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零二章 难得清闲又来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沈鲤与叶向高素有贤名,官场中有人敬重之,也有人窃以为笑,无论如何,沈鲤非但是朱翊钧的老师,还曾经教过嘉靖和隆庆,乃是三代帝王师,有他为李秘牵线搭桥,大理寺的官员们又岂敢欺压李秘。
沈鲤可算是大明官场的异类,当初所有人都巴结张居正,甚至有人建了祭坛为张居正祈福,人人争先,唯独沈鲤不去凑热闹。
有人说某个地方出了麒麟,朱翊钧欲取而观之,沈鲤却说,你喜欢甚么不过是小事,但让人去取可就是大事了,人人都知道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可以讨好皇帝,难免又要劳命伤财,于是朱翊钧也就作罢了。
这样的事例也实在太多,所以有人敬重他,但也有人嘲笑他太过刚直,不然也不会连沈一贯这样的人都入阁了,他沈鲤还只是个礼部尚书。
沈鲤却没有因为贪恋权势而改变初心,甚至因为自己的身份敏感而长年闭门谢客,今次能够主动结交李秘,也是感念于李秘对裁撤矿税所做的努力。
当他找叶向高一并过来寻李秘之时,叶向高很是不解,即便沈鲤告知内情,叶向高也认为李秘不足以让沈鲤如此屈尊纡贵,然而沈鲤却说,他动了这么多年嘴皮子都没能完成的事,还不如李秘动一锤子,也是让叶向高哭笑不得。
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三法司,相当于后世的最高人民法院,衙门规模自是不用说的,李秘的大理寺副署正虽然只是从六品的官,但权柄之重,也是自不消说的。
若没有沈鲤和叶向高的保驾护航,李秘想要站稳脚根也不是甚么容易事情,沈鲤是轻易不会欠人情的,今番却愿意为李秘出马,吴惟忠眼下提督神机新营,炙手可热,大理寺的大佬自然是要卖李秘人情的。
如此一来,也就无人敢欺压李秘这个“新人”,再加上李秘在毛秋池和杨振帆死后,一手主持南直隶理问所的公事,业务能力和水准都没有问题,早已能够独当一面。
能力上没有问题,人情世故方面也扫清障碍,李秘自是很快就熟悉了自己的差事,在大理寺衙门安定了下来。
不过由于皇上格外开恩,给了李秘这样的官职,他也就无法再参加武举殿试,即便程序上没甚么问题,但他已经是从六品的官员,情理上也不好再跟一群新科武举人争抢名额。
再说了,他是府试倒数,本身又不是为了进入军伍,参加殿试也没什么意义,当他提出放弃殿试之时,朱翊钧也是露出了赞赏的神色,因为他的本意就是不想让李秘沾碰军伍之事,由此也看得出李秘是深谙帝心的机灵人,朱翊钧自是欣赏的。
由于李秘的努力,使得新科武举人有机会进入神机新营的下五千营,武举人们也是皆大欢喜,消息传出之后,人人对李秘都非常的感激。
虽然李秘是倒数第二,但却对武举人们的未来仕途,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别人也不去说,但凡家里有人在朝廷任职的,知道此时后,都记住了李秘这个名字。
原因也很简单,神机新营是朱翊钧一手主持创办的新衙门,乃是皇帝的新宠,无论从财政投入还是皇帝关注度上,都是无可比拟的,朝廷上谁不想插一脚?
然而从上到下,新营几乎都快被瓜分了,这些将门世家就没了参与的机会,可李秘让武举人加入五千营的做法,却让这些将门世家看到了一条路子!
这事情也是闹哄哄了一阵,直到武举殿试风风光光操办了一场,才渐渐消停了。
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所以也没有前例可依,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便一路发展至今,文科考试已经算是走到了巅峰,可武举制度却时断时续,从唐朝到现在都没有举行过武举殿试的先例。
但凡皇帝,大多好大喜功,朱翊钧也不例外,所以操办这场盛事,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兵部作为最主要的举办方,也是操碎了小心肝儿,各种规程等等,也都与礼部等等相互磋商研究了好长一段时间,这才拿出了一个规程来,又由内阁等修修改改,这才算是定了下来。
李秘虽然没有去参加,但作为官员,也是共襄盛举,更何况赵广陵和张黄庭熊廷弼,乃至于邓家双子和祖大寿等等,那都是武昌之时认下来的朋友。
即便祖大寿这样的,在武昌之时与李秘有过龃龉,但护送皇杠之时遭遇伏击,有过生死相依的情谊,早先那一点点龃龉和芥蒂也早已消除。
赵广陵几个也是开始紧张起来,虽然府试的时候排名不理想,但绝不意味着他们能力不行,加上李秘已经登堂入室,说明皇帝的态度也有所改变,殿试的机会也就很大,所以他们都开始紧张地准备考试。
虽然有沈鲤和叶向高打过招呼,但李秘也必须拿出精力来尽快熟悉大理寺的差事和职责,所以各忙各事,也消停了一段时间。
倒是甄宓几个无所事事,把北京城都逛了差不多了,甄宓才找上了李秘。
李秘整日里呆在大理寺衙门里头,也冷落了甄宓,李秘提出让甄宓给自己当贴身书吏,其实也就是私人秘书,如此一来也就能够朝夕相伴了。
甄宓虽是女流,但行走江湖也是手段高明,易容术更是了得,扮个男妆也不成问题。
可甄宓是个耐不住寂寞的,又怎么可能待在死气沉沉的衙门里头,到底还是拒绝了李秘的建议,反倒央着李秘,让李秘把她和秦凉玉丢到五千营里头去耍耍。
李秘倒不是放心不过,甄宓和秦凉玉便是丢到军营里头,也只有欺负别人,无人能欺负得了她们,而且她们进去之后,也能够随时为李秘提供情报。
只是神机新营到底已经掌握在了周瑜的手底下,李秘也是担心周瑜会针对她们,毕竟甄宓是从魏营叛到了周瑜这边,由从周瑜这边投靠了李秘,说的不好听便是“三姓家奴”,李秘也担心周瑜对甄宓不利。
可甄宓却认为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与其整日里担心周瑜的报复,不如光明正大进入神机新营,以试探他的态度。
李秘想了想,终究还是答应了下来。
一来是甄宓所言确实有理,二来他也想验证一下,这个秦凉玉到底是不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因为战功而封侯的女将军秦良玉!
李秘做事也从来不拖泥带水,找到戚楚,便把这想法都说了出来,想让甄宓和秦凉玉给他当亲兵。
戚楚眼下已经是五千营的提督,整个五千营都归他管理,当然了,人员配置上他没有太多的话语权,毕竟周瑜必然要安插不少人手到五千营里头的。
但吴惟忠也不遑多让,将不少戚家军旧部都安置到了五千营之中,这些戚家军旧部都是中坚力量,很快就构筑起五千营的框架来,使得五千营有了主心骨和大体的雏形。
他们也是日理万机,脚不沾地,但戚楚对李秘那是没话说的,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李秘起初还有些担心,毕竟戚楚为了一道军令,就死守伏波沙十八年,可以说是一根筋的人,李秘还生怕他不懂变通,此时才晓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估摸着戚楚重归朝堂之后,也吃了不少亏,交了不少学费。
这件事办妥之后,甄宓和秦凉玉也就欢喜喜离开了李秘,倒也没甚么痴痴缠缠,让李秘失落了好一阵。
仿佛又回到了以往那种节奏,每个人都很忙,都有自己的事情去做,唯独李秘清闲了下来。
因为大理寺主要不是查案,而是复核大案要案,全国各地的案件汇总到大理寺,大理寺进行最终的核定和裁决,案件的主要类型也是凶杀之类的人命案子,证据之类的都已经汇总整理,即便要复查,也会派大理寺的基层人员。
李秘倒也有这个资格,不过他才入职大理寺,刚刚熟悉环境,大理寺这边也不放心让他一个人外出公干,便闲了下来。
这日也是在签押房里忙着处理公文,外头却来了人,一看竟是大太监王安,李秘也是惊喜得很。
不过王安的脸色并不好看,压低了声音,将李秘拖到一边来,朝李秘道:“有桩事需要你即刻入宫!”
李秘也不敢嬉闹,匆忙交托,简单吩咐,将手头工作措置妥当,便与王安往皇宫里头赶,一路上也是了解情况,当下就有些凝重。
王安之所以如此匆忙来寻李秘,竟是因为皇宫里发了命案,而死者不是寻常宫女或者太监,而是极其重要的人物!
至于到底是何人死了,王安也没说,李秘更不敢问,只是能劳动大太监王安亲自出宫来寻李秘,可见死者身份多么敏感了!
李秘心里也是担忧,生怕是王恭妃和朱常洛,毕竟母子二人才刚刚得了朱翊钧的好态度,可千万别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甚么事情来!
李秘这边也没敢胡思乱想,一路紧赶慢赶,差不多到了傍晚,才入得宫来,此时宫中刚刚掌灯,到处弥散着一股清冷和阴森,隐约还能听到哭声。
李秘到了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死者不是王恭妃或者朱常洛,忧的是,死者比王恭妃还要尊贵!
沈鲤与叶向高素有贤名,官场中有人敬重之,也有人窃以为笑,无论如何,沈鲤非但是朱翊钧的老师,还曾经教过嘉靖和隆庆,乃是三代帝王师,有他为李秘牵线搭桥,大理寺的官员们又岂敢欺压李秘。
沈鲤可算是大明官场的异类,当初所有人都巴结张居正,甚至有人建了祭坛为张居正祈福,人人争先,唯独沈鲤不去凑热闹。
有人说某个地方出了麒麟,朱翊钧欲取而观之,沈鲤却说,你喜欢甚么不过是小事,但让人去取可就是大事了,人人都知道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可以讨好皇帝,难免又要劳命伤财,于是朱翊钧也就作罢了。
这样的事例也实在太多,所以有人敬重他,但也有人嘲笑他太过刚直,不然也不会连沈一贯这样的人都入阁了,他沈鲤还只是个礼部尚书。
沈鲤却没有因为贪恋权势而改变初心,甚至因为自己的身份敏感而长年闭门谢客,今次能够主动结交李秘,也是感念于李秘对裁撤矿税所做的努力。
当他找叶向高一并过来寻李秘之时,叶向高很是不解,即便沈鲤告知内情,叶向高也认为李秘不足以让沈鲤如此屈尊纡贵,然而沈鲤却说,他动了这么多年嘴皮子都没能完成的事,还不如李秘动一锤子,也是让叶向高哭笑不得。
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三法司,相当于后世的最高人民法院,衙门规模自是不用说的,李秘的大理寺副署正虽然只是从六品的官,但权柄之重,也是自不消说的。
若没有沈鲤和叶向高的保驾护航,李秘想要站稳脚根也不是甚么容易事情,沈鲤是轻易不会欠人情的,今番却愿意为李秘出马,吴惟忠眼下提督神机新营,炙手可热,大理寺的大佬自然是要卖李秘人情的。
如此一来,也就无人敢欺压李秘这个“新人”,再加上李秘在毛秋池和杨振帆死后,一手主持南直隶理问所的公事,业务能力和水准都没有问题,早已能够独当一面。
能力上没有问题,人情世故方面也扫清障碍,李秘自是很快就熟悉了自己的差事,在大理寺衙门安定了下来。
不过由于皇上格外开恩,给了李秘这样的官职,他也就无法再参加武举殿试,即便程序上没甚么问题,但他已经是从六品的官员,情理上也不好再跟一群新科武举人争抢名额。
再说了,他是府试倒数,本身又不是为了进入军伍,参加殿试也没什么意义,当他提出放弃殿试之时,朱翊钧也是露出了赞赏的神色,因为他的本意就是不想让李秘沾碰军伍之事,由此也看得出李秘是深谙帝心的机灵人,朱翊钧自是欣赏的。
由于李秘的努力,使得新科武举人有机会进入神机新营的下五千营,武举人们也是皆大欢喜,消息传出之后,人人对李秘都非常的感激。
虽然李秘是倒数第二,但却对武举人们的未来仕途,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别人也不去说,但凡家里有人在朝廷任职的,知道此时后,都记住了李秘这个名字。
原因也很简单,神机新营是朱翊钧一手主持创办的新衙门,乃是皇帝的新宠,无论从财政投入还是皇帝关注度上,都是无可比拟的,朝廷上谁不想插一脚?
然而从上到下,新营几乎都快被瓜分了,这些将门世家就没了参与的机会,可李秘让武举人加入五千营的做法,却让这些将门世家看到了一条路子!
这事情也是闹哄哄了一阵,直到武举殿试风风光光操办了一场,才渐渐消停了。
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所以也没有前例可依,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便一路发展至今,文科考试已经算是走到了巅峰,可武举制度却时断时续,从唐朝到现在都没有举行过武举殿试的先例。
但凡皇帝,大多好大喜功,朱翊钧也不例外,所以操办这场盛事,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兵部作为最主要的举办方,也是操碎了小心肝儿,各种规程等等,也都与礼部等等相互磋商研究了好长一段时间,这才拿出了一个规程来,又由内阁等修修改改,这才算是定了下来。
李秘虽然没有去参加,但作为官员,也是共襄盛举,更何况赵广陵和张黄庭熊廷弼,乃至于邓家双子和祖大寿等等,那都是武昌之时认下来的朋友。
即便祖大寿这样的,在武昌之时与李秘有过龃龉,但护送皇杠之时遭遇伏击,有过生死相依的情谊,早先那一点点龃龉和芥蒂也早已消除。
赵广陵几个也是开始紧张起来,虽然府试的时候排名不理想,但绝不意味着他们能力不行,加上李秘已经登堂入室,说明皇帝的态度也有所改变,殿试的机会也就很大,所以他们都开始紧张地准备考试。
虽然有沈鲤和叶向高打过招呼,但李秘也必须拿出精力来尽快熟悉大理寺的差事和职责,所以各忙各事,也消停了一段时间。
倒是甄宓几个无所事事,把北京城都逛了差不多了,甄宓才找上了李秘。
李秘整日里呆在大理寺衙门里头,也冷落了甄宓,李秘提出让甄宓给自己当贴身书吏,其实也就是私人秘书,如此一来也就能够朝夕相伴了。
甄宓虽是女流,但行走江湖也是手段高明,易容术更是了得,扮个男妆也不成问题。
可甄宓是个耐不住寂寞的,又怎么可能待在死气沉沉的衙门里头,到底还是拒绝了李秘的建议,反倒央着李秘,让李秘把她和秦凉玉丢到五千营里头去耍耍。
李秘倒不是放心不过,甄宓和秦凉玉便是丢到军营里头,也只有欺负别人,无人能欺负得了她们,而且她们进去之后,也能够随时为李秘提供情报。
只是神机新营到底已经掌握在了周瑜的手底下,李秘也是担心周瑜会针对她们,毕竟甄宓是从魏营叛到了周瑜这边,由从周瑜这边投靠了李秘,说的不好听便是“三姓家奴”,李秘也担心周瑜对甄宓不利。
可甄宓却认为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与其整日里担心周瑜的报复,不如光明正大进入神机新营,以试探他的态度。
李秘想了想,终究还是答应了下来。
一来是甄宓所言确实有理,二来他也想验证一下,这个秦凉玉到底是不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因为战功而封侯的女将军秦良玉!
李秘做事也从来不拖泥带水,找到戚楚,便把这想法都说了出来,想让甄宓和秦凉玉给他当亲兵。
戚楚眼下已经是五千营的提督,整个五千营都归他管理,当然了,人员配置上他没有太多的话语权,毕竟周瑜必然要安插不少人手到五千营里头的。
但吴惟忠也不遑多让,将不少戚家军旧部都安置到了五千营之中,这些戚家军旧部都是中坚力量,很快就构筑起五千营的框架来,使得五千营有了主心骨和大体的雏形。
他们也是日理万机,脚不沾地,但戚楚对李秘那是没话说的,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李秘起初还有些担心,毕竟戚楚为了一道军令,就死守伏波沙十八年,可以说是一根筋的人,李秘还生怕他不懂变通,此时才晓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估摸着戚楚重归朝堂之后,也吃了不少亏,交了不少学费。
这件事办妥之后,甄宓和秦凉玉也就欢喜喜离开了李秘,倒也没甚么痴痴缠缠,让李秘失落了好一阵。
仿佛又回到了以往那种节奏,每个人都很忙,都有自己的事情去做,唯独李秘清闲了下来。
因为大理寺主要不是查案,而是复核大案要案,全国各地的案件汇总到大理寺,大理寺进行最终的核定和裁决,案件的主要类型也是凶杀之类的人命案子,证据之类的都已经汇总整理,即便要复查,也会派大理寺的基层人员。
李秘倒也有这个资格,不过他才入职大理寺,刚刚熟悉环境,大理寺这边也不放心让他一个人外出公干,便闲了下来。
这日也是在签押房里忙着处理公文,外头却来了人,一看竟是大太监王安,李秘也是惊喜得很。
不过王安的脸色并不好看,压低了声音,将李秘拖到一边来,朝李秘道:“有桩事需要你即刻入宫!”
李秘也不敢嬉闹,匆忙交托,简单吩咐,将手头工作措置妥当,便与王安往皇宫里头赶,一路上也是了解情况,当下就有些凝重。
王安之所以如此匆忙来寻李秘,竟是因为皇宫里发了命案,而死者不是寻常宫女或者太监,而是极其重要的人物!
至于到底是何人死了,王安也没说,李秘更不敢问,只是能劳动大太监王安亲自出宫来寻李秘,可见死者身份多么敏感了!
李秘心里也是担忧,生怕是王恭妃和朱常洛,毕竟母子二人才刚刚得了朱翊钧的好态度,可千万别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甚么事情来!
李秘这边也没敢胡思乱想,一路紧赶慢赶,差不多到了傍晚,才入得宫来,此时宫中刚刚掌灯,到处弥散着一股清冷和阴森,隐约还能听到哭声。
李秘到了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死者不是王恭妃或者朱常洛,忧的是,死者比王恭妃还要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