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威力无比的长矛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美国来说,太平洋地区,尤其是东亚,是美国仅次于欧洲的热点。20世纪到来时,美国刚刚跨过太平洋,开始成为东亚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美国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自己的利益,不让任何人触动它。
历任美国总统都在小心的做出选择,试图在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保护美国的利益,他们做的都很好,这一次轮到柯立芝抛出手中的骰子了。
一个国家在特定范围内具有多种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它必须对这些利益进行选择和排列,确保列于优先地位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它在这样做的时候并不放弃排在较低地位的战略目标,虽然后者在完整性,时间和程度上会受到影响。
本世纪初,美国在东亚面临着三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第一,如何按照“门户开放”原则维持中国的“完整”防止列强瓜分和垄断中国市场,为美国扩大在华经济利益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二,在殖民地争夺战争经常发生的时代,如何确保刚刚从西班牙手中夺来的领地菲律宾的安全;第三,如何防止美国同本地区唯一的军事大国日本的利益冲突不断扩大,维持美日之间协调与和平的关系。
本世纪头第一种战略优先次序的模式。1901年12月,西奥多?罗斯福在他的国情咨文中指出,由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和利益正迅速增长,在中国发生的任何事都同美国有强烈的利害关系。
他认为美国提倡的是包含全部意义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整个帝国”有同其他大国一样平等的待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美国试图阻止俄国独占中国东北——满洲的企图。但是美国的种种外交行动没有使俄国停止不前。因此当日俄战争爆发时,西奥多?罗斯福说“我对日本的胜利感到极其愉快,因为日本在为我们打仗。”
但是日本在战场上的胜利,特别是对马海战的胜利,使西奥多?罗斯福不得不重新认识日本。罗斯福看到一个在军事上和工业上都迅速崛起的日本,拥有强大的海军,还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认为如果美国冒犯了日本,它就会立即夺取菲律宾和夏威夷。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不得不放弃满洲“国际化”方针,允许日本取得满洲南部的优势,他寄希望日本在解决亚洲大陆事务以前“不会看上菲律宾”
尽管罗斯福对日本采取了低姿态,但是日本仍然在满洲阻止美国参与铁路建设,不断挤占美国商品的市场。更加严重的是1906年以后美国西部又发生了多起排日事件,使两国关系更为紧张。
1907年夏,欧美舆论界广为流传着美日之间可能发生战争的谣言,西奥多?罗斯福一方面把美国的主力舰队调入太平洋作为对日本的威慑;一方面又寻找摆拖这场危机的办法。8月份他抱怨公众对防卫菲律宾不感兴趣,说菲律宾是使美日局势紧张的“全部原因”并认为应立即考虑允许菲律宾独立。
不久美国找到了一种既能保住菲律宾,又能继续保持日美正常关系的方法。1907年11月国务卿鲁特告诉日本方面说,美国从一开始就理解日本的政策是宁愿把日本移民的方向转移到亚洲大陆去而不是到美国来。因此两国根据不同理由,愿意实现这一同样结果。在美国的这一“理解”之下,日本开始实行“自愿限制”政策。〔3〕1908年日本新内阁实行“弃名求实”的外交方针,力求使各国逐渐承认日本在满洲具有“特殊地位”11月美日达成了“鲁特-高平协议”双方保证不侵犯对方在太平洋的领地。但在有关中国的条款中,文件说两国决心运用一切可用的和平手段支持中国的独立和完整,以及各国在这个帝国中的工商业机会均等原则。
实际上谈判过程表明,双方已取得默契。将“中国”理解为“中国本部”即不包括蒙古满洲等地,而用“帝国”一词专指包括这些地区的全部中国。总之“鲁特-高平协议”使美国得到了日本不侵犯菲律宾及遵守“门户开放”的保证,而日本则使美国默认了它在满洲的“优势地位”协议签字后,罗斯福高兴地说:“没有别的事比同日本的协议给了我更多的欢乐。”在不久后给国会的咨文里,他又轻松地提到,美国应用一代人的时间来考虑,是让菲律宾独立还是让它继续处在美国的保护之下。他似乎完全忘记了一年前曾说过要立即让菲律宾独立的话。
西奥多?罗斯福的东亚政策构成了这样一种战略优先次序:占据最高地位的是维护菲律宾的安全,尽管他一度想尽快让其独立,但美国这一时期的备战活动表明,为了维护它自己的大国地位,美国不能一枪不放就抛弃菲律宾。
占据第二位的是维持与日本的友好关系。西奥多?罗斯福向日本软硬兼施地表明,只要日本不向南扩张,美国会在东亚大陆给日本补偿。维护在中国的“门户开放”处于最低地位。满洲地区的“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之后张斩的适时崛起让美国有了更多的选择,当1914年中日爆发战争的时候,美国的态度虽然看起来不偏不倚,但是美国舆论的报道中,日本的负面新闻比比皆是,而民国的消息大都是胜利的消息,就算偶尔有些不好的消息,也是无足轻重的。
所以民国的债券受到热捧,日本的战争债券几乎没有卖出去,那次战争之后的谈判,美国也加入了自己的影响,让日本签署了一份既没有赔款又没有割让土地的条约,那时候的美国总统,就像一个最精密的化学家一样,在天平比较轻的一头加上适量的砝码,以保持最低限度的平衡。
但是之后张斩的发展让美国也感到了威胁,尤其是张斩统一全国之后,在全国境内推行的各种政策,让这个沉寂了数百年的帝国再次焕发了生机,中国的战略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发现,这一长期受到忽视的国家正是自己的可kao盟国。
威尔逊在1916年访华时说,中国在未来不仅要在维持东亚的和平与繁荣,而且还要在维持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方面发挥适当作用。9月,威尔逊再次向张斩致电:国联有必要考虑中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作为世界的四个“大警察”
罗斯福把中国提到四大国之一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中国将在一切重大问题上支持美国,在设计战后国际组织时,坚持应设立由四大国代表的委员会,而不是英国提出的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由七、八个成员组成的机构。
因为那样美国“会被多数**压倒”至于中国这一**肯定会投给美国,张斩已经向他保证过“中国将在和平会议上同美国站在一道,这是由于中国信任威尔逊和他的政策,并愿意出于这种信任而预先作出承诺。”
罗斯福政府重视中国战略地位的第二个考虑是,中国将会成为牵制日本的主要力量。
但是中日力量对比的逆转比预计的要快,在一战结束前夕,中日的第二次战争中,中国的力量尤其是武装力量已经压倒了日本,如果不是美英出面调停的话,日本很可能会输掉第二次中日战争。
所以在经过了考虑之后,在第二次中日战争结束之后的五年里,美国对于中日间的态度再次发生了变化。期间白银法案的通过给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迫使民国放弃银本位制度,改为金本位制。
第三次中日战争开始之后不久,美国就意识到,中日之间的差距再度拉大了,日本在开战之初的表现让人感觉到,虽然日本的实力仍然强大,但在进攻凌厉的中国面前,这种实力很难转化为实际的战斗力。
为了防止中国取得一边到的优势,美国国会开动紧急法案,准备向日本提供高达三十五亿美元的贷款,以振兴日本的经济。不过美国人的动作还是太早了一些,正在讨论贷款数额的时候,日本突然间大胜了。
其实日本也没有取得什么大胜,中国的海军也就三艘航母,其他没有什么主力战舰,日本宣扬的大胜,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大胜,既不见击沉了几艘航母,也不见收复了什么失地,只是名义上封锁了中国沿海,但是台湾还是中国领土,所以这种封锁也变得有些名不副实。
但是毕竟在战略上日本占了先机,如果再加上美国的大批贷款,说不定中国就会顺势垮下去,十年前的历史表明,日本一家独大带来的麻烦比中日之间互有对抗还要可怕,所以这批美元贷款,也在日本大胜的舆论下,逐渐的慢下脚步,直到最后,日本也没有见到这批贷款。
“日本联合舰队现在拥有六艘战列舰,六艘重巡洋舰,还有四艘航母,对我们来说,重点就是对付日本的航母编队,战列舰编队可以忽略不计。”在战前分析会上,萨镇冰在分析了日本海军的实力之后,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确实,作为最早拥有航母的国家,日本在使用航母上的拙劣表现,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尤其是把战列舰作为海战主力,让航母担任护航的事情,恐怕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得出来,尤其是日本遭到了几次航母打击,对于航母的厉害十分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坚持战列舰为主的海战策略,也让人对日本海军的陈腐感到吃惊。
那只甲午年间奋发图强,走在时代潮流之前的海军,已经随着日本逐渐扩大的官僚气息,丧失了最后一点活力。一个本来就畸形的官方政府,在取得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开始显现出各种各样奇怪的征兆。
“那就这样决定了吧,明天上午八时开始进攻,希望是一个好天气。”萨镇冰短促的话结束了这场简短的会议,就在海军将官纷纷走出会场的时候,一个参谋走了进来,在萨镇冰耳边说了几句话,萨镇冰摸了摸胡子,笑道:“那东西真的研制出来了吗?”
“是的,射程四万米,绝对可以让日本人喝一壶的。”
一直以来鱼雷都是压缩空气作为推动力,但是这样的弊端十分明显,压缩空气带来的推动力极为有限,所以鱼雷的射程被限制在几千米,而且巨大的尾迹让舰船在很远处就能做出规避的动作。
所以速度更高,射程更远“湿式热动力鱼雷”成为了世界鱼雷发展的主要方向,民国也加紧了这方面的前进步伐。大连军工厂鱼雷部通过对湿式鱼雷发动机的研究和实验,在1911年研制成功1型(533毫米)和2型(457毫米)鱼雷,这是中国最早的国产“湿式热动力鱼雷”他的压缩空气罐起先是进口产品,几年后由中国的包头钢铁公司自行生产,而鱼雷其它零部件从一开始就由吴厂制造,国产化程度很高。1型鱼雷最高速度36节,射程7000米,533毫米的1型雷头装药量为160千克。
1型鱼雷的发动机和加热系统偶尔会失灵,射程也相对较短,这些缺点促使了3型鱼雷的开发,后者在1914年开始设计,全新的发动机和加热系统使射程达达增加,达到了15000米,最高航速36节,雷头装药量为205千克,并且在1916年投入现役之前经过了鱼雷测试。
在3型鱼雷的基础上,中国又开始发出18式鱼雷,直径达到了610毫米(24英寸),雷头装药量为345千克,最高航速38节,射程高达20000米,是当时世界上投入使用的最大的鱼雷,它采用了和3型鱼雷相同的系统构造,于1918年研制成功。
同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各海军列强商定,将鱼雷的最大直径限制为533毫米,所以中国的超口径鱼雷在国内被严格保密。这两种鱼雷都被大量生产。鱼雷自问世以来,就是小型舰艇对付大型战舰的一种主要手段,民国称之为“弱者的兵器”鱼雷被中国海军当做一种对舰队具有强大支援作用的大威力武器。
民国对雷击战术的重视几乎到了一种变态的地步。尽管有条约限制,民国还是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秘密研制更强大的大口径鱼雷。中国的技术人员意识到,要全面超越对手,在现有鱼雷的基础上进行小规模的改进是不能达到目的的,需要大幅度的技术创新。更快、更强、更远成为中国鱼雷开发不懈追求的目标。
了加快本国鱼雷研制的步伐,大连军工厂在1922年建立了鱼雷实验部,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同时对自身的研发经验进行总结,这一切都为中国开发610毫米和533毫米高速鱼雷创下了良好的条件。起先,新式610毫米鱼雷被称为“c型实验鱼雷”533毫米改进型鱼雷被称为“d型实验鱼雷”也就是后来的89式鱼雷。通过效仿怀特黑德鱼雷发动机的技术,c型鱼雷的速度达到了45节,d型鱼雷则为46节,射程分别为10000米和15000米。
但是,这两款鱼雷仍是基于外国技术开发的,仍然采用传统的油气动力,而且性能上也不占有绝对的优势,张斩需要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超级鱼雷!
在鱼雷体积一定得前提下增加航行距离,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动力更强、效率更好的推进器。“湿式热动力鱼雷”的推进原理都是让空气罐中的压缩空气进入燃烧室,和燃料充分混合。像煤油之类的燃料是由86的碳和14氢构成,当油气混合物燃烧时体积会膨胀14。5倍,而且产生高温,这很容易损伤发动机。
因此,水被用来充当冷却剂,使1200c的气体在进入主发动机时降为900c,同时产生一部分水蒸气被导入燃烧室助燃。如何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技术专家们将目光击中在作为助燃剂的空气上。空气中对燃烧起强氧化作用的是氧气,但它只占空气的的21,其它79都是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及惰性气体。显而易见,氧气才是对燃烧有用的成分,而氮气则没有用处。因此,为了能提供比现有型号鱼雷更快的速度和更远的射程,需要利用效率更高的助燃物,人们开始对空气构成的比例打起了主意。
经过研究,用纯氧替代普通空气进行助燃显然效率最高,这种设想最早是由法国人提出来的。这种设计有以下优势:
1。相同的气体体积下就可以得到是原来5倍的能量(当然也导致鱼雷行走机构的巨大改进),射程会增加,而且作为一项已经广泛使用的技术,纯氧的获得已经不是那么苦难了。
2。使用压缩纯氧会为雷头战斗部提供更大的空间,能填充更多的装药,增大鱼雷威力。
3。去除了氮气等不产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后,鱼雷驱动时产生废气的主要来源就消除了(石化燃料的成分碳、氢与氧气结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易溶于水),雷迹几乎消失了,大大加强了鱼雷的隐蔽性。
所以使用压缩纯氧作为一种新式推进动力的优势是显而易见。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很多国家的鱼雷专家们都被动员起来去完成氧气鱼雷的研究。可是,他们很快都一个接一个地放弃了对这种梦幻式武器的开发。原因很简单——氧气的处理非常危险,虽然氧气自身不是爆炸物,但“氧化”这个词和“燃烧”是同义词,急剧的“燃烧”(氧化)就是“爆炸”纯氧在狭小空间内引起的“燃烧”很容易转变成致命的“爆炸”纯氧的这种“火爆脾气”成了研制氧气鱼雷最大的技术难关。各国在研制氧气鱼雷的过程中都发生过严重的爆炸事故,让不少追逐超级鱼雷梦想的技术人员遗恨九泉,许多国家在屡遭挫败后后放弃了对氧气鱼雷的开发,唯独中国还在执着地坚持着。
对美国来说,太平洋地区,尤其是东亚,是美国仅次于欧洲的热点。20世纪到来时,美国刚刚跨过太平洋,开始成为东亚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美国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自己的利益,不让任何人触动它。
历任美国总统都在小心的做出选择,试图在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保护美国的利益,他们做的都很好,这一次轮到柯立芝抛出手中的骰子了。
一个国家在特定范围内具有多种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它必须对这些利益进行选择和排列,确保列于优先地位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它在这样做的时候并不放弃排在较低地位的战略目标,虽然后者在完整性,时间和程度上会受到影响。
本世纪初,美国在东亚面临着三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第一,如何按照“门户开放”原则维持中国的“完整”防止列强瓜分和垄断中国市场,为美国扩大在华经济利益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二,在殖民地争夺战争经常发生的时代,如何确保刚刚从西班牙手中夺来的领地菲律宾的安全;第三,如何防止美国同本地区唯一的军事大国日本的利益冲突不断扩大,维持美日之间协调与和平的关系。
本世纪头第一种战略优先次序的模式。1901年12月,西奥多?罗斯福在他的国情咨文中指出,由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和利益正迅速增长,在中国发生的任何事都同美国有强烈的利害关系。
他认为美国提倡的是包含全部意义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整个帝国”有同其他大国一样平等的待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美国试图阻止俄国独占中国东北——满洲的企图。但是美国的种种外交行动没有使俄国停止不前。因此当日俄战争爆发时,西奥多?罗斯福说“我对日本的胜利感到极其愉快,因为日本在为我们打仗。”
但是日本在战场上的胜利,特别是对马海战的胜利,使西奥多?罗斯福不得不重新认识日本。罗斯福看到一个在军事上和工业上都迅速崛起的日本,拥有强大的海军,还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认为如果美国冒犯了日本,它就会立即夺取菲律宾和夏威夷。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不得不放弃满洲“国际化”方针,允许日本取得满洲南部的优势,他寄希望日本在解决亚洲大陆事务以前“不会看上菲律宾”
尽管罗斯福对日本采取了低姿态,但是日本仍然在满洲阻止美国参与铁路建设,不断挤占美国商品的市场。更加严重的是1906年以后美国西部又发生了多起排日事件,使两国关系更为紧张。
1907年夏,欧美舆论界广为流传着美日之间可能发生战争的谣言,西奥多?罗斯福一方面把美国的主力舰队调入太平洋作为对日本的威慑;一方面又寻找摆拖这场危机的办法。8月份他抱怨公众对防卫菲律宾不感兴趣,说菲律宾是使美日局势紧张的“全部原因”并认为应立即考虑允许菲律宾独立。
不久美国找到了一种既能保住菲律宾,又能继续保持日美正常关系的方法。1907年11月国务卿鲁特告诉日本方面说,美国从一开始就理解日本的政策是宁愿把日本移民的方向转移到亚洲大陆去而不是到美国来。因此两国根据不同理由,愿意实现这一同样结果。在美国的这一“理解”之下,日本开始实行“自愿限制”政策。〔3〕1908年日本新内阁实行“弃名求实”的外交方针,力求使各国逐渐承认日本在满洲具有“特殊地位”11月美日达成了“鲁特-高平协议”双方保证不侵犯对方在太平洋的领地。但在有关中国的条款中,文件说两国决心运用一切可用的和平手段支持中国的独立和完整,以及各国在这个帝国中的工商业机会均等原则。
实际上谈判过程表明,双方已取得默契。将“中国”理解为“中国本部”即不包括蒙古满洲等地,而用“帝国”一词专指包括这些地区的全部中国。总之“鲁特-高平协议”使美国得到了日本不侵犯菲律宾及遵守“门户开放”的保证,而日本则使美国默认了它在满洲的“优势地位”协议签字后,罗斯福高兴地说:“没有别的事比同日本的协议给了我更多的欢乐。”在不久后给国会的咨文里,他又轻松地提到,美国应用一代人的时间来考虑,是让菲律宾独立还是让它继续处在美国的保护之下。他似乎完全忘记了一年前曾说过要立即让菲律宾独立的话。
西奥多?罗斯福的东亚政策构成了这样一种战略优先次序:占据最高地位的是维护菲律宾的安全,尽管他一度想尽快让其独立,但美国这一时期的备战活动表明,为了维护它自己的大国地位,美国不能一枪不放就抛弃菲律宾。
占据第二位的是维持与日本的友好关系。西奥多?罗斯福向日本软硬兼施地表明,只要日本不向南扩张,美国会在东亚大陆给日本补偿。维护在中国的“门户开放”处于最低地位。满洲地区的“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之后张斩的适时崛起让美国有了更多的选择,当1914年中日爆发战争的时候,美国的态度虽然看起来不偏不倚,但是美国舆论的报道中,日本的负面新闻比比皆是,而民国的消息大都是胜利的消息,就算偶尔有些不好的消息,也是无足轻重的。
所以民国的债券受到热捧,日本的战争债券几乎没有卖出去,那次战争之后的谈判,美国也加入了自己的影响,让日本签署了一份既没有赔款又没有割让土地的条约,那时候的美国总统,就像一个最精密的化学家一样,在天平比较轻的一头加上适量的砝码,以保持最低限度的平衡。
但是之后张斩的发展让美国也感到了威胁,尤其是张斩统一全国之后,在全国境内推行的各种政策,让这个沉寂了数百年的帝国再次焕发了生机,中国的战略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发现,这一长期受到忽视的国家正是自己的可kao盟国。
威尔逊在1916年访华时说,中国在未来不仅要在维持东亚的和平与繁荣,而且还要在维持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方面发挥适当作用。9月,威尔逊再次向张斩致电:国联有必要考虑中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作为世界的四个“大警察”
罗斯福把中国提到四大国之一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中国将在一切重大问题上支持美国,在设计战后国际组织时,坚持应设立由四大国代表的委员会,而不是英国提出的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由七、八个成员组成的机构。
因为那样美国“会被多数**压倒”至于中国这一**肯定会投给美国,张斩已经向他保证过“中国将在和平会议上同美国站在一道,这是由于中国信任威尔逊和他的政策,并愿意出于这种信任而预先作出承诺。”
罗斯福政府重视中国战略地位的第二个考虑是,中国将会成为牵制日本的主要力量。
但是中日力量对比的逆转比预计的要快,在一战结束前夕,中日的第二次战争中,中国的力量尤其是武装力量已经压倒了日本,如果不是美英出面调停的话,日本很可能会输掉第二次中日战争。
所以在经过了考虑之后,在第二次中日战争结束之后的五年里,美国对于中日间的态度再次发生了变化。期间白银法案的通过给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迫使民国放弃银本位制度,改为金本位制。
第三次中日战争开始之后不久,美国就意识到,中日之间的差距再度拉大了,日本在开战之初的表现让人感觉到,虽然日本的实力仍然强大,但在进攻凌厉的中国面前,这种实力很难转化为实际的战斗力。
为了防止中国取得一边到的优势,美国国会开动紧急法案,准备向日本提供高达三十五亿美元的贷款,以振兴日本的经济。不过美国人的动作还是太早了一些,正在讨论贷款数额的时候,日本突然间大胜了。
其实日本也没有取得什么大胜,中国的海军也就三艘航母,其他没有什么主力战舰,日本宣扬的大胜,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大胜,既不见击沉了几艘航母,也不见收复了什么失地,只是名义上封锁了中国沿海,但是台湾还是中国领土,所以这种封锁也变得有些名不副实。
但是毕竟在战略上日本占了先机,如果再加上美国的大批贷款,说不定中国就会顺势垮下去,十年前的历史表明,日本一家独大带来的麻烦比中日之间互有对抗还要可怕,所以这批美元贷款,也在日本大胜的舆论下,逐渐的慢下脚步,直到最后,日本也没有见到这批贷款。
“日本联合舰队现在拥有六艘战列舰,六艘重巡洋舰,还有四艘航母,对我们来说,重点就是对付日本的航母编队,战列舰编队可以忽略不计。”在战前分析会上,萨镇冰在分析了日本海军的实力之后,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确实,作为最早拥有航母的国家,日本在使用航母上的拙劣表现,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尤其是把战列舰作为海战主力,让航母担任护航的事情,恐怕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得出来,尤其是日本遭到了几次航母打击,对于航母的厉害十分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坚持战列舰为主的海战策略,也让人对日本海军的陈腐感到吃惊。
那只甲午年间奋发图强,走在时代潮流之前的海军,已经随着日本逐渐扩大的官僚气息,丧失了最后一点活力。一个本来就畸形的官方政府,在取得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开始显现出各种各样奇怪的征兆。
“那就这样决定了吧,明天上午八时开始进攻,希望是一个好天气。”萨镇冰短促的话结束了这场简短的会议,就在海军将官纷纷走出会场的时候,一个参谋走了进来,在萨镇冰耳边说了几句话,萨镇冰摸了摸胡子,笑道:“那东西真的研制出来了吗?”
“是的,射程四万米,绝对可以让日本人喝一壶的。”
一直以来鱼雷都是压缩空气作为推动力,但是这样的弊端十分明显,压缩空气带来的推动力极为有限,所以鱼雷的射程被限制在几千米,而且巨大的尾迹让舰船在很远处就能做出规避的动作。
所以速度更高,射程更远“湿式热动力鱼雷”成为了世界鱼雷发展的主要方向,民国也加紧了这方面的前进步伐。大连军工厂鱼雷部通过对湿式鱼雷发动机的研究和实验,在1911年研制成功1型(533毫米)和2型(457毫米)鱼雷,这是中国最早的国产“湿式热动力鱼雷”他的压缩空气罐起先是进口产品,几年后由中国的包头钢铁公司自行生产,而鱼雷其它零部件从一开始就由吴厂制造,国产化程度很高。1型鱼雷最高速度36节,射程7000米,533毫米的1型雷头装药量为160千克。
1型鱼雷的发动机和加热系统偶尔会失灵,射程也相对较短,这些缺点促使了3型鱼雷的开发,后者在1914年开始设计,全新的发动机和加热系统使射程达达增加,达到了15000米,最高航速36节,雷头装药量为205千克,并且在1916年投入现役之前经过了鱼雷测试。
在3型鱼雷的基础上,中国又开始发出18式鱼雷,直径达到了610毫米(24英寸),雷头装药量为345千克,最高航速38节,射程高达20000米,是当时世界上投入使用的最大的鱼雷,它采用了和3型鱼雷相同的系统构造,于1918年研制成功。
同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各海军列强商定,将鱼雷的最大直径限制为533毫米,所以中国的超口径鱼雷在国内被严格保密。这两种鱼雷都被大量生产。鱼雷自问世以来,就是小型舰艇对付大型战舰的一种主要手段,民国称之为“弱者的兵器”鱼雷被中国海军当做一种对舰队具有强大支援作用的大威力武器。
民国对雷击战术的重视几乎到了一种变态的地步。尽管有条约限制,民国还是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秘密研制更强大的大口径鱼雷。中国的技术人员意识到,要全面超越对手,在现有鱼雷的基础上进行小规模的改进是不能达到目的的,需要大幅度的技术创新。更快、更强、更远成为中国鱼雷开发不懈追求的目标。
了加快本国鱼雷研制的步伐,大连军工厂在1922年建立了鱼雷实验部,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同时对自身的研发经验进行总结,这一切都为中国开发610毫米和533毫米高速鱼雷创下了良好的条件。起先,新式610毫米鱼雷被称为“c型实验鱼雷”533毫米改进型鱼雷被称为“d型实验鱼雷”也就是后来的89式鱼雷。通过效仿怀特黑德鱼雷发动机的技术,c型鱼雷的速度达到了45节,d型鱼雷则为46节,射程分别为10000米和15000米。
但是,这两款鱼雷仍是基于外国技术开发的,仍然采用传统的油气动力,而且性能上也不占有绝对的优势,张斩需要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超级鱼雷!
在鱼雷体积一定得前提下增加航行距离,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动力更强、效率更好的推进器。“湿式热动力鱼雷”的推进原理都是让空气罐中的压缩空气进入燃烧室,和燃料充分混合。像煤油之类的燃料是由86的碳和14氢构成,当油气混合物燃烧时体积会膨胀14。5倍,而且产生高温,这很容易损伤发动机。
因此,水被用来充当冷却剂,使1200c的气体在进入主发动机时降为900c,同时产生一部分水蒸气被导入燃烧室助燃。如何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技术专家们将目光击中在作为助燃剂的空气上。空气中对燃烧起强氧化作用的是氧气,但它只占空气的的21,其它79都是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及惰性气体。显而易见,氧气才是对燃烧有用的成分,而氮气则没有用处。因此,为了能提供比现有型号鱼雷更快的速度和更远的射程,需要利用效率更高的助燃物,人们开始对空气构成的比例打起了主意。
经过研究,用纯氧替代普通空气进行助燃显然效率最高,这种设想最早是由法国人提出来的。这种设计有以下优势:
1。相同的气体体积下就可以得到是原来5倍的能量(当然也导致鱼雷行走机构的巨大改进),射程会增加,而且作为一项已经广泛使用的技术,纯氧的获得已经不是那么苦难了。
2。使用压缩纯氧会为雷头战斗部提供更大的空间,能填充更多的装药,增大鱼雷威力。
3。去除了氮气等不产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后,鱼雷驱动时产生废气的主要来源就消除了(石化燃料的成分碳、氢与氧气结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易溶于水),雷迹几乎消失了,大大加强了鱼雷的隐蔽性。
所以使用压缩纯氧作为一种新式推进动力的优势是显而易见。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很多国家的鱼雷专家们都被动员起来去完成氧气鱼雷的研究。可是,他们很快都一个接一个地放弃了对这种梦幻式武器的开发。原因很简单——氧气的处理非常危险,虽然氧气自身不是爆炸物,但“氧化”这个词和“燃烧”是同义词,急剧的“燃烧”(氧化)就是“爆炸”纯氧在狭小空间内引起的“燃烧”很容易转变成致命的“爆炸”纯氧的这种“火爆脾气”成了研制氧气鱼雷最大的技术难关。各国在研制氧气鱼雷的过程中都发生过严重的爆炸事故,让不少追逐超级鱼雷梦想的技术人员遗恨九泉,许多国家在屡遭挫败后后放弃了对氧气鱼雷的开发,唯独中国还在执着地坚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