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马踏邯郸2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7-2
巨鹿城始终坚守如故。
耿纯劝刘秀道:“巨鹿久攻不下,不如径取邯郸。邯郸新败,士气已失,而且邯郸城池广大,容易找到突破口,只要攻取了邯郸,巨鹿不攻自破。”
有人道:“大军围困巨鹿已经一月有余,城池未破,便遇难而退,恐怕有伤士气,如在其他地方再遇困难,又将如何?而且如果巨鹿城中的守军知道我们主力南下,必然会倾城出动。那时我们腹背受敌,恐怕就后悔莫及。”
刘秀一边听将领们相互争辩,一边默默思忖。以当前情况,巨鹿很难在短时间内攻下,就算后期攻取,也必然死伤惨重,而且会给邯郸足够长的休整时间,邯郸一旦强大,平定的代价就会变得更加沉重。现在邯郸新败,士气低落,如果加强攻击,巨鹿断不敢出兵支援,而且邯郸城人心不稳,高压之下,必定生乱。最重要的是刘秀不希望邯郸被谢躬主导,他一定要亲自踏平邯郸,左右整个河北的局势。
刘秀决定亲率主力进攻邯郸。为了不引起巨鹿守军的注意,大军主力在晚上悄悄撤走。营房和旌旗一如先前模样,只留下偏将军邓满率领士兵每日佯装成主力围城。
大军开赴邯郸,屯军城下,绕城布阵。
刘秀令人日夜击鼓,发出喊杀之声,声威浩大,响彻云天。城中军民见刘秀的攻城气势,人人心中胆怯,开始暗中寻找逃离机会。刘秀声势虽大却并不急于进攻,而是不断将劝降书射入城中。
王朗本欲负隅顽抗,但见刘秀将士威猛,自己士气尽失,人心惶惶。王朗知道大势已去,万般无奈,只得派出谏议大夫杜威到刘秀军中请降。
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刘秀心中所愿。
杜威见刘秀目光温和、态度和蔼,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心中竟升起了侥幸的希望。杜威对刘秀道:“大王不辞辛劳,四处出征,不就是为了汉室复兴吗?”
“正是,我们平定天下,就是希望汉室复兴!”刘秀见杜威有几分见识,对他顿生好感。
杜威道:“如今汉室就在眼前,大王何不相助邯郸而谋万世之业。”
“你说什么!”刘秀万没想到杜威到这时候还想劝说自己。
杜威不慌不忙道:“大王,我家主公确实是成帝之子。大王既为汉室复兴,就应当垂怜主公之心,辅助汉室。”
刘秀不由心生怒火,一个反贼,靠坑蒙拐骗得势,投降之时还念念不忘投机取巧。刘秀冷笑道:“如今天下混乱,不要说王朗假冒天子,就是成帝复生,也由不得他了!”
杜威听刘秀说得如此坚决,又见他一脸怒容,不禁心生胆怯,明白所有侥幸都已破灭。杜威沉默片刻后小心问道:“主公不愿让无辜百姓流血,愿意举城归降,大王能不能封他万户侯呢?”
刘秀轻蔑地看着杜威,怒道:“他不愿无辜百姓流血?可已经有多少百姓和士兵因为他的把戏而死了,到了现在还想着万户侯?”
“那大王能给予什么?”
“愿降就让他活命!不愿降请便!”
杜威见刘秀态度坚决,也不敢再说,忙回城复命。王朗听了杜威所说,心生怨恨,下定决心以死相拼。
刘秀见王朗并无降意,下令强攻。战斗持续了十来日,城上城下血迹遍地,战死的人刚运走,新的尸首又堆积起来。邯郸军民见激战如此,人人自危。
两军胶着,刘秀正自着急,王朗手下的少傅李立偷偷派人给刘秀送信,表示愿意做内应,接引汉军入城。刘秀大喜,亲率兵马在李立的接引下进入城中。王郎等人见汉军进入邯郸,知道大势已去,在黎明时分乘乱逃出城去。王霸率兵追击,追到时王朗已被乱军所杀。王霸割下王朗的脑袋,缴获他的玺绶,回去向刘秀复命。刘秀将王朗的头悬挂在城头示众,城内军民见王朗已死,都放下武器,全部归降。
消息传到巨鹿,军心顿失,守将只好弃城投降。其他郡县见邯郸已平,纷纷归降。
刘秀平定了邯郸,收缴了王朗的物品。有人发现刘秀手下有人与王朗通信往来,原来王朗称帝后,派人收买刘秀手下人员,有些人心存侥幸,一边追随刘秀,一边与王朗交往,企图脚踩两只船,以备万一,文书中甚至还有不少诋毁辱骂刘秀之言。有人建议刘秀乘机清除这些存有二心之人,以防后患。
刘秀令人将所有信件封存起来,然后将手下人召集在一起。当着众人的面,刘秀把所有信件全部烧毁,对众人道:“这是从王朗处得到的信件,我不知道是谁所写,也不知道写了什么。在天下未定之时,英雄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归宿。当初王朗称帝,冒以汉室,欺骗了很多人,与王朗来往也不是什么过错。现在王朗已灭,大家不会再受骗,彼此之间也不必猜疑。事情没有分晓之前,做什么选择都可以理解。但现在局势已定,大家就当有自己的明确选择。我会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也希望能与各位一道努力,共兴汉室。”
众人无不敬服,尤其那些曾经与王朗有过通信往来的人,更是万分感动,对刘秀从此忠贞无二。
刘秀拜铫期为虎牙将军,拜邓奉为偏将军,又封赏王霸等有功将领,然后整编王朗留下的兵马,根据士兵的选择,愿留下的由士兵自己挑选愿意跟随的将军,不愿留下的发给盘缠回家。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
刘秀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大树将军”,一问才知道是冯异。原来冯异为人谦逊,体恤士兵,爱惜百姓,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每次作战,总是奋勇在前,每次撤退,总是主动断后。战后也从不与人争功,在别人夸耀战功时,冯异总是安静地坐在大树下独自休息。时间长了,将士们都亲切地叫他“大树将军”。
17-2
巨鹿城始终坚守如故。
耿纯劝刘秀道:“巨鹿久攻不下,不如径取邯郸。邯郸新败,士气已失,而且邯郸城池广大,容易找到突破口,只要攻取了邯郸,巨鹿不攻自破。”
有人道:“大军围困巨鹿已经一月有余,城池未破,便遇难而退,恐怕有伤士气,如在其他地方再遇困难,又将如何?而且如果巨鹿城中的守军知道我们主力南下,必然会倾城出动。那时我们腹背受敌,恐怕就后悔莫及。”
刘秀一边听将领们相互争辩,一边默默思忖。以当前情况,巨鹿很难在短时间内攻下,就算后期攻取,也必然死伤惨重,而且会给邯郸足够长的休整时间,邯郸一旦强大,平定的代价就会变得更加沉重。现在邯郸新败,士气低落,如果加强攻击,巨鹿断不敢出兵支援,而且邯郸城人心不稳,高压之下,必定生乱。最重要的是刘秀不希望邯郸被谢躬主导,他一定要亲自踏平邯郸,左右整个河北的局势。
刘秀决定亲率主力进攻邯郸。为了不引起巨鹿守军的注意,大军主力在晚上悄悄撤走。营房和旌旗一如先前模样,只留下偏将军邓满率领士兵每日佯装成主力围城。
大军开赴邯郸,屯军城下,绕城布阵。
刘秀令人日夜击鼓,发出喊杀之声,声威浩大,响彻云天。城中军民见刘秀的攻城气势,人人心中胆怯,开始暗中寻找逃离机会。刘秀声势虽大却并不急于进攻,而是不断将劝降书射入城中。
王朗本欲负隅顽抗,但见刘秀将士威猛,自己士气尽失,人心惶惶。王朗知道大势已去,万般无奈,只得派出谏议大夫杜威到刘秀军中请降。
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刘秀心中所愿。
杜威见刘秀目光温和、态度和蔼,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心中竟升起了侥幸的希望。杜威对刘秀道:“大王不辞辛劳,四处出征,不就是为了汉室复兴吗?”
“正是,我们平定天下,就是希望汉室复兴!”刘秀见杜威有几分见识,对他顿生好感。
杜威道:“如今汉室就在眼前,大王何不相助邯郸而谋万世之业。”
“你说什么!”刘秀万没想到杜威到这时候还想劝说自己。
杜威不慌不忙道:“大王,我家主公确实是成帝之子。大王既为汉室复兴,就应当垂怜主公之心,辅助汉室。”
刘秀不由心生怒火,一个反贼,靠坑蒙拐骗得势,投降之时还念念不忘投机取巧。刘秀冷笑道:“如今天下混乱,不要说王朗假冒天子,就是成帝复生,也由不得他了!”
杜威听刘秀说得如此坚决,又见他一脸怒容,不禁心生胆怯,明白所有侥幸都已破灭。杜威沉默片刻后小心问道:“主公不愿让无辜百姓流血,愿意举城归降,大王能不能封他万户侯呢?”
刘秀轻蔑地看着杜威,怒道:“他不愿无辜百姓流血?可已经有多少百姓和士兵因为他的把戏而死了,到了现在还想着万户侯?”
“那大王能给予什么?”
“愿降就让他活命!不愿降请便!”
杜威见刘秀态度坚决,也不敢再说,忙回城复命。王朗听了杜威所说,心生怨恨,下定决心以死相拼。
刘秀见王朗并无降意,下令强攻。战斗持续了十来日,城上城下血迹遍地,战死的人刚运走,新的尸首又堆积起来。邯郸军民见激战如此,人人自危。
两军胶着,刘秀正自着急,王朗手下的少傅李立偷偷派人给刘秀送信,表示愿意做内应,接引汉军入城。刘秀大喜,亲率兵马在李立的接引下进入城中。王郎等人见汉军进入邯郸,知道大势已去,在黎明时分乘乱逃出城去。王霸率兵追击,追到时王朗已被乱军所杀。王霸割下王朗的脑袋,缴获他的玺绶,回去向刘秀复命。刘秀将王朗的头悬挂在城头示众,城内军民见王朗已死,都放下武器,全部归降。
消息传到巨鹿,军心顿失,守将只好弃城投降。其他郡县见邯郸已平,纷纷归降。
刘秀平定了邯郸,收缴了王朗的物品。有人发现刘秀手下有人与王朗通信往来,原来王朗称帝后,派人收买刘秀手下人员,有些人心存侥幸,一边追随刘秀,一边与王朗交往,企图脚踩两只船,以备万一,文书中甚至还有不少诋毁辱骂刘秀之言。有人建议刘秀乘机清除这些存有二心之人,以防后患。
刘秀令人将所有信件封存起来,然后将手下人召集在一起。当着众人的面,刘秀把所有信件全部烧毁,对众人道:“这是从王朗处得到的信件,我不知道是谁所写,也不知道写了什么。在天下未定之时,英雄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归宿。当初王朗称帝,冒以汉室,欺骗了很多人,与王朗来往也不是什么过错。现在王朗已灭,大家不会再受骗,彼此之间也不必猜疑。事情没有分晓之前,做什么选择都可以理解。但现在局势已定,大家就当有自己的明确选择。我会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也希望能与各位一道努力,共兴汉室。”
众人无不敬服,尤其那些曾经与王朗有过通信往来的人,更是万分感动,对刘秀从此忠贞无二。
刘秀拜铫期为虎牙将军,拜邓奉为偏将军,又封赏王霸等有功将领,然后整编王朗留下的兵马,根据士兵的选择,愿留下的由士兵自己挑选愿意跟随的将军,不愿留下的发给盘缠回家。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
刘秀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大树将军”,一问才知道是冯异。原来冯异为人谦逊,体恤士兵,爱惜百姓,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每次作战,总是奋勇在前,每次撤退,总是主动断后。战后也从不与人争功,在别人夸耀战功时,冯异总是安静地坐在大树下独自休息。时间长了,将士们都亲切地叫他“大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