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宋辽同台大PK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辽的崛起
北宋只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并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同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契丹的辽、女真的金、党项的西夏。
契丹是一个游牧渔猎民族。唐末势力开始发展,汉族农民迁到长城以北,契丹人学会了种植、建城、农耕。
公元10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① 统一契丹各部,提倡农业,接受汉族文化。耶律阿保机明显是契丹语,他建国之后改名叫耶律亿,名字也改成汉族的了。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了契丹国,定都上京,他就是辽太祖。少数民族的领袖都有各自的称呼,匈奴叫单于,突厥叫可汗,吐蕃叫赞普,他们只有入主中原之后才会建立帝号。像五胡十六国时期,五胡也是入主中原才建立帝号。而契丹人在草原上就建国称帝,一切都跟中原一样。
辽有五个首都,整个民族和他们的皇帝就在五个首都转着住,上京是临潢府,也就是今天内蒙古的巴林左旗。
契丹人创制了契丹文。它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立的,但比汉字复杂得多。契丹文现在已经变成一种死文字,没有人会读了。契丹文常用的是3000多个字,我们现在能够认出来的是500多字。因为辽朝书禁甚严,跟北宋的往来全是汉文,所以连北宋人都不认得契丹文。
汉字是单音节字,契丹语是多音节,所以用汉字记述是很不方便的。比如说天,咱们写出来就是个天,念作tiān。契丹人要念成腾格里(音),写出来也非常麻烦。一个字念仨音很别扭,所以等辽一灭亡,契丹文也就随着辽的灭亡退出了历史舞台。电视剧《天龙八部》里萧峰他爹被人误杀了,临死前在峭壁上刻字。香港拍的剧,萧峰他爹刻的是蒙古文,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但我还是很佩服导演,没让他刻英文。大陆拍的,刻的就是契丹文。
耶律德光① 时期契丹得到了燕云十六州② ,改国号为辽。
耶律德光就是辽太宗,辽的第二代皇帝,德光这名字已经完全是汉字了。燕云十六州的幽州就是北京,今天的宣武、丰台两区。辽不是五个首都嘛,南京叫析津府,就是北京;辽的西京是云州,就是山西大同;东京是辽阳,在今天辽宁;中京大定,就是内蒙古宁城,出宁城老窖那地方。他们的五个首都,俩在燕云十六州,这是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的。他让辽帮他灭后唐,他就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然后45岁的他拜36岁的耶律德光为义父,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辽得到燕云十六州后受益匪浅。
一城两制很和谐
燕云十六州在长城以南,农耕发达。
原来少数民族打不过中原王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不行。游牧经济,那玩意儿没谱,一场大雪灾就能造成你举族灭亡。现在,游牧民族也会种地了,而且我在长城以南。过去修长城就是为了挡住这些少数民族,现在这些少数民族都在长城以南,长城天险尽失。骑兵从北京出发,骑着马往南跑全是平原,就中间黄河挡了一下,别的无险可挡。宋辽的边境在雄州、霸州,就是北京往南300里而已,这个优势对辽有重要作用,却要了中原王朝的命。
这样一来,辽就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主要是对新扩充的地盘,新增加的人口,怎么进行管理。中原王朝有这么一个认识——胡虏无百年之运。但是,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胡虏无百年之运”吗?辽一共210年,只换了9个皇帝,每个皇帝在位的时间都很长。五代53年却换了14个皇帝。相比之下,辽很生猛吧。
辽能这么生猛,是因为一国两制,实行藩汉分治,设立南面官、北面官。南面官统治汉人和渤海人,北面官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天龙八部》里,萧峰就是南院大王。
辽的上京临潢府已经被金人毁掉了,但因为在蒙古草原上,遗址保存得非常好。在遗址里,明显能看到上京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南部叫汉城,北部叫宫城。南部汉城有街道、房屋遗址,有坊有市,跟隋唐时的长安非常相似;北部是契丹人住的地方,除了宫殿什么都没有,说明契丹人住的还是帐篷。不能让汉族人住帐篷,契丹人又不习惯住房子,最后的协调结果是不协调,汉族人住房子,契丹人进城还搭帐篷。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一城两制。
这仗打得真郁闷
契丹建立之后,跟北宋接壤了,两者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
宋太宗统一中原和南方后,为了夺取燕云十六州,向辽进攻。公元979年,高梁河激战,宋军大败。高梁河就在现在的北京紫竹院公园附近。10万宋军在这个地方同辽军激战,辽国名将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9000铁骑把10万宋军打得全军覆没。耶律休哥所带人马不多,又赶上是傍晚,太阳落山了。耶律休哥就下令,属下的骑兵、步兵,每个人都双手各拿一把火炬,边走边挥舞手中的火炬。因为天黑,宋军看不清有多少辽兵,看见那么多火把以为有很多辽兵,都很害怕。
很快,耶律休哥就与随后赶来的耶律斜轸会师,一左一右,两翼包抄,向宋军杀奔过来。在夜色中作战,辽军精骑手中钢刀飞舞,火炬乱飞,宋军从心理上就害怕了,而辽军却越杀越猛。在辽军的猛烈攻势下,宋军大败。第二天黎明时,宋太宗赵光义也在混战中腿上中了两箭,一看已经打不过辽军了,于是急急忙忙自己先逃到涿州,又因为腿上箭伤没办法骑马,最后只好狼狈地换乘驴车继续向南狂逃。而宋军因为失去主帅,皇帝自己都坐驴车跑了,而且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于是军心大乱,为了保命也四处溃逃。此次高梁河大战,宋兵被斩首的就有一万多,而辽军则获得“匹敌兵仗、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得到的战利品非常丰富。
赵光义被追赶到涿州时,当时宋军的败兵还没回来。已是惊弓之鸟的宋太宗怕辽军继续追捕他,又绕过涿州城,直奔到金台屯。等到了金台屯,听说辽军已经北撤了,不会再追过来了,这才敢停住“车驾”(其实就是一辆驴车)观望。太宗皇帝的箭伤年年复发,最后就是死于这个箭伤,其实他真正的死因可能是死于心病。高梁河一战在他心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阴影,10万宋军被9000辽军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天天想着都来气。
北宋这次可是挟灭北汉之余威来攻辽,结果惨成这样。四年以后,辽景宗耶律贤病逝,辽圣宗耶律隆绪即位,年仅12岁。他的母亲萧绰就是萧太后,开始执政。宋朝趁着人家主少国疑,于是,雍熙三年春天,宋太宗又一次亲征北伐。他任命平定江南的大将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骑水陆都部署,向雄州、霸州方面推进;任命米信为西北道都部署,率军出雄州(今河北雄县);以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出飞狐(今河北涞源)。同时,宋太宗又以潘美、杨业为正、副统帅,率领云、英、朔诸州宋军出雁门伐辽。
杨业就是评书演义里常说的杨老令公。辽朝听说宋朝发兵北上并不惊慌,决定利用骑兵和平坦广阔的有利地形,集中主力先消灭宋东路军,再逐个击破,于是便下令让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军迎曹彬,以耶律斜轸为都统,率兵迎击潘美、杨业的宋军。萧太后还带着自己的儿子辽圣宗亲征,驻跸于驼罗口(今北京南口)。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雍熙北伐一开始,宋军一路顺利:曹彬一路攻克固安南城,田重进于飞狐北破辽兵,潘美在西陉痛击辽军,克辽朝寰州。不久,曹彬又克涿州;潘美克朔州,下应州,破云州;米信方面,宋军又于新城大败辽军,可以说是一鼓作气,势如破竹。由于先前吃过几次败仗,宋太宗在诸将出发前,千叮咛万嘱咐“要持重缓行,千万不要贪小利以要敌”。不久,宋军捷报频传,宋太宗不喜反忧,他担心辽军会切断宋军的补给线。没想到宋太宗的忧虑成真,曹彬十万大军在涿州待了十几天,就把军粮吃光了,于是决定退兵等待补给。宋太宗听说之后,吓了一大跳,说:“哪里有敌军在前却不顾,反而退军等待军粮的道理?”他立即派人阻止曹彬,并告诫曹彬不要再向前进军了,率领自己的军队沿白沟河与米信会和,为西路军壮声势。宋太宗的本意很好,想等潘美等人取得胜利,田重进再东下与曹彬、米信会合,全师制敌,与辽军决战。但是,曹彬的下属求功心切,没有等到中、西路会师,就孤军进攻涿州。
当时正是夏天,天气炎热,曹彬率军又遭遇耶律休哥的沿途阻击。宋军边急行军边迎战,路上足足用了四天时间才到达涿州。曹彬先遣人率涿州百姓退走,他自己率大军殿后。将士疲惫不堪,又缺粮少水,宋军战斗力极剧下降,连个像样的殿后军阵都组织不起来。这时,耶律休哥率领骑兵一路追杀,一直追到岐沟关。辽军发起总攻击,宋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曹彬收拾残兵,连夜抢渡拒马河,在易水南岸扎营,刚准备休整一下喘口气,辽军又追杀上来。数万宋军或被杀,或掉入河中溺死,或被俘,损失巨大。
由于宋军东路主力大败,宋太宗合围幽州的战略意图再难实现。辽军开始反扑,耶律斜轸统10万大军赶至安定西,与宋朝雄州知州贺令图相遇。双方大战,宋军又败,一万多人被杀。辽军乘胜又攻陷了蔚州、寰州等地。深知西路军已经无望,宋太宗下诏指示潘美,让他与杨业一起引兵护送云、朔、寰、应四州百姓内迁。得知辽军已攻陷寰州,杨业建议应该避免和辽军正面交锋,分兵应州引诱辽军主力,然后让千名强弩手埋伏在石竭谷口(今山西朔州附近),这样就可以保全数州军民的安全。
潘美一听,低头考虑一番。但监军王侁不同意杨业的计策,他还讥讽杨业:“你领着这么多兵,你有什么好怕的!”他认为宋军应该急行雁门北川。杨业身经百战,深悉敌情,反对道:“这样绝对不行,一定会打败仗的!”王侁冷笑:“你一直号称‘杨无敌’,现在敌军在前,却停滞不前,难不成你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杨业个性刚直,被人一用激将法,就冲动了,瞪大眼睛怒视王侁:“我杨业不是怕死的人,只是现在不是进攻时机,白白让士兵们去送死,也不一定成功。既然你们怕我不死,我先带兵杀敌表个态!”于是,杨业率兵从大石路直接赶往朔州。
临行前,杨业跟主帅潘美边哭边说:“我这一去估计是有去无回了,我本来是北汉的降将,皇上施恩不杀我,还让我当将军,我一直想立大功报恩。现在有人说我避敌怯懦,我杨业一定战死沙场以自明!”杨业伸手指着陈家谷口(今山西宁武)说:“希望你们能在谷口两边埋伏下强弩手,等我率兵转战到这儿,你们就用强弩射敌,否则的话,我率领的军士肯定会全军覆没。”潘美觉得杨业说得很有道理,就立即指挥诸将在谷口设伏。
耶律斜轸接到情报,得知杨业率军前来挑战,忙派副将在路边埋伏精兵。两军刚开打,耶律斜轸就假装打不过,掉头就跑。而一心想杀敌求死的杨业早已置生死于度外,明知是圈套,硬着头皮往上冲。辽军伏兵四起,耶律斜轸又掉转马头,挥兵杀回。杨业一路力战,自中午杀到傍晚,最终撤退到陈家谷口。可潘美和王侁不讲信用,先撤了。看见谷口两边根本没有人影,杨业“拊膺大恸”。当时,他见手下还剩士卒百余人,便说:“你们都各有父母妻子,不要与我一起战死!”军士们都被杨业的忠义感染,没有一个人逃走。紧追不舍的辽将远远望见杨业的袍影,张弓一箭,射中杨业。辽兵涌上,生擒了这位英雄。杨业长叹:“皇上对我恩重如山,本想杀贼立功,却反被奸臣所嫉,逼我赴死,导致王师败绩,我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于是,杨业被俘之后,绝食而死。至此,宋三路大军皆败,之前收复的州县又回到辽朝手中。
雍熙北伐失败后,对宋朝最大的打击还是心理上的,举国上下患了一种“恐辽症”。宋统治者确立了“守内虚外”的政策,把主要力量转向对人民的防范和镇压。宋对辽失去了战略上主动进攻的能力,被迫转向战略防御阶段。但是你不打人家,人家可就要来打你了。
辽的崛起
北宋只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并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同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契丹的辽、女真的金、党项的西夏。
契丹是一个游牧渔猎民族。唐末势力开始发展,汉族农民迁到长城以北,契丹人学会了种植、建城、农耕。
公元10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① 统一契丹各部,提倡农业,接受汉族文化。耶律阿保机明显是契丹语,他建国之后改名叫耶律亿,名字也改成汉族的了。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了契丹国,定都上京,他就是辽太祖。少数民族的领袖都有各自的称呼,匈奴叫单于,突厥叫可汗,吐蕃叫赞普,他们只有入主中原之后才会建立帝号。像五胡十六国时期,五胡也是入主中原才建立帝号。而契丹人在草原上就建国称帝,一切都跟中原一样。
辽有五个首都,整个民族和他们的皇帝就在五个首都转着住,上京是临潢府,也就是今天内蒙古的巴林左旗。
契丹人创制了契丹文。它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立的,但比汉字复杂得多。契丹文现在已经变成一种死文字,没有人会读了。契丹文常用的是3000多个字,我们现在能够认出来的是500多字。因为辽朝书禁甚严,跟北宋的往来全是汉文,所以连北宋人都不认得契丹文。
汉字是单音节字,契丹语是多音节,所以用汉字记述是很不方便的。比如说天,咱们写出来就是个天,念作tiān。契丹人要念成腾格里(音),写出来也非常麻烦。一个字念仨音很别扭,所以等辽一灭亡,契丹文也就随着辽的灭亡退出了历史舞台。电视剧《天龙八部》里萧峰他爹被人误杀了,临死前在峭壁上刻字。香港拍的剧,萧峰他爹刻的是蒙古文,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但我还是很佩服导演,没让他刻英文。大陆拍的,刻的就是契丹文。
耶律德光① 时期契丹得到了燕云十六州② ,改国号为辽。
耶律德光就是辽太宗,辽的第二代皇帝,德光这名字已经完全是汉字了。燕云十六州的幽州就是北京,今天的宣武、丰台两区。辽不是五个首都嘛,南京叫析津府,就是北京;辽的西京是云州,就是山西大同;东京是辽阳,在今天辽宁;中京大定,就是内蒙古宁城,出宁城老窖那地方。他们的五个首都,俩在燕云十六州,这是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的。他让辽帮他灭后唐,他就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然后45岁的他拜36岁的耶律德光为义父,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辽得到燕云十六州后受益匪浅。
一城两制很和谐
燕云十六州在长城以南,农耕发达。
原来少数民族打不过中原王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不行。游牧经济,那玩意儿没谱,一场大雪灾就能造成你举族灭亡。现在,游牧民族也会种地了,而且我在长城以南。过去修长城就是为了挡住这些少数民族,现在这些少数民族都在长城以南,长城天险尽失。骑兵从北京出发,骑着马往南跑全是平原,就中间黄河挡了一下,别的无险可挡。宋辽的边境在雄州、霸州,就是北京往南300里而已,这个优势对辽有重要作用,却要了中原王朝的命。
这样一来,辽就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主要是对新扩充的地盘,新增加的人口,怎么进行管理。中原王朝有这么一个认识——胡虏无百年之运。但是,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胡虏无百年之运”吗?辽一共210年,只换了9个皇帝,每个皇帝在位的时间都很长。五代53年却换了14个皇帝。相比之下,辽很生猛吧。
辽能这么生猛,是因为一国两制,实行藩汉分治,设立南面官、北面官。南面官统治汉人和渤海人,北面官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天龙八部》里,萧峰就是南院大王。
辽的上京临潢府已经被金人毁掉了,但因为在蒙古草原上,遗址保存得非常好。在遗址里,明显能看到上京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南部叫汉城,北部叫宫城。南部汉城有街道、房屋遗址,有坊有市,跟隋唐时的长安非常相似;北部是契丹人住的地方,除了宫殿什么都没有,说明契丹人住的还是帐篷。不能让汉族人住帐篷,契丹人又不习惯住房子,最后的协调结果是不协调,汉族人住房子,契丹人进城还搭帐篷。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一城两制。
这仗打得真郁闷
契丹建立之后,跟北宋接壤了,两者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
宋太宗统一中原和南方后,为了夺取燕云十六州,向辽进攻。公元979年,高梁河激战,宋军大败。高梁河就在现在的北京紫竹院公园附近。10万宋军在这个地方同辽军激战,辽国名将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9000铁骑把10万宋军打得全军覆没。耶律休哥所带人马不多,又赶上是傍晚,太阳落山了。耶律休哥就下令,属下的骑兵、步兵,每个人都双手各拿一把火炬,边走边挥舞手中的火炬。因为天黑,宋军看不清有多少辽兵,看见那么多火把以为有很多辽兵,都很害怕。
很快,耶律休哥就与随后赶来的耶律斜轸会师,一左一右,两翼包抄,向宋军杀奔过来。在夜色中作战,辽军精骑手中钢刀飞舞,火炬乱飞,宋军从心理上就害怕了,而辽军却越杀越猛。在辽军的猛烈攻势下,宋军大败。第二天黎明时,宋太宗赵光义也在混战中腿上中了两箭,一看已经打不过辽军了,于是急急忙忙自己先逃到涿州,又因为腿上箭伤没办法骑马,最后只好狼狈地换乘驴车继续向南狂逃。而宋军因为失去主帅,皇帝自己都坐驴车跑了,而且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于是军心大乱,为了保命也四处溃逃。此次高梁河大战,宋兵被斩首的就有一万多,而辽军则获得“匹敌兵仗、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得到的战利品非常丰富。
赵光义被追赶到涿州时,当时宋军的败兵还没回来。已是惊弓之鸟的宋太宗怕辽军继续追捕他,又绕过涿州城,直奔到金台屯。等到了金台屯,听说辽军已经北撤了,不会再追过来了,这才敢停住“车驾”(其实就是一辆驴车)观望。太宗皇帝的箭伤年年复发,最后就是死于这个箭伤,其实他真正的死因可能是死于心病。高梁河一战在他心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阴影,10万宋军被9000辽军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天天想着都来气。
北宋这次可是挟灭北汉之余威来攻辽,结果惨成这样。四年以后,辽景宗耶律贤病逝,辽圣宗耶律隆绪即位,年仅12岁。他的母亲萧绰就是萧太后,开始执政。宋朝趁着人家主少国疑,于是,雍熙三年春天,宋太宗又一次亲征北伐。他任命平定江南的大将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骑水陆都部署,向雄州、霸州方面推进;任命米信为西北道都部署,率军出雄州(今河北雄县);以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出飞狐(今河北涞源)。同时,宋太宗又以潘美、杨业为正、副统帅,率领云、英、朔诸州宋军出雁门伐辽。
杨业就是评书演义里常说的杨老令公。辽朝听说宋朝发兵北上并不惊慌,决定利用骑兵和平坦广阔的有利地形,集中主力先消灭宋东路军,再逐个击破,于是便下令让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军迎曹彬,以耶律斜轸为都统,率兵迎击潘美、杨业的宋军。萧太后还带着自己的儿子辽圣宗亲征,驻跸于驼罗口(今北京南口)。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雍熙北伐一开始,宋军一路顺利:曹彬一路攻克固安南城,田重进于飞狐北破辽兵,潘美在西陉痛击辽军,克辽朝寰州。不久,曹彬又克涿州;潘美克朔州,下应州,破云州;米信方面,宋军又于新城大败辽军,可以说是一鼓作气,势如破竹。由于先前吃过几次败仗,宋太宗在诸将出发前,千叮咛万嘱咐“要持重缓行,千万不要贪小利以要敌”。不久,宋军捷报频传,宋太宗不喜反忧,他担心辽军会切断宋军的补给线。没想到宋太宗的忧虑成真,曹彬十万大军在涿州待了十几天,就把军粮吃光了,于是决定退兵等待补给。宋太宗听说之后,吓了一大跳,说:“哪里有敌军在前却不顾,反而退军等待军粮的道理?”他立即派人阻止曹彬,并告诫曹彬不要再向前进军了,率领自己的军队沿白沟河与米信会和,为西路军壮声势。宋太宗的本意很好,想等潘美等人取得胜利,田重进再东下与曹彬、米信会合,全师制敌,与辽军决战。但是,曹彬的下属求功心切,没有等到中、西路会师,就孤军进攻涿州。
当时正是夏天,天气炎热,曹彬率军又遭遇耶律休哥的沿途阻击。宋军边急行军边迎战,路上足足用了四天时间才到达涿州。曹彬先遣人率涿州百姓退走,他自己率大军殿后。将士疲惫不堪,又缺粮少水,宋军战斗力极剧下降,连个像样的殿后军阵都组织不起来。这时,耶律休哥率领骑兵一路追杀,一直追到岐沟关。辽军发起总攻击,宋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曹彬收拾残兵,连夜抢渡拒马河,在易水南岸扎营,刚准备休整一下喘口气,辽军又追杀上来。数万宋军或被杀,或掉入河中溺死,或被俘,损失巨大。
由于宋军东路主力大败,宋太宗合围幽州的战略意图再难实现。辽军开始反扑,耶律斜轸统10万大军赶至安定西,与宋朝雄州知州贺令图相遇。双方大战,宋军又败,一万多人被杀。辽军乘胜又攻陷了蔚州、寰州等地。深知西路军已经无望,宋太宗下诏指示潘美,让他与杨业一起引兵护送云、朔、寰、应四州百姓内迁。得知辽军已攻陷寰州,杨业建议应该避免和辽军正面交锋,分兵应州引诱辽军主力,然后让千名强弩手埋伏在石竭谷口(今山西朔州附近),这样就可以保全数州军民的安全。
潘美一听,低头考虑一番。但监军王侁不同意杨业的计策,他还讥讽杨业:“你领着这么多兵,你有什么好怕的!”他认为宋军应该急行雁门北川。杨业身经百战,深悉敌情,反对道:“这样绝对不行,一定会打败仗的!”王侁冷笑:“你一直号称‘杨无敌’,现在敌军在前,却停滞不前,难不成你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杨业个性刚直,被人一用激将法,就冲动了,瞪大眼睛怒视王侁:“我杨业不是怕死的人,只是现在不是进攻时机,白白让士兵们去送死,也不一定成功。既然你们怕我不死,我先带兵杀敌表个态!”于是,杨业率兵从大石路直接赶往朔州。
临行前,杨业跟主帅潘美边哭边说:“我这一去估计是有去无回了,我本来是北汉的降将,皇上施恩不杀我,还让我当将军,我一直想立大功报恩。现在有人说我避敌怯懦,我杨业一定战死沙场以自明!”杨业伸手指着陈家谷口(今山西宁武)说:“希望你们能在谷口两边埋伏下强弩手,等我率兵转战到这儿,你们就用强弩射敌,否则的话,我率领的军士肯定会全军覆没。”潘美觉得杨业说得很有道理,就立即指挥诸将在谷口设伏。
耶律斜轸接到情报,得知杨业率军前来挑战,忙派副将在路边埋伏精兵。两军刚开打,耶律斜轸就假装打不过,掉头就跑。而一心想杀敌求死的杨业早已置生死于度外,明知是圈套,硬着头皮往上冲。辽军伏兵四起,耶律斜轸又掉转马头,挥兵杀回。杨业一路力战,自中午杀到傍晚,最终撤退到陈家谷口。可潘美和王侁不讲信用,先撤了。看见谷口两边根本没有人影,杨业“拊膺大恸”。当时,他见手下还剩士卒百余人,便说:“你们都各有父母妻子,不要与我一起战死!”军士们都被杨业的忠义感染,没有一个人逃走。紧追不舍的辽将远远望见杨业的袍影,张弓一箭,射中杨业。辽兵涌上,生擒了这位英雄。杨业长叹:“皇上对我恩重如山,本想杀贼立功,却反被奸臣所嫉,逼我赴死,导致王师败绩,我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于是,杨业被俘之后,绝食而死。至此,宋三路大军皆败,之前收复的州县又回到辽朝手中。
雍熙北伐失败后,对宋朝最大的打击还是心理上的,举国上下患了一种“恐辽症”。宋统治者确立了“守内虚外”的政策,把主要力量转向对人民的防范和镇压。宋对辽失去了战略上主动进攻的能力,被迫转向战略防御阶段。但是你不打人家,人家可就要来打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