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躺平的皇帝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关中、豫州的战报一封一封的往洛阳发,中枢的宰相、尚书、大将军们整日都在忙碌。
一是要供给前线大军的军需,二是在探讨长安如果收复之后,如何应对立下大功,且手握重兵的李家父子。
现在的大燕的国力衰退有目共睹,能够调用的兵马钱粮都很有限,不然也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尚书令高士则和左仆射薛楚、中书令柳壑暂时达成了一些默契,因为有了共同的对手。
无论李源是入朝为官,还是篡位为帝,对他们三个人的利益都会造成冲击。
入朝为官,李源注定是要成为权臣,还得是大权独揽那种权臣。
先不说他日后怎么做,首先这三个现任的宰相都得靠边站,因为没有权臣会喜欢他们这种老资历,且有权力的宰相,这三人肯定是要被赶出朝廷或者让出权力的。
另一方面,李源如果是打算自立,那支持他的肯定都是关陇大族。但渤海高氏是河北士族,薛柳两家都是河东望族,双方的利益并不一致。
即便是河东薛氏和柳氏因为长居关中,实际上已经被认为是关陇大族的一员,但这种望族可是一个庞然大物,枝繁叶茂。
比如李二手下的薛仁美同样是河东薛氏,他的利益诉求,注定跟族叔薛楚不同。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李源手下的心腹参军,柳元景。他跟柳壑是从兄弟。
但柳元景肯定是希望李源能更近一步的。
高士则也是如此,他的族弟高士良是李源的亲家,就是李二老丈人。
所以,家族是家族,个人的利益诉求有时候会让一个家族看起来很割裂。但这也正是一种智慧,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光平皇帝慕容超呢,身体不太好。最近基本上算是深居简出。一直在宫中调养。
朝政上基本就是放手让几个宰相处置了。
一方面听多了宰相们的劝谏,担忧李家如果造反会有多严重的后果。
一方面又觉得宰相们可能危言耸听。总不会比老二慕容盏造反更严重吧?
对于整肃天下,恢复大燕盛世,他其实已经不抱期望了。
他知道自己是没有那个才能的。
但又担心国家败在自己手中,无法下去见祖宗。
想要奋起收拾旧河山,却完全没有任何的头绪。
想要摆烂躺平,又不太甘心。想要做事,又没有能力不知道能做什么。整天都在怀疑人生。
为什么是我当皇帝,如果不是我,会不会局势就不会这么糟糕?
如果是老三当皇帝,当时李四郎如果跟他说老二会造反,他肯定会选择相信李四,从而作出预防,这样老二造反估计就成功不了,天下也不会大乱,荆州的曹烜和江东的曹元静两个逆贼也没机会做大
本来还有两个智囊可以时常问计。一个是给已故卫王当过参军的中书舍人蒋益。
不过也正是因为慕容超屡次向他问计,这个蒋益就被宰相们盯上了,联手给安排到陈郡去当太守了。
另一个是中书侍郎李孝俨,本来他对李孝俨是非常倚重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李孝俨的父亲和兄弟们都成了手握重兵的将帅都督,已经快要跟洛阳朝廷分庭抗礼了。
所以慕容超很对李孝俨的观感也更复杂。
之前屡次献计,为他出谋划策,招安瓦岗,在他眼里李家大郎那是宰相之才。
可现在这种情况下,再让他出谋划策,时时召见,宰相们都不会同意。
所以李家大郎这段时间也没有受到召见,甚至据直接宅在家,连中书都没去了。
中书令柳壑自然也不会不开眼的拿这个事出来苛责他。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就好。
所以慕容超现在基本不会召见大臣,每日就是跟几位宰相见面走过过场。
而之前请出来镇场子的两个定海神针,也纷纷以身体不好为由告病在家,基本上是不问朝中事了。
魏王慕容显宗其实是为了避嫌,毕竟魏王妃就是李源的亲姑母,他是李源的姑父。
至于太师段世桓,纯粹是不想跟着掺和了。
所以,皇帝慕容超,也就成了事实上的孤家寡人。
虽然还能指挥的动中军,但他却很担心自己的胡乱指挥引发什么严重的后果。
这点上,是已故的老卫王跟他提过的,所以他一直牢记在心。
等于整个洛阳朝廷,他这个皇帝其实基本上就是个人形玉玺,没什么实际作用。
他也没有什么意志加诸于州郡和军队之中。
如果是个太平盛世,那他这种不折腾,不乱杀人,性情宽厚的主上,会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
但很可惜,这是个乱世。
“圣人真是仁君啊,可惜,可惜”
李宅,李孝俨和慕容无忌相对而坐,吃着泥炉涮羊肉。
这是洛阳贵人们最喜欢秋日美食之一,据说是从魏宣帝时期开始流行,美其名曰“贴秋膘”。
李孝俨喝了一口温度正好的黄酒,不由自主的感叹道。
慕容无忌虽然是宗室,但两人来往日久,又有共事之谊,因此无话不谈,也无所顾忌。
“所谓仁君,其实倒不如说是庸碌,圣人本就不是作为储君被先帝培养的,其实当时最好的选择,还是吴王殿下。”
“我倒觉得,前太子,蜀王殿下聪睿果决,可能比吴王还要好些,无忌看好吴王,难不成是因为无忌与吴王是表亲?”
“哈哈哈,也不无这方面的考量,不过若是吴王殿下即位,以他跟梁逆的关系,都不用四郎提醒,就得提前提防梁逆起事.”
“这也正是先帝之所以传位于今上的理由把,仁德宽厚,可惜遭逢乱世,也算是生不逢时吧.”
两人谈论起这些犯忌讳的事,也全然不在意,好像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可见交情之深厚。毕竟是一同前往瓦岗招降的,也算是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慕容无忌现在对已经过事的父亲高阳王慕容颌是佩服至极。
早早就跟李家交好,还在“殁于王事”之前给李家送去一个大人情。难怪他说要自己不要贪恋旧船的珍宝,该弃船逃生就要弃船逃生。
现在看,这路都被父亲铺好。
李家,已经到了起势之际。
不管是凭借父亲的余荫,还是跟李家兄弟的情分,他都没有理由守着宗室的身份为大燕尽忠。
大魏功臣刘晔难道不是汉室宗亲吗?
刘晔的可是光武之后,比起刘备这个西汉远支可尊贵多了,还不是一心为大魏效力?
当然,要是有这个本事和那个运气,他也愿意当刘备。
可这不是没有吗?
所以,顺其自然的上李家这艘大船,有什么问题嘛?
完全没问题。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上船晚了,可就没有好位置了!
(本章完)
关中、豫州的战报一封一封的往洛阳发,中枢的宰相、尚书、大将军们整日都在忙碌。
一是要供给前线大军的军需,二是在探讨长安如果收复之后,如何应对立下大功,且手握重兵的李家父子。
现在的大燕的国力衰退有目共睹,能够调用的兵马钱粮都很有限,不然也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尚书令高士则和左仆射薛楚、中书令柳壑暂时达成了一些默契,因为有了共同的对手。
无论李源是入朝为官,还是篡位为帝,对他们三个人的利益都会造成冲击。
入朝为官,李源注定是要成为权臣,还得是大权独揽那种权臣。
先不说他日后怎么做,首先这三个现任的宰相都得靠边站,因为没有权臣会喜欢他们这种老资历,且有权力的宰相,这三人肯定是要被赶出朝廷或者让出权力的。
另一方面,李源如果是打算自立,那支持他的肯定都是关陇大族。但渤海高氏是河北士族,薛柳两家都是河东望族,双方的利益并不一致。
即便是河东薛氏和柳氏因为长居关中,实际上已经被认为是关陇大族的一员,但这种望族可是一个庞然大物,枝繁叶茂。
比如李二手下的薛仁美同样是河东薛氏,他的利益诉求,注定跟族叔薛楚不同。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李源手下的心腹参军,柳元景。他跟柳壑是从兄弟。
但柳元景肯定是希望李源能更近一步的。
高士则也是如此,他的族弟高士良是李源的亲家,就是李二老丈人。
所以,家族是家族,个人的利益诉求有时候会让一个家族看起来很割裂。但这也正是一种智慧,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光平皇帝慕容超呢,身体不太好。最近基本上算是深居简出。一直在宫中调养。
朝政上基本就是放手让几个宰相处置了。
一方面听多了宰相们的劝谏,担忧李家如果造反会有多严重的后果。
一方面又觉得宰相们可能危言耸听。总不会比老二慕容盏造反更严重吧?
对于整肃天下,恢复大燕盛世,他其实已经不抱期望了。
他知道自己是没有那个才能的。
但又担心国家败在自己手中,无法下去见祖宗。
想要奋起收拾旧河山,却完全没有任何的头绪。
想要摆烂躺平,又不太甘心。想要做事,又没有能力不知道能做什么。整天都在怀疑人生。
为什么是我当皇帝,如果不是我,会不会局势就不会这么糟糕?
如果是老三当皇帝,当时李四郎如果跟他说老二会造反,他肯定会选择相信李四,从而作出预防,这样老二造反估计就成功不了,天下也不会大乱,荆州的曹烜和江东的曹元静两个逆贼也没机会做大
本来还有两个智囊可以时常问计。一个是给已故卫王当过参军的中书舍人蒋益。
不过也正是因为慕容超屡次向他问计,这个蒋益就被宰相们盯上了,联手给安排到陈郡去当太守了。
另一个是中书侍郎李孝俨,本来他对李孝俨是非常倚重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李孝俨的父亲和兄弟们都成了手握重兵的将帅都督,已经快要跟洛阳朝廷分庭抗礼了。
所以慕容超很对李孝俨的观感也更复杂。
之前屡次献计,为他出谋划策,招安瓦岗,在他眼里李家大郎那是宰相之才。
可现在这种情况下,再让他出谋划策,时时召见,宰相们都不会同意。
所以李家大郎这段时间也没有受到召见,甚至据直接宅在家,连中书都没去了。
中书令柳壑自然也不会不开眼的拿这个事出来苛责他。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就好。
所以慕容超现在基本不会召见大臣,每日就是跟几位宰相见面走过过场。
而之前请出来镇场子的两个定海神针,也纷纷以身体不好为由告病在家,基本上是不问朝中事了。
魏王慕容显宗其实是为了避嫌,毕竟魏王妃就是李源的亲姑母,他是李源的姑父。
至于太师段世桓,纯粹是不想跟着掺和了。
所以,皇帝慕容超,也就成了事实上的孤家寡人。
虽然还能指挥的动中军,但他却很担心自己的胡乱指挥引发什么严重的后果。
这点上,是已故的老卫王跟他提过的,所以他一直牢记在心。
等于整个洛阳朝廷,他这个皇帝其实基本上就是个人形玉玺,没什么实际作用。
他也没有什么意志加诸于州郡和军队之中。
如果是个太平盛世,那他这种不折腾,不乱杀人,性情宽厚的主上,会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
但很可惜,这是个乱世。
“圣人真是仁君啊,可惜,可惜”
李宅,李孝俨和慕容无忌相对而坐,吃着泥炉涮羊肉。
这是洛阳贵人们最喜欢秋日美食之一,据说是从魏宣帝时期开始流行,美其名曰“贴秋膘”。
李孝俨喝了一口温度正好的黄酒,不由自主的感叹道。
慕容无忌虽然是宗室,但两人来往日久,又有共事之谊,因此无话不谈,也无所顾忌。
“所谓仁君,其实倒不如说是庸碌,圣人本就不是作为储君被先帝培养的,其实当时最好的选择,还是吴王殿下。”
“我倒觉得,前太子,蜀王殿下聪睿果决,可能比吴王还要好些,无忌看好吴王,难不成是因为无忌与吴王是表亲?”
“哈哈哈,也不无这方面的考量,不过若是吴王殿下即位,以他跟梁逆的关系,都不用四郎提醒,就得提前提防梁逆起事.”
“这也正是先帝之所以传位于今上的理由把,仁德宽厚,可惜遭逢乱世,也算是生不逢时吧.”
两人谈论起这些犯忌讳的事,也全然不在意,好像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可见交情之深厚。毕竟是一同前往瓦岗招降的,也算是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慕容无忌现在对已经过事的父亲高阳王慕容颌是佩服至极。
早早就跟李家交好,还在“殁于王事”之前给李家送去一个大人情。难怪他说要自己不要贪恋旧船的珍宝,该弃船逃生就要弃船逃生。
现在看,这路都被父亲铺好。
李家,已经到了起势之际。
不管是凭借父亲的余荫,还是跟李家兄弟的情分,他都没有理由守着宗室的身份为大燕尽忠。
大魏功臣刘晔难道不是汉室宗亲吗?
刘晔的可是光武之后,比起刘备这个西汉远支可尊贵多了,还不是一心为大魏效力?
当然,要是有这个本事和那个运气,他也愿意当刘备。
可这不是没有吗?
所以,顺其自然的上李家这艘大船,有什么问题嘛?
完全没问题。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上船晚了,可就没有好位置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