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史可法、洪承畴求教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计划生育?
这是什么鬼?
史可法眼睛一眯,饶有兴趣地问道:“噢,楚才子,你倒是说说,何为计划生育?”
楚江秋侃侃而谈道:“史大人,学生可以先打一个比方。比方说池塘里蝌蚪,如果蝌蚪数量太多太多,等蝌蚪慢慢长大之后,食物势必就不够用。”
“为了避免全部都死亡的下场,这些蝌蚪就会释放毒素,然后会有大批大批的蝌蚪死去。”
“但是剩下来的蝌蚪,则能够保证顺利成长!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听到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个新鲜词语,史可法眼睛不由一动,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不过史可法毕竟不是现代的自然学者,对楚江秋的这句话只是所有触动,但是并没有深究的意思,而是仔细听楚江秋接下来的话。
就听楚江秋接着说道:“这样的确是一种能够生存下去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太过残酷无情,并且不可控制。因为整整一个池塘的蝌蚪,有相当大的可能会全军覆没。”
“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能够人为控制呢?学生认为是完全可以的,实施性最强的无非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扩充池塘,池塘大了,食物多了,自然就能够养活更多的蝌蚪。”
“但是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因为很多池塘,不是你想扩充就能够扩充的。”
池塘里的蝌蚪这个故事,上次太子就听过了。
太子不但听过,并且在奏折里也有所描述,因此在场的史可法还是洪承畴,其实都听过这个故事。
但是这一次,楚江秋又把这个故事给扩展了一下。
池塘其实就是在比喻一个国家,扩展池塘,就是一个向外扩张的动作。
一个国家人口多了,养不起了,没关系,咱们多开疆扩土,自然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但是开疆扩土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尤其是现在的大明,现在只想着如何自保,根本就没有开疆扩土的勇气和实力。
楚江秋接着说道:“其实还有第二个办法,那就是计划生育。也就是控制青蛙产卵的数量,也就相当于控制了蝌蚪的数量,但是又没有杀死蝌蚪,学生以为,这个是最为简单可行的办法了。”
斟酌了一番,史可法不由问道:“可是你这毕竟只是一个比喻罢了,如果换成人的话,又如何实行计划生育呢?”
有句话史可法差点没问出来,控制青蛙产卵当然能够做得到。但是控制活生生的人晚上XXOO,你做的到吗?
楚江秋淡淡地说道:“其实,办法还是有的。比方说,如果实施变法,将土地收归国家所有。然后再将土地按人口发放下去,并且严令不准私人买卖。”
“这样一来,计划生育就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了。可以暂定为,每一对夫妻只准生两胎,凡是两胎之内的,一律发放土地。两胎之外的,不发放土地,甚至不给办理户口,如此一来,当可遏制人口增长势头,将人口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反观现代的计划生育,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有些地方的口号甚至喊出了‘宁添十座坟,不添一口人’的极端口号。
其实当时计划生育之所以这么严格,也是由其历史背景的。
因为当时的人口基数太大了,如果不采取严厉措施的话,相信用不多长时间,人口问题就能把当时的中国给拖垮,就像现在的印度一样。
而如果计划生育施行的早的话,在人口基数不算太大的时候开始实施,就可以慢慢进行,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弹。
听到楚江秋所说的变革,史可法和洪承畴脸色不由得都变了。
太子也是差异地问道:“楚大哥,记得上次你说过,变革不可轻易施为,为何现在你又提起变革了呢?这变革真的能够成功吗?”
楚江秋提出的将所有土地全部收回为国有,然后按照人口发放。
如果真的能够如此的话,这里面的好处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首先就是土地可以重新丈量,然后全国的人口统计能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以前都是隐报瞒抱,现在肯定是有的要报,没有的估计也想往上报。
再说土地国有,不准私人买卖,这样一来,就杜绝了大地主大财阀的出现,百姓能够安居乐意。
当然了,以上的种种,其实都不是重点。
重点中的重点就是,如果真的能够实施这种变革的话,大明的税收不说增长十倍,五倍绝对是会有的。
如果大明的税收能够增长五倍的话,那就能够做太多太多事情了!真是光是想想就让人兴奋的睡不着觉啊!
但是这种变革,真的能够实施吗?
洪承畴意味深长地看了楚江秋一眼,不由问道:“鸿飞,你说的是王莽改制吧?”
不错,当初王莽就进行过这样的改制,不过最终他失败了。
楚江秋微笑着点头说道:“不错,这也算是当初王莽改制的一部分。虽然王莽的新政失败了,但是不得不说,王莽新政的出发点是好的。”
洪承畴忍不住再次问道:“鸿飞,那你觉得,如果我大明实施新政的话,有多少成功的把握?”
楚江秋淡淡地说道:“如果在地瓜、花生和玉米没有大面积推广之前,可以说毫无把握。如果有人敢提出此等变革,学生必然会说一句:此人该杀!”
史可法和洪承畴不由得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眼睛里面看到了震惊之色。
太子忍不住问道:“楚大哥,为什么在这三种农作物没有大面积推广之前,就不能进行改制呢?”
楚江秋言道:“在这三种农作物没有大面积推广之前,民不聊生,食不果腹,绝对不宜发生任何形式的动荡。一旦引发民怨,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在三种农作物大面积推广之后,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楚江秋的想法极为积极,在他看来,只要三种农作物全面推广开来,方法得当,改革是肯定能够成功的。
因为这种改革,后人已经经历了多次,所以这一次连摸着石头过河都算不上,都是有先例可循的。
计划生育?
这是什么鬼?
史可法眼睛一眯,饶有兴趣地问道:“噢,楚才子,你倒是说说,何为计划生育?”
楚江秋侃侃而谈道:“史大人,学生可以先打一个比方。比方说池塘里蝌蚪,如果蝌蚪数量太多太多,等蝌蚪慢慢长大之后,食物势必就不够用。”
“为了避免全部都死亡的下场,这些蝌蚪就会释放毒素,然后会有大批大批的蝌蚪死去。”
“但是剩下来的蝌蚪,则能够保证顺利成长!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听到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个新鲜词语,史可法眼睛不由一动,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不过史可法毕竟不是现代的自然学者,对楚江秋的这句话只是所有触动,但是并没有深究的意思,而是仔细听楚江秋接下来的话。
就听楚江秋接着说道:“这样的确是一种能够生存下去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太过残酷无情,并且不可控制。因为整整一个池塘的蝌蚪,有相当大的可能会全军覆没。”
“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能够人为控制呢?学生认为是完全可以的,实施性最强的无非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扩充池塘,池塘大了,食物多了,自然就能够养活更多的蝌蚪。”
“但是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因为很多池塘,不是你想扩充就能够扩充的。”
池塘里的蝌蚪这个故事,上次太子就听过了。
太子不但听过,并且在奏折里也有所描述,因此在场的史可法还是洪承畴,其实都听过这个故事。
但是这一次,楚江秋又把这个故事给扩展了一下。
池塘其实就是在比喻一个国家,扩展池塘,就是一个向外扩张的动作。
一个国家人口多了,养不起了,没关系,咱们多开疆扩土,自然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但是开疆扩土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尤其是现在的大明,现在只想着如何自保,根本就没有开疆扩土的勇气和实力。
楚江秋接着说道:“其实还有第二个办法,那就是计划生育。也就是控制青蛙产卵的数量,也就相当于控制了蝌蚪的数量,但是又没有杀死蝌蚪,学生以为,这个是最为简单可行的办法了。”
斟酌了一番,史可法不由问道:“可是你这毕竟只是一个比喻罢了,如果换成人的话,又如何实行计划生育呢?”
有句话史可法差点没问出来,控制青蛙产卵当然能够做得到。但是控制活生生的人晚上XXOO,你做的到吗?
楚江秋淡淡地说道:“其实,办法还是有的。比方说,如果实施变法,将土地收归国家所有。然后再将土地按人口发放下去,并且严令不准私人买卖。”
“这样一来,计划生育就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了。可以暂定为,每一对夫妻只准生两胎,凡是两胎之内的,一律发放土地。两胎之外的,不发放土地,甚至不给办理户口,如此一来,当可遏制人口增长势头,将人口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反观现代的计划生育,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有些地方的口号甚至喊出了‘宁添十座坟,不添一口人’的极端口号。
其实当时计划生育之所以这么严格,也是由其历史背景的。
因为当时的人口基数太大了,如果不采取严厉措施的话,相信用不多长时间,人口问题就能把当时的中国给拖垮,就像现在的印度一样。
而如果计划生育施行的早的话,在人口基数不算太大的时候开始实施,就可以慢慢进行,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弹。
听到楚江秋所说的变革,史可法和洪承畴脸色不由得都变了。
太子也是差异地问道:“楚大哥,记得上次你说过,变革不可轻易施为,为何现在你又提起变革了呢?这变革真的能够成功吗?”
楚江秋提出的将所有土地全部收回为国有,然后按照人口发放。
如果真的能够如此的话,这里面的好处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首先就是土地可以重新丈量,然后全国的人口统计能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以前都是隐报瞒抱,现在肯定是有的要报,没有的估计也想往上报。
再说土地国有,不准私人买卖,这样一来,就杜绝了大地主大财阀的出现,百姓能够安居乐意。
当然了,以上的种种,其实都不是重点。
重点中的重点就是,如果真的能够实施这种变革的话,大明的税收不说增长十倍,五倍绝对是会有的。
如果大明的税收能够增长五倍的话,那就能够做太多太多事情了!真是光是想想就让人兴奋的睡不着觉啊!
但是这种变革,真的能够实施吗?
洪承畴意味深长地看了楚江秋一眼,不由问道:“鸿飞,你说的是王莽改制吧?”
不错,当初王莽就进行过这样的改制,不过最终他失败了。
楚江秋微笑着点头说道:“不错,这也算是当初王莽改制的一部分。虽然王莽的新政失败了,但是不得不说,王莽新政的出发点是好的。”
洪承畴忍不住再次问道:“鸿飞,那你觉得,如果我大明实施新政的话,有多少成功的把握?”
楚江秋淡淡地说道:“如果在地瓜、花生和玉米没有大面积推广之前,可以说毫无把握。如果有人敢提出此等变革,学生必然会说一句:此人该杀!”
史可法和洪承畴不由得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眼睛里面看到了震惊之色。
太子忍不住问道:“楚大哥,为什么在这三种农作物没有大面积推广之前,就不能进行改制呢?”
楚江秋言道:“在这三种农作物没有大面积推广之前,民不聊生,食不果腹,绝对不宜发生任何形式的动荡。一旦引发民怨,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在三种农作物大面积推广之后,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楚江秋的想法极为积极,在他看来,只要三种农作物全面推广开来,方法得当,改革是肯定能够成功的。
因为这种改革,后人已经经历了多次,所以这一次连摸着石头过河都算不上,都是有先例可循的。