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奠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公使团们无线电波日夜不停地反复磋商的期间,张汉卿却亲自参加了五卅惨案遇难国民的悼念仪式。
6月13日,十七位逝者的遇难14天纪念,也是中国传统悼念亡者的二七,人民党上海总部、上海省政|府、上海县政|府共同举办了这场祭奠。
庄|严肃穆、以中国传统的黑、白色为基调的悼念会场人山人海,上海工商界、财经界、教育界等的重量级人物悉数到场。
国民党、中国工人党、致|公党、中华侨联等党派,临近的江苏、浙江诸省的政|府也派了代表,中央派出了以熊希龄为代表的民政部官员出席,那一天上海有超过二十万民众亲临会场。
在这些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杜月笙腕带黑纱面容严肃地立在那里,面容沉寂、无声无息。
无数军警身着便衣环伺在内外,这种场合,可千万不要再被英国人破坏,而且,少帅亲到,这安保措施要上升到最高层次。
下午三点左右,正是被杀害的十七位同胞悲惨地离开人世的时候,一身戎装,腰配短枪的张汉卿在一群荷枪实弹的警卫们的陪伴下进入会场。他面有戚容,与警卫们一道都在胸前左口袋上别着一枚白花。人们主动地让开一条路,看着心目中的救世英雄向主席台上就坐。
和英国人的交涉过程,报纸上每天都一五一十地向全体国民通报了。英国人之蛮横,少帅之强硬,谈判之艰难,使一直关于此案的国民都深深地为他们拥有这样一位不畏强权的领袖而骄傲。
没有少帅,这件惨案、这类惨案在历史上只能以悲痛结束,而张汉卿,则向他们指出了另外一条路:用中国人民的强硬,换回自己的尊严。
台上,张汉卿看着那个大大的“奠”字。白色的纸在风中簌簌发抖,黑色的字在跳跃中渐渐形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烟雨凄寒,万里名花凝血泪;音容寂寞,清溪流水是哀声”。这幅挽联就挂在那里,无声地质问他:为什么你穿越到现在,南征北战凡九年,仍然不能让国家逃脱这一苦难?
开场白之后,由张汉卿做大会宣讲,这是中国人的惯例。
张汉卿毫不迟疑,他接过话筒,向听众做了一次短暂但意义深远的即席演讲: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隆重纪念在五卅事件中屈死的国民。尽管我不能一一记得他们的名字,但是我知道他们都叫中华民国的子民!
昨天,他们可能是父亲,是丈夫,是儿子;也可能是亲朋,是邻居,是工友。今天,他们都是一堆屈死的灵魂!白发人送黑发人,孤儿寡母从此失去挚爱亲人和生活来源。这种惨状,就是我们民国的现状。
民国民国,有民才有国。杀了我们的民,与谋害我们的国无异。这种耻辱,中国已经遭受得够多的了。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无数个列强欺凌,割土纳贡,竟成传统;饱受奴役,已成流行。
我们在场的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相信都有同样的心声,那就是强大我们的祖国!
帝国主义为什么敢这么猖狂?只因为我们太弱!工人罢工,死了工人,学生游行,死了学生。只有人民军挥舞手中的枪,推出我们的炮,事情才没有更恶化,我们的国民才没有更多的损失。
追根究底,是我们的工业不如人,我们的技术不如人,我们的国力不如人!
牢记国耻,发奋图强,忍一时之愤,人人以修养人格入手,工商学界各以发展本业为志,则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后,崛起之中华屹立于世界,谁敢再以侮辱临我?
所以我希望大家停止罢工、罢市、罢课,这不是妥协,我向来不是妥协的人。只是我知道,把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比直接回击要有力得多!
必要时举行罢工、罢市、罢课,以示对暴虐者的抗议与反对,也可表达反抗暴虐者的决心与力量,十分应当,但不应长期进行,以免牺牲过大。
盖因罢课使学生求学光阴荒废,正中对手希望我国民无知无识任其奴役的本意;
罢市,则华商日损300万,对手不及十分之一;
罢工,仅华商雇工,而对手雇佣之工并无举动,实等于自杀。且我国正宜一致奋起,抵御经济侵略,今此现象,并非国家之福。
我自问爱国之心,与各界无异。但处此时局艰难之际,眼光当放远,步骤当严正,这样做并非怯于外,实乃有理有利有节之举措。
中国人民的鲜血不会白流,这个耻辱一定会用血债来偿还!”
在万众瞩目中,他缓缓地念出一首诗,这是他近两年来第一次“做”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没有题目,张汉卿也不准备再给它冠以题目,后来在收入少帅诗集中,它就被命名为《无题》。
泪眼朦胧中,他向挂着十七位亡者图像的帆布棚上一一扫过,尽管看不清什么样子,还是默默地在心里说:“你们的血不会白流,给我十年,我会让大英帝国低下它的高傲。那时候再用薄酒一杯,祭奠各位的亡灵。
你们如果有来生,千万记得再投胎在中国。那个时候的中国,不会容忍哪怕任何一位国民,在任何一个地方,遭受任何的伤害!强大的中国,一定会恢复‘犯我强汉,虽远必诛’的气势来!安息吧!”
在指挥官响亮的命令中,在一排沉闷而整齐的枪声中,无数执勤在祖国各地的官兵,默默脱帽致哀。二十万人的会场,鸦雀无声,都在向亡灵作最后的道别。
然后,不知从哪里传出了嘹亮的国歌声。这声音越来越宏亮,越来越震耳,传播得也越来越辽远。无数上海市民,在大街小巷传唱,唱得慷慨激昂,唱得泪流满面。也就在此时,人们突然发觉,少帅把它定为国歌,是有先见之明的,是有远见的。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在公使团们无线电波日夜不停地反复磋商的期间,张汉卿却亲自参加了五卅惨案遇难国民的悼念仪式。
6月13日,十七位逝者的遇难14天纪念,也是中国传统悼念亡者的二七,人民党上海总部、上海省政|府、上海县政|府共同举办了这场祭奠。
庄|严肃穆、以中国传统的黑、白色为基调的悼念会场人山人海,上海工商界、财经界、教育界等的重量级人物悉数到场。
国民党、中国工人党、致|公党、中华侨联等党派,临近的江苏、浙江诸省的政|府也派了代表,中央派出了以熊希龄为代表的民政部官员出席,那一天上海有超过二十万民众亲临会场。
在这些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杜月笙腕带黑纱面容严肃地立在那里,面容沉寂、无声无息。
无数军警身着便衣环伺在内外,这种场合,可千万不要再被英国人破坏,而且,少帅亲到,这安保措施要上升到最高层次。
下午三点左右,正是被杀害的十七位同胞悲惨地离开人世的时候,一身戎装,腰配短枪的张汉卿在一群荷枪实弹的警卫们的陪伴下进入会场。他面有戚容,与警卫们一道都在胸前左口袋上别着一枚白花。人们主动地让开一条路,看着心目中的救世英雄向主席台上就坐。
和英国人的交涉过程,报纸上每天都一五一十地向全体国民通报了。英国人之蛮横,少帅之强硬,谈判之艰难,使一直关于此案的国民都深深地为他们拥有这样一位不畏强权的领袖而骄傲。
没有少帅,这件惨案、这类惨案在历史上只能以悲痛结束,而张汉卿,则向他们指出了另外一条路:用中国人民的强硬,换回自己的尊严。
台上,张汉卿看着那个大大的“奠”字。白色的纸在风中簌簌发抖,黑色的字在跳跃中渐渐形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烟雨凄寒,万里名花凝血泪;音容寂寞,清溪流水是哀声”。这幅挽联就挂在那里,无声地质问他:为什么你穿越到现在,南征北战凡九年,仍然不能让国家逃脱这一苦难?
开场白之后,由张汉卿做大会宣讲,这是中国人的惯例。
张汉卿毫不迟疑,他接过话筒,向听众做了一次短暂但意义深远的即席演讲: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隆重纪念在五卅事件中屈死的国民。尽管我不能一一记得他们的名字,但是我知道他们都叫中华民国的子民!
昨天,他们可能是父亲,是丈夫,是儿子;也可能是亲朋,是邻居,是工友。今天,他们都是一堆屈死的灵魂!白发人送黑发人,孤儿寡母从此失去挚爱亲人和生活来源。这种惨状,就是我们民国的现状。
民国民国,有民才有国。杀了我们的民,与谋害我们的国无异。这种耻辱,中国已经遭受得够多的了。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无数个列强欺凌,割土纳贡,竟成传统;饱受奴役,已成流行。
我们在场的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相信都有同样的心声,那就是强大我们的祖国!
帝国主义为什么敢这么猖狂?只因为我们太弱!工人罢工,死了工人,学生游行,死了学生。只有人民军挥舞手中的枪,推出我们的炮,事情才没有更恶化,我们的国民才没有更多的损失。
追根究底,是我们的工业不如人,我们的技术不如人,我们的国力不如人!
牢记国耻,发奋图强,忍一时之愤,人人以修养人格入手,工商学界各以发展本业为志,则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后,崛起之中华屹立于世界,谁敢再以侮辱临我?
所以我希望大家停止罢工、罢市、罢课,这不是妥协,我向来不是妥协的人。只是我知道,把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比直接回击要有力得多!
必要时举行罢工、罢市、罢课,以示对暴虐者的抗议与反对,也可表达反抗暴虐者的决心与力量,十分应当,但不应长期进行,以免牺牲过大。
盖因罢课使学生求学光阴荒废,正中对手希望我国民无知无识任其奴役的本意;
罢市,则华商日损300万,对手不及十分之一;
罢工,仅华商雇工,而对手雇佣之工并无举动,实等于自杀。且我国正宜一致奋起,抵御经济侵略,今此现象,并非国家之福。
我自问爱国之心,与各界无异。但处此时局艰难之际,眼光当放远,步骤当严正,这样做并非怯于外,实乃有理有利有节之举措。
中国人民的鲜血不会白流,这个耻辱一定会用血债来偿还!”
在万众瞩目中,他缓缓地念出一首诗,这是他近两年来第一次“做”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没有题目,张汉卿也不准备再给它冠以题目,后来在收入少帅诗集中,它就被命名为《无题》。
泪眼朦胧中,他向挂着十七位亡者图像的帆布棚上一一扫过,尽管看不清什么样子,还是默默地在心里说:“你们的血不会白流,给我十年,我会让大英帝国低下它的高傲。那时候再用薄酒一杯,祭奠各位的亡灵。
你们如果有来生,千万记得再投胎在中国。那个时候的中国,不会容忍哪怕任何一位国民,在任何一个地方,遭受任何的伤害!强大的中国,一定会恢复‘犯我强汉,虽远必诛’的气势来!安息吧!”
在指挥官响亮的命令中,在一排沉闷而整齐的枪声中,无数执勤在祖国各地的官兵,默默脱帽致哀。二十万人的会场,鸦雀无声,都在向亡灵作最后的道别。
然后,不知从哪里传出了嘹亮的国歌声。这声音越来越宏亮,越来越震耳,传播得也越来越辽远。无数上海市民,在大街小巷传唱,唱得慷慨激昂,唱得泪流满面。也就在此时,人们突然发觉,少帅把它定为国歌,是有先见之明的,是有远见的。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