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军归来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谁能想到,秦帝国竟有如此宏图伟业。”老将王翦感叹道,心中充满感慨。当年,他以为助秦灭六国、一统中原已是壮举,如今看来,那只是秦帝国崛起的序章。

    “这只是开始,秦帝国未来的壮举,必将更加辉煌!”李信附和道,言语间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在他眼中,统一这个世界只是第一步,秦帝国必将征服更多世界,成就无上霸业。

    “班师回朝!”始皇一声令下,百万大军除留下五十万驻守新世界各处,其余五十万主力及十万尸傀军团踏上归途。

    “听说了吗?咱们秦帝国已在另一个世界建立起霸业,整个世界都在咱大秦的掌控之下了!”大军归来,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全国。

    “咱们大秦这么厉害了?”不明真相的百姓听闻此事,无不惊愕万分。虽知秦军远征异界,却未料到竟能成功征服一个世界。

    “这么说,陛下岂不是成了‘世界之主’?”有人喃喃自语,引发众人深思。

    “对啊,既然我们已拥有一个世界,陛下自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主!”人群中的声音越来越坚定,充满对秦始皇的敬仰与崇拜。

    咸阳城像被扔进沸水中的石头般,瞬间翻腾起来。自家的陛下,竟一跃成为主宰一方天地的世界之主!这等惊天动地的消息,如何能让城中的百姓不瞠目结舌?

    城民们欢天喜地,为陛下的壮举举杯相庆。然而,在皇宫深处,朝堂之上,大臣们关注的焦点却有所不同。

    “另一个世界,竟有轮回之说?”“人死后,灵魂竟能前往地府,再度转世为人?”

    “那位地府之主,竟是陛下的分身?”此言一出,犹如平地惊雷,震得满堂文武面面相觑。

    地府之主,意味着哪怕肉身陨落,灵魂也能在彼岸重生,更关键的是,这位地府主宰正是他们的陛下。这意味着,他们若将来不幸离世,不仅能在那个世界投胎转世,还能因与陛下紧密相连,保留生前的记忆,这难道不是变相的永生么?

    面对“永生”的诱惑,无人能保持淡然。一双双眼睛闪烁着炽热光芒,仿佛看到了超脱生死的希望。

    “呼呼呼……”喘息声此起彼伏,那是欲望在胸腔涌动,是对永恒生命的极度渴望。

    “永生啊,谁人不想?!”“此等机缘,必誓死追随陛下,绝无二心!”

    刹那间,整个朝堂上弥漫着铁板一块的决心,所有人眼神坚定,誓言永远效忠大秦,效忠陛下。

    “嗒嗒嗒……”文武百官迈着庄重的步伐步入金碧辉煌的咸阳宫,肃穆的气氛笼罩全场。今日的大朝会,非同寻常,它标志着大秦由王国晋升为帝国,开启了全新的历史篇章。

    赢政陛下端坐龙椅,威仪天成。百官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洪亮,直冲云霄。

    “众卿,有事直言。”赢政平静的话语中蕴含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群臣虽有千言万语,但深知今日朝会的重中之重,乃是陛下对两界未来走向的决策。故而,当赢政询问是否有事启奏时,大殿内一时陷入寂静。

    见状,赢政淡淡一笑,率先打破沉默:“既然诸位无话,朕倒有一事要与众卿共议。”

    他的话语如钟鸣般在宫殿内回荡,引得众人精神一振。

    “想必众卿已知,我大秦已在另一世界立足,开辟疆域。”赢政目光炯炯,字字掷地有声,“此事属实,毋庸置疑。”

    此言一出,群臣虽早有预料,仍难掩心中波澜。官方亲口证实,其震撼程度远超道听途说。大秦,真的在异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赢政继续道:“如今,我大秦已具备跨界之力,是时候将视线收回本土,将整个世界纳入我大秦版图。”

    此言一出,朝堂沸腾,一股豪情壮志在众人心中升腾。大秦,终于要一统天下了!这不仅是他们的梦想,更是无数代大秦人的期盼。

    “吾皇万岁!”朝臣们热血澎湃,山呼海啸般回应。

    赢政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作为大秦的肱骨之臣,尔等将享受到他人无法企及的待遇。”

    “若尔等遭遇不测,朕许你轮回再生,且保留生前记忆,从幼年开始,重新生活。”赢政的话语如春风拂过,温暖而有力,“如此,纵然身死,亦可重启人生,记忆依旧。”

    这番承诺,如甘霖滋润心田,朝臣们激动不已。永生之梦,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他们更加坚定了追随陛下、忠诚大秦的决心。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朝堂上,颂歌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为热烈,直冲云霄,久久不息。

    秦始皇嬴政心中明白,他此刻掷地有声的言辞,将如巨石入水,激起层层涟漪,震动整个秦国。他毫不畏惧,因他要用这股力量,如同磁石吸引铁屑,将天下英才尽揽于朝廷之内。

    今日之秦,早已非昔日之秦可比。疆域之广袤,足以令世人为之惊叹。未来,这庞大的帝国将裂变为双翼,翱翔于两个浩瀚的世界之间。如此壮丽版图,每一寸土地都需要能人志士去治理,每一位官员都将成为维系帝国命脉的关键支柱。

    殿内文武百官,闻此宏图伟业,无不眼眸闪烁,心潮澎湃。呼吸急促者有之,如垂暮老者渴望延年益寿;面色涨红者有之,似病躯之人渴求康复生机。他们皆视秦始皇的话语为生命之光,欲剖肝沥胆以示忠诚,齐声高呼:“愿吾皇万岁!”

    然而,喧嚣瞬间被嬴政一声“安静”抚平,众人屏息凝神,静待下文。

    “朕决定,对帝国军制进行全面革新。”嬴政威严宣告,目光扫过座下众将。“我大秦将编成十大主力军团,另设三大特殊部队,以及一支独立的僵尸军团。”

    面对庞大帝国的双世界统治,原有军事架构显然已无法满足需求。嬴政深思熟虑后,提出了新的军队编制:每个军团人数暂定一百万,由一员上将军统帅,下设十位大将军,各领十万兵马。大将军麾下又分设四位师长,每师兵力两万五千人。师长以下设五位营长,每营五千人;营长下辖十个连,每连五百人;连下设五个排,每排十人。如此层层分明,权责清晰。

    众将听罢,心头不禁一紧。军制改革关乎他们切身利益,个个神情紧张,揣测着自己的未来地位。但仔细思量,新制度确实有助于应对双世界统治的复杂局面,扩军千万之计也有了依托。他们深知,那新征服的世界人口繁多,招募兵马并非难事。

    “十大军团,我等必有一席之地!”众将暗自发誓,眼神中透出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文官们也开始琢磨起来。军制变革虽与他们职责相距甚远,但帝国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预感,自己所在的行政系统也将迎来剧变。

    果然,秦始皇话锋一转,指向文官制度改革:“接下来,朕将设立教育部,统筹全国教化;财政部,掌管财税;交通部,负责双界交通;农部,引进异域良种,督管粮产;工部,推动科技发展;最后,治安部将肩负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责任,务必做到滴水不漏。”

    一席话毕,文武百官心中各有思量,但都明白,无论身处哪个部门,都将在这场改革浪潮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共同推动大秦帝国走向前所未有的辉煌。

    “诸位,”赢政威严的目光扫过殿堂,沉声道,“朕今日要向尔等介绍我大秦新设之机构——刑部。顾名思义,刑部掌管全国狱政,负责制定与执行法律,确保公正严明,以维系帝国秩序。”

    “再者,朕决意重组军部架构。”赢政话锋一转,语气坚定,“如今军部将以十位军团长及百员将军为核心,共商军事大计,确保我大秦铁骑无往不利。”

    “此外,朕欲设立一独立于各部之外的特殊机构。”赢政神秘一笑,眼中闪烁着智谋之光,“此机构名为‘锦衣卫’,效仿前朝大明之精锐,直属朕管辖,专司秘密事务,维护皇权稳定。”

    言毕,赢政面色肃穆,显然对此举深思熟虑已久。他深知,大秦历经风雨,如今疆域扩大,内外局势复杂,亟需一场深度改革,方能驾驭这庞大帝国,确保其长治久安。

    文武百官闻此言,皆陷入沉思。他们仔细揣摩赢政每一句话的深意,试图理解和预见这场变革将如何重塑大秦的行政体系,又将如何影响各自的地位与职责。他们明白,这不仅是赢政对帝国未来的布局,更是大秦迈向辉煌的新起点。

    于是,大秦帝国迈开了改革的步伐,犹如砥砺宝剑,剔除锈蚀,重焕锋芒。本土世界在铁骑征伐下纳入版图,与新征服的世界形成双翼齐飞之势。先进的科技被迅速引入,改善民生,提升生活质量,无论原住民还是新征服世界的民众,皆感受到生活的日新月异。

    帝国军队在改革中壮大,常规军力达一千一百万之众,十二个军团编制齐全,其中包括那支独特的僵尸军团。尽管僵尸士兵听来骇人,但在大秦子民眼中,他们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忠诚战士,既能保留人类情感,又能领取丰厚薪酬,甚至为残疾病患提供了重生的机会。因此,僵尸军团招募火爆,很快满额。

    僵尸军团驻扎长平,借战场的杀伐之气锤炼自身,其余十一军团则集体修炼《嗜血心经》,战斗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文官们亦在各大门派寻得适宜功法,整个帝国上下,无论武将还是文臣,皆在修行之道上并肩前行,共同推动大秦实力迅猛增长。

    转瞬十年,又至朝会之期。文武百官与修道学院代表齐集殿堂,共议两界融合后的种种议题。朝堂之上,奏报声此起彼伏。

    军部尚书王翦起身,抱拳禀报:“启禀陛下,十年间,十大军团整体实力已大幅提升,全员达到炼气境,更有佼佼者破入筑基,金丹境将领亦不在少数。”

    教育部长尉缭接着奏道:“陛下,如今大秦百姓普遍接受基础教育,即使年长者亦能识文断字,全民文化素质显着提高,教育普及工作已初见成效。”

    赢政闻此,面露嘉许之色。强兵固防,教育兴邦,二者相辅相成,恰似帝国腾飞的双翼。尽管十年变革难以令大秦彻底蜕变,但已显现出前世强国之气象,赢政心中颇为欣慰。

    “继续奏报。”赢政目光炯炯,期待更多喜讯传来,大秦帝国的改革之路,正稳健迈进。

    秦王政的话音刚落,各部尚书便逐一揭示着当下大秦王朝内部的种种症结。此时,修道院的龙虎山真人,作为院长,也恭敬地向秦王禀报:“启禀陛下,修道院已派遣众多弟子深入各地学堂,传授修道之术,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