是主编有多聪明,而是李春莲的稿子里,虽然尽量不图说安岭的那个“必须的应该的”解释,但实际上也隐藏着这样的意义。那就是包产到户了,困难户、五保户怎么办?
考虑到这个层面,那更大的问题又出现了:冲白河乡这个稿子,会不会带有影射“包产到户”的悬疑呢?
报社老总想到这个层面,当即找来几个理论上比较可靠的人进行研究。
其中一人指出,这个“帮收队”既然是安岭主持成立的,应该有其深意。至于说影射“包产到户”我以为不太可能,从他的《两种体制之比较》看,他是支持改革支持新事务的,而且安岭本身也关于制造出一些新的事物。所以,我建议把叙州的两条稿子,直接报给省委宣传部,请他们定夺。(未完待续)
看着李春莲疑惑的又一定要弄清楚的果决神色,安岭只好给她解释:“你没弄清楚‘帮扶队’存在的价值,所以我枪毙了你的稿子。如果你只是理解为做好人好事,我以为这好人好事不做也罢。
我之所以主张成立‘帮收队’,是因为我看到了‘包产到户’存在的不足,那就是大家都单干了各奔前程了,可我们的困难群众呢,谁来照顾他们?我们是社会主义,总不能让他们受穷是吧?
换个说法,包产到户鼓励每个人都向前跑,力气大的能力强的,都跑到了前面,可那些掉队的呢?难道我们不管了?所以我以为在乡一级政府里,应该有类似于‘帮收队’这样的组织,帮助那些缺少劳动力的人。
而此次的阴雨天,不就证明我们的‘帮收队’的作用了吗?我基本上可以肯定,其他区乡多少都会有些损失,但我们乡早就收割完了,或者,布达乡所受损失应该不大吧。
此时,你明白我说的意思了吧,帮收队这种临时组织,它根本就是政府所必须的应该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帮收行为,就是政府的失职,站在这个角度,你还会认为‘帮收队’是一件好人好事吗?”
“安书记,我……”李春莲第一次有些汗颜,因为她觉得安书记讲的东西有点深奥。
“你要写这个稿子,没必要想那么深,当然也不能写成表扬稿、好人好事稿,那么写成什么呢,有一种新闻体裁,叫通讯,短的几百千字,长的几千几万字;通讯里有一种小体裁,叫新闻特写,冲白河乡的这个‘帮收队’就适合用新闻特写来写作。”
看到李春莲一脸茫然,安岭只得进一步解释,这新闻特写什么样。
特写,就是有如电影镜头一样,有时镜头很近很细,有时又很远很广很大。譬如你可以写到受助大爷大娘发自内心的笑脸,给帮收队送水送吃的;也可以写到帮收队的收割动作,以及挥汗如雨的情形,但要特别注意,所写的内容必须真实发生过,而且尽可能少用形容词。在写作技法上,通讯一般是正面直写,而特写可取一角度,或侧面写,或写某个片断、细节,总之写出来比较真实感人有新意即可。
“安书记,我想试试,但我怕写不好。”李春莲听得似懂非懂的样子。
“没关系,重要的是勇气,你写完后,我再帮你看吧。”看着李春莲娇好的面容与青春饱满的身材,安岭觉得,这样的人至少也应该坐坐地委机关吧,怎么就到了冲白河乡呢。
这个稿子,李春莲写得非常艰难,当李春莲后来已经成了宣传部门的顶级高手时,她还曾在一次讲话中回忆起当时安书记给她改稿的情形。
不但李春莲写得艰难,就是安岭也改得比较艰难。
原因在于,此时的报纸,很少把一件消息或通讯类事件搞成特写的。就是后世,特写在媒体上出现的机率也远低于通讯,更不要说消息了。
真要说起来,特写也可以理解为对一个新闻事件的特定叙述,带着一定结构或一定想法的呈现,后世南都系很多报道,都可以理解为特写。
真正的好新闻,除了传达事件信息外,还要传达事件所隐含的理念。而特写,就应该承载起新闻事件的理念。
好在李春莲在几易其稿后,终于领会了安岭的精神,包括行笔风格,最后形成的稿子也像模像样了。
在安岭最后改了几句话后,李春莲将其寄到了《天西日报》,稿子不算长,大约有1500字,作为有价值的新闻特写,这类稿子是很好用的。
李春连这篇稿子的名称很朴实,就叫《冲白河乡的帮扶队》,它大体上讲了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又是真实的,文字虽然质朴,但字里行间充满着一种气息。只要是对文字敏感的编辑,一定能读出这种气息。
至少在一年前,安岭一直是《天西日报》的贵宾级作者或名人,几乎每个版面的编辑,都编发过有关安岭的稿件,要么是安岭写的,要么是别人写安岭的。
所以,地方新闻版面编辑看到稿子里出现安岭两个字后,当即找到上级,希望重点刊发这个稿子,毕竟,安岭的9万字长文《两种体制之比较》,天西日报也是全文刊载过的,对于安岭的工作地点,那是百分晨清楚的。
但上级看到这个稿子,感觉就不同了。因为地方新闻的上级,正准备上一篇叙州地区遭遇连续阴雨,撞到小春尾收,造成部分减产的报道。
整个叙州都减产了,而冲白河没有减少,竟然是因为有这个“帮收队”,当即,这个上级其实也就是版面主编当即找到报社老总,指出李春莲那篇新闻特写所隐含的意义。因为这个主编看出了,正是冲白河成立的这个“帮收队”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农户收割小麦,最终抢在了阴雨天之前完成了夏收任务。
当然,这个意义成立的前提,其他遭受雨灾的农户必须是缺少劳动力的困难户与五保户。
主编能够理解到这个层次,不是主编有多聪明,而是李春莲的稿子里,虽然尽量不图说安岭的那个“必须的应该的”解释,但实际上也隐藏着这样的意义。那就是包产到户了,困难户、五保户怎么办?
考虑到这个层面,那更大的问题又出现了:冲白河乡这个稿子,会不会带有影射“包产到户”的悬疑呢?
报社老总想到这个层面,当即找来几个理论上比较可靠的人进行研究。
其中一人指出,这个“帮收队”既然是安岭主持成立的,应该有其深意。至于说影射“包产到户”我以为不太可能,从他的《两种体制之比较》看,他是支持改革支持新事务的,而且安岭本身也关于制造出一些新的事物。所以,我建议把叙州的两条稿子,直接报给省委宣传部,请他们定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