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两人心照不宣地大笑起来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高拱举袖擦拭了挂在眼角的泪花,拉住张居正进了书房,两人隔几坐定,张居正道:“这两年玄翁过得很郁闷吧?弟在朝廷更郁闷嘞!”遂迫不及待地把赵贞吉对他的轻蔑、欺凌诉说了一遍。
“赵内江尚属风节之士、正直之臣,奸佞、阴险、刻薄之类的字眼,我委实不敢与他联系到一起。”高拱直言不讳道。张居正并不解释,又说到皇上下旨起复高拱,赵贞吉力主召对,要皇上收回成命,高拱暗忖:难道,目下京城到处在传布的那些讹言,是赵贞吉背后捣鬼?
张居正见高拱有些走神儿,似乎对他的话存有疑问,当即转换了话题:“玄翁,我把那个什么邵大俠给赶走了!”
“怎么回事?”高拱问。
“一个江湖术士,在堂堂帝都,斡旋相臣复出之事!”张居正义形于色地说,“且不说他没有这个能耐,便是有,传将出去,对朝廷、对玄翁,抹黑甚矣!万万不可让他一日留!”
高拱尴尬一笑:“呵呵,叔大做得对。不过那个邵方倒是有些见识的。”
“即便如此,江湖术士到处夸夸其谈,恐将来史书上会将玄翁复相,归为术士花钱贿赂中贵人而得,岂不是大污点吗?”张居正忧心忡忡地说,他欠了欠身子,向高拱这边靠了靠,“是以弟不妨把原委说于中玄兄。”他顿了顿,说,“去岁,虑及存翁初致仕,弟未敢提及复玄翁事;待时机一到,即约见李芳,不巧的是……,呵呵,后来弟又亲赴陈洪宅,与他密议。不过,这种事,是万万说不得的!”
高拱并不知道他被召回,其机是发自皇上还是谁的进言,张居正的一番话让他明白了,还是好友张居正兑现承诺,转圜所致,顿时有豁然开朗之感!此前,他是有心结的。邵方到访新郑时说到张居正是阻止他复出的症结,虽不相信,却也黯然神伤;他暗示邵方晋京后与张居正接洽,几个月过去却迟迟未见动静,高拱确有过张居正阻止他复出的闪念。此时,高拱暗暗嘲笑自己的狭隘,向张居正抱拳:“叔大,尽在不言中!”
“元年,玄翁被举朝所攻,弟未能站出来为兄说一句公道话,心有愧焉!”张居正还礼道,“存翁那样对待玄翁,委实过分,若换作他人,谁能堪之?弟虽缄默,焉能无是非之辩?是以二年夏,弟与李芳谋,存翁去国矣!非弟背师忘恩,实是盼玄翁早日回朝,一新时局!”
原来徐阶去国,竟是叔大背后操纵?高拱吃惊之余,越发觉得张居正可亲可信,不愧金石之交!他激动起来,站起身握住张居正的双手,声音颤抖地说:“叔大,愚兄啥也不说了,自此以后,兄弟协力同心,替皇上打理朝政,成一代圣治,中兴大明!”
“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张居正重复了一句当年两人香火盟誓时他曾说过的话。旋即,两人心照不宣地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两人归位,不约而同举起茶盏喝茶。高拱喝了一大口,放下茶盏,问:“叔大,贵州也起战端,要征剿水西?安氏之乱真相如何,安国亨果叛乎?朝廷是否查清楚了?”
张居正正慢悠悠地品茶,闻言把盖子“啪”地用力一盖,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安国亨一介小丑,叨承世官,也敢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毒祖杀叔,拜将封官,斩关掠地,召祸门庭,乃自作之孽!”
“话不能这么说!”高拱正色道,“战端一开,数省兵粮征调,万千生灵涂炭,事体非小,不可不慎之又慎!”
张居正原以为高拱是支持发兵的,听他如是说,楞了片刻,又觉不宜与之争辩,便低下头,肃然道:“若玄翁另有主张,弟当惟我兄马首是瞻。不过,弟有一言,不能不陈于我兄者:皇上命玄翁以亚相兼掌吏部,实已破祖制,玄翁成真宰相矣!炙手可热,触之者焦!朝野为之侧目。时下京城浮议四起,官场人人自危,都说玄翁势必报复。若玄翁甫视事即否定此前定策,浮议俨然坐实矣!百官惶惶,人心大乱,恐除旧布新之事难以推进。故弟劝玄翁非不得已则暂不推翻此前所定之策。”
高拱沉吟良久,觉得张居正乃肺腑之言,言之有理,不得不放弃继续商榷的做法,转而问道:“叔大,京城何以起这么多的谣言?”
“也不都是谣言。”张居正笑道,“召玄翁回朝的差官刚出都门,都察院王台长、刑部黄大司寇就递了辞呈,皇上已允准。此二公私下说,之所以引去,乃因元年逐高之事忤玄翁,目下势难共立朝班。”
“是走是留,是他们自己的事,与我高某何干!”高拱恼火地说。
张居正一笑:“呵呵,此二人德不配位,走了也好,正可让玄翁甄拔可意之人上位。”
高拱也笑了:“呵呵,是得用些勇于任事的干才了!尤其是谙熟边务兵事又不袭故套的人才!叔大也斟酌一下,有无可用的干才,改日商榷之。”
张居正点头,又道:“兵部也有望换人!”
高拱忙问:“霍冀?我看他是恋栈之人,怎会无故引去?”
“和赵内江互构之故!”张居正说,“赵内江赶走了杨吏部,认定皇上对他宠信不移,又见皇上责备部院政事不调,似有兴革之愿,便想借机再表现一番,怎耐识见有限,不得要领,竟拿京军三大营之制开刀。霍冀对赵内江早已不满,遂与之辩论,皇上命廷议之,英国公张溶等十六人请分营练兵,如内江言;成国公朱希忠等二十八人请一仍其旧,如霍冀言。皇上从众议,赵内江弄巧成拙,迁怒霍冀,唆使给事中温纯论劾之。昨日,弹章已发交内阁。连杨博那样的老资格都斗不过内江,霍冀岂是对手?去职已成定局。”他见高拱专注地听着,遂又提醒道,“内江好斗,对玄翁之来又甚抵触,玄翁当慎之!”
“斗来斗去,甚无谓!”高拱感慨道,“叔大,我辈既已决意做一番伟业,而精力有限,内斗之事,当力避之。无关大局之事,不必介怀。”
张居正苦笑道:“非我辈有内斗之愿,是人家存心排挤,躲也躲不掉的!”他用余光一瞥,觉察到高拱情绪变得有些烦闷,恐有话不投机之嫌,忙补充说,“呵呵,玄翁此来,弟无需再担心了,从今往后,弟只存一念:全力襄助玄翁开新局!喔,对了,玄翁再相,可有政纲遍示中外?抑或让《除八弊疏》终见天日?”
这话,问到了切要处。高拱侧过脸来,看着张居正说:“时下官场袭故套、畏担当,习惯于混日子,就怕有人打破此一局面,况京城浮议盈天,人心惶惶,一旦提出兴革的系统设想,公之于众,先就成众矢之的,自陷孤立;不如踏踏实实做起来,应兴应革,一件一件地做,日积月累,渐成气候!”
话未说完,忽听外面一阵躁动,高拱、张居正两人都屏息静听,“嚓嚓”的脚步声临近,管家高福慌慌张张跑了进来。
高拱举袖擦拭了挂在眼角的泪花,拉住张居正进了书房,两人隔几坐定,张居正道:“这两年玄翁过得很郁闷吧?弟在朝廷更郁闷嘞!”遂迫不及待地把赵贞吉对他的轻蔑、欺凌诉说了一遍。
“赵内江尚属风节之士、正直之臣,奸佞、阴险、刻薄之类的字眼,我委实不敢与他联系到一起。”高拱直言不讳道。张居正并不解释,又说到皇上下旨起复高拱,赵贞吉力主召对,要皇上收回成命,高拱暗忖:难道,目下京城到处在传布的那些讹言,是赵贞吉背后捣鬼?
张居正见高拱有些走神儿,似乎对他的话存有疑问,当即转换了话题:“玄翁,我把那个什么邵大俠给赶走了!”
“怎么回事?”高拱问。
“一个江湖术士,在堂堂帝都,斡旋相臣复出之事!”张居正义形于色地说,“且不说他没有这个能耐,便是有,传将出去,对朝廷、对玄翁,抹黑甚矣!万万不可让他一日留!”
高拱尴尬一笑:“呵呵,叔大做得对。不过那个邵方倒是有些见识的。”
“即便如此,江湖术士到处夸夸其谈,恐将来史书上会将玄翁复相,归为术士花钱贿赂中贵人而得,岂不是大污点吗?”张居正忧心忡忡地说,他欠了欠身子,向高拱这边靠了靠,“是以弟不妨把原委说于中玄兄。”他顿了顿,说,“去岁,虑及存翁初致仕,弟未敢提及复玄翁事;待时机一到,即约见李芳,不巧的是……,呵呵,后来弟又亲赴陈洪宅,与他密议。不过,这种事,是万万说不得的!”
高拱并不知道他被召回,其机是发自皇上还是谁的进言,张居正的一番话让他明白了,还是好友张居正兑现承诺,转圜所致,顿时有豁然开朗之感!此前,他是有心结的。邵方到访新郑时说到张居正是阻止他复出的症结,虽不相信,却也黯然神伤;他暗示邵方晋京后与张居正接洽,几个月过去却迟迟未见动静,高拱确有过张居正阻止他复出的闪念。此时,高拱暗暗嘲笑自己的狭隘,向张居正抱拳:“叔大,尽在不言中!”
“元年,玄翁被举朝所攻,弟未能站出来为兄说一句公道话,心有愧焉!”张居正还礼道,“存翁那样对待玄翁,委实过分,若换作他人,谁能堪之?弟虽缄默,焉能无是非之辩?是以二年夏,弟与李芳谋,存翁去国矣!非弟背师忘恩,实是盼玄翁早日回朝,一新时局!”
原来徐阶去国,竟是叔大背后操纵?高拱吃惊之余,越发觉得张居正可亲可信,不愧金石之交!他激动起来,站起身握住张居正的双手,声音颤抖地说:“叔大,愚兄啥也不说了,自此以后,兄弟协力同心,替皇上打理朝政,成一代圣治,中兴大明!”
“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张居正重复了一句当年两人香火盟誓时他曾说过的话。旋即,两人心照不宣地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两人归位,不约而同举起茶盏喝茶。高拱喝了一大口,放下茶盏,问:“叔大,贵州也起战端,要征剿水西?安氏之乱真相如何,安国亨果叛乎?朝廷是否查清楚了?”
张居正正慢悠悠地品茶,闻言把盖子“啪”地用力一盖,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安国亨一介小丑,叨承世官,也敢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毒祖杀叔,拜将封官,斩关掠地,召祸门庭,乃自作之孽!”
“话不能这么说!”高拱正色道,“战端一开,数省兵粮征调,万千生灵涂炭,事体非小,不可不慎之又慎!”
张居正原以为高拱是支持发兵的,听他如是说,楞了片刻,又觉不宜与之争辩,便低下头,肃然道:“若玄翁另有主张,弟当惟我兄马首是瞻。不过,弟有一言,不能不陈于我兄者:皇上命玄翁以亚相兼掌吏部,实已破祖制,玄翁成真宰相矣!炙手可热,触之者焦!朝野为之侧目。时下京城浮议四起,官场人人自危,都说玄翁势必报复。若玄翁甫视事即否定此前定策,浮议俨然坐实矣!百官惶惶,人心大乱,恐除旧布新之事难以推进。故弟劝玄翁非不得已则暂不推翻此前所定之策。”
高拱沉吟良久,觉得张居正乃肺腑之言,言之有理,不得不放弃继续商榷的做法,转而问道:“叔大,京城何以起这么多的谣言?”
“也不都是谣言。”张居正笑道,“召玄翁回朝的差官刚出都门,都察院王台长、刑部黄大司寇就递了辞呈,皇上已允准。此二公私下说,之所以引去,乃因元年逐高之事忤玄翁,目下势难共立朝班。”
“是走是留,是他们自己的事,与我高某何干!”高拱恼火地说。
张居正一笑:“呵呵,此二人德不配位,走了也好,正可让玄翁甄拔可意之人上位。”
高拱也笑了:“呵呵,是得用些勇于任事的干才了!尤其是谙熟边务兵事又不袭故套的人才!叔大也斟酌一下,有无可用的干才,改日商榷之。”
张居正点头,又道:“兵部也有望换人!”
高拱忙问:“霍冀?我看他是恋栈之人,怎会无故引去?”
“和赵内江互构之故!”张居正说,“赵内江赶走了杨吏部,认定皇上对他宠信不移,又见皇上责备部院政事不调,似有兴革之愿,便想借机再表现一番,怎耐识见有限,不得要领,竟拿京军三大营之制开刀。霍冀对赵内江早已不满,遂与之辩论,皇上命廷议之,英国公张溶等十六人请分营练兵,如内江言;成国公朱希忠等二十八人请一仍其旧,如霍冀言。皇上从众议,赵内江弄巧成拙,迁怒霍冀,唆使给事中温纯论劾之。昨日,弹章已发交内阁。连杨博那样的老资格都斗不过内江,霍冀岂是对手?去职已成定局。”他见高拱专注地听着,遂又提醒道,“内江好斗,对玄翁之来又甚抵触,玄翁当慎之!”
“斗来斗去,甚无谓!”高拱感慨道,“叔大,我辈既已决意做一番伟业,而精力有限,内斗之事,当力避之。无关大局之事,不必介怀。”
张居正苦笑道:“非我辈有内斗之愿,是人家存心排挤,躲也躲不掉的!”他用余光一瞥,觉察到高拱情绪变得有些烦闷,恐有话不投机之嫌,忙补充说,“呵呵,玄翁此来,弟无需再担心了,从今往后,弟只存一念:全力襄助玄翁开新局!喔,对了,玄翁再相,可有政纲遍示中外?抑或让《除八弊疏》终见天日?”
这话,问到了切要处。高拱侧过脸来,看着张居正说:“时下官场袭故套、畏担当,习惯于混日子,就怕有人打破此一局面,况京城浮议盈天,人心惶惶,一旦提出兴革的系统设想,公之于众,先就成众矢之的,自陷孤立;不如踏踏实实做起来,应兴应革,一件一件地做,日积月累,渐成气候!”
话未说完,忽听外面一阵躁动,高拱、张居正两人都屏息静听,“嚓嚓”的脚步声临近,管家高福慌慌张张跑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