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秘色瓷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江之上,一艘帆船趁着东南风,鼓满了帆,驶过瓜洲的水面,一路朝江南运河驶去。

    船上坐着位楚国的小商人,名叫宋之刚,他先前贩布去蜀国,在南平给水匪劫了,血本无归,这次他准备去东面碰碰运气,带着一船楚国的木棉布顺大江而下直趋吴越国。

    他没在南唐停留,只因南唐离楚国近,利薄而已。这次他打算去两浙转转,那里物产丰饶,说不定有一番运气。

    由大江经运河,一路迤逦东向,终于进了吴越国境内,过了许市税关,交了抽税,宋之刚进了苏州城,在苏州城胥门盘门间转了一圈,江南物产丰富,南来北往都要途径苏州,这里便成了四方商贩聚集之地,商铺、牙行遍地。论商品种类,行销诸国的有苏锦、越瓷、苏杭茶叶等等,甚至还有南洋来的香料、药材、玛瑙等物,都是抢手货。

    宋之刚看得眼花缭乱,他不愿多进茶叶与苏锦,苏锦在楚国不如蜀锦卖得好,吴越国最好的茶叶在杭州,苏州本地茶叶在楚国不甚出名,他便只拿出一匹木棉布,稍稍换了一些苏州当地的名茶,图个新鲜。

    他打定主意,要去杭州、越州、明州转一转。

    到了杭州,他出手了一些布匹,换了一些上等的龙井茶叶。接着又前往越州,他要买上一些瓷器,运回楚国去。

    听说吴越国官窑出产的秘色瓷驰名中外,乃瓷器中的绝品,只有皇家才能用,通常吴越国进贡给中原朝廷的。仅有少量赐予一些寺庙,市面上难得一见,便是最普通的一个盘子便能卖到500贯以上,足见其珍贵。

    宋之刚想着若是能带上几件秘色瓷回去,少不得能卖到800贯甚至1,000贯,这一趟就赚翻了。

    他便前往越州山阴县打探消息,进了山阴县城,宋之刚也不忙着去找官窑。他便寻了一处茶馆,点了一些茶点,一边吃茶,一边与店家攀谈起来。

    他看到店家墙上挂的字画一一点评起来,看到钱元瓘与钱弘僔所作的早春游钱塘湖这首诗时,不禁轻声咏诵起来。

    等到诵读完毕,宋之刚意犹未尽,赞叹道:“好诗好诗,就是没有署名,不知是何人大作?”

    店家笑说乃我国先王与世子所作。

    宋之刚露出惊讶之色,说道:“我本以为钱王乃是一武夫,没想到诗才高绝,令人钦佩。”

    店家听见外人夸赞自己的国王,心中高兴,便与他攀谈,山南海北,一通胡侃大。

    宋之刚又将话头引到越州的瓷器上,便问店家:“我听说钱王进贡给中原的瓷器有一种叫秘色瓷,极为难得。据说烧十窑方能出一窑,万里挑一,不知店家可曾见过?”

    店家笑道:“我哪里有这等福气?别我说,不止我没见过,便是这越州城里数万百姓都没一人见过。”

    宋之刚小声的问道:“不知在哪里,可否能买到?”

    店家紧张的看了看四周,小声道:“不可声张呀,秘色瓷乃皇家独占,烧制方法乃是绝密。普通百姓便是知道了,也要砍头。便是有人敢卖,也没人敢买。被抓住便是充军流放、杀头抄家的下场。”

    宋之刚不信这个邪,狡辩道。如今天下:“皇帝都有好几个,钱王忠于谁好呢?也不如将这等宝物多做上几件,这等买卖,岂不是一本万利。”

    店家笑宋之刚市侩,便转头去忙别的,不想理他。

    宋之刚缠着店家问东问西。

    店家不耐烦了,看了看四周,将宋之刚引入后间,小声道:“卖倒是真有人卖,不过呢……”

    宋之刚知道店家的意思,忙说道:“店家若是能为我说和此事,我定有重谢。”

    店家笑道:“我哪里有这通天的本事?我只告诉你一个去处。”

    宋之刚答应,店家伸出两双手来晃动,讨要十贯。

    宋之刚气道:“你不过言语两声,便要收我十贯钱,哪有这般容易?“

    店家冷笑道:“买卖此物都是杀头大罪,我便指你一个去处,也是担了杀头的风险,十贯算多吗?一点都不多,他日你若被拿住,可千万别把我给供出来。”

    宋之刚哭笑不得,便争取了十贯给他。

    店家附耳告诉他。

    秘色瓷确实是吴越国国宝,一年产出也不过三五十件。大部分要进贡给中原朝廷供皇室使用,少部分才自己王宫内用,极个别会赠予寺庙里的高僧,用于他们圆寂后的陪葬,或者用来存放佛祖的舍利子。等闲之人莫说见过,便是听也未曾听过秘色瓷的去处。

    然而店家却知道,在吴越国的南部龙泉县新近设立了瓷造局,鼓励当地百姓,制造烧制瓷器。其中。竟有人偷偷烧制秘色瓷。至于秘方是怎么来的,就无人知晓了。出产的秘色瓷,也不在中国流通,直接卖往南洋。偷偷运上海船往南洋,据说贩到大食国能卖到上万贯之巨,令人咂舌。

    宋之刚听得心神向往,恨不得立刻飞到龙泉,他便打听如何去龙泉县。

    有人好心告诉他。一是走钱塘江到海上,沿着海岸往南走。到瓯江口,逆流而上,便可直抵龙泉。第二条路,便是先走水路,到衢州。然后走陆路去龙泉。

    宋之刚有心想走第二条路。众人纷纷劝道走路山高路远,且还有土匪时不时出没。你要去进货,少不得带上银钱,就怕你被土匪盯上,有去无回。

    宋之刚从未见过大海。只听说要走海里过去便觉得心惊胆战,众人笑道:“我国新近设立了市舶司,招募了好些水军,海上的商船多有水军护卫,可比走陆路安稳多了。”

    宋之刚想了想。这才决定下来走海路。便将木棉布在山阴县都脱了手。

    木棉布原本不是中国物产,先唐时还比较稀缺,到了如今南方诸国如楚国、南汉国、交州多有种植,织成的木棉布比起苏锦、蜀锦等丝绸都要暖和,所以十分好卖。

    宋之刚将其都换成银两,便租了一条海船,去往龙泉。期间不知道吐了多少回,宋之刚自认为。这次可算是把他这一辈子坐的船都加在一块都没有这次那么难受。

    到了龙泉,宋之刚跑遍了各个窑。只见各个窑间,取土的、运石灰的、送草的、送色料的、挖煤炭的,各色工人,往来不绝。山坡之上,到处可见烧着的长窑,冒着缕缕的黑烟,一派繁忙的景象。

    宋之刚挑了一家窑,窑主名叫张生一,问清了价格,与窑主订了一船的货,多是杯、盘、碗、壶、  托、瓶等日用器皿,且以刻花装饰。东西上乘,价格公道,宋之刚爽快地的下了定钱。

    宋之刚托言未出窑前不放心,便在附近租民居住下,与附近各窑主多有往来,几番讨好,交往颇多。直到与张生一熟络之后,这才打探起秘色瓷来。

    张生一毫不迟疑地回道:“这里没人会烧秘色瓷,配釉、制坯、上釉到烧造,都是绝密,我们山野村夫,哪里会有这等本事。”

    据记载,秘色瓷始烧于唐代,成熟于五代,元代时消失。其釉色如冰似玉,清澈透亮,被誉为越窑瓷的千古绝唱。相传,这种瓷器使用了一种秘密的釉料配方和特制的匣钵烧制而成,除了皇室成员之外,其他人无权享用。例如秘色瓷碗,明明碗中空无一物,却似盛有盈盈春水。原来其碗底由外侧向内侧凹,形成微小弧面,在光线照射下,碗底折射出莹莹白光,似水似云。只有极高的工艺,才能“无中生水”。

    宋之刚将越州的店家所说一一告知。

    张生一笑道:“真的没有,假的倒是有人仿,运到南洋、大食,坑骗外夷罢了。你若卖给中国之人,迟早要穿帮。”

    宋之刚料想楚国王宫定是也有几件秘色瓷的,若是贩回去仿造的假货,身败名裂事小,生死是大——但凡敢买秘色瓷的,也是献给宫里用,一旦被发现,恐怕难逃死罪,便就此作罢,只一心收上等的青瓷,贩回楚国。

    自吴越国设立瓷造局后,对原龙泉所产瓷器,订立标准,为每窑瓷器评定品级,共上中下合计十二品,按品给价,实行采买制度,即瓷造局集中采购,将瓷器运输到明州或越州,统一运往南洋或内陆贩售。

    由于价格公道,一时之间,龙泉由原先的不足百窑,猛增至三百窑,所产青瓷行销海内外,风头盖过了越州的越窑。

    反观越窑,其实颓势已显,吴越立国以来,丁口日增,越州又是人口稠密之所,建窑、取土、挖石,都要挤占原有的农业资源,在鼓励耕种的国策之下,越窑已不可能提高生产规模,按照钱弘佐的规划,越窑甚至可只保留秘色瓷的生产,鼓励窑户往山地居多的浙南迁移。因此,拥有各种石矿、土料、煤炭出产的龙泉便成了最好的造瓷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